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華文世界的傳奇女子,被稱為「永遠的追夢人」。
她是一個謎一樣的女子,讓荷西惦念了一生,讓王洛賓後悔了一生,讓眭澔平追憶了一生,更是世間男男女女的女神,她就是著名女作家三毛。
三毛原名陳懋平。
她曾在作品《鬧學記》序中提及「三毛」二字中暗藏一個《易經》的卦,但又曾說過:「起初起此名(三毛),是因為這個名字很不起眼。另有一個原因就是說我寫的東西很一般,只值三毛錢。」
她可以默默獨處,不哭不鬧,卻不允許人捏死螞蟻,傷害生命。據三毛母親回憶:她話雖不多,卻喜歡發問,如見蘋果掛在樹上,她就會問蘋果:「是不是很痛苦?」。
這些都使我不由得想起了《紅樓夢》中的「黛玉葬花」,林黛玉是《紅樓夢》中最為動人的女子,她的美,在於她有著詩意的靈魂。
三毛也曾說過,林妹妹是《紅樓夢》裡非常惹人疼惜的一個角色。
也許,三毛喜愛林黛玉就是因為她們之間有些同病相憐吧!同樣是才華橫溢,同樣是善良多情同樣不能和相愛的人廝守終生。三毛和林黛玉,從某種角度來說,確實很相像。
一花一世界,一茶一人生。有人說,人生如茶,甘苦與共,冷暖自知。
在歌德學院學習法語的那段時期,是三毛最為安心的一段時期,沒有風花雪月的感情糾葛,沒有悵然若失的痛苦回憶,有的只是對未來的無線嚮往。
在歌德學院學習的生活雖然單調乏味,但是三毛卻甘之如飴。
我曾在初一時腦子發熱般的自學法語,全因一部改變於瓊瑤先生《一簾幽夢》的電視劇中對法國普羅旺斯的拍攝。
電視屏幕中那紫色的海洋忽地攫住了我的心,自此以後,有關於「法國(語)、紫、薰衣草」這三個標籤的事物都會令我產生一種不知名的情感。
於是發奮學好法語,希望學業完成、工作穩定之後,來一場屬於青春的普羅旺斯紫色浪漫之旅。
雖如今仍喜愛著夢幻紫的薰衣草,但「自學法語」的那一段時期只持續了數個星期,終是不了了之,學到的爾爾法語現也已完全忘卻。
相較於性格好強,最終只用了九個月的時間就通過了高級德文班的考試,並拿到了德文教師資格證書的三毛,我不由的自慚形穢,對三毛的崇拜更深了一層。
寫到這兒,嘴角彎了彎,率性而為的女神,那麼的努力,那麼的優秀。
小時候、包括現在的我經常幻想自己結婚時的情景:穿著代表純潔愛情的白色婚紗,手捧鮮花,挽著身邊心愛的他踏入夢幻的紫色殿堂接受所有人的祝福,婚禮中播放著動人的婚禮進行曲……
相信很多女孩子都曾幻想過自己未來美好的婚禮,畢竟,這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
然而三毛與荷西在撒哈拉沙漠中舉行的西式婚禮,沒有西裝,更沒有純白的婚紗,甚至可以說她和荷西的打扮實在讓人難以和結婚聯想在一起,三毛在作品中這樣描繪著:
我伸頭去看了一下荷西,他穿了一件深藍的襯衫,大鬍子也修剪了一下。好,我也穿藍色的。我找了一件淡藍細麻布的長衣服,雖然不是新的,但是它自有一種樸實優雅的風味。鞋子仍是一雙涼鞋,頭髮放下來,戴了一頂草編的闊變帽子,沒有花,去廚房拿了一把香菜別在帽子上,沒有用皮包,兩手空空的〕婚禮是在沙漠中的一個小鎮上舉行的,距他們的居住地比較遠,沒有婚車的兩人只好步行走到鎮上。
漫漫的黃沙,無邊而龐大的天空下,只有我們兩個渺小的身影在走著,四周寂寥得很。沙漠,在這個時候真是美麗極了
婚禮由當地的法官主持,之後交換戒指,婚禮結束。三毛與荷西的婚禮雖然簡單樸素,但卻溫馨感人。
……
一夢千年,恍然而過,夢裡花落知多少,醇香已逝,濃豔亦去。
只留下被無情風雨雕飾過的落花靜靜地躺在泥土裡,散發著它的餘香。三毛就猶如這落花,在花團錦簇,繁花爭豔的時節凋零了。
單曲循環著齊豫的《橄欖樹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還有,還有,為了夢中的橄欖樹。
選方到底是什麼地方?女神,你可尋到你夢中的橄欖樹?
(文中部分內容摘自石天琦女士的《流光不負,歲月靜好》,如有冒犯,請聯繫本人刪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