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講】二期丨講粵語,正懶音

2021-03-05 廣財大人文

大家最近有沒有被TVB熱播劇《幕後玩家》刷屏呢?


由於粵語的不標準,劇中角色顧成曦鬧了一個笑話

你敢來挑戰嗎? 

我叫韓德能,喺呢條黃巷嘅巷口度,有一隻狗,叫黃汗寒狼,話說喺西方有一個叫黃汗寒狼牛牙雅夏蝦嘅國家,佢哋養狗嘅飼料同我哋唔同,佢哋用寒光慣關出產嘅旱巷糠來飼養狗只嘅,所以啲狗特別強壯,好多人都慕名來選購狗糧,其中以押黑乞國、很肯國、新身生國、突特國、能單藤國,或華滑國、深竺宿學惡確國、等燈燈等國、寒室色塞國過嚟買嘅人最多,而我頭先所講嘅黃汗寒狼就系呢個國家出產架喇!

是不是讀著讀著就讀成顧成曦了?

為什麼讀不準呢?

因為「懶音」

什麼?懶音是什麼東東?

且慢慢往下看


假如有人問你

「裡藍定呂?」

你怎麼回答?

藍...?

在如今年輕人的口中,「懶音」越來越普遍

無論是「藍仔」還是「呂仔」

都對粵語的咬字和發音並不了解


前綴「ng-」很麻煩,於是很多人選擇了

♫前綴去掉去掉,全都去掉~

所以就有了像「我o5」和「牛au」一樣的發音

現在的"懶音"是去掉「ng-」聲母

而廣州西關口音則是把零聲母全部加上「ng-」聲母

在70年代正音運動後

流行歌仔唱的這兩個音也全都加上了「ng-」

有人可能會問:那是不是全部加上「ng-」就叫正音了?



理論上,「ng-」應該接陰調,零聲母應該接陽調

它們在聲調上才是互補的,上表就列出了常用的一些字的讀音

以後對著表念就啱ngaam1啦~


假如有人叫你拿牛奶給他,多半會聽到的是:

"唔該李lei5攞支牛au4舐laai2畀我o5"

而正確的讀法是:

"唔該你nei5攞支牛ngau4奶naai2畀我ngo5"

這個簡直就是"懶音"中的大boss

不管是"藍"仔還是"呂"仔,都不太在意這些了

以至於現在很多的年輕人不但粵語中n、l不分

連普通話的「n」音都統統統發「l」音

於是世界上多了一種生物

"雷猴"



n、l 不分這個現象在許多方言裡也有

大部分把原讀「n」的字歸併到「l」上

發音如此的順德、番禺等地的人,到了省城和香港, 就逐漸把這個特點帶入廣州和香港的粵語中

絕大部分情況下,普通話聲母為「n」的,粵語也為「n」;聲母「l」也一樣;

除了個別字, 如"粒"讀nap1, "弄"讀lung6等



下面有一個急口令,試下念

正確的讀法應該是:

"各gok3個go3國gwok3家有各個國家嘅國gwok3歌go1"

假如你念成了:

"各gok3各gok3各gok3家有各各各家嘅各gok3歌go1"

那你就要當心了,「w」可能已經被你扔掉了

據調查,廣州有75%的人不分, 而香港有90%的人不分

這就導致了「歌/戈」, 「港/廣」, 「角/國」, 「抗/礦」同音

這讓你講話的時候可能會像下面這樣


在番禺部分地方似乎很早已經發生這個音變, 從化粵語似乎也有類似的變化

當我們不知道那些字應該發「gw-/kw-」的話,可以借普通話來區分,普通話有「u」的,粵語聲母為 「gw-/kw-」,否則不是

練習「gw-/kw-」聲母的時候,可以像普通話的「gu/ku」一樣發音,也可以用粵語的「瓜gwaa1」等字類比替換

再說一次

"我係港東人"

真的


是誰說粵語沒有後鼻音的,給我站出來,我保證不@#&X*...

其中最典型誇張的例子是「香港恒生銀行」

香hoen1港gon2恆han4生san1銀an4行hon4

六個字都是懶音!!

一般而言,是韻尾「ng」併入了「ng」

這兩個韻尾和普通話的「前鼻音」和「後鼻音」如出一轍,可以類推:

絕大部分情況下,普通話是「n」韻尾的,粵語也是「n」韻尾;

普通話中是「ng」韻尾的,粵語也是「ng」韻尾

發音方式也與普通話大致相同

如果你覺得沒什麼不同的話,請你用普通話讀一下

"我們上船吧"

你就會知道差別了 


十年前,廣東細路仔睇TVB,聽廣東歌

十年後,廣東細路仔睇芒果臺,聽英文歌

細細個就開始講嘅粵語,身邊嘅細路仔們漸漸都唔講啦

佢地好難再體會到粵語本身嘅表達有幾生動

粵語歌有幾令人振奮

粵語電影嘅味道有幾正

好多母語係粵語嘅人,冇去重視粵語傳承

而呢樣嘢,係文化同藝術,係人類不可多得的財富

如果你愛粵語

請拒絕懶音

並堅守呢一份粵語帶畀你嘅感動

圖文丨網絡

編輯丨新聞中心 黃榮康


相關焦點

  • 粵語|粵語你就日日講,但喺你識寫幾個啊?快d嚟睇下啦!
    【讀音】niǎo,粵拼:nau1【釋義】意思為「惱」,生氣【例子】你唔好再講,我嬲到爆,想打人。(你不要再說,我生氣極了!【讀音】nái,粵拼:laai1【釋義】表示最後的意思,粵語讀「拉」【例子】鬼叫佢喺最細嘅細佬咩,俗話講「孻仔拉心肝」(誰叫他是最小的弟弟
  • 「粵語,你今日講咗未?」
    我會說粵語,我很自豪。點解廣州人要遷就一啲唔識講又唔肯學粵語噶外省人?為左佢地聽得明就要全部人講普通話?明明系佢地來廣州,唔應該系入鄉隨俗,學習我地噶粵語文化咩?我甚至系聽過一啲外省妹妹仔講:「有些同學說粵語好煩啊,我們又聽不懂,幹嘛要說。」你聽唔明邊個叫你來廣州?你聽唔明唔識學噶咩?生活係廣州十幾年都聽唔明粵語?Chapter 2.
  • 我講粵語我自豪:點解粵語咁古雅?
    嶺南漢人來自秦漢時期,東晉、宋朝也有漢人士族南渡,粵人保存漢文唐音,乃境外流傳。再者,此地有原住南方土族,又有北來之士官,粵人講起唐話,難免故作高雅,自驕身價。廣東話比起北方話在聲韻、語法和語彙上,更為古雅,是由於存留中古漢語,也由於面臨土族與外省人,於是故意提升"語域"(英文register),避忌鄙俗,抬舉自己。
  • 廣東話~粵語的來源
    專家們認定:在《切韻》之前,大約是漢至南朝這一時期,中原漢語就已經傳入封川,並逐漸偏離中原漢語發展的軌跡而形成為一種方言,其表現之一,就是它的濁塞音聲母沒有經歷「清化」的過程。因此,從今天的封川話,我們可以窺見早期粵語的某些面貌,這是粵語起源於封川話的直接證據,所以說封開是粵語的發源地。
  • 廣東人都講粵語?NO!其實廣東有三大方言!
    大學時期課程不多,課餘時間我們宿舍的同學一有空就找我教他們唱粵語歌曲,但其實我的歌喉真的不敢恭維,但幸好我的粵語發音還不錯,因為雖然我是化州北部的客家人(其實我們鄉下很多人都不認為自己是客家人,也不知道自己講的所謂「涯話」就是客家話)。但我們當地是一部分人說白話,一部分人說客家話,上學的時候老師全部用白話上課(當然不是像廣州這種白話)。
  • 超20萬人次觀看:越秀區少先隊第七屆粵語講古比賽總決賽完滿成功
    7月19日上午,學先鋒精神 講先鋒故事——通過直播的形式開展,粵語講古比賽是第42屆越秀區少先隊「金鑰匙萬人讀書」系列活動之一,截止到比賽結束的當天下午有超過20萬人次觀看了直播和積極參與了投票。本場決賽分別邀請到了中國著名電臺長篇小說播音員、電視臺配音導演繆燕飛,廣東省民間文化技藝大師、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粵語講古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廣東粵語語言藝術團副團長顏志圖,廣東廣播電視臺珠江經濟廣播《長篇小說連播》節目資深編輯、粵聽APP《古仔》欄目編輯何啟明,粵語說書藝術家、非遺粵語講古代表性傳承人彭嘉志,羊城網創辦人、《粵韻唐詩》《粵韻宋詞》《廣府童謠氹氹轉》作者勞震宇,廣州市越秀區少年宮語言藝術項目負責人
  • 【廣州話】講粵語,我哋應唔應該寫正字?
    容我張狂,呢篇文章(噉嘅嘢都夠膽叫「文章」,果真系張狂了)系廣州廿四味第一篇用粵語口吻寫嘅文章。既然系討論粵語嘅正字,當然系噉寫啦。難道你要我用普通話來和你討論這個話題?←_←效果不佳。】如有錯字,請多多指正!(不使用粵語的讀者們,這次真的非常抱歉了!)下圖就系我想寫呢篇嘢嘅原因了。
  • 粵talk第一課:聽 Ben sir 講粵語粗口文化
    (唔過癮=不過癮)今日我哋就帶你深入了解 (我哋=我們)粵語粗口文化(未滿18歲的小朋友慎入)即粵語粗口中五個最常用的字,包括:「屌」(𨶙)、「鳩」(𨳊、尻、九)「捻」、「柒」(七、柒)及「屄」雕娜馬/雕娜馬︰「屌那媽」的諧音,在2010年撐粵語運動被網民惡搞的新網絡神獸。歇後語式粗口何時誕生無從稽考,但主因多是避免審查時攔截、加添趣味或瞞騙當事。部份較為文雅的網民,亦會使用歇後語的形式來表示粗口。
  • 廣東人識講唔識寫的粵語字,第一個90%的東莞人都寫錯...
    來源: 流行東莞 舉報   作為一個東莞人、廣東人  當然是深深愛著我們的粵語文化
  • 粵語丨以下25個粵語發音,原來我讀錯咗20年...
    我哋粵語博大精深押韻嘅「freestyle」分分鐘玩死你但係如果你講嘅廣州話發音唔啱咁人地肯定聽唔明啦...最近漁公子突然發現原來呢啲粵語字,我讀錯咗20年...為大家歸納咗30個易讀錯嘅粵語10個廣州人,9個會讀錯…唔知你系咪其中之一?要傳承粵語文化,首先要從自己講得啱做起!
  • 當粵語遇上凡爾賽,個個廣東人都系扮嘢師祖!
    很多自己友講,想學粵語小知識但不知道在哪裡學,想看文章不知道哪裡找。 所以! 不僅有人覺得會講粵語的人學起英語是這麼so easy,更有人發現很多「歪果仁」的粵語都講得「咯咯聲」。 難道粵語和英語真的是一對最佳拍檔?
  • 粵語講古佬「楷叔」與「明哥」,講古界的一對最佳拍檔
    林兆明,人稱「明哥」,是著名的粵語講古(評書)大師,與張悅楷「楷叔」並肩齊名被稱為粵語講古泰鬥,也是粵語相聲、話劇界的一對最佳拍檔。林兆明,1928年出生於澳門,畢業於廣州大學法律系。對於從80年代走過來的廣東人來說,林兆明講過的古仔大家都耳熟能詳。至今依然記得當年守候在收音機旁聽他講古的心情,聽得如痴如醉。那個時候電視節目不多,娛樂活動又少,每天一到開播時間準時打開收音機,馬上就傳出熟悉的那句:「前文再續,就書接上一回……」整個人人即時精神爽利,駐耳恭聽,當聽到那一句:「欲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心情難免變得空虛,覺得意猶未盡。
  • 原來會講粵語,就會講英語?
    原來用粵語就可以講英文  相信很多人都察覺到,部分粵語的發音同英文真的好相似。各位講粵語的街坊,是不是都沒發現原來自己掌握了那麼多英語單詞呢!  其實讀音相似的粵語和英語還有很多很多,由於篇幅原因小微就不給大家一一列舉了啦!
  • 教你用粵語講泰文,學完可以去泰國了!笑到噴宵夜哈哈哈!
    >你可以講「咪溝仔」即系粵語嘅「唔明白」>「村長騎牛背」咁你就可以講「禁lung kee lung怪」》粵語高清回復"巨輪2"在線觀看—《巨輪2》粵語高清回復"城寨英雄"在線觀看—《城寨英雄》粵語高清等等..
  • 粵語講古,還有機會「書接上一回」嗎?
    司機是個老廣州,車裡正播著張悅楷講的156回《三國演義》。我很驚訝地問:「依家電臺仲有講古播咩?」司機說:「我喺手機開喜馬拉雅,然後藍牙連接車載音響播嘎!哎,呢啲老古董嘢,睇怕你哋啲後生都越嚟越少人識得欣賞嘞……」▲20世紀80年代張悅楷在電臺講《三國演義》(圖片由顏志圖先生提供)確實,現在90後、00後的新生代可選擇的媒體和娛樂方式實在太多了,而上世紀八十年代,萬人空巷打開收音機收聽粵語講古的盛況已經難再。時代不同,粵語講古會註定衰落了嗎?
  • 講粵語粗口一向都有文學性
    粵語粗口本來就係一種學問~粵語粗口本來就係一種文化~
  • 粵語粗口隨便講(上)
    ——我屌鳩你啊,家陣條閪識講嘢好巴閉啊!?     (我【嗶】你啊,現在一條【嗶】會說人話就很厲害嗎!?)——青山出黎噶你!?有病就睇獸醫啦!     (你是精神病院出來的嗎!?有病的話就去看獸醫啦!)
  • 粵語|事頭婆、雲呢拿、蠄蟧…呢d盞鬼老詞,你仲識講幾多呢?
    事頭婆、雲呢拿、蠄蟧……這些老一輩經常講噶粵語老詞十分盞鬼接地氣不過,越來越多噶後生仔唔用或者唔知道了
  • 廣州粵語 VS 香港粵語,不在同一個頻道,到底誰才是正宗粵語?
    華輝美食人作為一個原生的廣州人,經常聽到身邊的人說港式粵語更好聽,其實廣州和香港的粵語又有什麼區別呢?廣州粵語PK港式粵語雖然同為粵語,但一些廣州人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詞,在香港卻有不同的意思。首先是詞彙,香港的粵語詞彙中有很多英語詞彙和傳統粵語詞彙,加上受西方文化影響較大,出現了很多比如草莓-士多啤梨,充電寶和尿袋,空調和冷氣等詞彙。發音上,廣州人說話比較硬,抑揚頓挫。香港人講話比較軟,懶音較嚴重,而且各帶當地哩音,一聽就能區分出來。最常見就是「我」字發音,香港人特別是女孩子都發音為「哦」。
  • 廣州人講廣州話,唔想講就煲冬瓜
    開 講 都 有 話廣州人講廣州話,唔識聽就返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