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童年,那回不去的過往

2020-12-12 蝴蝶小七

年輕不是童年,再年輕的人,都可能有一顆汙濁的靈魂,童年卻不同,童年是稚嫩,是青澀,是童真,是傻傻的快樂,是無憂無慮的成長,是純真的友情,是夢的搖籃,童年的歲月裡透著無盡的快樂。

童年的我們還沒成熟的心智,不懂得如何維繫人際關係網,不知道討好和拍馬屁有時候是事半功倍的好方法,從未涉及社會問題、家庭問題,不知道在這小小的四方的家和玩伴外,還有更多更多,我們不知的苦和別離,那是長大後的煩惱,是成人的世界,是陰謀詭計、是算計和無盡的爭鬥,所以童年多好呀,快樂這自己的快樂,在自己小小的世界裡,永遠不想外面的世界有多喧囂,我只是想待在這個童年的歲月裡,長大,長大了我就是一個有跟多心眼的大人了。

其實童年能讓中年後回憶起來的事情可能少之又少,我想那更多的是一種情懷,是說不出來的一種心靈的慰藉,滋養了少年時代的我們,那是肥沃的土壤,讓我們茁壯成長,在今後的歲月裡,當遇到風暴和擊打後,依然人站立不倒,只是如果讓我們對那段童年加以描述,我想更多的是形容,腦海裡,是我們一群孩子跑在風裡,三香六臭用來形容當時在小夥伴中的我們最為貼切,今天和你做朋友,明天又會說你的不是,原因是我們在一個遊戲裡都不肯承認自己輸掉了,我們會發脾氣,會說一些傷害對方的話,但是不出五分鐘,我們又會是一個戰壕的英雄,這就是兒童時代的友情。

童年的回憶都留在了腦海深處,我總把那段時光當做一手溫情的歌,等自己老了,想想自己那時曾幹過的傻事,一定會把自己逗樂,不是很好嘛?至少能讓我孤獨的靈魂有了一個愉快的棲息地,在那些或跑或跳,或快樂或悲傷的日子裡,藏著最真實的自己,等我們坐在搖椅上,遙想在最遠最遠的世界那頭,有最年輕的自己,和我們已經成為永遠的過去。

童年終將成為我們回不去的歲月,那是一種生命的裡程碑,告訴生活多艱難在生命的最深處還有一段純潔的清泉可供我們引用,即使世界無比喧鬧,仍有一段歲月安靜的歲月,還我們片刻的寧靜。

相關焦點

  • 那個人沒有回不去的過往
    每個人都有自己童年或是年少時的回憶,一個地方,一件物品,一首歌,某個特定的人……,這些人或事會有時讓我們感動到流淚。我是80後,很多時候看到聽到能夠代表我們那得時代的很多東西都會很有感慨,甚至陷入對過去的沉思中。
  • 《寺島町奇譚》:消失於春季,東京半世紀的童年追憶
    消失於春季,東京半世紀的童年追憶懷念舊時代的美好,並非當代人獨有的特色。很久以前當法國大革命後極盡奢華的洛可可和壯麗的巴洛克被人民唾棄之時,新古典時代到來。說起新古典其實就是重回過往希臘和羅馬式的建築與設計風格,所以時時刻刻我們人常想著過去的美好,也得正視過去才能展望未來。
  • 回不去的過往 就別想了
    一路走來會留下很多過往,夜深人靜時,觸景生情時,有些過往就會悄悄觸動心頭,讓你的心為之一顫。「等不到的晚安,就別等了,擠不進的世界,就別擠了」回不去的過往,就別想了。生命裡有些過往是一生難忘的,總有那麼一段或一刻美麗了你的年華,讓你為之動容。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時常會纏繞在夢裡,流連忘返的也只能是在夢裡,生活還要繼續,腳步只能往前走。再好看的風景都只是一段,記憶的碎片拼接起來也只能美麗你的夢境,走出夢境的那一刻才明白現實已經回不去了。
  • 沒有到不了的明天,只有回不去的過往
    我們永遠都活在期待未來和追溯過往的中間地帶,有太多對過去的不甘心,又對未來有太多的不確定,可時間從來都不肯為誰而停止腳步,來去匆匆容不得我們回頭,只能不停地向前。明天是一個嶄新的未來,與她前一刻灰暗的世界形成鮮明的對比,她說:「會過好明天后的每一個日子,愛自己,愛全世界,唯獨不再愛他」,這是她在他們分手六個月後說出的話,半年的時間裡,她終於從那段陰霾的愛情中走了出來,如今的她又變回了從前的樣子。
  • 80、90年代的動漫回憶:那是我們再也回不去的童年
    80、90年代的動漫回憶:那是我們再也回不去的童年時代發展的越來越好,新一代的智能一體化也逐漸的取代老一輩的老手藝。不光是中國的傳統文化。還有八零九零年代再也回不去的童年。在我們還沒有智慧型手機,那麼多遊樂設施的年代。
  • 六一,追憶你我童年!
    不過,那些童年時光你是否記得——●把掃帚當作魔法棒來騎。●三兩人玩著「石頭、剪子、布!」●犯了錯誤,只需要一夜就過去了。●捉蜻蜓便能打發一天的時光,而且免費。●最讓人害怕的懲罰是「我不跟你玩了」。追憶童年,追憶童年時期的點點滴滴。珍惜童年,珍惜童年的美好時光,珍惜童年的友誼,珍惜童年的每時每刻。因為世上沒有後悔藥,過去了才去珍惜,是來不及的。對自己好點,保護雙眼、呵護肌膚,利用各種時節進行科學養生,保持年輕狀態,每年都能過六一。
  • 《陳情令》隔著一程山水,那是觸及不到的往事,回不去的青蔥歲月
    可記得,曾於天燈之下的許諾,是一生鋤奸扶弱,無愧於心,給到江澄的承諾,是做一對雲夢雙傑,以比擬那姑蘇雙壁。然而,當回憶往事,卻是魏無羨無可奈何,救不回無辜人,救不了自己;是江澄一劍落下,滿腔恨意,給眼前人於心的致命一擊;是藍忘機無能為力,喚不回跳崖人,拉不住奮力掙脫的手。
  • 廣合腐乳攜手稻草人旅行,在廣州追憶童年角落
    廣合腐乳攜手稻草人旅行,在廣州追憶童年角落 時間:2021-01-04 12:07:52 來源:鳳凰網 眼下的廣州,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高樓林立,車水馬龍。近日,始創於1893年的廣合腐乳攜手稻草人旅行,將於2021年一月份的連續四個周末,在廣州開啟一場《奇遇廣州·追憶童年角落》的新年特別企劃。無論是土生土長的廣州人,在這座城市學習或者生活的新廣州人,還是短暫停留的旅人,都可以在這場特別企劃中像「去遠方」那樣,一起懷揣好奇、開放、勇於探索的心,用幾個小時的時間,奇遇這些隱藏在廣州大街小巷的「寶藏」店鋪。
  • 破產老人重回童年圓夢,《追憶永恆花園》歡喜首映APP全網獨播
    【2020年5月8日】由塞爾吉·羅安·切利比達奇執導,馬塞爾·尤勒斯主演的奇幻劇情片《追憶永恆花園》今日上線歡喜首映APP全網獨播。電影講述一位重返故鄉的老者,在幼時居住的祖宅中追溯年少時光,並與過往遺憾釋懷的故事。
  • 一張老照片——回不去的過往
    閒暇無事時,我會去翻閱心底那本厚厚的時光相冊,去找尋當初的記憶。回憶那些詩意盎然的青春,回憶那些當初不切實際的夢想,回憶那些再也見不到的人。這是一張老照片,片角捲曲,微微泛黃,摸上去還有那個年代獨有的粗糙感;就一張照片,但無數次捧起它總是有著沉甸甸的分量;不論是過去還是今天,萬般情緒在看到它的那一剎那,湧上心頭。
  • 歲月如梭,光陰似箭,再也回不去了 #懷舊 #童年回憶
    歲月如梭,光陰似箭,再也回不去了 #懷舊 #童年回憶 原標題:歲月如梭,光陰似箭,再也回不去了 #懷舊 #童年回憶
  • 追憶那些過往球星:「超級皮波」——菲利普·因扎吉
    追憶那些過往球星:「超級皮波」——菲利普·因扎吉
  • 愛情世界裡那些再也回不去的過往
    曾經我以為,你就是我最後的情感歸宿,曾經我以為你就是我苦苦尋覓的靈魂伴侶,曾經我以為,你真的就是那個可以用生命去愛我的人。然而,當熾熱的感情,面對生活的現實,面對柴米油鹽,醋罈打翻的日常生活,一切都在悄悄地改變。
  • 搞笑扭扭蛋,山寨迪士尼公主,從滿心歡喜到令人崩潰,回不去的童年
    小的時候最喜歡路過小賣部,眼睛總是盯著放在小賣部門前的那一個個顏色繽紛的扭蛋機。只要投入一個硬幣,扭動一下機子,就會跳出一個雞蛋形狀的扭扭蛋,裡面裝著一個小玩具。投幣的時候大概知道每一個扭蛋機裡面裝的是那幾款玩具,但是,自己不能挑選,一切都靠運氣,扭扭蛋可以算是盲盒的始祖。
  • 再也回不去的童年,推鐵環,丟手絹,打陀螺,是一代人的記憶
    我們的童年再也回不來,但是美好的記憶永遠都在!快來看看花花為你準備的回憶催淚彈!翻花繩養 花 大 全翻花繩只需要一根毛線,加上一雙靈巧的手。只要口袋裡裝著一根毛線,隨時隨地掏出來都能玩。兩個人一起玩,可以翻出好幾種不同的花樣,比如大橋、大碗、麵條、馬扎等等。如果誰學會了一種新的花樣,大家聞訊立刻把她圍城一團,嘰嘰喳喳地討論著怎麼做。
  • 追憶失落的童年,回溯歷史的哀愁:蘇童筆下的懷舊情結
    自1980年代,蘇童登上文壇後,他的筆端便反覆描繪著這樣一幅圖景:他站在上世紀末的都市邊緣,頻頻回首,追憶童年,遙望故鄉,回溯被歲月淹沒的歷史。01 追憶失落的童年童年,往往成為作家的取材對象和情感源泉。
  • #夏收時節#近鄉情怯,揮不去童年記憶,回不去的故鄉!
    望著眼前的一幕幕畫卷,童年的記憶瞬間浮現在眼帘;不知從何時起,漸漸縮短了回鄉的頻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不敢回歸故鄉,怕的是物是人非,怕的是明明就在昨天,卻恍然已過幾十載。揮不去的童年記憶,回不去的故鄉!
  • 80後的童年,流逝的過往,滿滿的回憶!
    80年代初,我出生在魯西南的一個小山村,雖然全村只有100多戶人家500多口人卻顯得更為和睦,我們這一代人的童年記憶有苦澀,有開心,也有叛逆可更多的是懷念!剛記事的時候我們農村還沒有電,晚上照明都是用煤油燈,那個時候買煤油還得用煤油票才買得到!
  • 灌籃高手的全國大賽再也看不見,這些童年趣事,再也回不去了
    當他說出等了灌籃高手全國大賽二十年的時候,才發現,有些趣事,真的是回不去了,來和嘟嘟一起了解一下這些童年趣事吧。 那個時候,除了本班的同學撞來撞去,還會挑戰其他年級的,不知道你們那裡把這項運動叫什麼呢?
  • 捉知了、炸知了、戳蟬蛻,那是我們再也回不去的童年
    我的童年就是在魯西南廣袤的田野上度過的,在炎炎的夏季,我提著礦燈捉過知了,也曾吃過不少炸知了,當然也曾揮舞著長竹竿戳過蟬蛻。可以說,沒了知了,我的童年生活便少了三分之一的充實與樂趣。所以,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大伙兒都喜歡「單飛」,即使是一家人,也都各自奔向心中的理想地去了。我曾經站在河堤上遠眺過捉知了的大軍,只見遠處近處都是密密麻麻的燈光,就好像鬼子進村掃蕩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