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足壇掀起降薪潮,中國足球該追隨與否?

2020-12-11 哈哈說球吧

由於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歐洲乃至世界的各項體育賽事基本已經停擺。而現在,整個事件終於發展到了球員減薪這一步了。其中尤文圖斯率先爆出減薪。尤文圖斯表示將減少今年3月、4月、5月以及6月的工資支出。未來幾周內將按照現行條例的要求,與球隊成員達成個人協議。此舉將為尤文節省9000萬歐元的資金。尤文將會在比賽重新恢復後,補償球員和教練的薪酬。

而對於減薪這件事情,尤文上下的態度還是比較統一。隊長基耶利尼和隊員們進行了溝通,隊內薪酬最高的C羅響應了減薪號召。在聯賽重啟遲不見動靜的情況下,減薪這個事情大概率是無法避免的。據BBC的報導,英超聯賽、英格蘭足球聯賽和英格蘭職業足球運動員協會準備在本周晚些時候舉行會議。球員在停擺期間降薪已經無法避免了。《太陽報》稱,英超球員損失的薪金總額會達到1億英鎊。英超球員目前的工資總額超過20億英鎊。對各家俱樂部來說的確實是非常沉重的負擔。英超的減薪模式和尤文圖斯是一樣的——等到英超重啟後,各俱樂部會將工資再補發給球員,有俱樂部老闆提出用12個月的時間來完成工資補發。那麼這筆省下來的錢將用於支持困難的俱樂部,包括球員和員工。

另外像德甲的拜仁慕尼黑、多特蒙德也已經採取了減薪的措施。拜仁這邊的減薪額度達到了20%。

但也有俱樂部在這件事情上弄得非常糾結,球隊內部分裂成幾派,到目前都還沒有說法的。比如說巴塞隆納。巴薩主席巴託梅烏幾天前就開始和俱樂部各隊的隊長開始磋商。巴塞隆納俱樂部不光有男足還有女足、室內足球隊、男籃和手球隊,所以巴託梅烏必須是多方接洽,到現在就剩巴薩男足這邊還沒有達成協議。主要矛盾是俱樂部和球員對減薪的比例無法達成一致。俱樂部的心理預期是減薪70%,而球員的想法是20%,沒法合拍。而今天凌晨,巴薩也公布了降薪方案,招致巴薩球員不滿。但在晚間巴薩當家球星梅西在其個人社交媒體發布公開信表示巴薩的球員們接受降薪70%以幫助俱樂部渡過難關。

巴塞隆納的老對手皇家馬德裡直到目前都沒有傳出減薪的消息。相對來說,皇馬目前的球員薪酬體系比較平衡,近幾個賽季在進行更新換代之後,皇馬購入了不少年輕球員,薪酬比較低。目前球隊內部薪酬最高的球員是貝爾和拉莫斯,稅後1400萬歐元,作為對比梅西稅後4000萬歐元。所以皇馬這邊並不傾向於在現階段和球員去談降薪。而馬德裡競技一開始喊出了減薪,之後又收回,足見俱樂部內部分歧還是比較大的。由此可以判斷,西甲這邊要像英超那樣達成一個統一的球員減薪方案顯得比較困難。畢竟各家俱樂部狀況不一,使得他們對於球員減薪的動力並不一致。

回到國內足壇,中超球員會不會減薪?根據數據公司Sporting intelligence公布的數據,2019年中超球員平均薪資為120.7229萬美元(約合857萬人民幣)。一支球隊二三十個球員,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而且中超聯賽開賽目前依舊是遙遙無期,各家俱樂部也不會有什麼收入。

相比五大聯賽,中超球隊在賺錢能力上差得還更遠,不像國外的球隊有各種轉播費用、周邊和各項廣告贊助。面對的球員薪酬壓力會更大。但中超有自己的特殊性,大多數中超球隊都依賴背後母公司的「輸血」。也就是說,如果母公司有能力也有意願的話,那麼球員也不用擔心。

但問題是,目前的大環境下很少有企業能夠躲避疫情所帶來的衝擊。企業效益不好,百姓收入不穩定,整個大環境都受影響。覆巢之下無完卵,如果說經濟發展放緩,那中國職業足球也無法獨善其身。降薪雖然無法解決當前的大環境,卻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球隊運營的壓力。對於球隊要求球員降薪,你認為球員需要配合嗎?

相關焦點

  • 中超降薪勢在必行!足協已與各俱樂部電話溝通,降薪令頒布在即
    據"山東商報"消息,日前,受新冠疫情影響,國際足聯已經開始全面落實球員降薪的問題,與此同時,中超降薪一事也被足協提上議程。據了解,足協已經就降薪一事與各俱樂部進行了電話溝通,近期也將出臺相關規定,幫助中超各俱樂部共同渡過難關,在4月9日由中超公司召開的董事會及股東大會上,便將商討此次中超降薪的相關事宜,若進展順利,會議後便會頒布新的降薪令。
  • 中超該不該降薪?如何降?
    受疫情影響,國際足壇掀起降薪潮,皇馬、巴薩、尤文等豪門俱樂部紛紛發表聲明公開降薪,共渡難關。中國各行各業都遭受巨大衝擊,多家俱樂部的母公司都面臨巨大壓力。特殊時期最重要的就是要活下去,作為領取高薪的職業運動員自然應該做出表率,僵持下去將是雙輸的局面。如足協公告所言,中國職業足球的參與者在困難時期團結一致、共渡難關,共同維護健康穩定發展大局。 足壇降薪自然是極具正能量的一件事,但是在具體執行層面,需要再仔細斟酌,具體主要涉及以下兩個方面:哪些人需要降薪?
  • 中國足球運動員反對降薪,你們怎麼看?
    所以體育圈內掀起一波降薪大潮,歐洲足球開始對球員實行降薪政策最大的降幅達到70%,我國也照葫蘆畫瓢準備實行降薪政策,但是很多足球運動員卻公開反對降薪,其中武漢卓爾老將艾志波更是在微博上發表千字長文論述為何反對,一時之間該不該降薪,如何降薪成了大眾討論的焦點話題。小編作為一個旁觀者來發表一下自己的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 中國足球降薪無關留洋,有關青訓
    記者寒冰報導 日韓球員都被歐洲足壇廣泛接受國家隊在世界盃穩定亮相,能得到世界足壇的認可;立足於本土的青訓碩果纍纍,可造之材源源不絕,本土聯賽已供大於求,留洋井噴現象才能成為可能。與此同時,在歐洲依靠量變升級到質變的巨星,如孫興慜、香川真司等人又會提升歐洲足壇對日韓球員的認知度,刺激更多青訓球員旅歐,形成良性循環。
  • 河南建業改名引發軒然大波,中國足壇正掀起轉讓潮
    2020年的最後一天,河南建業足球俱樂部發布公告稱「根據中國足協的要求和相關規定,經慎重研究決定,『河南建業足球俱樂部股份有限公司』擬更名為『洛陽龍門足球俱樂部有限公司』。」 這一紙公告,引發了中國足壇新年度的第一個軒然大波。
  • 中國足球職業球員該不該降薪
    由於今年疫情影響的原因,中國各級足球聯賽都在歇賽期,也有的球隊人員還沒有到齊,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中國足球也處在一個動蕩期,中超球員降薪成為了中超最火熱的話題。,實則加重了內傷自廣州恆大進入足球以來,中國足球將金元足球展現得淋漓盡致,大牌有能力的外援相繼來到中超淘金,實力強大的外援確實讓中超聯賽更具觀賞性,也為中超聯賽在亞冠賽場揚眉吐氣。
  • 中國足球"高薪低能",為什麼降薪卻這麼難?
    球迷們突然發現,離開了足球,日子也能過下去。無球可看的球迷肯定有些鬱悶,但無球可踢的球員們則更煩躁一些。沒有比賽,俱樂部的收入必然下滑,比賽獎金連想都不敢想,還要面臨著來自俱樂部&34;的壓力。前段時間,中國足協召開中超公司股東會議和中超聯賽研討會,&34;成為會議主要議題,雖然達成了降薪共識,但如何實施分歧較大,最終也沒有形成具體的指導意見。那麼中國足球該不該降薪呢?如何降薪呢?
  • 中國足壇降薪已是大勢所趨:球員已知曉,最高幅度可達50%
    隨著歐洲聯賽各大俱樂部紛紛官宣降薪,中國足壇的降薪潮也即將開啟。本周四,中國足協將召開中超公司董事會、股東會,周五,則召開聯賽工作會議,降薪的議事日程將正式列入討論。根據天津媒體《今體育》的報導,球員們已經知曉降薪是大勢所趨,最高降薪幅度可能達到50%。
  • 受疫情影響,歐洲足壇進入降薪狀態
    瑞士錫永足球俱樂部則是歐洲率先降薪的先驅,他們先是要求球員降薪,隨後又解僱了9位不願意接受減薪的一線隊球員。球隊主席理由非常充分:目前球隊並不需要那些不願意跟球隊同甘共苦的球員!要知道解僱一位球員省下的工資,就可以支持2-3位在一線辛苦對抗疫情的護士!此外,曾經的法甲七冠王裡昂日前也官方宣布停止向自己的球員發放工資。
  • 足球報:降薪促留洋言過其實,中國球員留洋是足協一廂情願
    虎撲12月17日訊 此前,中國足協秘書長劉奕將「降薪」政策解讀為促進球員「留洋」。對此,《足球》報撰文稱,以目前中國球員的現狀,即便中國足協出面向德甲、西甲力推,都僅僅是一廂情願。但在留洋問題上,足協還沒有認清殘酷的現實:歐洲主流聯賽對中國球員能力的認可度,與中國足球在國際大賽上的表現幾乎是同步的。想要強行向五大聯賽「推銷」球員,大概率會像沙特和卡達人一樣,落得自取其辱的下場。
  • 足球報:降薪促留洋言過其實,中國球員留洋是足協一廂情願
    虎撲12月17日訊 此前,中國足協秘書長劉奕將「降薪」政策解讀為促進球員「留洋」。對此,《足球》報撰文稱,以目前中國球員的現狀,即便中國足協出面向德甲、西甲力推,都僅僅是一廂情願。但在留洋問題上,足協還沒有認清殘酷的現實:歐洲主流聯賽對中國球員能力的認可度,與中國足球在國際大賽上的表現幾乎是同步的。想要強行向五大聯賽「推銷」球員,大概率會像沙特和卡達人一樣,落得自取其辱的下場。
  • 國內球員二次降薪是利是弊?四個切入點談二次降薪後的足球發展
    ,有支持者也有反對者,當然了,支持者眾,其實支持與否,關鍵的問題在於不能因為薪水過高就要"嫉妒式"的以為不公平就要攔腰截斷,這不符合職業發展和市場運作的規律,我們需要考慮的是二次降薪到底能不能推動中國足球的發展。
  • 武磊不再是中國足球風向標,靠歐洲足壇一點可憐的垂青成為過去式
    首先,今年在特殊的大背景下,中超聯賽反而踢得更加精彩、更加激烈、更加好看了每一場都很有懸念,每一場都是球員的搏命之戰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信號簡單來說,中國的聯賽同樣可以踢得非常好,只看用什麼樣的方式去激活這批球員的內在動能賽會制就要求大家必須賣力
  • 全球疫情肆虐,接軌五大聯賽,中超降薪潮來臨?
    西甲大部分球隊都向西班牙足球聯盟申請了臨時失業狀態,中國球迷熟知的豪門巴塞隆納的球員梅西,格裡茨曼等薪水驟降70%。同城死敵皇家西班牙人,就是我國足球明星武磊留洋的俱樂部,也同樣響應了降薪政策。意甲班霸老婦人尤文圖斯宣布減少球隊累計四個月的薪水,為俱樂部省去近1億歐元的支出,但俱樂部官方表示,會在疫情過去後給球員得到補償。
  • 中國足球談錢色變:欠薪降薪砸錢都是敏感詞 金元中超真的過去了
    繼上港被曝光以降薪為由導致欠薪後,又一支財大氣粗的中超球隊出現了工資支付的拖延症,中超燒錢帶來的惡果被繼續放大雖然中超大部門球隊的母公司都有著房地產業務,即便房地產被認為是「暴利行業」,但在中國足球的無底洞面前,如果母公司的體量不夠大
  • 中超降薪不會讓中國足球開倒車:這不是球員末日,或增加就業機會
    中超球員降薪到500萬,這個有點一夜回到16年前的味道。因為在2004年的中超元年賽季,就有球星拿到過這個數字。不過當時恰逢中國足球打入世界盃、本土亞洲杯亞軍的高潮期,這個數字有極為厚重的時代背景支持。在這之後,因為假球黑哨和足協官員落馬等負面影響,導致中國足球瞬間滑坡。
  • 中超降薪潮來了,青島黃海隊長王棟年薪下降40%
    北京時間4月9日,中國足協將召開聯賽工作會議,其中除了討論準入球隊名單外,還會涉及降薪的話題。根據PP體育的報導,青島黃海隊長王棟表示,新合同中自己的年薪將下降40%,這也是中超球員中第一個主動表態降薪的,能否掀起中超降薪的序幕?
  • 中超限薪政策正式出爐,中國足球能否再次掀起一股「留洋潮」
    ,球員的身價嚴重虛高,嚴重的影響了中國足球的良性發展,如果國內的薪資和國外的相差不大,甚至還要低於國外薪資,這是否能激發球員心中的「足球夢」,能否掀起一股「留洋潮」?我想這其中的原因不說大家也都知道,得不到高水平舞臺的鍛鍊和洗禮就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拿我們的緊鄰日韓來說,光是在五大聯賽的球員日本就有11位,韓國有9位,而中國僅武磊1人(還是替補),這些還不算在其他歐洲聯賽的球員,這樣的差距可想而知了,所以中國足協可能看到這樣現狀也是想通過限薪政策「倒逼」更多的球員放棄國內安逸的生活到歐洲高水平聯賽中去。
  • 媒體:歐洲降薪理由套用中超不適 聯賽還未"腰斬"
    據多家媒體報導,10日,中國足協將在上海再次召開聯賽工作會議,三級聯賽準入問題和中超俱樂部減薪的議題是主要內容。尤其是後者,這是最近兩周行業內最熱門的話題。  中超應不應該降薪?很多俱樂部和足球管理者都在糾結這個問題。但在目前的中國足壇,學習歐洲五大聯賽的集體降薪,其實是一個「偽命題」。
  • 中國足球降薪就是飲鴆止渴
    中國足協最近又再瞎指揮了,降薪成了拯救中國足球的靈丹妙藥一樣。一大群無知球迷瞎起鬨支持降薪,可以說支持降薪的人都是中國足球的歷史罪人!為什麼要降薪?是這些球員能力不行嗎?過去球員能力就好嘛?那些支持降薪的球迷就是崽賣爺的田不心疼,反正降薪不是扣我的錢。這就是一群紅眼病看不得球員高收入,中國足球不是人才濟濟時候而是人才凋零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