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介紹:【廣州話】釋詞義,正字形,整理常用表達,分享背後故事,助你接觸粵語、學習粵語、了解粵語,一起愛上廣州話。
容我張狂,呢篇文章(噉嘅嘢都夠膽叫「文章」,果真系張狂了)系廣州廿四味第一篇用粵語口吻寫嘅文章。既然系討論粵語嘅正字,當然系噉寫啦。難道你要我用普通話來和你討論這個話題?←_←效果不佳。】如有錯字,請多多指正!(不使用粵語的讀者們,這次真的非常抱歉了!)
下圖就系我想寫呢篇嘢嘅原因了。
某餐館嘅招牌。圖中右方文字為「唔系鳩噏,家陣老粒」,且不論佢內容系咪低俗(當然唔系啦!我一直都覺得粵語粗口系一種文化),錯字系好難容忍噶。「鳩」當佢系俗寫,勉強算無錯啦。但系「老粒」正字應為「老笠」,意為打劫。圖中左方文字則系「邊個就系老豆,邊個有菠蘿油」,系咯,個語序就系咁得意,不過呢個唔系重點,「老豆」應為「老竇」,讀音一樣,改一個字,意思就唔同嗮了:明明「老竇」有尊敬嘅意思嘎嘛,點知變咗粒「豆」,唉。。。
其實到處都有粵語錯字嘅出現,我好憎嗰尐咁不負責任嘅「媒體人」,你一咪唔好用,用就要用啱啦。報紙新聞,通常代表權威、正確,如果你用錯字,人哋又以為你系啱嘅,就會跟你用錯字,結果就系:一路錯落去,正字就系噉逐尐逐尐噉消失,粵語文化就由此失去根基,會逐漸消亡。呢樣嘢我真系深有體會,當我想搵某個字嘅讀音嗰陣,非常難搵,就算搵到,往往系各有各說法,根本唔知邊個先系啱嘅,於是我除咗口語之外都唔敢用了。
至於我哋日常使用,文字聊天嘅時候,我所認識嘅大部分人,基本上都會貪方便,使用俗寫,甚至諧音。當然我以前都系噉,譬如話,「一dd」、「果度」,明知道唔系噉寫,都照用,根本無話諗過去了解佢哋嘅真正系點寫:反正大家都睇得明,噉打又快,是但啦。但系,試諗下,人人都唔用正字,遲早就無人用、無人識了。文字(就中文而言)嘅作用,在於你第一次睇到呢個詞,你大概都會知道佢咩意思。「一d」?點解有英文嘅?點解唔系a、b、c啊?「果度」,乜水果啊?香蕉抑或雪梨?
用粵語正字其實系一件好有趣嘅事,粵語文化悠悠長久,好多正字嘅考究都要喺尐古詩古文入面搵。學正字,順便可以體會粵語嘅歷史底蘊,真系好有意思。只可惜我哋喺學校入面都只能學普通話,無人教、網上資料良莠不齊,真系想講好寫好粵語,簡直難過登頂。喺人人講普通話嘅地方耐咗,太耐唔講粵語,真系個口會生鏽,時不時都懷疑自己講得啱唔啱,認真系弊了。
不過話時話,好多粵語嘅正字都好匪夷所思,「蛋黃」嘅正字竟然系,用手寫都打唔出啊。甚至有尐讀音已經被讀錯咗好多年,大家已經接受咗,譬如話:我哋成日講嘅「而家」正字系「而今」、「以間」,但系如果我哋「而家」再講「而今」又未免有尐太文縐縐。咩話?你要寫「以間」?莫非你系古人?所以話,點樣取捨呢?香港研究粵語嘅學者彭志銘就話了,文字系有生命嘅,都會有生老病死。所以我覺得,喺保全原來嘅正字嘅基礎上,只要唔好太離譜嘅寫法,姑且接受咯。更何況,連寫呢篇嘢,我都系用簡體字寫嘅,如果真系要咁認真咁講究,系咪應該要用繁體字寫呢?順其自然啦,寫咗咁多,其實都幾廢話吧。
一直懶,從我想寫呢篇文字到今日開始寫都隔左成個星期了。有趣嘅系,開頭提到嗰間餐館,我尋日經過嘅時候,佢嘅招牌已經改成「唔系亂噏,點玩都得」了,唔知點解,莫名嘅開心。
(註:本文為【廣州話】欄目開篇,故全文為粵語,日後本欄目的其他文章會採用國語推送,部分粵語)
【本文圖文為廣州廿四味原創】
你們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喜歡我們的文章就發到朋友圈與更多人分享吧~!
========== 廣州廿四味==========
與我們互動
直接回復微信
分享本文
點擊右上按鈕,選擇「發送給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訂閱
點擊頁面右上按鈕「廣州廿四味」,關注我們。
閱讀更多文章
點擊右上按鈕,選擇「查看官方帳號」,
然後選擇「查看歷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