曾國藩:男人想要成大事,金錢和能力不重要,重點是要做到這3戒

2020-12-23 史為今用123

中國有句老話:為官須學曾國藩,經商須學胡雪巖!

說的就是曾國藩在為人處世方面的智慧,還有胡雪巖經商的頭腦,其實他們兩個都屬於一種類型,那便是出身普通,一開始也沒有人脈沒地位沒金錢,但最後確實是成為了名人!

很多男人想要成功,想要在40歲就能有個好的生活,但現實往往是殘酷的,不僅沒有成才,反倒是窮困潦倒。

這個時候就得看一看曾國藩,他是如何從一個普通人,一個被人看不起的人,變成了「千古第一完人」呢?

他的秘訣只有一個:男人想要成大事,金錢和能力不重要,重點是要做到這3戒

1、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

很多人都聽說過曾國藩告誡男人的一句話:40歲以後,不想要招災引禍那就別去兩個地方!

這兩個地方就是久利之地和眾爭之地。

這裡說的一戒就是久利之事不要做,眾爭之地不要去,什麼是久利之事呢?便是那種可以持久得到利益的事情,這種事情短時間內能讓你擁有金錢,但時間已久,反而會害了自己,因為這一切都是表面現象,如果有件事能持久獲取大量利益,那可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

眾爭之地就是人人都去爭奪利益的地方,這種地方有一個特點,那便是那裡的人全是一些有權有勢的,你若是跟他們去爭搶,不僅落不到好處,還很有可能得罪人!最後是得不償失!

2、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如果你處於低谷,一事無成,這個時候還不知道勤奮,那終究是一事無成,因為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事情,不努力,沒有人能救得了你!

而當我們處於高位的時候,就最怕驕傲!

王陽明說,「故為子而傲,必不能孝;為弟而傲,必不能弟。」

《三國演義》中關羽的失敗,全在於他過於驕傲。關羽是猛將,有勇有謀,斬顏良誅文丑,溫酒斬華雄,千裡走單騎,單刀赴會等等,都足以證明他的能力非凡。

但過於高傲自戀卻讓關羽敗亡。關羽在樊城水淹七軍,就有些得意了,東吳方面當關羽聽說孫權拜陸遜為將代替呂蒙時,他說:「孺子陸遜代之,不足為震!」

而富於謀略的陸遜代替呂蒙後,又是寫信又是送禮,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關羽更是麻痺大意。對於別人的話,關雲長根本聽不進去,每每都感覺自己下的結論是完全正確的,而別人說的都是沒用的。最終被殺害。

3、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這句話告誡我們,想要成大事,成大器,一定是識人最重要,才華是輔助,就像這句話說的一樣: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並不是智商和能力,而是情商,一定程度來講,我們識人,抬頭看路的智商就是自己情商的體現,有時候能力不重要,重要的是思維!

凡是辦大事,首先需要有深厚的閱歷和識見,並以才能作為輔助;凡是要成就大事的,一半在於人的謀劃,另一半就要看天意了,看時機會不會來到。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人生之事,但盡人事,且聽天命!

曾國藩曾說過「天道忌巧」。這句話的意思是天道是厭惡投機取巧行為的。

孔夫子也提倡「君子不二過」。人生是老實的學問,「忌巧、忌盈、忌貳」,這是人生的正道。

一分辛苦一分收穫,一個人如果勤勤懇懇地努力積累,必定能取得一定的收穫。相反的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等著走捷徑的行為是不可取的。

多學習曾國藩,就能少走一段彎路

梁啓超說曾國藩"在並時諸賢中稱最愚鈍",曾國藩也說自己"餘性愚鈍",這還真不是自謙。

曾國藩參加6次科舉考試,6次都沒中,直到第7次,才終於考上了秀才。高考成績證明一切,他不是天賦型學霸。勉強考上個秀才,也不指望官運亨通。

但是30歲之後的他,在清朝職場上不斷創造記錄!

曾國藩並不是天生就是聖人,但他有智慧肯努力,男人不能自己放棄自己,可以沒有錢,但不能沒有志氣,可以沒面子,但不能決心。

很多人也好奇,曾國藩這些智慧都是從哪裡來的呢?他這些智慧也都是從書上,從先人那裡學來的!

這一切都源於一本書《智囊全集》,這本書曾國藩是日夜捧讀,紀曉嵐也能倒背如流,練就了伶牙俐齒,當代的王健林每次在年終總結大會上,都會讓高層來學習。

《智囊全集》有何神奇之處?

這本書是馮夢龍所著,書中共收錄自先秦到明代的智慧故事共近2000則,大都信而有徵、查而有據。裡面有有趣的故事,也被稱作是「小資治通鑑」

馮夢龍在寫的時候就說這本書集天下所有的智慧,只要能學到其中一二,便能安身立命!

這書真的有這麼神奇嗎?老顧我看了之後,才豁然開朗,進入社會後,才發現,沒有點智謀,是無法立身的!

裡面全是有趣的故事,在故事後面還會加入馮夢龍的點評,看著一點都不枯燥乏味!

我讀的是白話文版本的,因為文言文實在晦澀難懂!一般人真看不懂,不僅將原版內容完整收錄,還有詳細的翻譯和注釋,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讓你看了哈哈大笑,還能學到智慧。

上下6冊只要79元錢,對很多人來說連兩包香菸的價錢都不夠,卻能換來豐富的人生智慧。

想要購買的朋友,點擊文末的商品就可以購買了:

相關焦點

  • 曾國藩:男人想要成大器,金錢不是重點,關鍵要看明白這3「戒」
    人生路是充滿機會和陷阱的,但是每個人又都想成功,尤其是承擔了更多責任的男人。而如果一個男人想要成大器,那就應該明白,想要成功,金錢不是重點,因為錢總是會花完的。重要的是要注重於方法堅持下去,如果一味的亂闖亂撞到最後只會適得其反。
  • 曾國藩的一生忠告,欲成大事,必先六戒,做到者必成大業
    其中以曾國藩為代表人物,曾國藩並不想推翻清政府的統治,但還想挽救腐朽的國家,只能通過自身的影響力改變國家。曾國藩用自己的一生,給後人一個忠告,欲成大事必先六戒,做到者必成大業。第一戒為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 曾國藩:欲成大器,憑藉不只是人脈金錢,或許還要通透人生六戒
    曾國藩是春秋戰國時代曾子的七十世孫。他是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他因為在學問和事功方面的成就而備受後世推崇。讀懂曾國藩人生「六戒」,就學到了他的做人做事之道。當今絕大多數男人總是想著要成功,要飛黃騰達,卻沒有辦法,總是碌碌無為,不如多學學曾國藩,曾國藩有一個成功的秘訣:男人慾成大器,憑藉不是人脈金錢,務必要通透人生六戒!
  • 曾國藩:男人慾成功,憑藉不是人脈金錢,務必要通透人生六戒
    曾國藩是春秋戰國時代曾子的七十世孫。他是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他因為在學問和事功方面的成就而備受後世推崇。讀懂曾國藩人生「六戒」,就學到了他的做人做事之道。當今絕大多數男人總是想著要成功,要飛黃騰達,卻沒有辦法,總是碌碌無為,不如多學學曾國藩,曾國藩有一個成功的秘訣:男人慾成大器,憑藉不是人脈金錢,務必要通透人生六戒!
  • 曾國藩談處世:男人慾成大器,不在能力和金錢,關鍵要悟懂這2點
    在採訪中,曹德旺就說出了自己做事的原則和信仰,離不開被譽為「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的這12字藥方:敬勝怠,義勝欲;知其雄,守其雌。什麼意思呢?曹德旺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4點半起床,他說這是他媽媽從小培養他的。他媽媽說,你早起三天就相當於多了一天。曹德旺還說,他很喜歡睡覺,比誰都喜歡,但他睡不起。由此可見,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有著堅韌的意志力,每一天都在超越自我的路上前行。
  • 人到中年如果想出人頭地,需牢記曾國藩《六戒論》,做到福澤相隨
    曾國藩在朝廷最為動蕩的時候,卻混得如魚得水、遊刃有餘,正是因他懂得有所為有所不為;為此,曾國藩曾為自己定下了《人生六戒》,時刻自省自勉。 曾國藩畫像 這《人生六戒論》可謂是總結了曾國藩一生的智慧,男人若能悟懂並做到,前途將不可限量。
  • 曾國藩:成大器的男人必六戒!
    曾國藩是春秋戰國時代曾子的七十世孫。他是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他因為在學問和事功方面的成就而備受後世推崇。讀懂曾國藩的人生「六戒」,就學到了他的做人做事之道。這就是告誡我們,在待人接物的時候,一定不要太感情用事,一定要客觀、公正地看待別人的缺點和不足。第三戒:說人之短乃護己之短,誇己之長乃忌人之長經常說別人短處的人,經常誇耀自己長處的人,可以說是「存心不厚,識量太狹。」俗話說,「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
  • 人生要想成大事,能力不是關鍵,建議你讀讀這3句話
    四十不惑,就是到了有智慧的年齡,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能明辨事理,不被表象所迷惑。人到四十,真的是到了一個需要好好考慮的年齡,所以曾國藩告誡我們,人生要想成大事,能力不是關鍵,建議你讀讀這3句話曾國藩說:「時事愈艱,則挽回之道,自須先之以戒懼惕厲。
  • 王陽明:人生沒有起色,不怪金錢和人脈,而是沒做到3個制勝點
    一個人想要成功,避免不了人脈和金錢做基底。但是很多人卻忽略了一點,就是自身的力量。不可否認,人脈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沒有能力,總有一天你會發現,僅僅靠人脈成事,其實並不可靠。對此,王陽明先生告誡世人: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決定一個人命運的,從來就不是金錢人脈,而是這3個制勝點:01.實,務實求真做人做事都講究一個字:實。
  • 曾國藩:人到四十還想要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建議讀讀這3句話
    曾國藩:人到四十還想要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建議讀讀這3句話拼搏是人生道路的日常,取得成功是人的一生的修煉,自身努力奮鬥人的一生都是要成為了1個更強的人。在複雜多變的當今世界裡,如何修行自身,怎樣更強快速地造就自身,是自身所有人都繞不過的問題。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 曾國藩:人生「六戒」
    作者 | 儒風君·聞清晚清名臣曾國藩,天資不夠聰穎,做人諸多缺點,卻被譽為「半個聖人」,他著書立說,更有家書傳世,為後人所稱道。縱覽曾國藩一生,從三十歲之前「一身毛病」,到三十歲之後成就斐然,其成功之道或許就藏在他恪守的「六戒」之中。
  • 曾國藩成功戒掉,也就4個步驟,真懂的人不多
    否則,必將前功盡棄,書也白讀了,戒除淫慾也成了遙遙無期的海市蜃樓。第3個步驟:藉助外力藉助外力戒除淫慾的根本所在,外力一定是積極向上的,不能是消極違法的。否則,無異於引狼入室飲鳩止渴。第4個步驟:時刻反思曾國藩這一習慣保持了一輩子,也是他成為政壇不倒翁的獨門秘籍。如何戒掉「淫慾」?這是一個大問題,每一個人都會存在的難處。
  • 王陽明:男人要想成大事,能力不是最關鍵,而是要悟透這「箴言」
    幾百年來,王陽明的思想影響了海內外無數人,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而男人要想成大器,過程一定不是一帆風順的,必然會經歷一些磨難。王陽明就是如此,他的很多成就都是在人生最低谷時期完成的。就好比說龍場悟道。
  • 曾國藩的為人處世「六戒」!
    中國近代政治家、軍事家曾國藩,湘軍創始人。和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中興功臣」。曾任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毅勇侯等職,諡號「文正」,後人稱「文正」。他被尊為千年第一完人。閱讀生活中的「六戒」,學會自己的處世之道,才能成為大器。
  • 人到中年跌落低谷,若想東山再起,須悟懂曾國藩這「人生六戒」
    曾國藩後八代也都是不負眾望,在軍政、文化、經濟、農業、藝術等方面大展拳腳。 都說「富不過三代」,而曾氏家族卻八代一直繁榮昌盛,這與曾國藩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方式有關。
  • 成事:一個人,想成大事,修煉曾國藩這5字真言,早晚能飛黃騰達
    人生一世,總得做成幾件事情,此之謂成事。在成事智慧上,曾國藩可謂榜樣人物,他一生為師為將為相、立功立德立言,留下了很多關於成事的方法和技巧,以下就分享曾國藩成大事的5字真言,若能悟透,必為人中龍鳳,註定是人上人;一個人,想成大事,修煉曾國藩這5字真言,早晚能飛黃騰達。
  • 「六戒」的男人終成大器!(值得深讀!)
    世界上沒有一勞永逸的事情,也不可能有長久獲利的事情,如果有這種能夠一直獲利的事情,那只能說這種事是表面現象或者騙局,這時候一定要保持頭腦清醒。後半句是說的安全,眾人爭執、爭鬥的地方你不要去,容易惹麻煩或者招致禍患。古人云:「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就是這個意思。當然,這句話裡的爭,也可以理解為,爭利。
  • 曾國藩智慧:優柔寡斷,性格猶豫,要懂得這16字,成大事不糾結
    曾國藩是晚清朝堂中的名臣之首,被譽為「千古第一完人」,很多後世人都以他為偶像,因為他的一生都是傳奇。他少年魯鈍,卻從不言棄,一生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卻成為晚清中興之臣,成了孔子和王陽明之後的半個聖人。他這一生將16個字作為他的座右銘,這16個字是優柔寡斷者的良藥,是性格猶豫之人的秘方,是他這一生成功的秘訣。曾國藩座右銘: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短短的16個字,將人生智慧囊括其中,欲成大事原本就要不得糾結,希望諸位時時謹記。
  • 王陽明制勝法則:男人想要幹大事,悟透3要訣,方可大富大貴
    男人要想幹大事,順勢而為,悟透發展規律,抓住時機,就算現在沒有成功,早晚也會出人頭地!王陽明不僅僅是中國的聖人,一代心學大家,他還是一個軍事家,一個創造心學的人,能將自己的心學智慧運用到帶兵打仗上,還能打勝仗,王陽明是個擁有智慧的人。
  • 曾國藩的「六戒」,充滿處世智慧
    世界上沒有一勞永逸的事情,也不可能有長久獲利的事情,如果有這種能夠一直獲利的事情,那只能說這種事是表面現象或者騙局,這時候一定要保持頭腦清。 後半句是說的安全,眾人爭執、爭鬥的地方你不要去,容易惹麻煩或者招致禍患。《論語》上說,「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就是這個意思。當然,這句話裡的爭,也可以理解為,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