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涮羊肉,可講究了,不來個銅鍋羊肉,雪天好像少點啥

2020-12-22 醜怪耶哦

每當北京迎來了新一年的初雪,雪不大,落在地上的都化成了泥。只在樹梢、屋頂、車頂上掛了一層薄薄的積雪,像是職場女郎的淡妝,只是剛剛好。這樣的天氣裡,再沒有什麼比一頓老北京涮羊肉來得更舒坦了。

北風吹得緊,紅泥小火爐,在涮羊肉小館裡坐在靠窗的位置,看著不大的空間裡蒸騰起水霧,帶來濃濃的暖意,羊肉在滾鍋裡上下翻騰,透過朦朧的玻璃窗,依稀能看到窗外的枯樹枝椏,積雪簌簌落下,有一種不真實感。推杯換盞間,似乎真的穿越回北平。待到酒足飯飽,出門一挑棉帘子,深吸一口冷冽的空氣,那叫一通透!踏雪歸家的路上,有心滿意足的踏實。

在北京,涮羊肉更準確的說法是涮鍋子。別看北京人平時看起來大大咧咧的,但在吃涮鍋子時,有皇城根兒下獨有的講究。你要把涮鍋子等同於火鍋,老北京可絕不答應。

前世今生:涮鍋子的由來

乾隆年間曾舉行過歷史上有名的千叟宴。叟,是年老的男人。千叟宴,即上千名老人聚在一起吃飯。因為乾隆晚年好熱鬧,而彼時國庫充盈,為彰顯自己治國有功,乾隆便把曾輔佐過自己,已經告老還鄉的大臣都吃到京城吃飯。

這些退休的老臣,生活在祖國的大江南北,坐馬車少則十天半月,多則兩個月才能趕赴京城。有的人年齡大經不起舟車勞頓,到達京城就累垮了。然而這時還不能休息,畢竟君命難違,得馬不停蹄地參加皇帝舉辦的宴會。

而時值隆冬臘月,儘管吃的是滿漢全席,但在露天廣場上,菜被寒風一吹就都涼了。奈何乾隆興致大發,宴會舉行了很久,老臣們只能在寒風中吃下這些冷冰冰的食物。這樣一來,身子弱一點的當場就頂不住了,稍微硬朗的,在回去的路上也病倒了。

千叟宴辦成了鴻門宴,乾隆很不高興,將這個難題說給和珅聽。和珅見多識廣,給乾隆說了外邊還未流傳開來的涮鍋子。此後,涮鍋子就在宮廷中流行起來,深受王公貴族的喜愛,民間百姓一般吃不起,只有羨慕的份。

涮鍋子裡的講究

如今涮鍋子已經變成一種尋常食物,走進千家萬戶,但老北京在吃的時候還延續著宮廷裡的講究。首先是鍋,必須是中間能加木炭的銅鍋,鍋頭大底小,有點兒「宰相肚裡能撐船」的意味,當然也是為了方便裝木炭。支在電磁爐上的小盆只能算羊肉火鍋,不是涮鍋子。

其次湯底必須是清湯,過去達官貴人為了顯擺自家吃的是上好的羊肉,湯底只用「清水一盞,蔥姜二三」,延續至今老北京涮肉也是一水兒的清湯。什麼菌湯、紅湯甚至咖喱,都會奪了羊肉本身的味。

再次是食材,主角自然是羊肉,一隻羊身上,能涮的肉只有40%左右。過去宮廷裡吃的羊肉,要提前一天放在有冰塊的箱子裡,凍一天一夜,讓血水流盡,羶味消失。肉選好了,切也有講究,要薄如紙,攤在帶花紋的瓷盤裡,不能完全看不到盤中花紋。現在機器切的羊肉,少了點內味。

然後是蘸料,吃涮鍋子必須蘸麻醬。對於老北京來說,麻醬可以蘸一切,若不蘸麻醬則涮鍋子沒有靈魂。當然如果你以為麻醬只是芝麻醬那就大錯特錯了,醬油、辣椒油、香菜、蔥花、韭菜花、滷蝦油、醬豆腐可是一個都不能少,又稱「老八件兒」,都準備齊活了才能開涮。

最後是吃的講究。「涮」在北京話裡,是騙你白跑一回的意思。所以涮羊肉是騙羊肉白跑一回,那就得快。湯沸騰時,夾起薄薄的羊肉往鍋裡晃悠幾下,肉變色就可以出鍋吃了。南方人把一整盤肉倒在鍋裡,熟了之後每人夾幾片,在北京人看來那是煮肉,不是涮。

吃的時候,除了把羊肉放在麻醬碗裡裹一圈兒,更講究的吃法是把肉攤在盤子裡,拿小勺淋上蘸料,這樣就不會稀釋蘸料。把蘸料抹勻了,那一口羊肉下去,滋味簡直賽神仙。

還有吃的順序也很重要,要先肥後瘦,先肉後菜。下別的菜之前,問一下同桌的人肉吃好了吧,若沒徵得全部人的同意就下菜,可能會遭個大白眼。講究的涮鍋子,配菜就粉絲、白菜、凍豆腐,再無其他。有時桌上還有碟糖蒜,吃肉時偶爾吃一口,可以解膩,南方人卻招架不住那味道。

如今,北京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吃的東西也越來越多,很多老北京吃涮鍋子的次數都少了。只在下雪的時候,還是想來個銅鍋羊肉才暢快。

相關焦點

  • 支個銅鍋,羊肉涮起,冬天就得來這一口!
    數九寒冬,轉眼冬至將臨,冷空氣席捲全國,這個時節必須得吃口羊肉來禦寒。傲立霜雪之中的,不止臘梅,還有老北京銅鍋涮肉煙氣嫋嫋的高筒。一頓涮肉吃上兩三個鐘頭是常有的事,溫和持久的炭爐,與散熱緩慢的銅鍋相輔相成,最為合適。對北京家庭來說,傳統的銅鍋早已成了老物件。但對於講究的老北京和老字號涮肉來說,若不用銅鍋和炭火,涮肉就不是那個味兒了。
  • 涮羊肉一定要用炭火銅鍋嗎 涮羊肉為什麼用銅鍋
    正宗的老北京火鍋,都是採用炭火銅鍋。那麼,涮羊肉一定要用炭火銅鍋嗎?涮羊肉為什麼用銅鍋?下面我們來了解看看。
  • 老北京銅鍋涮,這才是吃羊肉最好的方式!
    小編在「涮肉」「涮肉」「涮肉」的無限循環中度過一個月,在隆重上市之前,我想講講正宗的老北京涮肉是個什麼樣兒!你們對老北京涮肉的誤解與偏見今天終於要清了!想要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辦法就是從飲食入手,而銅鍋涮肉在我印象中就是老北京的名片。肯定很多小夥伴想知道,為什麼是銅鍋涮肉,而不是鐵鍋、鋁鍋。首先,銅鍋導熱快啊!難道你想滿桌子人圍坐在一起半小時,尷尬而友好的等待開鍋?!其次,銅鍋經過特殊設計,讓炭火更加耐燒。想想吃著吃著火滅了也是挺掃興吧。
  • 老北京銅鍋涮肉,曾經的御膳房特供
    過去,北京很少有人說火鍋這兩個字,那時候老北京人管吃火鍋叫涮肉,全稱叫老北京銅鍋涮羊肉。說到老北京銅鍋涮肉的歷史,那還要追溯到元朝。話說忽必烈有一次率領蒙古騎兵進行遠徵,行軍到半路途中,可謂是人困馬乏,再加上吃不好睡不好,忽必烈開始鬧小脾氣了,就想吃上一口熱乎的家鄉菜,而且點名要吃清燉羊肉。
  • 涮羊肉為什麼要用銅鍋?
    涮羊肉一定要用炭火銅鍋嗎不一定。炭火銅鍋的確挺好的。銅的導熱性好,升溫快;用炭火加熱的溫度高,而且火焰溫度相同時,銅鍋的溫度會比鐵鍋高,才能達到"涮"羊肉的效果,涮出來的羊肉會比較嫩,口感好,更能直接感受到羊肉的鮮美。但是,涮羊肉不一定要用炭火銅鍋,只是沿襲歷史風俗而已。過去只有炭火可用,而沒有煤氣、天然氣,同時銅鍋又被廣泛應用,於是沿襲成習。認為只有炭火銅鍋的涮羊肉才是地道的,以及遺留的歷史情懷在那。
  • 老北京涮羊肉的那些講兒
    夥夫請忽必烈給起個名字,忽必烈邊涮吃著羊肉片邊說:「那就叫『涮羊肉』吧!」這就是涮羊肉這名稱的由來。 吃火鍋在清代時的北京,不僅是在民間盛行,在清宮中更甚,還成了一道著名的「宮廷菜」,清朝皇家除夏天不吃外,秋冬春三季每膳必吃火鍋,在清宮御膳食品中就流行吃「舒意火鍋」、「黃羊片火鍋」、「全羊火鍋」。
  • 拼胃火鍋-老北京涮羊肉
    講究有裡兒有面兒 取手切鮮羊肉 要求立盤不倒 先肥再瘦 肥的濾出油脂 瘦的醇香不羶 一片片下鍋涮洗 且筷不離肉
  • 最牛老北京涮羊肉TOP12
    在北京人心目中,涮羊肉可與大名鼎鼎的北京烤鴨並列,都是心頭上最不可割捨的美食。銅鍋炭火,手切的鮮羊肉,蘸著特製麻醬小料,吃得滿頭大汗,齒頰留香,這大概就是老舍所寫的:好的涮羊肉,「能吃出想像,吃出詩意,涮一片蘸進麻醬溜入口,就是動植物合起來的天地精華。」
  • 為什麼老北京銅鍋涮肉涮的是羊肉?
    在老北京,那必須得是銅鍋涮肉。清水一盞,蔥姜二三,鍋一定得是銅鍋,肉也一定得是羊肉。 「金盤初膾鯉,金鼎正烹羊。」古時,人們認為世上最鮮美的食物無外乎兩樣:魚和羊,這兩樣東西合起來,就組成了「鮮」字。來看看「善」「義(義)」「美」,三個道德哲學範疇的字,其字形中都包含「羊」,內核也都和羊的公正法度脫離不開:▲ 義即羊頭放在長柄的三叉武器上,表示威儀,也可以理解為法度。▲ 美即大羊,羊即法度,可見古人眼中的美,是道德上的美,而羊則是古人的道德審美象徵。
  • 一頓涮羊肉,才是真正的老北京冬天來了
    老北京涮羊肉的味道一向令人嚮往。在北京人心目中,涮羊肉可是心頭上最不可割捨的美食。銅鍋炭火,手切的鮮羊肉,蘸著特製麻醬小料,吃得滿頭大汗,齒頰留香。    北京的涮羊肉雖然起源傳說很多,但這種吃法真正定型並發揚光大,還是得益於民國三年(1914年)開設於東安市場內的東來順,因為以前只有什錦鍋子、菊花鍋子等,並無現今涮羊肉的吃法。
  • 老北京銅鍋涮肉為什麼比重慶火鍋好吃?秘密在這!
    這世上只有兩種人,愛火鍋的和不愛火鍋的。要說火鍋,最好不過老式的北京銅鍋涮肉。曾有人說,面對老北京銅鍋涮羊肉,人對美食的欲望便大面積裸露。聽那咕嚕咕嚕的開水聲就在耳畔,看那炭火熊熊煙霧繚繞就在眼前。手切羊肉、白菜、凍豆腐、黑百葉上下三抖,拎出來蘸上麻醬滿口香脆。
  • 河源首家『老北京涮羊肉』自助火鍋!不限時不限量!任點任吃!
    河源首家『老北京涮羊肉』自助火鍋!不限時不限量!任點任吃!
  • 冬天第一頓火鍋 老北京銅鍋涮肉 別被那些規矩忽悠掉了美味
    無論是整桌的席面,還是叫上三五個小吃甜點,會吃的都有一定的講究和規矩,讓廚師和服務員都知道您是個吃主,廚師不能隨便弄點什麼東西來糊弄,服務員也不放飛揚跋扈的沒有了儀式感。北京的老吃主進餐廳講究可多了,蔥爆海參要吃豐澤園、烤鴨要吃全聚德、炒肝要吃天興居、花茶要喝張一元等等,餐館最講究吃熟。
  • 開在百年老宅裡的銅鍋涮羊肉,冬日寶藏地!
    · 發 現 無 錫 美 好 生 活 方 式 ·無錫又開了家超正宗的老北京銅鍋涮羊肉
  • 老北京銅鍋涮肉,到底比重慶火鍋好吃多少倍?
    要想熬過北方的凜冬,我覺得唯「銅鍋涮肉」可衝散其清冷底色,重新振作革命鬥志。老北京銅鍋涮肉這一口兒,是美食,是街景,是記憶,更是風物人情。一般相信,火鍋最初是隨北方遊牧民族傳入中原。到了清朝,隨著祭祀、宴筵、婚慶等活動的盛行,對於羊肉的需求慢慢變大,銷量上還有「千豬萬羊」一說。
  • 吃涮羊肉火鍋的那些講究
    老北京銅鍋涮肉(北京)鮮牛肉火鍋(潮汕)······老北京銅鍋涮肉 ( 銅鍋 碳火 白湯 手切羊肉 )老北京銅鍋涮肉是羊肉火鍋裡面的一個種類,是烹調器皿上的不同。北京涮羊肉要手切,不能是機器切羊肉,那樣沒有手切的滋味好。銅鍋碳火白水老北京涮肉的標配,銅火鍋的起源到現在也沒有人能說得清楚,它就像一位隱士,一路風塵、一路沉澱,沿襲著歷代保存下來的古老和質樸。銅鍋涮肉對於食物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銅在殺菌方面存特效。當你把水倒進鍋的同時,就產生了巨大的殺菌效果。這個被稱為「銅離子效應」阻止了微生物的產生。
  • 吃過涮羊肉的老北京人,你會吃正宗的老北京涮羊肉火鍋嗎?
    老北京涮羊肉是正宗老北京火鍋的風味,傳承老北京涮羊肉的特點,採用銅鍋炭火,羊肉講究肉質細且無羶味,鮮嫩無比,其他食材新鮮。老北京涮羊肉製作簡單,清湯鍋底最大限度的保證了羊肉的鮮美,吃起來是羊肉最鮮嫩的味道,口感很棒。
  • 老北京的銅鍋涮肉
    搜索微信號:dili360或中國國家地理對老北京人來說,冬季是一年中最適合「涮鍋子」的季節。「涮鍋子」是北京、天津等北方地區人們對火鍋的稱呼,在各式涮鍋子中,尤以北京的涮羊肉最為知名。「文涮武烤」—涮羊肉講究圍坐桌邊,依一定的順序涮食,才能領略到羊肉的鮮嫩和素食的清爽。
  • 鷹城有家銅鍋涮羊肉,在這兒吃出了正宗的老北京味兒
    西環路上就有一家同福祥涮羊肉將老北京銅火鍋的傳統工藝東來順火鍋蘸料和本地羊肉等食材相結合形成了獨特的清真風味兒大冬天,就得吃正宗的銅火鍋涮羊肉來這兒,就對了!閨蜜告訴她西環路上有一家銅鍋涮羊肉首先躍入眼帘的店門是古色古香的大門,匾上鐫刻著「同福祥」三個大字,上面附有清真標識。筒瓦脊獸等復古建築風格的屋簷,兩扇大門上的獸環,昭示著店主人不一般的品味。
  • 關於老北京銅鍋涮羊肉,你必須知道的幾點
    你可知,這老北京銅鍋涮羊肉始於元代,興於清朝,所以現在吃的可都是歷史的產物,和當年康熙爺吃到的東西是一樣的。而隨著歷史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如今的涮羊肉,品種可謂更加豐富,而味道也更加符合現在人的口感。用清水一涮,吃的就是食材純樸本味,所以羊肉品質才是涮肉的靈魂。那如何辨別羊肉的品質呢,這又是一個學問。察言觀色能判斷肉質好壞?不太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