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中唯一一位授予少將軍銜,卻有元帥能力的將領是誰?

2020-12-09 飛天國史

《亮劍》中唯一一位授予少將軍銜,卻有元帥能力的將領。《亮劍》中八路軍能徵善戰的將領不少,如新二團的孔二愣子孔捷、772團的程瞎子、只能佔便宜不能吃虧的李雲龍,其中李雲龍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具有元帥能力的將領卻鳳毛麟角,而丁偉就是一個這樣的降臨。為什麼這樣說呢?首先我們從丁偉的出場說起,八路軍副總指揮親自下命令,截留了趕赴延安學習的丁偉,來接手李雲龍的新一團。延安是革命聖地,讓丁偉去延安意味著什麼?那一定是領導器重且自身有能力,否則哪能有機會去延安學習?

有人會問去延安學習能得到什麼?且不說對自身的軍事素養的提高,就從人脈方面那對丁偉以後的仕途都是極大的提升,而且十大元帥都是在研學習過的。在日軍的大掃蕩後,號稱晉西北鐵三角的三個團長,聚集在一起閒聊,聊到傷亡,獨立團傷亡過半,新二團只剩下300多人,而只有新一團減員三分之一。雖然丁偉嘴上只說了是李雲龍打下的底子夠硬,但是如果沒有優秀的指揮能力,丁偉率領的新一團也很難成為晉西北鐵三角中損失最小的。而且在老戰友分別前,孔捷、李雲龍他們倆都在道別,只有丁偉有預見的說:地圖上他們三個團成品字形配置,依託有利地形可以擋住十萬雄兵,以後如果鬼子有大動作,希望大家相互照應。

當李雲龍攻打縣城時,不論主次的攻打,絲毫不考慮自己士兵的戰鬥素質問題,如果不是有義大利炮拿下平安城,就不是那麼簡單了。阻擊平安縣城的戰鬥中,孔捷的命令很簡單,就是讓大家不惜代價阻擊,至於如何阻擊你們下面的看著辦,他在戰術安排上明顯有點大鍋燉意味,絲毫沒有團隊合作的想法。而丁偉就大不相同,丁偉命令一線部隊放過敵人騎兵,阻擊敵人的步兵,二線部隊把敵人的騎兵攔截到二道河子,這一舉動與學院派的楚雲飛有異曲同工之妙。最重要的是丁偉有合作的意識,尤其是在發現傷亡變大之後,果斷的炸斷了自己根據地所有道路和橋梁,這種敢於打破常規的想法,沒有大的格局是想不到的。

在李雲龍被楚雲飛在大沽鎮將了一軍後,向老戰友請教如何應對,孔捷完全沒有想法,丁偉只是稍作沉思,就可以立馬想出最完美的解決方案,李雲龍可是思考了很久才想出的。在與李雲龍嶽父田墨軒的交談中,田墨軒與丁偉相聊甚歡,要知道田墨軒這個人可是非常的傲,如果丁偉沒有能力和李雲龍一樣是個粗人的話天,田墨軒是不會發表自己對國家國防的看法的。

丁偉的確是一個帥才,在與田墨軒先生的談話中,他敏銳地看出了戰爭的前景,使他在軍事學院中的論文中,在中蘇關係密不可分的情況下,大膽的做出推斷說:「我們國家未來20年的最大敵人是蘇聯」。事實果然如他所料,在授銜時和老戰友發牢騷,玩笑的說:「孔捷、李雲龍授大將,而他丁偉就該是個元帥」。老戰友都覺得他是在吹牛皮,但是丁偉這麼說其實是有根據的,李雲龍和孔捷是軍長的情況下,丁偉已經是縱隊司令員的位置了。綜上我認為丁偉是一個能拿到元帥頭銜的將軍,您覺得丁偉有沒有元帥的實力呢?

對《亮劍》感興趣的朋友歡迎評論轉發關注。

相關焦點

  • 1988年5位女中豪傑被授予少將軍銜,她們是誰?有什麼樣的成就?
    1955年,新中國舉行了首次授銜儀式,有1000多名將領獲得了軍銜,成為了共和國的開國將軍。然而,在這1000多名開國將軍中,只有一位女性將軍,她就是開國女少將李貞將軍。但時隔33年後的1988年,我軍又重新恢復了軍銜制度。又先後有5位女性將軍,因功被授予了軍銜。
  • 國軍起義名將有哪些?後來授予什麼軍銜?有一位足可授元帥!
    上個世紀,一大批國民黨將領看清了蔣氏政權的反動本質,厭倦了無休止的內戰,義無反顧地和國民黨政府決裂,投入了人民的懷抱,從而獲得了新生。1955年解放軍大授銜,有多位棄暗投明的國民黨將領被授予了軍銜。其中有三位名將被授予解放軍上將軍銜,他們分別是:畢業於黃埔一期的抗戰名將陳明仁、堅持綏遠抗戰的董其武、為和平解放新疆作出重大貢獻的陶峙嶽。
  • 開國少將中,何人軍事能力最強
    開國將帥都是人民軍隊中傑出的名將,前面幾期,我們已經講完了大將、中將的軍事能力排名,今天就來說說開國少將吧。開國少將雖然相比元帥、大將、中將,軍事能力稍顯不足,但依然有不少極為突出的名將湧現,他們的傑出戰績,直到今天依然被我們津津樂道,彪炳史冊。
  • 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時,將領被授予什麼軍銜?
    (八路軍)中高級將領相應軍銜——【中將】1、朱德 於1937年9月,就任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加上將銜)。1955年,被新中國授予元帥軍銜。2、彭德懷 於1937年9月,就任第十八集團軍副總司令。1955年,被新中國授予元帥軍銜。3、周恩來 於1937年9月,就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未授銜。
  • 1955年授銜時,最年輕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和少將分別是誰?
    新中國成立後,我軍為了表彰那些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將領們,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授銜儀式,選出了10位開國元帥、10位大將、57位上將、177位中將和1360位少將。那麼,在這些開國將帥之中,最年輕的將領們都是誰?他們又有怎樣的精彩事跡呢?
  • 1955年,4名軍事起義將領被授予少將軍銜他們是誰?
    大勢所趨,國軍將領紛紛叛變或率兵造反。更難得的是,他們加入解放軍營區後,表現都非常出色,為祖國的解放事業立下了不朽的功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這些將軍都成為開國將軍。其中4人被授予少將軍銜。他們是誰?張世珍張世貞,1905年生,山西聞喜人,北方陸軍軍官學校畢業,畢業後參加晉綏軍。晉綏軍分裂後,張世珍任傅作義第73師連長。
  • 起義將領級別最高的一位,本來擬授元帥軍銜,勳章編號超過9位元帥
    在1955年我軍授銜時,國民黨軍起義將領最高的軍銜就是上將,其實在最高的版本中是有一位擬授大將軍銜的就是傅作義,按照級別傅作義肯定夠了,但他授銜時已經不在軍隊
  • 古今中外的軍銜,元帥與將軍有什麼區別?為何和平時期無元帥?
    同時,最高級別軍銜也是平常人包括軍迷群體關心的話題,大家喜歡討論元帥和將軍這些高級別軍銜,很少有人去關注每一名列兵軍銜的軍人。那麼,元帥與將軍有什麼區別呢?相信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都考慮過。最大的不同,其實就是戰時和和平時期授予標準的區別。元帥一般在戰時授予,讓一名大將軍掛帥出徵了,授予他元帥軍銜,也就不為過。
  • 紅軍時期的軍級以上將領,到了1955年都是什麼軍銜
    比如朱老總,曾任紅四軍軍長、紅一軍團軍團長,五五授銜時位列十大元帥第一位,徐帥,曾任紅四方面軍總指揮,五五授銜時授予元帥軍銜,聶帥,曾任紅一軍團政治委員,五五授銜時授予元帥軍銜。羅瑞卿,曾任紅四軍政治委員,五五授銜時授大將軍銜,王樹聲,曾任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五五授銜時授予大將軍銜。
  • 授銜時,一野司令部八位高級將領,分別授予什麼軍銜
    那麼,第一野戰軍司令部八位高級將領,五五授銜時分別授予什麼軍銜呢?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彭總,在解放戰爭中臨危受命,率部在連續擊敗胡宗南,穩住了西北的局勢。自榆林戰役、沙家店戰役後,我軍開始在西北戰場轉入戰略反攻,牢牢掌控了西北戰場的主動權,將胡宗南、馬家軍打得狼狽不堪,一敗塗地,最終順利解放了大西北。1955年,彭老總被授予元帥軍銜。
  • 1952年評定軍隊級別,將全軍將士劃為24級,分別授予啥軍銜
    而參加授銜的第一級別全部三位元勳,都被授予開國元帥軍銜,可謂是當仁不讓的,無論是貢獻還是級別,他們都是全軍的領頭羊。第二等第一級:大軍區的司令員和政委級。開國將帥中,位於這一級別的有七位,分別是:陳老總、徐帥、劉帥、聶帥、葉帥、羅帥、賀老總。這一級別的元勳和第一級別的元勳們一樣,也是全部被授予元帥軍銜,以他們的突出貢獻和赫赫戰功來說,自然也是當仁不讓的。
  • 法國名將福煦:史上唯一擁有三個國家元帥軍銜的人
    元帥是一個國家最高級別的軍銜,最先出現於法國,繼而被世界各國效仿。美國沒有元帥軍銜,他們的五星上將相當於元帥。一般來說,一位將領能夠獲得本國授予的元帥軍銜,已經是至高無上的榮譽了。畢竟,在任何一個國家,獲得元帥軍銜的人都不會太多。
  • 授銜時,東野司令部十位高級將領,分別授予啥軍銜
    四野的高層相比較東野,人員變動較大,而從東北人民自治軍到東北野戰軍,高層變動相對較小,計有十位高級將領,長期擔任這支部隊的高層,負責指揮各大戰役,他們都是誰呢?授銜時分別是啥軍銜呢?且聽本人一一道來。東北民主聯軍司令員兼政委、東野司令員林帥,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四期,人民軍隊中戰神級別的人物,他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的戰功,都是全軍諸將領中的佼佼者,1955年,林帥被授予元帥軍銜,位列十大元帥第三位。
  • 1955年授10名元帥軍銜,為何會有11人享受元帥級待遇?
    1955年,我軍推行軍銜制度,並授予了十位軍事家元帥軍銜。但是奇怪的是,雖然元帥軍銜只授予了十個人,但是享受元帥待遇的卻有十一個人。其實,原因在於:張雲逸大將也享受到了元帥的待遇。那麼,為什麼如此禮遇張雲逸?
  • 亮劍中出場人物的歷史原型,有一位是開國元帥
    在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78年5月10日於南京病逝,享年63歲。 2.老總 被李雲龍稱為"老總"的副總指揮原型是十大元帥之一的彭德懷元帥。
  • 這16位將領,在解放戰爭時期職位一樣,可是授予的軍銜卻不一樣
    這五支野戰軍是解放戰爭時期的主力,包括它們的司令員,在建國後的1955年都被授予了元帥軍銜。所以也能看出,在解放戰爭時期職位一樣,解放後授予的軍銜自然也相同。不過也有意外,就比如在解放戰爭時期,有16位將領的職務當時都是一樣的,他們就是解放戰爭時期各野戰軍的兵團司令員。職位雖然一樣,不過在建國後的1955年授銜時,軍銜卻大不一樣。
  • 第一個去世的開國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是誰?多少歲了?
    建國後,國家也沒有忘記這些英雄所做的貢獻,1955年舉行了授銜儀式,對那些有突出貢獻的英雄們進行了授銜,共有一千多位將領被授予了軍銜。那麼在這些開國將軍中,最早逝世的將帥都有誰呢?
  • 參加湘南起義的將帥有哪些?五五授銜時授予啥軍銜
    革命歲月中,兩位老總也是一直身居重要崗位,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做出了傑出的貢獻,1955年,兩位老總毫無懸念的成為開國元帥,實至名歸。 林帥在湘南起義時,只是一位連長,並不十分引人注意。但是隊伍上了井岡山後,他憑藉傑出的軍事能力脫穎而出,成為一位戰功赫赫的名將。
  • 開國元帥、大將、中將、少將中,入黨最早的分別是誰
    我們都知道,軍銜是綜合了開國元勳們在各個歷史時期的貢獻和資歷,最終綜合評定的。參加革命時間的早晚,實際上也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標準。那麼,在開國元帥、大將、中將、少將中,入黨最早的分別是誰呢?且聽本人慢慢道來。開國十大元帥中,入黨最早的是朱老總。
  • 開國第一元帥,第一大將,第一上將,第一中將,第一少將名單
    ↑↑↑向上滑動查看內容開國第一元帥,第一大將,第一上將,第一中將,第一少將都是誰?新中國的成立是老一輩革命家們浴血奮戰的一個結果。所以建國後實行軍銜制度時那些開國的將帥們都受到了應有的表彰,得到了應得的軍銜。從1955年起到日後的十年間,我國共有1614位將帥獲得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