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文莎
放流現場。羅光德 攝
「你看,前段時間放生的魚兒遊得多自由自在。」11月11日,在雅安市蘆山縣寶盛鄉中壩村村民譚海明將河岸邊的白色垃圾一一拾起。他說,「我們這裡生態好,水環境更好,更要注重環境保護。」
今年10月底,四川省2020年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暨珍稀魚類增殖放流活動在蘆山縣舉行,隨著工作人員的一聲吆喝,一袋袋活蹦亂跳的魚苗躍入拐子沱庫區。60尾川陝哲羅鮭和10萬尾重口裂腹魚、齊口裂腹魚等放歸流域,其中,川陝哲羅鮭為國家Ⅱ級保護動物。
川陝哲羅鮭,屬於長江上遊特有的大型鮭科魚類,也是青藏高原地區唯一的大型土著鮭科魚類,具有很高的科研、生態和經濟價值。歷史上,岷江上遊和大渡河水系是川陝哲羅鮭主要集中分布區。
「川陝哲羅鮭是近幾年業內最熱門的一種魚,體重可達七八十斤,有『水中老虎』之稱。」省水產研究所黨委書記杜軍介紹,這次是四川首次放流川陝哲羅鮭。該魚20世紀90年代就很難看到,近幾年野外僅四川有發現。
省水產局漁政處處長張志英說,此次的放流位置是川陝哲羅鮭主要分布的區域之一,因為水電開發等人為活動幹擾逐漸消失。目前該區域既有庫區,也有天然河段,長度大約在20公裡。「川陝哲羅鮭比較喜歡急流,這裡比較適合其生長。同時,這次放流的兩三釐米的雅魚幼魚,也為其提供了較為充足的食物。」
雅安是全省珍稀水生野生動物及漁業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之一,目前,共有3個珍稀魚類自然保護區,境內分布有89種野生魚類,其中國家Ⅱ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3種,省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10種。今年,雅安在全市範圍內開展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工作,自2021年起,在全市天然水域實行10年禁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