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歸化讓中國足球走向了歧途,無異於飲鴆止渴,青訓才是硬道理!
中國足球已經淪為有錢人的遊戲,想怎麼玩都行,這是不利於中國足球運動發展的。廣東恆大實力雄厚,擁有大批的資金歸化球員,更是獲得了中國足協的默許,歸化球員擁有中國籍就是中國人,不算外援。這讓恆大淘寶有可能有朝一日,綠茵場上的球員或許會全部不會說中國話吧?這是一個令人窒息的操作。
-
尤文圖斯全隊降薪,中國足球最缺的,就是擔當精神
降薪,是最直接的一種辦法。通過減少開支,度過這個寒冬。對於俱樂部的決定,絕大部分的球員,都持支持的態度,很快就能達成一致。只是降薪幅度多少問題,需要再次進行協商。看起來表面繁華的中國足球聯賽,實際上暗藏著無數的殺機。因為疫情疫情影響,中國足球聯賽何時開啟,尚不得知。實際上,現在就連哪些球隊參加聯賽,也是一個未知數。關鍵原因,就是投入的問題,很多球隊生存都無法保證,參加聯賽更是鏡中花。
-
中國足球運動員反對降薪,你們怎麼看?
所以體育圈內掀起一波降薪大潮,歐洲足球開始對球員實行降薪政策最大的降幅達到70%,我國也照葫蘆畫瓢準備實行降薪政策,但是很多足球運動員卻公開反對降薪,其中武漢卓爾老將艾志波更是在微博上發表千字長文論述為何反對,一時之間該不該降薪,如何降薪成了大眾討論的焦點話題。小編作為一個旁觀者來發表一下自己的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
中國足球"高薪低能",為什麼降薪卻這麼難?
球迷們突然發現,離開了足球,日子也能過下去。無球可看的球迷肯定有些鬱悶,但無球可踢的球員們則更煩躁一些。沒有比賽,俱樂部的收入必然下滑,比賽獎金連想都不敢想,還要面臨著來自俱樂部&34;的壓力。前段時間,中國足協召開中超公司股東會議和中超聯賽研討會,&34;成為會議主要議題,雖然達成了降薪共識,但如何實施分歧較大,最終也沒有形成具體的指導意見。那麼中國足球該不該降薪呢?如何降薪呢?
-
中國足球職業球員該不該降薪
由於今年疫情影響的原因,中國各級足球聯賽都在歇賽期,也有的球隊人員還沒有到齊,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中國足球也處在一個動蕩期,中超球員降薪成為了中超最火熱的話題。亞洲排在中國之後的是日本J聯賽,平均年薪在200萬人民幣左右,日本本土球員最高年薪也才700萬人民幣左右,也只相當於中超的平均值。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就是實力與薪水的對比。中超球員只要是正常的一隊球員,年入百萬不在話下,而一些主力和國家隊球員,年薪大多以千萬為單位。
-
中國足球俱樂部降薪,幅度定了!
5 月 7 日晚間,在《新聞 1+1》節目中,主持人白巖松連線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對足球行業的復工復產、國足面臨的現狀、近期國內足球俱樂部相繼退出聯賽等問題進行解讀。並透露新賽季中超聯賽受賽程周期有限所致,面臨賽制巨大變化。
-
解讀中國足球降薪:聯賽啟動才是關鍵,實際降薪幅度或比想像中低
4月9日,中國足協中國足協召集各級職業聯賽俱樂部代表召開視頻研討會,中超、中甲及中乙三級職業足球俱樂部代表表示:「尊重國際足聯關於疫情影響下處理球員合同及轉會的相關指導意見,原則上一致同意俱樂部和球員在充分協商的情況下實行全隊統一標準的合理減薪,減薪周期從2020年3月1日至2020賽季聯賽開賽日,具體的減薪方案指導意見將由中國足協組織職業俱樂部、球員、教練員代表及法律專業人士在內的工作組制訂並公布
-
中國足球降薪無關留洋,有關青訓
相反,中國足球沒有抓住世紀之交進入世界盃,旅歐球員被認可的機會,國家隊與青訓雙管齊下,保持穩定,反倒在不斷的朝令夕改中從失敗走向失敗。最終被歐洲足壇逐漸看低,與本世紀前20年國家隊連續4次無緣世界盃密切相關,但更大原因是整個青訓體系的斷層。
-
與其降薪不如進行中國足球的轉移支付
底層球員生存困難相對於中超聯賽的「堆金積玉」,中國底層的足球卻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很多俱樂部和球員有時候連生存都很困難。變限薪為轉移支付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本賽季的各級聯賽至今遲遲未能開賽,加上經濟環境的走低,往日財大氣粗的中超聯賽贊助商們的資金壓力似乎也變大了,給球員降薪的話題再次被提起。
-
中國足球運動員反對降薪,千字長文引發網友熱議
最近不只是國內賽事停賽,全世界各大體育聯賽基本上已經全部停賽了,而為了維持球隊及俱樂部的發展,很多球隊的球員和高層都宣布降薪,其中就有NBA高層集體降薪20%,梅西和c羅等頂級運動員更是帶頭降薪高達千萬,一時間降薪就成為了熱議,而這個國足的薪資也成為了熱議的話題,到底該不該降薪呢?
-
陳戌源:中國足協最大的境界,就是讓各種力量來幫助中國足球!
第一、職業足球降薪問題中國職業足球降薪已經喊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降薪方案一直沒有出臺,這讓很多人很著急!陳主席透露,中國職業聯賽的降薪規則終於出臺,實行臨時性降薪,由俱樂部和球員具體商量,降薪幅度為30-50%不等。外援跟本土球員同樣,也要降薪,為什麼中國足球降薪方案這麼久才定下來,就是為了得到國際足聯的支持與理解,如果外援反對降薪,那麼完全可以起訴到國際足聯,但是國際足聯肯定會支持我們。
-
足球報:降薪促留洋言過其實,中國球員留洋是足協一廂情願
虎撲12月17日訊 此前,中國足協秘書長劉奕將「降薪」政策解讀為促進球員「留洋」。對此,《足球》報撰文稱,以目前中國球員的現狀,即便中國足協出面向德甲、西甲力推,都僅僅是一廂情願。留洋與否,與降薪無關中國足球留洋的黃金時代,是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楊晨、李金羽、李鐵、孫繼海、範志毅、李瑋鋒、謝暉等人組成的集團式「留洋」,但即便當年他們,大多也都靠中國資方「贊助」或免費租借,才有留洋可能。
-
足球報:降薪促留洋言過其實,中國球員留洋是足協一廂情願
虎撲12月17日訊 此前,中國足協秘書長劉奕將「降薪」政策解讀為促進球員「留洋」。對此,《足球》報撰文稱,以目前中國球員的現狀,即便中國足協出面向德甲、西甲力推,都僅僅是一廂情願。相關文章寫道,中國足協剛剛推出更嚴厲的俱樂部緊縮財政、限薪和俱樂部名稱去企業化政策,擠掉中超虛假繁榮泡沫和推動真正職業化方向上的確有所進步,但中國足協秘書長劉奕將「降薪」解讀為促進球員「留洋」,就有些言過其實,甚至不合邏輯了。
-
中超降薪不會讓中國足球開倒車:這不是球員末日,或增加就業機會
中超球員降薪到500萬,這個有點一夜回到16年前的味道。因為在2004年的中超元年賽季,就有球星拿到過這個數字。不過當時恰逢中國足球打入世界盃、本土亞洲杯亞軍的高潮期,這個數字有極為厚重的時代背景支持。在這之後,因為假球黑哨和足協官員落馬等負面影響,導致中國足球瞬間滑坡。
-
中超球員降薪至500萬,將導致中國足球倒退?太高估足球的地位
傳聞中的限薪政策即將出爐,中國足球三級聯賽都有頂薪標準,其中中超500萬、中甲300萬、中乙120萬,而且都是稅前。去年底,中國足協已經限薪,國內球員頂薪稅前1000萬,這次完全是腰斬。不僅如此,對球隊的投入也進行了限制,2021年的總投入6億元。
-
國內球員二次降薪是利是弊?四個切入點談二次降薪後的足球發展
中國國內球員的薪水過高,薪水支出甚至高於日韓的聯賽,但是這是多年來市場化運作之後的結果,薪水高絕對不是制約中國足球發展的"頑疾",同樣的道理,限薪也絕對不是解決中國足球發展的"關鍵一環"。
-
足球報:足協可能明天官宣「腰斬式降薪」 傳聞有兩套降薪方案
直播吧11月24日訊 據《足球報》報導,明天在蘇州召開的中超俱樂部投資人會議上,足協可能會正式官宣「腰斬式降薪」。此前,足協主席陳戌源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為了保證聯賽健康合理發展,足協在年內會推出進一步壓縮投資方案,目的就是要讓聯賽擺脫泡沫化的困擾,然後回歸理性,其中一大措施就是對球員實行新的降薪政策。根據國內媒體近期的報導,進一步降薪後,國內球員的年薪將不超過500萬元,外援不超過300萬歐。
-
最高年薪不得超500萬:足協祭出「降薪」藥方真能醫活中國足球嗎?
在中超球員幾乎成過街老鼠的今天,足協的舉措無疑大快人心,就連我這個發誓永不談中國足球的人也想為陳戊源叫聲好。然而中超之病沉痾已久,只是祭出降薪藥方就能藥到病除嗎經驗告訴我們:中超之病決非一劑降薪藥方就能消除病根。之所以這樣說,不是給足協和球迷澆冷水,更不是否定足協降薪舉措,畢竟降薪是對不爭氣的中超球員的一種變相懲罰,對廣大球迷是一種心理療傷。
-
降薪!降薪!降薪!好事多磨還是阻力重重?恐怕又是一紙空文!
解讀足協向中乙俱樂部發出的表態信息,那就是「降薪」一事,足協只是建議。至於最終需不需降薪,由各俱樂部、球員、教練員在平等、坦誠的基礎上,友好協商確定。肯定的說,已經處在「風口浪尖」的中國足球到底需不需降薪
-
中國足球新希望!首支降薪球隊出爐,雖小本經營,卻擊敗過國青隊
中國足球各級別聯賽也不例外,處於全面停擺的狀態,據悉各級聯賽中的不少俱樂部收入幾乎為零,特別是一些中小俱樂部可以說是舉步維艱。為此,北京時間4月20日中國足協就下發了關於疫情期間中國足壇各隊降薪指導意見。中超停擺至今已經長達四個月有餘,而近一段時間有關降薪的話題一直不斷。中國足協也向職業俱樂部下發了「疫情期間俱樂部球員和教練員薪酬調整」聯合聲明的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