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十大名將(上)

2021-12-22 武士刀鑑賞

 ⑩軍神——上杉謙信
  其實說起來日本戰國來,最強的將軍到底該是武田信玄還是上杉謙信?這好像一直都是個躲不開又不好說的問題。
  但是仔細想想,武田信玄多少年來盤踞甲斐,最多是在領地周圍小打小鬧,所以我還是把這個稱呼送給了上杉謙信。

  上杉謙信,又名長尾景虎、上杉政虎、上杉輝虎,日本戰國時代大名(即軍閥)、將領,人稱越後之龍、軍神。篤信佛教,出家後法號不識庵謙信。自稱毘沙門天(即毗沙門天,佛教中的四天王之一)轉世。一生49年中和武田信玄、北條氏康、織田信長、越中一向一揆、蘆名盛氏、能登畠山氏、佐野昌綱、神保長職、椎名康胤等均有合戰(與武田信玄有5次川中島合戰)。晚年將領地擴大到越中國、能登國、加賀國。謙信雖然被譽為「戰國最強」的武將,但是卻信奉佛教,曾一度因此非常矛盾。由於崇尚「義」,其行為在戰國亂世顯得很特別。

  在天文二十二年(公元1553年)四月,武田信玄率兵至北信濃葛尾城(埴科郡坂城町),而村上義清向上杉謙信求助,同時北濃豪族高梨、井上、島津、須田和慄田等族,藉與上杉謙信的親密關係,聯合上杉謙信和村上義清,對抗武田信玄的侵略,這就是第一次川中島之戰。這一次戰役中,武田方雖然一定程度上掌握主動,但是最後雙方也都紛紛撤退,可見實力相當。而此後的兩次川中島合戰結果也都差不多,一直到第四次,武田信玄和上杉謙信竟然在戰場上相遇,上杉揮刀砍了武田數次,但是沒有對其造成致命傷(畢竟是指揮官)。而最後一次合戰也以平手告終。
  可你如果說,這壓根就看不出來上杉有什麼強的,他最輝煌的戰績是這個。
  天文二十一年(1551年),關東管領上杉憲政被後北條氏所迫,離開居城平井逃往越後。因為山內上杉家本是長尾氏世代主家,因此受到了隆重的歡迎和款待。上杉憲政提出,希望長尾景虎出兵關東,攻滅後北條氏,恢復關東的秩序,並且承諾事成以後即以上杉家名、關東管領之職,以及世傳的御旗、文書相贈。而他也不負眾望,一路進軍,甚至一口氣打到了北條家的心臟小田原城。後來,永祿三年(1561年)閏三月,長尾景虎在鎌倉鶴岡八幡宮正式繼承關東管領之位,改苗字為上杉,並且拜領上杉憲政的「政」字,更名上杉政虎。當年夏末,上杉政虎回歸春日山,隨即修書請莊內的大寶寺義增和會津的蘆名盛氏協助出兵,秋八月十九日又來到了川中島。

⑨悲劇英雄——源義經

  稍微了解日本歷史一點兒的人就沒有不知道源義經的,他是日本武士的象徵,無敵的戰將,卻也是個悲催的可憐傢伙。
  他出身於名門河內源氏,為源氏領袖源義朝的第九子。1159年,日本爆發了以平清盛為首的平治之亂,他的父親被殺,於是舉家逃往大和山中,沒多久,常盤的生母被平家逮捕,常盤只好攜子自首。平清盛因貪其母戀常盤的美色,遂納常盤為妾,並赦免常盤生母及他的兄弟等4人。7歲時(1165年)他被送到鞍馬寺(京都市左京區)學習。之後由一位稱為聖門坊的僧侶處得知自己的身世。而後來,他的哥哥源賴朝舉兵討伐平清盛,此時在陸奧(日本東北部地區)小有勢力的源義經也出兵相應。1183年,源氏攻入京都,後來又在一乘谷大破平軍,輔佐哥哥源賴朝建立了鎌倉幕府,基本上控制了日本。

  之後屋島、壇之浦兩場戰役,源義經徹底消滅了平氏,然而面對他的卻並不是加官進爵,而是來自哥哥的冷落甚至排擠。終於,受到來自幕府上下擠兌的源義經因為種種原因逃回了奧州。

  而對於他最後的歸宿就有兩種說法了,一種是他死在了那裡,而另一種就令人費解了——源義經來到了蒙古,建立了新政權,然後橫掃中原、中亞,一直打到了歐洲萊茵河……是的,我不是在開玩笑,有種說法是,他就是後來的成吉思汗。

  當然,對於這種說法目前確實沒有確鑿的證據,甚至說完全有可能是日本人為了誇大自己心目的偶像的形象的一種包裝,但可見其在日本人心中的偉大。

  源義經是日本歷史上最偉大的天才軍事家之一。在平安末期,人們毫無戰術觀念,認為會戰的勝敗由武士個人的格鬥能力強弱決定。但義經的戰爭思想,已超越了當時的局限。在他看來,軍隊是一個集團,而不僅僅是個人的集合,必須從集團的角度來考慮作戰計劃。他是當時第一個用這種觀念來看待會戰的人。
  源義經也是日本家喻戶曉、最具人氣的英雄人物,曾協助其兄源賴朝獲得了對整個日本的統治權。他極為坎坷的身世、極高成就的武學、過人的戰略機智、場場必勝的戰績及悲涼的人生結局,令聞者無不嘆息,因此成為日本戲劇、影視、電子遊戲中經久不衰的熱門主角。

 ⑧忠臣與軍人之典範——楠木正成
  楠木正成出生於以橘諸兄為始祖的橘氏,出生於河內國石川郡赤坂村(現大阪府南河內郡千早赤阪村)。據推測,楠木正成在永仁二年(1294年)出生,然而對於其早年生活的記載卻少的可憐。

  說起日本人的天皇崇拜,楠木正成肯定是數一數二的,人們總罵安倍晉三,實則跟楠木比起來他根本什麼都不算。上面介紹源義經有提到,源氏建立了鎌倉幕府,架空了日本天皇的統治權。而後來,幕府的控制權又落到了北條氏的手裡,相當於北條架空幕府,幕府架空天皇。1324年(日本正中元年),後醍醐天皇召集各地豪強,抵京都共商起兵倒幕,然而因為疏於保密,這件事竟然傳到了幕府的耳朵裡。後來,幕府以煽動推翻幕府罪逼迫參與此次事件的人自殺或流放。1331年(日本元弘元年)4月,後醍醐天皇再度暗中策劃倒幕然而卻再次洩密,於是逃往笠置山,分派近臣到近畿諸國號召武家勤王,得到各地不滿北條不公的武家的支持,有著濃厚勤王思想的楠木正成率兵出戰。

  同年9月3日,正成到笠置山行官參見天皇,翌日奉護良親王等返回赤坂,準備迎駕,不料,北條大將金澤貞冬不久就攻陷了笠置山,天皇等人被捕。接著幕府軍開始攻打赤坂,無奈之下正成逃往金剛山,秘密往來於河內、紀伊、和泉之間招兵買馬,圖謀再起。

  後醍醐天皇被捕後,實權派廢除了他天皇的稱號且將其流放(當初直接趕他走不挺利索?)。而經過一番養精蓄銳後,楠木再次奪取了赤坂城,而各地豪強也都紛紛響應,舉兵討伐實權派,並且解救了被流放的天皇。最終,在勤王派的努力下,軍隊奪回了京都,廢光嚴天皇,施行新政,建武中興開始。
  重新得權的天皇新政的第一步棋就是廢除關白(相當於丞相),對手下的勢力實行了消減政策,加強了政權的獨裁成分。而在封賞時,功勳顯赫的正成卻說「元弘忠烈者,勞功之輩雖多,何存身命者也。獨依救詫墜一命者,武時人道也,忠厚尤為第一。」最終,頭功算在了足利高氏頭上,官居從四位,而正成則賜封為河內、攝律、和泉三國守護,非違使兼左衛門少尉,官位是從五位上。不久後,以北條氏為首的一族兵變,與其對抗是導致天皇與以足利為首的一部分武士關係出現裂痕,也為後來足利的兵變埋下了伏筆。
  在與北條的對抗時,足利自封徵夷大將軍(正一位),8月在相模川打敗北條時行,收復鎌倉。1335年12月底,天皇與足利的關係徹底破裂,足利尊氏率領大軍攻打京都,滿朝震驚,公家大臣慌亂無措,各地武家紛紛投入足利帳下,唯有新田、楠木等出兵保衛京師,新田率官軍主力防守正面,楠木率領大和、河內、和泉、紀伊、伊賀各國的軍隊扼守宇治,千種、結城、名和氏防守勢田。足利尊氏的先鋒與正成軍遭遇,在宇治橋上戰鬥五晝夜,結果正成敗退,足利尊氏長驅入京。之後,足利尊氏再次大軍壓境,正成把足利軍引入京都,讓天皇撤退,同時封鎖澱川河口,斷絕敵人糧道,阻止物資輸入,使敵陷於困境,然後督山和河內二面夾攻。然而,這個計劃看似能解燃眉之急,然而秉承著武士道精神的天皇和公家們卻堅決反對,要楠木直接出兵應戰(變態,有本事自己上!)楠木深知此戰必敗,率軍行至櫻井驛,將11歲的兒子正行遣返回鄉,囑咐後事,決心拼死一戰。楠木率領700餘騎在湊川的西宿布陣,支援新田義貞。此時新田義貞率領25000騎在和田御崎布陣,迎戰尊氏的主力,肋屋義助以5000人守輕島,夫館氏時以3000多人在燈爐堂的南濱配合,但義貞和正成兩陣之間有兵庫港相隔,無法互相支援,形式對楠木軍極為不利。1336年5月29日,正成和弟弟正季兄弟兩人和足利直義在湊川(今神戶市)對戰,經過數次戰鬥,直義大軍反而受到楠木正成孤軍的迫擊,直義的坐騎被箭射倒,曾一時陷於險地,最後不得不向須磨的上野方向撤退。足利尊氏親帥吉良、石堂、上杉等6000騎前往救援。楠木軍與其激戰數小時,傷亡慘重。儘管如此,正成仍然不屈服,率領殘兵繼續抵抗。到最後身負數傷,精疲力竭,無奈跑進湊川北部一村莊的老百姓家裡,檢查身上受傷,竟有11處之多,部署僅剩73人,而且全部負傷,實在不能再戰。
  最後,正成問弟弟:「說來善惡的一生是按臨終的一念來解脫的,九界(佛教十界中除去佛界的九個世界,即菩薩、緣覺、聲聞、天上、人間、修羅、畜生、餓鬼和地獄)當中你的願望是哪一界?」弟弟說:「我的唯一願望是七生(輪迴七次)同樣生於人間,消滅朝廷的敵人。」正成長嘆一聲,然後豪放的笑了:「罪孽深重的你我都這樣想呀!那樣的話讓我們一起更換生世來達到這個夙願吧!」
  為了「七生報國」,兄弟兩人互刺而死。接著楠木正成一族13人和部下六十人都進入客廳自盡。那天是1336年5月29日,正成42歲。


好東西要和大家分享,記得轉發到朋友圈哦~

搜索微信公眾號「katana9」或者名字「武士刀鑑賞」進行關注武士刀鑑賞」進行關注

相關焦點

  • 日本戰國時期十大名將:第一名險些一統天下
    俗話說時勢造英雄,在這群雄割據的年代日本湧現了大量名將,其中功績最顯赫的被十人被統稱為「日本戰國十大名將」,日本古代名將排名誰最厲害?十、毛利元就毛利元就人稱「西國第一智將」,由安藝國小豪族起身,終統治西日本十國。在1517年的有田中井手之戰中,初次上陣的毛利元就以區區千餘眾擊殺武田元繁,名震天下。
  • 『日本戰國時代』日本戰國十大名將,造是誰嘛?
    此詞彙出自甲斐國(今山梨縣)大名武田信玄所制定的分國法《甲州法度次第》第二十條中出現的「天下戰國之上(天下戦國の上は)」一句。換言之,生處在被後人稱為「戰國時代」的人們,當時已有「如今是戰國之世」的認知了。多數人認為日本戰國始於1467年的應仁之亂;至1615年,德川家康於大坂夏之陣打敗豐臣秀賴,豐臣氏滅亡,日本戰國時代結束。
  • 【歷史】盤點日本戰國時期十大名將
    他成功控制以近畿地方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帶,使織田氏成為日本戰國時代中晚期最強大的大名,但後來遭到部將明智光秀的背叛,魂斷本能寺,織田氏也因而一蹶不振。法名總見院殿贈大相國一品泰巖尊儀,生前官至正二位右大臣,大正天皇時追贈為正一位太政大臣。他是日本戰國時代的三英傑之一(另外兩人是豐臣秀吉及德川家康),曾被日本民眾評選為「日本人最喜愛的歷史人物」。
  • 日本戰國時代十大名將盤點:甲斐武田信玄名列第一,號稱「戰國第一...
    日本的歷史上也有一個類似於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時期,在日本的史籍中,這個時期也被稱為「戰國時代」。只不過,日本戰國時代的時間比中國戰國時代可晚多了,相當於中國的明朝中後期。這個戰國時代從公元1467年的「應仁之亂」開始,到1615年大阪之戰后豐臣氏被消滅為止,只存在了148年。而在這一時期,日本也出現了一些風雲人物。
  • 不以成敗論英雄,戰國十大名將終極排名
    歷史上越是諸侯爭霸的亂世,越是名將輩出的年代,古往今來莫不如此。作為中國歷史上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的戰國時期同樣也是將星璀璨。其實要從中挑選出10人除了廣為人知的戰國四大名將之外,其餘六人還真不好選擇,所以先剔除幾個人選:第一,司馬錯。
  • 為何日本戰國歷史上名將無數?其實真正牛的是日本遊戲公司!
    hello,大家好,感謝觀看聊遊齋,我是齋長相信玩過《信長之野望》《太閤立志傳》《戰國無雙》這類遊戲的朋友都知道,在日本戰國史上有很多的歷史名將,其名聲與數量甚至要比中國歷史上的名將還要高上一籌。這就令我相當不解,日本論面積,頂多就相當於中國一個小省之大,怎麼就冒出這麼多牛逼的名將。
  • 日本戰國時代十大武將排名 本多忠勝參戰五十七次毫髮無損
    此前小編剛介紹了日本戰國十大名將
  • 唐朝追封的十大名將,戰國三人人選,除了白起還有誰?
    由此,對於武廟十哲來說,可謂唐朝追封的十大名將。對於這十大名將來說,既包含了李靖、李勣等唐朝時期的名將,也包含了唐朝之前的名將,比如三國時期的蜀漢丞相諸葛亮,西漢開國功臣張良。至於名將更為輩出的戰國時期,則有三人入選唐朝的武廟十哲,分別為白起、吳起、樂毅。以下,就來重點說說這三位戰國時期的名將。
  • 盤點日本戰國名將第一彈
    各位看客好,今天給各位盤點日本戰國時期著名武將,第一彈說盤點一下織田、德川、武田和豐臣家的名將組合。織田家徽,木瓜。織田信長推行「天下布武」意圖統一日本,在織田家巔峰時期曾設置了六大軍團。北陸道軍團,柴田勝家。在越中地區負責與上杉氏對抗。
  • 玩家喜聞樂見《九州劫》日本戰國名將大戰三國群英
    在日本歷史中其實三國文化滲透的時間非常早。早在14世紀日本《太平記》這本軍記物語(一種歷史小說形式的文學作品)裡就有了"三顧草庵""死諸葛走生仲達"這些三國演義中的故事。而鎌倉時代非常著名的日本軍神"楠木正成"也常常被稱作"諸葛亮",可見在這個時期日本人就已經非常痴迷《三國演義》了。而這種痴迷到了日本戰國時期更加瘋狂。
  • 日本戰國名將大谷吉繼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日本戰國時期的名將大谷吉繼。又名吉隆,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和大名,豐臣家臣,越前國敦賀城城主,父親為大谷盛治,母親為北政所的女侍東殿,幼名紀之介。日本戰國有兩個著名的戴白頭巾的名人,一個是上杉謙信,一個是大谷吉繼。謙信是因為篤信佛教,自詡為毗沙門天化身所以打扮的跟僧侶一樣。大谷吉繼則是因為身患麻風病,臉上流膿、鬚髮皆掉所以才裹上頭巾,用來遮擋容顏。大谷吉繼一直以忠義形象流傳於世,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大谷吉繼是石田三成為數不多的至交之一,兩人都在豐臣秀吉帳下效力,多年共事。
  • 戰國十大名將:廉頗排第八,王翦排第三,排前兩位的分別是誰?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社會混亂群雄割據的時期,同時也是我國文明快速發展的時期。
  • 戰國十大名將:吳起排第六,樂毅排第四,那排前三位的分別是誰?
    自禮崩樂壞後,諸侯國之間再不先「禮」後「兵」,不過春秋戰國仍是屬於我國百家爭鳴、人才輩出的時代,其中戰國是我國的農業、科技、軍事和政治法發展的黃金時期,各諸侯國圖強求存,紛紛展開了變法和改革。戰國七雄則分別是齊、楚、秦、燕、趙、魏、韓,而「戰國」一稱,也是因為當時戰爭頻發,《尉繚子·兵教下篇》曰:「戰國相攻,大伐有德。」
  • 『日本戰國時代』戰國風起,群雄逐鹿,日本名將鎧甲鑑賞
    出生於尾張國(今愛知縣西部),是日本安土桃山時代之初,勢力最強大的戰國大名。日本戰國時代的三英傑之一,另外兩人是豐臣秀吉及德川家康。本多忠勝(1548年-1610年12月3日),日本戰國時代中後期猛將,於德川家康旗下,為德川四天王(酒井忠次、神原康政和井伊直政)、德川十六神將以及日本七柱槍之一。
  • 日本戰國時代10大最強武將,真田幸村居榜首,上衫謙信排第二
    1、真田幸村:真田幸村在日本人的心中擁有很高的地位,可以說是歷史人物中的「偶像派」,但是人家是憑真刀真槍的實力給自己招來的粉絲。真田幸村是日本戰國末期名將,戰國亂世最後的英雄。2、上杉謙信:上杉謙信, 日本戰國時代名將。越後國守護代長尾為景幼子,幼名虎千代,成年後稱長尾景虎。
  • 人物常識 | 春秋戰國時期十大名將
    戰國末期趙國的名將,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曾率兵討伐齊國,取得大勝,奪取了晉陽,趙王封他為上卿。公元前283年,率兵討伐齊國,取得大勝,奪取了陽晉,趙王封他為上卿。廉頗因為勇猛果敢而聞名於諸侯各國。長平之戰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禦了秦國軍隊。長平之戰九年後,擊退燕國的入侵,斬殺燕軍主帥慄腹,進軍包圍燕都三月,令對方割五城求和,並因此受任為相,封信平君。
  • 日本戰國名將之動物系列
    日本還有個詞叫:「豬突猛進」,是一往無前的意思。日本有一種步兵戰術叫:「豬突」,就是無視對方人數, 像野豬一樣衝鋒。日本戰國時期被稱作豬武士的人很多,最有名的是:喧譁上等的豬武者福島正則(天下無敵的豬--福島正則)。騎豬女戰士【犬】前田利家,屬狗,幼名犬千代。擅長使用槍,綽號:「槍之又左」。豐臣政權的五大老之一。桃山時代最富傳奇色彩的故事「猿與犬」。
  •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名將(下)
    現在我們延續上內容,繼續來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名將,準備好了嗎?我開始咯!6、大明第一名將——徐達徐達,元末明初名將,明朝開國元勳,他為人謹慎,善於治軍又有勇有謀,戎馬一生,他推翻了元朝的統治,並打擊元朝的殘餘勢力,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勳,被明太祖朱元璋稱為「開國第一功臣」。
  • 11位日本戰國名將,對比三國名將,有可比性嗎?
    不知道各位小夥伴玩過日本光榮公司的一系列遊戲沒? 從各種《三國志》系列,到各種《織田信長》《毛利元就》到後來的《三國無雙》《戰國無雙》之類。就會發現一個問題,日本人很喜歡三國,也很喜歡將自己的戰國時期知名人物和三國時期的梟雄武將進行類比。基本上得出的結論是這些人物都差不多。
  • 認識日本戰國名將:「日本第一強兵」真田幸村 影武者戰法
    是日本戰國末期名將,戰國亂世最後的英雄。真田幸隆之孫,真田昌幸之次子,真田信之之弟。關原合戰與父親同在西軍,戰後被流放於紀伊九度山,逃脫後,投奔到大坂城。因其在大坂之戰以寡擊眾的英勇表現,被江戶幕府和諸國大名記錄下來, 後來以這些史料為腳本的小說將真田幸村以及虛構人物真田十勇士描繪成與德川家康大軍對抗的武將,而聞名於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