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有一檔關於身材的真人秀節目叫做《哎呀好身材》,這個節目簡直火爆,同時最近大火的張天愛最近也有出鏡,而且還在其中傳授了一些自己的瘦身心得。當然,這個節目一播出之後,張天愛的一些生活方式就成了輿論的話題,這個小姐姐真的很努力,很有毅力也很辛苦。在看節目的過程中張天愛有提到少食多餐這個詞,然後我突然就想起來了我做教練時前輩們代代相傳的「知識點」:少食多餐可以增加代謝,而且現在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認為這個是真的。因為這裡涉及到一個叫做「食物熱效應」的重要詞,少食多餐的言論就是以這個詞為根據所得出的!那它到底什麼意思呢?
什麼是食物熱效應
食物熱效應是指由於進食而引起能量消耗增加的現象。人體在攝食過程中,除了夾菜、咀嚼等動作消耗的熱量外,因為要對食物中的營養素進行消化吸收及代謝轉化,還需要額外消耗能量。營養學家把這種因為攝食而引起的熱能的額外消耗稱為食物熱效應。這聽起來是不是很美好?你在吃食物,你還會多消耗熱量!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
必然不是,如果少吃多餐真能提高食物熱效應,那是不是意味著只要你把一樣東西掰開分成多次吃,身體消耗它的熱量就越來越高? 那豈不是只要你掰成無限次吃,身體就要消耗無限的熱量?那有什麼證據說明少食多餐不靠譜嗎?我們接著往下看。
為什麼說少食多餐不靠譜
少食多餐減肥的這種天真想法其實早在1990年就已經被打臉了:如果你吃的是等量的相同食物,那身體消化它們所需要的熱量,其實和你分幾次吃並沒有任何關係!科學家為研究進食頻率對食物熱效應的影響,找了18個正常體重的健康女性,隨機分兩組,一組吃高碳水低脂飲食,一組吃低碳高脂飲食;然後讓這兩組被試分別採用一次進食完或者分成兩次進食的方式,並測試了她們在進食6小時後食物熱效應的變化。結果表示:在攝入同樣食物內容的情況下,身體消化食物所需的熱量,與餐數並沒有關係!
而且1991年的Verboeket-Van et al.也曾做過研究研究,他發現總熱量相同的的每日2餐與每日7餐相對比,實驗對象的每日消耗並沒有什麼差別。
同樣2001年的MA Taylor et al.也做了專門研究,通過研究他發現同樣總熱量的每日2餐與每日6餐相對比,實驗對象全天的消耗量也沒什麼區別。
同時2008年的Astrid J. Smeets et al.的研究也得到類似的結論,同等總熱量的2餐對比3餐,全天的消耗沒有什麼差別。
以上的所有數據以及實驗都證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少食多餐並不能增加你的代謝增加你的消耗,那我應該怎樣安排飲食餐數呢?
如何安排飲食餐數
我們上邊已經確定少食多餐並不能增加我們的代謝消耗,所以我們在飲食上只需要計算出來我們一天所需要攝入的熱量,然後將這個熱量根據我們的情況安排進我們每天的飲食計劃中就可以了。而且我們每天攝入的熱量最低不能低於我們的基礎代謝,不要學個別明星的那種不健康節食方法。
如果想減脂,建議一天安排3~4餐就可以了,不需要誇張的5~6餐,只要熱量攝入低,保證營養以及飽腹感,就可以了。
總結
張天愛身材很好,這肯定沒毛病,但是人家只是說自己是少食多餐,又沒有說自己身材好是因為少食多餐,所以希望大家不要誤會。而且減肥的根本就是少吃多動,製造熱量赤字,它只取決於你動多少,吃多少,你吃幾頓飯根本沒啥關係。計算好熱量,合理分配飲食,注意控制飽腹感就可以。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到大家,歡迎大家留言討論、關注轉發,謝謝大家。#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