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時長:3分鐘】
(原創編號:藍楓·029)
歡迎轉載,感謝分享!
作為一名運動治療師,藍楓接觸過諸多不同體育項目的運動員。
無論是足球、籃球、橄欖球,還是越野跑,不少運動員都曾被「深部膝痛」所困擾。
常見的臨床表現包括:
日常生活中並沒有膝痛
運動剛開始時疼痛不明顯
運動約半小時後疼痛加重
運動強度越大,疼痛越明顯
賽後充分休息,疼痛自行消失
由於疼痛部位很深,許多運動員會有這樣的疑問「藍楓,是不是我的骨頭出問題了?是不是我患上了膝關節炎?」
而那些久病成醫的老傷員,則會說「藍楓,我的髕骨歪了,請幫我做個Taping吧。」
是的,您沒聽錯,這種學名叫「髕股症候群,PFS」的運動傷病,用通俗的語言來描述,就是「髕骨歪了」。
導致PFS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解剖變異、膝周生物力學失衡、外傷、過度訓練等。
上圖所展示的,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一種病因:膝周生物力學失衡。
膝外側的髂脛束(ITB)過緊
膝內側的股內側斜肌(VMO)過弱
運動中,髕骨被牽引,過度向外移
髕骨與股骨接觸面異常,引起疼痛
上圖為大家所展示的,就是在不同屈膝的角度下,髕骨與股骨接觸面的變化。
正常情況下,髕骨原本就略偏向外側。
再加上前文提到的 ITB 過緊、VMO 過弱,這種髕骨的外移程度,就會在運動中被進一步加重,從而引起疼痛。
【如何康復訓練】
公眾號的老朋友都很清楚,藍楓一貫堅持的理念是:「對因治療」。
只要找出病因,正確的康復訓練方案,也就自然水到渠成了。
ITB 過緊,做針對性的拉伸和松解即可。
VMO偏弱,做針對性的強化訓練就行,傳送門在此 → VMO 的強化訓練
經過藍楓這樣一分析,您是不是也秒變經驗豐富的治療師了呢?
「授之以漁」要遠強於「授之以魚」!
藍楓撰寫本文的理念,並不是簡單地把一大筐乾貨都羅列出來。
藍楓想給大家提供一個傷病防治的思路,令朋友們能舉一反三、有效防治其他傷病。
2017年5月20日北京時間21點,藍楓與您相約「千聊Live」,共同探討膝痛的防治策略,咱們不見不散哦!
PS1:講課記錄永久保存,可反覆收聽。
PS2:入群提前預約,更可享粉絲優惠。
有 疑 問? 進 群 問 藍 楓 !
更多傷病預防、康復的精彩原創
請您在公眾號後臺,回復「精華」
長按二維碼,關注藍楓運動健身
粉絲群有語音答疑(回復「粉絲」)
點擊 "閱讀原文" 查看 藍楓 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