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味靈感]
昨天半夜失眠,爬起來看小津的書《我是開豆腐店的,我只做豆腐》。突然就看到了這篇短短的小文《這裡是楢山》。平實的語言裡完全掩蓋不住對母親的深切之情,看到最後那首小詩,眼睛就溼了。今天起來,就忍不住想推薦給大家。
母親生於明治八年,育有三男兩女,我是次子。姊妹兄弟各自嫁娶,只剩下母親和我同住,已經二十多年。
大概在單身的我這裡住得舒服,也可能是還放不下我,母子倆就這麼悠閒度日。
母親早睡早起,我正好相反,即使在家裡,我們也難得一起吃飯。
到去年為止,母親還很健朗,可以獨自準備三餐,裝卸木板套窗,幫我整理被褥。但是今年開始有點精力耗盡的感覺,於是請了幫傭。這也難怪,她已經八十四歲了。我深深體會到人是越幹越能幹,五十五歲六十歲退休太早了。
我現在住的房子在北鎌倉的高坡上,出入都要爬坡,因此母親很少出門,她好像已經認定這裡是楢山了。
年輕時的母親是魁梧高大的姑娘,現在依然是高壯的老婆婆。我雖然沒背過她,但肯定很重。
背著老母親上楢山,
可是她太重了,我背不動,
只好哭著上山。
如果這裡是楢山,她願意永遠待在這裡也好,不用背她上山,我也得救了。
註:楢山的傳說日本古已有之,深澤七郎的小說《楢山節考》裡,描述過某個赤貧山村為減少吃飯人口,由家人將年滿七十的老人送上山的故事。
我是隨手貼連結紅領巾:推薦小津安二郎的《我是開豆腐店的,我只做豆腐》,想看的可以戳原文連結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