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國足協官方倡議職業聯賽「降薪」,共克時艱,希望降30%-50%之間。倡議也只是見意,不是硬性政策,對於這樣的不痛不癢的倡議又會有什麼作用呢,這個大家也不得而知。
由於今年疫情影響的原因,中國各級足球聯賽都在歇賽期,也有的球隊人員還沒有到齊,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中國足球也處在一個動蕩期,中超球員降薪成為了中超最火熱的話題。
自廣州恆大進入足球以來,中國足球將金元足球展現得淋漓盡致,大牌有能力的外援相繼來到中超淘金,實力強大的外援確實讓中超聯賽更具觀賞性,也為中超聯賽在亞冠賽場揚眉吐氣。國內球員的薪水也是水漲船高,這樣一個看起來繁榮的中超聯賽,是不是「虛胖」,中國球員的競技水平是不是也隨著外援的帶動水漲船高呢?答案是不明顯,所以如果要降薪外援也要一視同仁。
2019年,中超聯賽的人均年薪排在世界第六,僅次於歐洲五大聯賽,中超球員的薪水年薪平均在720萬人民幣左右,當然外援也拉高了平均值。亞洲排在中國之後的是日本J聯賽,平均年薪在200萬人民幣左右,日本本土球員最高年薪也才700萬人民幣左右,也只相當於中超的平均值。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就是實力與薪水的對比。
中超球員只要是正常的一隊球員,年入百萬不在話下,而一些主力和國家隊球員,年薪大多以千萬為單位。這樣一個如此高薪的國內聯賽,年輕球員怎麼還有動力去國外吃苦,怎麼還願意去國外更高聯賽提升自己,這也許就是中國海外球員越來越少的原因。就算是有很早在國外訓練和鍛鍊的球員,但成人之後,只要有些能力和天賦他們就是搶手貨,在國外鍍金的經歷讓他們薪水也會是高於大部分球員。日韓球員只要去到國外聯賽薪水也就會成倍的翻,而中國的唯一海外球員武磊在西甲的薪水可能都不如在國內高,當然武磊的精神還是值得很多中國球員學習的。
進入金元足球以來,教練的薪水也像是坐火箭一樣竄升,前中國隊主教練裡皮,年薪高達2000萬歐元,折合成人民幣日薪達到40萬,他的前任本土主教練高洪波年薪才一百來萬,也就是說,裡皮2-3天的薪水高洪波要幹一整年。多麼離譜的高薪,花那麼多的人民幣也帶不動中國男足,結果如此高薪的教練帶著高薪的球員對成績卻沒有任何改觀。
中國足球在金元足球的侵蝕下,已經誰都敢輸,總是把上上籤踢成了死亡之組,每次大賽踢了幾場後就開始算小分,又想比淨勝球,這也成了中國男足的常態。我是從中國男足97年世界盃預選賽兵敗大連金州體育場開始關注足球,有幸2002年韓日世界盃預選賽我看了所有直播。當時球員個個生龍活虎,每個人在場上拼勁就像是猛虎下山。在亞洲賽場那也一檔實力的存在,小組賽兵不血刃,十強賽也是提前晉級韓日世界盃決賽圈,當時做為中國的球迷是多幸福呀!就算是2002世界盃後,中國男足也能在亞洲賽場所向披靡,2004年天津亞洲杯上,中國也在半決賽中點球戰勝了當時擁有阿里代伊的伊朗隊殺進決賽,只是最後決賽惜敗於日本隊獲得亞軍。從此中國男足在各種大賽真的沒有拿得出手的成績。
現在球員的薪水如此之高,個個豪車豪宅,還有很多都有自己的公司,他們鈔票就算不踢球也花不完。擁有那麼奢侈的生活條件又有什麼動力讓他們刻苦訓練!
降薪也許不能對中國足球有太大的改觀,但可以把那麼多錢投入到青訓中,去發展青少年足球,去壯大足球人口基數!看看現在中國各級別青少年足球的成績慘不忍睹,就知道是中國功利足球的必然產物!想想女足姑娘們一年才幾十萬甚至幾萬的薪水,可她們至少也算是亞洲強隊,與弱隊比賽從不掉鏈子,與強隊過招也總會給人期待,說實話現在我更喜歡看中國女足的比賽。女足姑娘們也是男足學習的榜樣,拿低薪卻回報球迷們以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