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杭州交通918】;
為了減肥塑形
越來越多的女性加入了「擼鐵大軍」
在健身房裡揮汗如雨
台州仙居一位二胎媽媽去「擼鐵」
還下狠心報了私教課程
一對一教學
不想,健身效果還沒看到
在專業教練指導下
她竟然搞得跟腱斷裂了!
健身房鍛鍊導致跟腱斷裂
36歲的王女士是一位二胎媽媽,為了恢復身材、增強體質,產後一年的王女士下定決心去健身房鍛鍊。她經過精挑細選了仙居某健身房,花3000多元錢辦理了為期三年的會員卡,並且在業務員的花式推薦下,報了私教課程,一對一教學,每次一小時。
(網絡配圖)
然而,2019年11月的一天晚上,王女士如往常一樣在私教指導下完成各種動作。下課後,她覺得右腳有點疼,當時以為只是增加了運動強度所致,並沒有往心裡去 。
回到家後,這種疼痛感非但沒有緩解,反而持續增強,右腳也腫起了一個大包。王女士就將自己受傷的情況通過微信告訴了教練,教練指導王女士進行冰敷等急救措施。
可到了第二天
鑽心的疼痛感並沒有緩減
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於是王女士來到醫院診治
沒想到,經醫生診斷為右跟腱斷裂
王女士隨即住院接受右跟腱斷裂修補手術,住院治療了7天,前後花了7000多元醫療費。出院後,醫生還囑咐她休息三個月,腳部仍需要好好保養。
這期間,王女士一直與教練溝通賠償事宜,教練起初也爽快答應會跟公司商量,但再也沒有下文。
多次溝通無果後,2020年9月,王女士向仙居法院起訴,要求健身房賠償各項經濟損失28000元。
王女士:「受了傷,我非但無法繼續健身,連上班都沒法去了。我是在接受私教課程中受傷,健身房沒有盡到安全保障義務,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
法庭上,健身房承認王女士確實是在上私教課時受傷,也願意賠償王女士的全部合理損失,但就王女士提出的醫療費、誤工費等損失的合理性,雙方無法達成一致意見。
近日,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判令健身房賠償王女士各項經濟損失14333元。
法官說法:
本案中,被告作為健身服務提供機構,其私教應在充分了解顧客身體狀況、運動水平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確定運動強度、制定合理的運動計劃,並在一對一的訓練過程中全程關注並指導原告的動作訓練,適時根據訓練情況進行強度和動作的調整,以確保原告訓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然而,本案原告在被告私教的指導訓練下受傷,被告應當承擔一定賠償責任。
同時,運動和健身本身具有一定風險,原告作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參與者,在健身過程中應當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態,不能為了減肥、健身,勉強自己做一些超過身體極限的動作。因此,原告對自身的受傷,也存在一定的過錯。但是,本案被告在會員受傷後也表現出了一定的擔當,願意全額賠償原告的合理損失,對此予以準許。只是雙方對於損失範圍存在爭議無法達成共識,最後法院依法作出了判決。
近年來,平板支撐、馬甲線、A4腰相繼佔領網絡熱門話題,辦張健身卡,請一名私人教練,已經逐漸成為一種時尚。然而,隨著越來越多人願意花錢去健身房鍛鍊身體,健身房與消費者之間的糾紛也越來越多。在此也提醒大家,一定要選擇有正規資質的健身房和私教,健身時注意安全,量力而行,以免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