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爾14/三叉戟客機/安-24…30多架退役飛機將對公眾開放

2021-01-10 紅星新聞

國產大飛機C919剛剛首飛成功,而其首飛的機長蔡俊、副駕駛吳鑫、觀察員錢進正是中國民航飛行學院(以下簡稱「飛行學院」)學員。飛行學院作為中國飛行員的搖籃讓眾人熟知,而眾人不知的是,這裡還藏著269架各型訓練飛機,收藏了全國民航系統機型最全、數量最多的退役飛機,如伊爾14,、三叉戟客機、安-24、運七100、TB200、運5、夏延IIIA等。據悉,30多架退役飛機將在今年9月的四川航展期間對外展覽。

「伊爾14周恩來總理曾坐過,這裡每架飛機都有一個故事。」飛行學院宣傳部副部長李忠糧說,退役飛機猶如一道歷史風景,靜訴它們的過往。6月1日,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提前探訪了這些飛機,了解往昔故事。

▲運5運輸機

一道風景

各種型號退役飛機排成百米長龍

昨日上午,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來到位於四川廣漢的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在學院附近的廣漢機場,不同型號的退役飛機靜靜停放,猶如一條100多米的長龍。這些退役飛機有安-24、運七100、TB200、運5、夏延IIIA等,其中一架還被標示為「曾是周恩來總理乘坐的專機」。

在退役飛機停放的場地上,航空工程學院的學生正在進行飛機維修培訓。「這裡已開訓10年,作為飛機維修實訓基地,主要培養飛機維護工程師。」航空工程學院實訓基地主任黃選紅介紹,近年來,學校從美、法等國引進新型飛機夏延、塞斯納、西門諾爾的初中高級教練機,「國內僅存的幾架三叉戟飛機就有一架在這裡。」

「飛院目前有退役飛機62架,其中廣漢機場停放32架,其他4個機場停放有30架,這裡收藏有全國民航系統機型最全、數量最多的退役飛機。」李忠糧介紹,這些退役飛機主要用來展示、科普、拆卸改裝等。

望著天上飛翔的各種教練機,李忠糧說:「還有269架各型號的訓練機在天上飛行,這些都是飛行學院的寶貝。」

▲伊爾14曾是周恩來總理座駕

明星飛機

伊爾14曾是周恩來總理的座駕

最讓學院自豪且有紀念意義的一架退役機是編號為「676」的伊爾14。這架民航客機的外殼已經有些斑駁,機翼也有些損毀,尾翼上的五星紅旗不再明顯。伊爾14也是中國民航塗裝,從機身上漆的褪色程度估計「退休」久已。

在機艙內,能看到一排布藝沙發,艙頂是米黃色的真皮繃制,從許多的細節上仍能看出這架客機的與眾不同。

「它曾經是周恩來總理的座駕之一。」黃選紅介紹,這架飛機是新中國最早的一批飛機,1956年從當時的蘇聯購進,由中國民用航空局管轄,供周恩來總理做備用專機之一。

這架伊爾14是1978年後由中國民航局調給飛行學院作為教練機使用,直到1985年退役。同行的飛行學院工作人員向翼鵬告訴記者,飛機調到飛行學院也是有緣由的,飛行學院1956年成立之初,是由周總理負責前期籌建,因此這架飛機對學院來說是「具有紀念價值」的。 據介紹,伊爾14型飛機機長22.31米,機高7.79米,載客35名,巡航時速320千米/小時。我國引進後曾作為支線客運的主力機種,並成為黨和國家領導人的第一代專機。

▲初教6,中國自行研製螺旋槳初級教練機

講述往事

駕駛伊爾14需用水泥墩控制平衡

67歲的丁援朝是中國民航首批特級飛行員,從1970年第十五期畢業留校,到2011年退休,飛行了半輩子,是業內公認的飛機教學權威專家。昨日,遠在西昌邛海邊陪伴母親度假的丁援朝說起當年的飛行往事,仍然很激動。「腳踏萬裏白雲,胸懷碧海藍天」是他最喜歡說的一句話。

「那時會開車的人都屈指可數,更別說開飛機了。」丁援朝笑著說,1968年3月11日,他來到中國民航高級學校(飛行學院前身),40多年的飛行生涯,執飛機型10多種,飛行上萬小時。那架編號「676」的伊爾14也是他曾經執飛的飛機之一。

「12年都在飛伊爾14,直到它退役,這是10多種機型中最難飛的,飛伊爾14不僅是個腦力活,還是體力活。」在這名功勳飛行員眼中,伊爾14機身重,設計較落後,平衡不太好,操縱杆也很重,如同開老式吉普車,但它能訓練學生的操縱能力。

「它設計配重不太好,重心靠前,空機沒有載貨的話,就需要搬水泥墩來控制平衡。」丁援朝介紹,「起飛前把水泥墩子放後艙,降落後將水泥墩子放前艙。」現在廣漢機場邊上,還有當初使用過的水泥墩子。在空機的情況下,伊爾14T型和M型,需要藉助300公斤和600公斤的水泥墩子來調整平衡。

對外展覽

9月退役機展出,計劃建飛機博物館

這些退役飛機,大多數都是當時的蘇聯、法國製造,而運七、運五等飛機則是中國製造,退役時間各個年代都有。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在現場看到,在伊爾14旁有一架藍白相間的飛機,便是著名的三叉戟,是英國霍克·西德裡公司推出的中短程噴氣式飛機,共生產了117架,其間中國陸續購入39架。該系列飛機包括三叉戟1C、三叉戟1E、三叉戟2E、三叉戟3B、超級三叉戟3B。其中最早的三叉戟1C飛機於1962年1月首飛,1964年4月投入運營。中國引進的三叉戟主要活動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1991年10月31日全部退役。

「其實每架退役飛機都有一個故事,我們正在發掘,希望它們能在航展上收穫觀眾的目光。」飛行學院工作人員王騰介紹。

李忠糧透露,今年9月四川航展期間,學院會主動開放退役機,對外展覽。下一步,飛行學院計劃建飛機博物館,集中展示退役飛機。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 王明平 攝影報導

編輯 劉豔美

相關焦點

  • 俄羅斯「末日飛機」,從客機衍生的伊爾-80,核戰中的反擊中樞
    比如我們接下來就要提到的俄羅斯版的"末日飛機"——從伊爾-86民航客機衍生而來的伊爾-80指揮機。一、藍天中的"圓弧"提到伊爾-80,我們首先先介紹一下它的原型機——伊爾-86。這是一款四發中程寬體客機,1976年由蘇聯伊留申飛機設計局設計而成,北約代號"圓弧",也是蘇聯首款寬體民用客機。
  • 俄羅斯空軍計劃將伊爾-96-400M客機改裝成空中指揮機
    據塔斯社網站2020年10月14日報導,俄羅斯空軍計劃將伊爾-96-400M四發噴氣式遠程寬體客機改裝成空中指揮機。當前,俄羅斯空軍配有4架由伊爾-86客機改裝的伊爾-80空中指揮機。美國將空中指揮機稱為「世界末日」飛機,這種飛機只有在地面指揮設施遭遇核打擊或重大災害時才啟用。
  • 俄烏飛機誰更強?力量與速度對比,伊爾-112V挑戰安-140
    日前,美國記者在《國家利益雜誌》發表文章,烏克蘭安-140客機與俄羅斯伊爾-112V運輸機進行了比較,儘管俄羅斯伊爾-112V運輸機與烏克蘭安-140客機很相似,但是俄羅斯的伊爾-112V運輸機的飛行距離比烏克蘭的遠,維修成本和燃料消耗方面也更加經濟,同時也指出烏克蘭的安-140客機體積更小、
  • 淺析俄羅斯自研伊爾-96-400M「寬體客機」
    -300寬體客機發展受阻停產,由其發展而來的伊爾-96-400T貨運飛機目前有少量在國內外服役 伊爾-96-400M源於前蘇聯伊留申設計局的伊爾-96-300四發遠程寬體客機。2009年,俄工貿部正式宣布了伊爾-96-300停產的消息。在這之後,只有少量的伊爾-96-400T運輸機還在生產。截至2019年共生產31架該系列飛機,只有11架在運行,古巴是最大的海外用戶。
  • 俄羅斯首架伊爾-96-400M「寬體客機」完成翼身對接
    2009年,俄工貿部正式宣布了伊爾-96-300停產的消息。在這之後,只有少量的伊爾-96-400T運輸機還在生產。截至2019年共生產31架該系列飛機,只有11架在運行,古巴是最大的海外用戶。PS-90A是基本型,用於俄總統專機伊爾-96-300PU、伊爾-96-300、圖-204系列飛機;PS-90A-76用於伊爾-76運輸機。
  • 圖-154客機介紹及空難一覽
    據介紹,這架出事飛機機型為圖-154,該機是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研製的用以代替圖-104和伊爾-18的三引擎中程客機,聲稱與美國波音727客機及歐制三叉戟客機並駕齊驅。圖-154於1966年春開始設計,1968年初在莫斯科附近的儒科夫斯基工廠進行滑行實驗,1968年10月14日首次試飛,1971年7月正式開始投入民航使用。
  • 朝鮮客機面面觀:二十架左右,有的服役50多年
    朝鮮客機什麼樣子的呢?旅行體驗如何?國內人需求不大,朝鮮民用機場也屈指可數,其中最有名的是順安國際機場。這是當地第一座民用機場,也是第一座國際機場,坐落於首都平壤以北22公裡附近。在這裡,你可以看到為數不多的乘客,膚色穿著,一看就是國內遊客的天下。雖然建造時間悠久,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為了更好地服務客戶、營造國際大機場的範兒,朝鮮沒少花心思。
  • 俄羅斯首架伊爾-96-400M寬體客機成型,全俄產零部件
    導讀:1月10日,俄羅斯聯合飛機公司表示,已經將首架4發寬體客機伊爾-96-400M完成了飛機機身和外機翼部分配對,即將開始下一階段的工作:在飛機內部安裝航空電子設備和其它機載系統。
  • 俄羅斯伊爾-114-300支線客機進入最後總裝階段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據飛行國際5月21日報導,俄羅斯聯合飛機公司(United Aircraft)正準備將伊爾-114-300的部件轉移到位於莫斯科的米格飛機製造廠完成最後組裝工作。製造商將最初的飛機描述為使用連續生產技術建造的「原型」。這架飛機的三個機身部分已經在下諾夫哥羅德的索科爾製造工廠完成。
  • 阿聯航空計劃退役46架A380客機
    阿聯航空作為全球最大的空客A380運營商,目前擁有115架A380客機,並且還有8架等待交付。另外一方面,由於疫情對全球航空業的打擊,阿聯航空早前停飛了A380客機,而最新的消息阿聯航空計劃退役A380客機,一架註冊號為A6-EDB的A380客機被塗成白色,停放在杜拜國際機場。這架A380於2月23日進行了最後一次從馬斯喀特飛往杜拜(DXB)的航班,然後於2月28日飛往杜拜世界中心,並於3月25日回到杜拜,之後一直停飛。
  • 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公司將獲得首份伊爾-114-300飛機訂單
    據《消息報》報導,招標文件顯示,俄羅斯國家運輸租賃公司(GTLK)將訂購首批3架未來俄產飛機伊爾-114-300。《消息報》了解到的招標文件顯示,GTLK公司將訂購3架伊爾-114-300,每架14.4億盧布,合同總價值為43億盧布。該公司計劃於2023年收到飛機。
  • 踢館 圖154客機很不安全?它本來其實是架好飛機
    圖:飛行事故這玩意取決於很多因素,圖154墜機前掉的伊爾-18一個人沒死,但伊爾18的名聲其實比圖154壞多了,圖:安全狀況好壞還和飛機運營情況有關,比如協和,只有英法兩家飛很少的航線,常年保持著世界最高的0死亡率,但因為運營效率太低,法航協和空難之後一下就把墜毀率拉到世界第一安-12的原版安-10客機,1959年投入使用,1972
  • 俄專家:PD-14發動機試驗成功將加快俄中寬體客機項目實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消息 俄羅斯Avia新聞網主編羅曼∙古薩羅夫表示,PD-14發動機試驗成功將加快CR929俄中寬體飛機發動機的研發。
  • 俄羅斯伊爾-114-300支線客機完成首飛
    -114-300支線客機首飛。首飛過程中,試飛員與飛行測試工程師檢查了克裡莫夫(Klimov)TV-7-117ST-01渦槳發動機的運行模式、飛機的穩定性、可控性以及各系統的運行狀況。俄羅斯聯合飛機公司表示,此次首飛標誌著這種支線客機能保證在俄羅斯北部、遠東地區以及西伯利亞等機場基礎設施薄弱、氣候惡劣地區實現通航。
  • A400M、安-124、伊爾-76……這些「稀客」運輸機都飛到浦東機場上...
    安-124 根據@長榮君 的科普,3月22日來上海的安-124屬於俄羅斯空軍224團,又稱「天鵝團」,目前有7架安-124,平均年齡30歲,去杭州的安-124也屬於該團。 圖片來源:查理愛飛機 伊爾-76 3月27日,載滿防疫物資的伊爾-76運輸機從上海浦東機場起飛,經停伊爾庫茨克,飛往目的地莫斯科。
  • 俄支線客機涅槃重生,擺脫對烏克蘭依賴,成海上巡邏機救命稻草
    俄羅斯聯合飛機公司12月16日宣布,其新型伊爾-114-300渦槳支線客機在莫斯科郊外的茹科夫斯基機場首飛成功,標誌著苦難的伊爾-114項目在經歷眾多波折後終於重生。
  • 因為太胖飛不起來,伊爾-112V運輸機超重了,俄羅斯航空焦頭爛額
    今年3月伊爾-112V軍用運輸機實現首飛。伊爾-112V運輸機在沃羅涅日飛機製造廠投產,航空工程師試圖降低伊爾-112V運輸機的起飛重量,但徒勞無功。誠然,伊爾-112V運輸機符合現代運輸要求,飛機上的駕駛程序大大自動化,機組人員由6人減少至2人。
  • 俄下代「末日飛機」將基於伊爾-96建造,戰時可空中指揮核武發射
    據俄塔社14日報導,俄羅斯飛機製造行業一名消息人士表示,俄羅斯計劃在伊爾-96-400M寬體客機的基礎上研發空中指揮機,也被稱為「末日飛機」,以此來取代現有的伊爾-80指揮機。俄羅斯伊爾-96-400M客機 圖源:俄塔社消息人士稱,「計劃用在伊爾-96-400M基礎上研發的指揮機取代現有平臺,這將顯著增加空中指揮機的戰鬥執勤時間,並且可以擴大指揮和控制部隊的範圍。」
  • 伊爾-96 VS 空客A340,哪個不那麼差呢
    伊爾-96在前蘇聯第一架寬體客機86的基礎進行了諸多改良設計,在1988年9月28日首飛成功,於1992年交付俄羅斯國際航空公司(Aeroflot)投入商業運營。除了古巴出於和老美的關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曾經訂購過幾架飛機後,這架飛機從未被除俄羅斯外的其他國家購買。所以即使有俄羅斯政府投入了持續的資金支持,伊爾-96仍然是一個巨大的金融黑洞。
  • 俄軍2014年列裝108架新軍機:蘇霍伊產品佔70%
    21架蘇-30SM多功能殲擊機  由伊爾庫特集團公司伊爾庫茨克飛機廠生產,其中18架已經交付俄空軍使用,各批次交付情況為2014年5月31日2架、6月10日3架、7月19日2架、 8月29日3架、11月1日2架、11月14日1架、12月初2架、12月26日3架。機身紅字編號分別為16至21,23至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