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小夥伴玩過日本光榮公司的一系列遊戲沒? 從各種《三國志》系列,到各種《織田信長》《毛利元就》到後來的《三國無雙》《戰國無雙》之類。就會發現一個問題,日本人很喜歡三國,也很喜歡將自己的戰國時期知名人物和三國時期的梟雄武將進行類比。基本上得出的結論是這些人物都差不多。
公元1467至公元1585的這段時間裡,日本各地方大名林立,進行了幾十年戰爭,最終1615年,德川家消滅了豐臣家,結束了日本戰國時代,開啟了德川幕府時代。從時間長短和人物的屬性來看,確實和三國時期有些相似。不過這規模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三國時期,一般認為是從190年董卓進京,至280年西晉滅吳、統一全國結束;
日本的戰國時期,從1467年應仁之亂爆發開始,到1615年德川家康徹底消滅豐臣氏結束。
兩個歷史時期存在著不少相似之處,主要是日本從唐代以來也深受中華文化影響,自然容易將二者聯想在一起。
雖然日本戰國時期經常被我們國內的網友譏諷為「村與村、縣與縣之間的械鬥」,但客觀來說,除了戰爭規模較小以外,日本的戰國時期的歷史確實算得上精彩紛呈,並且與中國的三國時代有很多相似之處。
我們今天就給大家挑一些日本人長時間認為很相似的人物。
曹操 VS 織田信長 曹操和織田信長最大的共同點就是都通過一場以弱勝強震驚天下的經典戰役而成長起來的,而且都沒有完成統一天下的霸業就撒手人寰.此外兩人的處世與行軍態度也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高傲、狂妄、自負,也都是一代梟雄。
袁紹 VS 今川義元 兩人都是出身顯赫的名門望族,也都是開始最有希望奪取天下的豪傑之一,然而兩者都眼高手低,政治眼光不高,軍略謀略方面更差,終於分別在兩場著名的戰役中戰敗而亡,苦心經營的家業也從此衰落了下去。更巧的是他們的敵人後來都成為了天下聞名的梟雄,主宰著亂世的發展方向。結局也差不多,都是再夢想的道路上倒在了最不可失敗的人手中。
關羽 VS 前田慶次 一個棄榮華富貴與不顧,至死不渝的追隨劉備;一個置數萬石的俸祿而不要,跟隨落魄的上杉家度過餘生,即使是天下的霸者也無法動搖他們對義的執著。除此之外,同樣的自負,且同樣天下無雙的高超武藝,乘坐同樣天下第一的名馬馳騁戰場。
小時候迷戀一本漫畫《花之慶次》,感覺前田慶次跟關羽相似度不是很貼合。
趙雲 VS 本多忠勝
都是身經七十餘仗,但奇蹟般全身無一處傷痕的名將,同樣手持天下之名的長槍,還都同樣生了一庸庸碌碌的兒子。
司馬懿 VS 德川家康 老謀深算是他們最大的相同之處,而且都在活著的時候就確立了統一天下的局勢,他們的兒子都靠著他們得以君臨天下。此外擅長野戰和長與防守也是他們在行軍方面的共同之處。還有一個可笑的共同點就是兩人都有著糾纏了後半生的宿命的對手,而兩人的勝利似乎也都是在對手死去的條件下才得以實現的。
孫皓 VS 羽柴秀次 他們的相同之處是殘暴的出奇,一個想出種種酷刑置人於死地,一個則被稱為「殺生關白」,這樣的君主只可能落得個不得善終的結果。
周瑜 VS 伊達政宗 兩個悲劇般的角色可以算是生不逢時的典範了,身為軍政智三方面的達人,綜合指數方面也是數一數二,但偏偏被一個更厲害的人的光輝所淹沒了!最後只能在別人的光環下默默的生存,直到毀滅
郭嘉 VS 竹中半兵衛 作為天下數一數二的軍師輔佐天下數一數二的霸主,在很多危機時幫助自己的主君克敵制勝,由弱變強;但都在成功的路上不幸病亡。
姜維 VS 真田幸村 一個是天下第一智謀之士的得意弟子,一個是戰國數一數二的智將最有前途的兒子,但他們都不得不面對所扶持君主暗若無能的事實,於是保持著對先人的忠貞和對心中信念的執著,他們盡了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奮鬥,雖然他們都失敗了,但不可否認他們都是真正的英雄。
劉禪 VS 豐臣秀賴 兩人都是載入史冊的懦弱君主的典型代表,明明有著梟雄的父親以及從父親那裡繼承而來的夢幻般的家臣團,卻在短短時間內就葬送了全部基業,仔細想想這兩個人還真不容易。
諸葛亮 VS 黑田如水 公平的說諸葛亮應該是獨一無二,勉強要說和他想像的話大概也只有黑田官兵衛了吧。才能勝過自己的主君且仍然一心一意的忠誠,用自己的奇策妙計鋪平了主公徵服天下的道路,然而個人的能力終究有時而窮,他們的結局也註定了是一場悲劇。
三國時期的歷史精彩紛呈,在《三國演義》的影響下更是成為近現代中國乃至整個東亞人們經久不衰的話題。日本的戰國時代相對就遜色很多。
平心而論,日本戰國時代也流傳了許多人物,
而且到現在,日本的類似話題一直很熱。比如:生的太早毛利元就」、「上杉謙信是男是女」、「德川家康在馬上嚇出屎」、「滅佛的第六天魔王織田信長」等等等。如果有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去讀一下。至少對你玩光榮系列的遊戲很有幫助。
【如廁小品,歷史趣聞】
【關注寧衰人,扯淡不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