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重點法條類案裁判規則系列:關於物業服務人後合同義務的相關...

2020-12-17 法制現場

來源:法信

特別提示:凡本號註明「來源」或「轉自」的作品均轉載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

重點條文

《民法典》第九百四十九條

法條變遷說明

《民法典》第949條為新設條文,系在《物業管理條例》第38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物業服務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0條基礎上完善而來。本條在第1款中明確了原物業服務人與新物業服務人的配合交接義務以及相關告知義務;第2款中增加了「造成業主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的規定。

法信 · 影響條文

【影響關係:吸收並修改】

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物業服務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條 物業服務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後,業主委員會請求物業服務企業退出物業服務區域、移交物業服務用房和相關設施,以及物業服務所必需的相關資料和由其代管的專項維修資金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物業服務企業拒絕退出、移交,並以存在事實上的物業服務關係為由,請求業主支付物業服務合同權利義務終止後的物業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物業管理條例》(2018修訂)

第三十八條 物業服務合同終止時,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將物業管理用房和本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資料交還給業主委員會。

物業服務合同終止時,業主大會選聘了新的物業服務企業的,物業服務企業之間應當做好交接工作。

法信· 類案裁判規則

1.物業交接是物業服務合同的附隨義務——廈門海滄大永固大廈業主委員會與廈門海投物業公司物業服務案案例要旨:物業交接是物業公司在物業服務合同終止後必須承擔的義務,該義務實際上即合同法所規定的「附隨合同義務」,物業公司為履行該義務給業主造成損害的,應承擔賠償責任。前期物業管理中,業主委員會未備案成立前,物業公司在物業服務合同終止仍應當履行交接義務,此時,其應當將物業管理移交給委託人即開發商。

審理法院:福建省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

案例來源:《人民法院案例選》2010年第3輯(總第73輯)

2.前期物業服務合同解除後,原物業服務企業應做好與新物業服務企業的交接工作並及時撤出物業服務區域——北京金羅馬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訴中海雅園物業管理委員會等物業管理合同案案例要旨:對於開發商在業主委員會成立之前所確定的物業管理公司,業主委員會成立後,作為產權人代表有權不再繼續委託原物業管理單位。此時,物業管理單位應按照業主委員會的要求與新聘物業管理公司進行交接後及時撤出,如拒不交接和撤出,應由業主委員會主張權利,要求其撤出,或向法院起訴請求判令原物業管理單位無條件撤離。

案號:(2003)一中民終字第9644號

審理法院: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案例來源:《中國審判案例要覽》2004年民事審判案例卷

3.物業服務合同終止後,原物業服務公司應當退出物業服務區域、移交物業服務用房和相關設施與資料——北京億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訴北京某物業管理公司物業交接糾紛案案例要旨:物業服務合同終止後,原物業服務公司應當履行法定的後合同義務,義務範圍包括:退出物業服務區域,移交物業服務用房和相關設施、物業服務所必需的相關資料和由其代管的專項維修資金。

案例來源:法信精選

4.前期物業服務合同期限屆滿前,業主委員會籌備物業自治管理服務中心,尚不具備物業交接條件的,不得要求物業服務人退出服務區域並移交物業服務用房設施和資料——北京市海澱區逸升軒小區業主委員會訴北京世紀潔龍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糾紛上訴案案例要旨:《物業管理條例》第26條的立法目的應是在於確保小區業主在前期物業服務合同終止、前期物業服務企業撤出小區後,仍可得到連貫的、安全的物業服務,這是實現小區業主公共利益的必然要求,即便在自治管理物業的情形下,也應確保物業服務銜接的連貫性和安全性。業主委員會主張進行物業服務的自治管理,但物業服務中心及相應專項服務的籌備尚處於制度構建階段,未有效落實,並不具備物業交接的條件,對業主委員會關於物業服務人退出小區並移交物業的主張不予支持。

案號:(2020)京01民終1750號

審理法院: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案例來源:中國裁判文書網 發布日期:2020-06-01

5.前期物業服務合同終止後,物業服務企業負有退出物業服務區域和移交物業服務用房設施、必需資料以及代管資金等後合同義務——連城縣陽光新都業主委員會訴龍巖市連城縣星輝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物業服務合同糾紛上訴案案例要旨:根據前期物業服務合同約定,前期物業服務合同履行期間,業委會成立,前期物業服務合同在合同約定期限屆滿後自然終止。物業服務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後,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履行的後合同義務範圍主要包括:退出物業服務區域、移交物業服務用房、移交相關設施、移交物業服務所必需的相關資料和由其代管的專項維修資金等。

案號:(2020)閩08民終173號

審理法院:福建省龍巖市中級人民法院

案例來源:中國裁判文書網 發布日期:2020-05-27

6.基於客觀實際需要,原物業公司在交接過渡期繼續提供物業服務的,業主應支付相應物業費——重慶君航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訴穆紅霞、陳勝來物業服務合同糾紛上訴案案例要旨:前期物業服務合同終止後,因客觀實際情況需要,原物業公司繼續為小區提供物業服務,促使物業公司交接過程中的平穩過渡,基於公平原則業主應支付相應的物業服務費用。

案號:(2019)渝05民終2776號

審理法院: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

案例來源:中國裁判文書網 發布日期:2019-09-17

7.物業服務人在合同終止後違反了移交義務,即便提供了物業服務也不得請求業主支付合同終止後的物業費——南京寧設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訴董秋玲物業服務合同糾紛上訴案案例要旨:物業服務人與業主之間的物業服務合同權利義務終止後,物業服務人拒絕業委會撤出小區、移交物業管理權的要求,違反了移交義務,即使其後物業服務人事實上繼續提供了物業服務,也不得請求業主支付合同終止後的物業費。

案號:(2017)蘇01民終9362號

審理法院: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

案例來源:中國裁判文書網 發布日期:2017-12-27

法信·司法觀點

1.物業服務人拒不辦理交接應當承擔的責任

物業服務人的交接義務雖然屬於後合同義務,但同時亦屬於由合同明確約定的義務。特別是《民法典》將物業服務人的交接義務單獨規定,亦將物業服務人的交接義務上升為法定義務,物業服務人不履行該項義務亦屬違法行為。根據本條(《民法典》第949條,下同)第2款規定,原物業服務人違反前款規定的,不得請求業主支付物業服務合同終止後的物業費;造成業主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由此可見,物業服務人拒不履行交接義務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實踐中,如果原物業服務人拒不撤出,業主可以根據合同約定要求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同時,業主或業主委員會亦可向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反映情況,要求原物業服務人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原物業服務人承擔民事責任並不能免除其應承擔的行政責任。

2.原物業服務人拒絕交接的法律後果

實踐中,物業服務人往往以業主未足額支付物業費或者業主大會作出的決定違法不能產生合同解除效力為由拒絕撤場交接,物業服務交接糾紛也往往產生於此。那麼物業服務人能否提出相關的抗辯理由呢?對此,需要注意本條規定的交接前提是「物業服務合同終止」,即業主與物業服務人之間的合同法律關係喪失法律效力,不能在當事人之間產生繼續履行的約束力。因此,原物業服務人能否拒絕交接要視其抗辯理由是否基於合同已經終止。如原物業服務人提出存在部分業主未支付物業費因而不願交接,則因為物業費是否支付系屬於當事人合同履行中的抗辯權問題,而非關於合同是否終止的抗辯權,在此情況下,物業服務人對物業費的訴求並不能產生對其交接義務的否定,其應當按照法律規定予以交接,物業費的支付問題應在雙方交接過程中協商解決或者在交接後通過訴訟、仲裁予以解決。

如果物業服務人提出雙方合同並未終止的抗辯,則物業服務人能否拒絕交接?實踐中一般是業主大會作出決定後業主委員會向原物業服務人通知解除合同,原物業服務人不同意解除合同,雙方產生糾紛陷入僵局。對此,業主委員會與原物業服務人應當首先協商解決,將雙方的合理關切充分向對方釋明,特別是業主委員會應當將原物業服務人關注的物業費收取等問題充分考慮,提供合理的解決方案,儘量和平解決問題,消除誤會,營造良好的交接環境。如果經協商仍不能解決問題,原物業服務人仍然認為雙方合同未依法解除,則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對合同是否解除予以確認。如經確認雙方合同已經終止,則原物業服務拒絕交接無正當理由,按照本條第2款規定,其不得請求合同終止後的物業費,造成業主損失的還應賠償損失;如經確認雙方合同未終止,則因雙方合同繼續有效,原物業服務人拒絕交接不應承擔責任。這也說明,業主行使合同解除權「炒物業」必須建立在依法依規的前提下,濫用合同解除權、程序違法不能產生解除合同的效力,也不能據此強行要求原物業服務人辦理交接手續。

3.物業服務交接糾紛中,業主或業主委員會能否申請人民法院先予執行

有觀點認為,因為若業主大會通過有關程序解除了與原物業企業的合同,或合同期屆滿,原企業拒絕撤出或拒不移交有關資料的,可認定為構成對小區物業管理的妨礙。原物業企業拒絕撤出或拒不移交有關資料,新物業企業不能進行有效物業管理,會造成保安、保潔、設備維護、車庫管理等的混亂,甚至癱瘓,影響整個居民小區的工作、生活,影響整個社區的安寧,這種妨礙應屬「需要立即排除的妨礙」。因此,符合《民事訴訟法》關於「情況緊急」的規定[i]。對此,筆者認為,物業交接糾紛的產生很大程度上在於原物業服務人對於合同解除或合同終止的質疑。如原物業服務人提出了雙方物業服務合同未依法解除的抗辯或提起了反訴要求繼續履行合同,那麼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需要對雙方合同是否已經解除進行審理,在此情況下如人民法院依原告的申請先予執行,則相當於變相確認了物業服務合同已經解除,不利於雙方糾紛的解決,還會釀成更大的糾紛。如果原物業服務人對於合同解除並無異議,只是出於其他方面的考慮不願配合交接也不繼續提供服務,造成物業管理秩序混亂,影響業主基本的正常的生活,則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審查是否準許原告先予執行的申請。

4.原物業服務人交還物業服務資料的主體

本條規定原物業服務人應當將相關資料交還給業主委員會、決定自行管理的業主或者其指定的人,這主要是考慮到物業資料的交接非常專業,涉及工程基建、設備、信息化、合同、財務等各類資料,業主或業主委員會在具備相應知識和能力的情況下可以自行交接,也可以聘請第三方機構如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或者居民委員會、相關主管部門等參與交接手續,也可以指定新物業服務人參與交接。因此,原物業服務人交還物業服務資料應當根據與業主或業主委員會達成的協議確定資料交還的主體。

(以上觀點均摘自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貫徹實施工作領導小組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合同編理解與適用》(四),人民法院出版社2020年7月版,第2645~2647頁。)

[i]王洪宇:《物管交接糾紛法理評析與實務分析》,載《現代物業》2008年第3期。

法信·關聯法條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五十八條 債權債務終止後,當事人應當遵循誠信等原則,根據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舊物回收等義務。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物業服務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六條 經書面催交,業主無正當理由拒絕交納或者在催告的合理期限內仍未交納物業費,物業服務企業請求業主支付物業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物業服務企業已經按照合同約定以及相關規定提供服務,業主僅以未享受或者無需接受相關物業服務為抗辯理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九條 物業服務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後,業主請求物業服務企業退還已經預收,但尚未提供物業服務期間的物業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物業服務企業請求業主支付拖欠的物業費的,按照本解釋第六條規定處理。

3.《物業管理條例》(2018修訂)

第二十九條 在辦理物業承接驗收手續時,建設單位應當向物業服務企業移交下列資料:

(一)竣工總平面圖,單體建築、結構、設備竣工圖,配套設施、地下管網工程竣工圖等竣工驗收資料;

(二)設施設備的安裝、使用和維護保養等技術資料;

(三)物業質量保修文件和物業使用說明文件;

(四)物業管理所必需的其他資料。

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在前期物業服務合同終止時將上述資料移交給業主委員會。

【來源:天津二中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民法典重點法條類案裁判規則系列㉖:關於物業服務人後合同義務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物業服務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 物業服務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後,業主委員會請求物業服務企業退出物業服務區域、移交物業服務用房和相關設施,以及物業服務所必需的相關資料和由其代管的專項維修資金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 民法典重點法條類案裁判規則系列⑧:關於自甘風險的相關裁判規則7條
    本條(《民法典》第1176條,下同)作為一項減輕或免責事由,有利於鼓勵人們參與具有一定危險性的活動,也有助於保障人們的行為自由,尤其是參與體育運動、旅遊探險等活動的自由。在我國司法實踐中,經常發生因體育運動等傷害事故,行為人是否應當承擔或者如何承擔責任,因缺乏明確的法律依據,司法裁判並不統一。本條對自甘風險規則作出規定,對於統一裁判規則、妥當處理相關糾紛具有重要意義。
  • 法學園地 ▏民法典重點法條類案裁判規則系列㉑:關於承攬人留置...
    法信· 類案裁判規則1.承攬人的留置權受侵害時可要求侵害留置權的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海寧市金程汽車修理有限公司訴管雄飛、上汽通用汽車金融有限責任公司修理合同糾紛案案例要旨:承攬人的留置權受侵害致使債權難以實現時,承攬人可同時要求定作人承擔違約責任及侵害留置權的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應先由被留置人向留置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 關於一般保證人先訴抗辯權的相關裁判規則6條|民法典重點法條類案裁判規則
    類案裁判規則1.被執行人雖有財產但嚴重不方便執行時,可以執行一般保證人在保證責任範圍內的財產——指導案例120號:青海金泰融資擔保有限公司與上海金橋工程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青海三工置業有限公司執行複議案案例要旨:在案件審理期間保證人為被執行人提供保證,承諾在被執行人無財產可供執行或者財產不足清償債務時承擔保證責任的
  • 民法典關於委託合同任意解除權的相關裁判規則8條
    一方面,本條在總體上確認委託合同當事人享有任意解除權;另一方面,本條在《合同法》第410條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了任意解除權行使後的賠償範圍,將該條中的「應當賠償損失」修改為「無償委託合同的解除方應當賠償因解除時間不當造成的直接損失,有償委託合同的解除方應當賠償對方的直接損失和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使得損失範圍予以清晰界定,意義重大。
  • 民法典重點法條類案裁判規則系列㉗:關於買受人檢驗標的物的異議...
    法信· 類案裁判規則此時,不能僅以買受人違反及時檢驗義務為由拒絕鑑定,而應當綜合考慮全案情形,判斷是否啟動鑑定程序。對於產品在質保期過後可能無法進行檢驗,無法確定其交付時是否合格的,應當徵詢鑑定部門意見,以決定是否啟動鑑定程序;對於確實無法檢驗的,可以買受人未履行及時檢驗義務為由駁回其相應訴請。
  • ...宣傳民法典專欄】關於過錯責任和過錯推定責任的相關裁判規則5條
    類案裁判規則1.申請保全錯誤,須以申請人主觀存在過錯為要件,不能僅以申請人的訴訟請求未得到支持為充分條件——宜興市建工建築安裝有限責任公司與張欣、張學山申請訴中財產保全損害賠償責任糾紛案案例要旨:由於當事人的法律知識、對案件事實的舉證證明能力、對法律關係的分析判斷能力各不相同,通常達不到司法裁判所要求的專業水平,因此當事人對訴爭事實和權利義務的判斷未必與人民法院的裁判結果一致
  • 【共學民法典】 什麼是物業服務合同?
    【共學民法典】 什麼是物業服務合同?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物業服務合同是什麼
  • 陳偉:民法典視野下的物業管理
    民法典從不同角度對物業管理活動進行了一系列的規範和調整,奠定了物業管理的民事法律基礎。在民法典分編長達三年的編纂過程中,陳偉副司長代表住房城鄉建設部參與了民法典與物業管理相關編章的制定、修改和論證工作,抓住每一次機會就優化物業管理的法治環境建言獻策。
  • 中國發布丨最高法:準確適用民法典及相關司法解釋 推進民法典統一...
    中國網1月5日訊(記者 張豔玲)記者從最高法獲悉,4日,全國法院貫徹實施民法典工作會議以視頻方式召開,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周強出席會議並講話。周強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確保民法典正確貫徹實施。
  • 【民法典專欄】民法典:綠色理念護航生態文明建設
    新增的綠色原則在民法典中確立了新的價值標準。一方面,它是所有民事主體從事所有民事活動都必須遵循的基本義務,對於沒有明確具體規定的行為應當按照第9條之規定判斷行為是否合法;另一方面,它也為民法規範、條款、制度的綠色化和相關裁判解釋提供了依據。
  • 民法典//關於「債務加入」規定的解讀及最高法院最新裁判規則
    在並存的債務轉移或者債務加入的情形中,第三人作為新的債務人是否可以主張原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抗辯權,學理上認為,合同義務轉移後,新債務人可以主張原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抗辯,此處並未區分免責的債務轉移與並存的債務轉移;或者明確認為並存的債務承擔人對債權人的抗辯事由,應當類推適用免責的債務承擔的規定。
  • 民法典合同編明文禁止「霸座」「買短乘長」「高利放貸」等行為
    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覃開豔介紹,乘客在購票時,選擇座位,支付車費,實際上訂立一個客運合同,乘客需要在有效車票記載的時間、班次、座位號去乘坐,如果坐其他位置,或者超出約定的距離,已經違約。此前,可能通過行政手段解決這些問題,民法典對雙方權利義務有詳細的規定後,當事方維權有法可依,對各方都有利,也能減少、防止這些行為發生。
  • 【學習民法典】最高法執行局局長解讀民法典對強制執行的13大影響
    從民事權利的角度看,民法典規範當事人權利義務,民事訴訟程序確定當事人的權利義務,而民事執行程序最終實現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三者的根本目的具有一致性。正因為如此,法諺曰:「強制執行是品嘗法律勝利的果實」。(一)關於申請執行時效的計算問題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規定申請執行的期間為2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執行程序若干問題的解釋》等司法解釋進一步對申請執行時效中止、中斷及不作為義務的起算期間等作了相關規定。
  • 【學習民法典】快看!《民法典》實施後各地首案匯總
    《民法典》嚴格限定了自甘冒險規則的適用情形,規定其適用於具有一定危險性的文體類活動,且僅適用於因參與者的行為造成的損害,並不能與公平分擔損失的規定同時適用。這一條款的確立,對於司法裁判尺度的統一,以及文體活動的健康有序發展,都具有積極意義。
  • 關于贈與合同的裁判規則
    (參見《民法典》,中國法制出版社,2020年6月) 裁判規則 實務要點一:當事人死亡後,以該當事人名義與他人籤訂的贈與協議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合同成立條件,贈與協議未成立。
  • 最高法執行局局長解讀民法典對強制執行的影響
    民法典與民事執行息息相關。從民事權利的角度看,民法典規範當事人權利義務,民事訴訟程序確定當事人的權利義務,而民事執行程序最終實現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三者的根本目的具有一致性。正因為如此,法諺曰:「強制執行是品嘗法律勝利的果實」。
  • 學習民法典|亮點法條周放送系列二十三
    本條是關於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的規定。每日一「典」:親子關係存疑,父母一方可以起訴確定親子關係是否成立父母一方能否訴訟請求確認或否認親子關係?請看民法典相關法條:本條是關於親子關係異議之訴的規定。每日一「典」:男方不得提出離婚的特定時間哪些特定時間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請看民法典相關法條:
  • 【學法用典】上海律協:民法典對營商環境及公司運營的重要影響專題...
    本文擇其重點進行簡要分析:一、物業服務人公開作出的有利於業主的服務承諾,屬於物業服務合同的組成部分在業主與物業服務企業之間的糾紛中,時有發生雙方對物業公司責任的認知不一致的情況,其中難免有部分物業公司對業主做出虛假承諾後又推諉責任。
  • 【學習民法典】人身損害賠償範圍裁判規則7條
    類案裁判規則1.刑事案件受害人因犯罪行為受到身體傷害,另行提起民事侵權訴訟的,殘疾賠償金屬於物質損失的範疇——尹瑞軍訴顏禮奎健康權、身體權糾紛案案例要旨:刑事案件的受害人因犯罪行為受到身體傷害,未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而是另行提起民事侵權訴訟的,關於殘疾賠償金是否屬於物質損失範疇的問題,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沒有明確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