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中唯一一位授予少將軍銜,卻有元帥能力的將領。《亮劍》中八路軍能徵善戰的將領不少,如新二團的孔二愣子孔捷、772團的程瞎子、只能佔便宜不能吃虧的李雲龍,其中李雲龍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具有元帥能力的將領卻鳳毛麟角,而丁偉就是一個這樣的降臨。為什麼這樣說呢?首先我們從丁偉的出場說起,八路軍副總指揮親自下命令,截留了趕赴延安學習的丁偉,來接手李雲龍的新一團。延安是革命聖地,讓丁偉去延安意味著什麼?那一定是領導器重且自身有能力,否則哪能有機會去延安學習?
有人會問去延安學習能得到什麼?且不說對自身的軍事素養的提高,就從人脈方面那對丁偉以後的仕途都是極大的提升,而且十大元帥都是在研學習過的。在日軍的大掃蕩後,號稱晉西北鐵三角的三個團長,聚集在一起閒聊,聊到傷亡,獨立團傷亡過半,新二團只剩下300多人,而只有新一團減員三分之一。雖然丁偉嘴上只說了是李雲龍打下的底子夠硬,但是如果沒有優秀的指揮能力,丁偉率領的新一團也很難成為晉西北鐵三角中損失最小的。而且在老戰友分別前,孔捷、李雲龍他們倆都在道別,只有丁偉有預見的說:地圖上他們三個團成品字形配置,依託有利地形可以擋住十萬雄兵,以後如果鬼子有大動作,希望大家相互照應。
當李雲龍攻打縣城時,不論主次的攻打,絲毫不考慮自己士兵的戰鬥素質問題,如果不是有義大利炮拿下平安城,就不是那麼簡單了。阻擊平安縣城的戰鬥中,孔捷的命令很簡單,就是讓大家不惜代價阻擊,至於如何阻擊你們下面的看著辦,他在戰術安排上明顯有點大鍋燉意味,絲毫沒有團隊合作的想法。而丁偉就大不相同,丁偉命令一線部隊放過敵人騎兵,阻擊敵人的步兵,二線部隊把敵人的騎兵攔截到二道河子,這一舉動與學院派的楚雲飛有異曲同工之妙。最重要的是丁偉有合作的意識,尤其是在發現傷亡變大之後,果斷的炸斷了自己根據地所有道路和橋梁,這種敢於打破常規的想法,沒有大的格局是想不到的。
在李雲龍被楚雲飛在大沽鎮將了一軍後,向老戰友請教如何應對,孔捷完全沒有想法,丁偉只是稍作沉思,就可以立馬想出最完美的解決方案,李雲龍可是思考了很久才想出的。在與李雲龍嶽父田墨軒的交談中,田墨軒與丁偉相聊甚歡,要知道田墨軒這個人可是非常的傲,如果丁偉沒有能力和李雲龍一樣是個粗人的話天,田墨軒是不會發表自己對國家國防的看法的。
丁偉的確是一個帥才,在與田墨軒先生的談話中,他敏銳地看出了戰爭的前景,使他在軍事學院中的論文中,在中蘇關係密不可分的情況下,大膽的做出推斷說:「我們國家未來20年的最大敵人是蘇聯」。事實果然如他所料,在授銜時和老戰友發牢騷,玩笑的說:「孔捷、李雲龍授大將,而他丁偉就該是個元帥」。老戰友都覺得他是在吹牛皮,但是丁偉這麼說其實是有根據的,李雲龍和孔捷是軍長的情況下,丁偉已經是縱隊司令員的位置了。綜上我認為丁偉是一個能拿到元帥頭銜的將軍,您覺得丁偉有沒有元帥的實力呢?
對《亮劍》感興趣的朋友歡迎評論轉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