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與哀愁並存,永遠的女神——三毛

2021-02-08 七七不六

她是華文世界的傳奇女子,被稱為「永遠的追夢人」。

她是一個謎一樣的女子,讓荷西惦念了一生,讓王洛賓後悔了一生,讓眭澔平追憶了一生,更是世間男男女女的女神,她就是著名女作家三毛。

三毛原名陳懋平。

她曾在作品《鬧學記》序中提及「三毛」二字中暗藏一個《易經》的卦,但又曾說過:「起初起此名(三毛),是因為這個名字很不起眼。另有一個原因就是說我寫的東西很一般,只值三毛錢。」

她可以默默獨處,不哭不鬧,卻不允許人捏死螞蟻,傷害生命。據三毛母親回憶:她話雖不多,卻喜歡發問,如見蘋果掛在樹上,她就會問蘋果:「是不是很痛苦?」。

這些都使我不由得想起了《紅樓夢》中的「黛玉葬花」,林黛玉是《紅樓夢》中最為動人的女子,她的美,在於她有著詩意的靈魂。

三毛也曾說過,林妹妹是《紅樓夢》裡非常惹人疼惜的一個角色。

也許,三毛喜愛林黛玉就是因為她們之間有些同病相憐吧!同樣是才華橫溢,同樣是善良多情同樣不能和相愛的人廝守終生。三毛和林黛玉,從某種角度來說,確實很相像。

一花一世界,一茶一人生。有人說,人生如茶,甘苦與共,冷暖自知。

在歌德學院學習法語的那段時期,是三毛最為安心的一段時期,沒有風花雪月的感情糾葛,沒有悵然若失的痛苦回憶,有的只是對未來的無線嚮往。

在歌德學院學習的生活雖然單調乏味,但是三毛卻甘之如飴。

我曾在初一時腦子發熱般的自學法語,全因一部改變於瓊瑤先生《一簾幽夢》的電視劇中對法國普羅旺斯的拍攝。

電視屏幕中那紫色的海洋忽地攫住了我的心,自此以後,有關於「法國(語)、紫、薰衣草」這三個標籤的事物都會令我產生一種不知名的情感。

於是發奮學好法語,希望學業完成、工作穩定之後,來一場屬於青春的普羅旺斯紫色浪漫之旅。

雖如今仍喜愛著夢幻紫的薰衣草,但「自學法語」的那一段時期只持續了數個星期,終是不了了之,學到的爾爾法語現也已完全忘卻。

相較於性格好強,最終只用了九個月的時間就通過了高級德文班的考試,並拿到了德文教師資格證書的三毛,我不由的自慚形穢,對三毛的崇拜更深了一層。

寫到這兒,嘴角彎了彎,率性而為的女神,那麼的努力,那麼的優秀。

小時候、包括現在的我經常幻想自己結婚時的情景:穿著代表純潔愛情的白色婚紗,手捧鮮花,挽著身邊心愛的他踏入夢幻的紫色殿堂接受所有人的祝福,婚禮中播放著動人的婚禮進行曲……

相信很多女孩子都曾幻想過自己未來美好的婚禮,畢竟,這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

然而三毛與荷西在撒哈拉沙漠中舉行的西式婚禮,沒有西裝,更沒有純白的婚紗,甚至可以說她和荷西的打扮實在讓人難以和結婚聯想在一起,三毛在作品中這樣描繪著:

我伸頭去看了一下荷西,他穿了一件深藍的襯衫,大鬍子也修剪了一下。好,我也穿藍色的。我找了一件淡藍細麻布的長衣服,雖然不是新的,但是它自有一種樸實優雅的風味。鞋子仍是一雙涼鞋,頭髮放下來,戴了一頂草編的闊變帽子,沒有花,去廚房拿了一把香菜別在帽子上,沒有用皮包,兩手空空的〕婚禮是在沙漠中的一個小鎮上舉行的,距他們的居住地比較遠,沒有婚車的兩人只好步行走到鎮上。

漫漫的黃沙,無邊而龐大的天空下,只有我們兩個渺小的身影在走著,四周寂寥得很。沙漠,在這個時候真是美麗極了

婚禮由當地的法官主持,之後交換戒指,婚禮結束。三毛與荷西的婚禮雖然簡單樸素,但卻溫馨感人。

三毛與荷西

……

一夢千年,恍然而過,夢裡花落知多少,醇香已逝,濃豔亦去。

只留下被無情風雨雕飾過的落花靜靜地躺在泥土裡,散發著它的餘香。三毛就猶如這落花,在花團錦簇,繁花爭豔的時節凋零了。

單曲循環著齊豫的《橄欖樹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還有,還有,為了夢中的橄欖樹。

選方到底是什麼地方?女神,你可尋到你夢中的橄欖樹?

(文中部分內容摘自石天琦女士的《流光不負,歲月靜好》,如有冒犯,請聯繫本人刪去,謝謝!)

相關焦點

  • 永遠的三毛
    清風徐來歲月香2021-01-11 12:31:03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橄欖樹齊豫 - The Unheard Of Chyi三十年前的1月4日,三毛在臺北的一家醫院用一根絲襪結束了自己48歲的生命。「我們三十歲的時候悲傷二十歲已經不再回來。
  • 美麗與哀愁:《詩經》裡的秋天VS《楚辭》裡的秋天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古今人心本無不同,幾千年過去了,還是一樣的「蒹葭蒼蒼」,一樣的對「秋水伊人」的想念,還是一樣的美麗與哀愁! 秋風落葉帶來濃鬱的美麗秋色,也不可避免地給人帶來傷感和哀愁,「秋風秋雨愁煞人」。 秋天的盛景是如此短暫,草木迫不及待地凋零,繁華落盡,華筵已散,秋風吹走的不只是落葉,還有流年。 戰國宋玉在《九辯》中說:「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秋風是無情的象徵,秋風掠過,萬物蕭條,花草盡衰,悲涼哀愁之至。《九辯》由此被稱為「悲秋」之祖。
  • 龍安寺之秋:美麗與哀愁
    初識龍安寺是在《美麗與哀愁》中,川端康成寫道:               京都寺院的疊石庭園,還有好幾處一直留到現在而很出名的。《美麗與哀愁》中的主人公是一個作家,也是畫家,情節存在著畸戀與不倫,小說中每一篇就是一個情節、一場風景:梅雨天、疊石--枯山水、火中蓮……等。透過美麗的景色呈現哀愁的故事,也討論了美學和哲學上的意義,《美麗與哀愁》可以算是川端康成對於日本「美學」的重要詮釋作品。
  • 讓自己成為一個智慧與美麗並存、儀態優雅、靈魂高貴的氣質女神!
    一個氣質高雅的人一定也是一個智慧與美麗並存的人。讀書可以修煉人的心性脾氣,願我們都能把自己修煉成一個儀態優雅靈魂高貴的氣質女神!
  • 陳建騏:時間的美麗與哀愁
    本周日,衡山和集將迎來該劇音樂總監、金曲獎最佳製作人陳建騏,對話資深製作人張寶慧,聊聊音樂劇中的點滴,探尋時間的美麗與哀愁。免費入場,開放報名中,預約方式詳見文末
  • 李清照詞裡的春天,字字絕美,滿滿的美麗與哀愁
    作為女性,李清照心思敏感細膩,更易感受春天帶來的喜樂與哀愁。在她的筆下,春天是惆悵的、是柔美的,讀來,讓人總有一種淡淡的憂愁。今天,一起來感受下李清照詩詞中的美麗與哀愁吧!李清照筆下的春天,充滿了美麗和哀愁,這是由於她特殊的人生經歷決定的。我們欣賞李清照筆下美麗的春天,但願你比李清照幸運,有人共度春天。
  • 三十年過去了,為什麼我們還是深愛著三毛
    視頻底下的評論裡,有很多人其實是第一次聽到三毛的聲音,他們都不由得驚嘆,原來三毛的聲音,跟她的文字一樣溫柔,又自在寬和。在這幾萬條評論裡,有人說,三毛是自己的青春,她永遠是那個走遍萬水千山的女孩,很多時候自己甚至已經不敢再看她的書,因為不知道讀到哪一段又會流淚。
  • 古希臘美麗女性主神,美麗與智慧並存,你覺得你是哪一位呢?
    在荷馬史詩中,她被稱為"白臂女神赫拉(white-armed goddess Hera)"、"金座女神赫拉(golden-seated goddess Hera)"以及"牛眼睛的天國王后(簡稱天后)(ox-eyed Queen of Heaven)",形容坐在黃金寶座上的天后赫拉異常美麗,擁有一雙炯炯有神和洞察一切事物的大眼睛,臂膀潔白如百合,一頭秀美的捲髮從王冠下邊瀉出
  • 《比利時的哀愁》:以少年之名,講述一段詩意與哀愁並生的歷史
    以少年之名,講述「我」的經歷外祖母梅爾克曾戲謔地對路易斯說:「比利時的哀愁哦,就是你了。」也曾在窗臺前苦澀地自語:「我現在哭不出來了,就好像是我承受了比利時所有的哀愁似的……我們活在艱難的時代。」在那樣一個動蕩的時代,仿佛每個人都有著述說不盡的哀愁,從校園走出的少年人們,無法安詳晚年的老年人們,還有為了生活奔波勞碌的中年人們。《比利時的哀愁》就是用這樣一個以小見大的方式,將人們的哀愁漸漸擴大再擴大,直到它與動蕩的時代結合起來再看不到縫隙。
  • 九球天后潘曉婷,38歲如少女,性感如女神,美麗與冷豔並存的人
    說起潘曉婷,人們會知道她是世界頂級的九球選手,但是印象最深的仍是她那美麗的外貌,性感的身材,冷豔的眼神。談論起潘曉婷,首先蹦出來的詞彙就是美麗,性感,冷豔。她每次走進賽場時都會略施粉黛、她被西裝裙包裹住的好身材給人無限遐想、她笑起來令人如沐春風。
  • 三毛:願來生做一棵樹,永遠停在出生的地方
    ------------三毛每每看見這首詩,我內心就會升起無限溫情。想去撫慰那個孤獨自閉的小女孩,想去握擁那個一直在覓愛失愛中漂泊的奇女子。是的,她就是三毛。風一樣的女子,帶著浪漫和執著,將一襲波西米亞長裙,旋舞出了盪氣迴腸的絕美。
  • 三毛原來是這樣死的
    有人這樣說過三毛:她朋友很多,但並沒有一個真正知心的,如果三毛有十件事情需要傾訴,她會找是十朋友,每人一件,卻找不到將這十件事一起分擔的人,因為那個人已經離她遠去,那就是----荷西。我一直都很喜歡三毛。在我們生活的年代,已經很少人再去接觸三毛的作品,我也不是刻意的去找她的作品,只是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了她的文章,然後被她摯情的浪漫、哀傷、感性、孤單所打動、俘虜。
  • 今日好詞好句/三毛流浪記
    桃李爭輝tao li zheng hui用以形容春色美麗 桃柳爭妍tao liu zheng yan桃花和柳樹比美。春送僧貫休 〔唐代〕蜀魄關關花雨深,送師衝雨到江潯。1949年後還畫了三毛在新時代的經歷系列畫集,共出版10多部三毛形象的漫畫集。他所創作的三毛形象,婦孺皆知,名播海外,被譽為「三毛之父」。三毛之父張樂平(①漫畫「三毛」形象的創作者;②作家「三毛」陳懋平的乾爹),是中國當代最傑出的漫畫家之一。書本簡介講述了孤兒三毛,一個身世悽涼,饑寒交迫,受盡欺辱,貧窮得只剩下三根頭髮的流浪兒童。
  • 重遇三毛與荷西:一生陪你盡瘋狂
    1991年1月4日,三毛離開了人世,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三毛去看徐伯伯,在徐家樓下遇見了荷西美麗的妹妹,伊絲帖。伊絲帖告訴她,荷西正在南方服兵役,馬上就要回到馬德裡了。伊絲帖似乎很懂得哥哥的心思,請三毛一定要寫信給他。匆忙間,她只用英文簡單寫了句:「荷西,我回來了。」伊絲帖就把信發了出去。 荷西的回信厚厚一沓,還剪了很多潛水者的漫畫貼在信紙上,在旁邊註:「這是我。」
  • 達拉斯·霍華德首執導筒 聚焦高中生的美麗與哀愁
    達拉斯·霍華德首執導筒 聚焦高中生的美麗與哀愁 時間:2017.07.3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良小涼 分享到:
  • 三毛與王洛賓的「忘年戀」,為何無疾而終,來聊聊他倆的故事!
    後來王洛賓的這首《海峽來客》,寫的就是他和三毛的初次見面。這次的相見與交流,在愜意氣氛中進行,三毛和王洛賓聊了各自的經歷和創作。三毛為王洛賓演唱了自己作詞的《橄欖樹》,王洛賓則為三毛唱起了他獄中的作品《高高的白楊樹》。當唱到"孤墳上鋪滿了丁香,我的鬍鬚鋪滿了胸膛"時,三毛哭了。對於三毛的初次造訪,王洛賓顯而易見記憶深刻。他以動情的筆觸,記下了這次的相見。
  • 外交部最「冷」的女神翻譯,美貌與智慧並存,工作時從來不笑
    在我國外交部有著著名的四大女神翻譯,她們是美貌與智慧並存。我們今天要講的這位翻譯,不僅外表靚麗氣質絕佳,她的學習經歷也值得大家借鑑。她就是外交部的女神翻譯錢歆藝,她還有一個外號叫「發卡姐」,從2015年開始她擔任全國兩會翻譯,因為在一次兩會上別著一枚發卡,其照片在網絡發布後走紅,所以很多人都認識了這位別著發卡的翻譯官。
  • 三毛的死並非自殺,是被她的老師害死的!
    我今天要說的是一個美麗的傳奇女子——三毛在我高中的時候,看過她的《三毛作品集》,三毛用她的文字帶領我走入了美麗又神奇的撒哈拉沙漠,我能體會到她與荷西之間真摯的愛情。我還摘抄過她與荷西之間的趣事,比如荷西偷吃三毛的豬肉乾啊,荷西說三毛是孫悟空啊,荷西非常喜歡吃三毛做的雨啊等等。
  • 《唐人街探案》智慧與美麗並存——張鈞甯
    但本劇中最大的BOSS張鈞甯(張鈞甯 飾 IVY)是一位智慧與美麗並存的人物。IVY(張鈞甯飾演),笑臉組織的幕後主使。她一度是林默的搭檔,開了一家花店。十四歲的時候和母親移民到泰國,曾結婚四次,四任丈夫都是非正常死亡。
  • 三毛與王洛賓「忘年戀」:只恨此心未能與君同 劉廣泉朗誦
    《如果有來生》三毛三毛,走過撒哈拉沙漠的文藝女神王洛賓,天山腳下唱著情歌看夕陽的一代歌王三毛,走過撒哈拉沙漠的文藝女神;王洛賓,天山腳下唱著情歌看夕陽的一代歌王。1990年,因為一次萬裡迢迢的探望,三毛與王洛賓,譜寫了一支有始無終的戀曲。1991年,三毛在臺北自縊去世,這成了她最後一段生命時光的絕響;而王洛賓,在其後數年,則被不斷問到有關三毛的種種,這成了他避之不及一戳即痛的內心悲愴。由於世人偏愛傳奇,人們便常以「曠世絕戀」,重述文藝女神三毛與西部歌王王洛賓的有緣無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