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4名軍事起義將領被授予少將軍銜他們是誰?

2021-01-10 玲秀那的紀實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法)

文章分類|歷史奇聞

文章字數|1004字,閱讀約3分鐘

1947年7月,我軍由戰略防禦轉為戰略進攻。隨著三大戰役的勝利,兩軍在實力對比上早已發生變化。渡江戰役打響後,人民解放軍渡江南下,長驅直入。大勢所趨,國軍將領紛紛叛變或率兵造反。

更難得的是,他們加入解放軍營區後,表現都非常出色,為祖國的解放事業立下了不朽的功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這些將軍都成為開國將軍。其中4人被授予少將軍銜。他們是誰?

張世珍

張世貞,1905年生,山西聞喜人,北方陸軍軍官學校畢業,畢業後參加晉綏軍。晉綏軍分裂後,張世珍任傅作義第73師連長。抗日戰爭時期,他從中校團副師長晉升為新32師少將副師長。抗戰勝利後,升任第七師少將師長。1949年跟隨董其武參加綏遠起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志願軍第37軍軍長赴朝作戰。回國後升任第69軍副軍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維真

魏震,1895年生於湖南邵東,先後畢業於保定軍校第三期,陸軍大學第三期。北伐戰爭結束後,他升任國民革命軍第19師第4團團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31軍135師副師長,參加了臺兒莊戰役,崑崙戰役。

解放戰爭爆發後,他不想和同事們一起打仗。回到邵陽任寶永警備司令部司令。任職期間,他多次向地下黨提供情報。1949年在邵陽起義,建國後任21兵團副司令員。後赴廣西參加剿匪作戰,1955年被任命為少將。

鄧兆祥

鄧兆祥,1903年生於廣東高要。11歲入黃埔海軍學校,在中國各海軍學校學習11年。1930年赴英國,先後進入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和英國海軍魚雷學校學習。畢業回國後,他成為當時中國最優秀的海軍人才。

像他這樣的人才不在要職,真可惜。1949年發動「重慶」起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安東海軍學校校長,青島海軍快艇學校校長,海軍第一學校副校長,1981年任海軍副司令員。

林遵

林遵,1905年生於福建福州。他19歲進入煙臺海軍學校,畢業後考入英國皇家海軍學院。回國後,他擔任海軍艦長。抗戰爆發前,他赴德國學習潛艇技術。回國後成為國軍海軍參謀總長辦公室參謀。抗戰勝利後,任海防第二艦隊司令。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三日,他率領第二艦隊全體官兵在南京八鬥山江面起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華東軍區海軍副司令員,海軍學院副院長,東海艦隊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這裡是《玲秀那的紀實》,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

相關焦點

  • 1955年,有4名起義的國軍將領被授少將,他們各有什麼貢獻?
    1955年,新中國首次實行軍銜制,此次一共授予了一千多名開國將領,那是個名將輩出的年代。這群將帥基本上都是從紅軍時期走過來的,不過也有一些例外。 當初國民黨部隊投誠的將領非常多,但是被授予少將的只有四人,他們各是誰,各有什麼貢獻呢?
  • 1955年,有九大軍區司令員被授予上將軍銜,他們分別是誰?
    到了1955年,全國軍區重新劃分,原有的六大軍區改為十二大軍區(1956年又增設福州軍區)。這十二大軍區司令員都參加了1955年的授銜儀式,其中有九位被授予了上將軍銜,那麼他們分別是誰呢?我們接著往下看。瀋陽軍區,鄧華上將鄧華,1910年出生,湖南彬縣人。他早年參加了湘南起義,後來隨部隊上井岡山,開始了革命生涯。
  • 紅軍時期的軍級以上將領,到了1955年都是什麼軍銜
    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我軍這些軍級、軍團級作戰單位的軍長、政委、軍團長中,在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都是什麼軍銜呢?且聽筆者一一道來。 在紅二方面軍中,紅六軍軍長段德昌、政委周逸群、紅三軍政委萬濤,都是軍級以上的將領,在湘鄂西蘇區錯綜複雜的鬥爭中,他們先後犧牲,這對於紅二軍團的實力,是一個很大的打擊。紅四方面軍中,黃麻起義的領導者潘汝忠、吳光浩,紅四軍軍長曠繼勳、許繼慎、政委曾中生、紅25軍政委王平章,都是傑出的軍事指揮者,他們的犧牲,對於紅四方面軍來說,損失也是不可估量的。
  • 1955年,他們被授予什麼軍銜?
    他們帶領人民軍隊浴血奮戰,為保衛祖國人民立下了赫赫戰功!那麼在2020年,全國有多少位開國將軍健在呢?這些健在的開國將領,他們在1955年都被授予什麼軍銜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一話題。我在這裡先告訴大家:截止到2020年,1955年首次授銜被授予將軍軍銜,如今仍然健在的開國將領共有4人,他們分別是:黎光、詹大南、鄒衍、楊永松。
  • 1988年授予上將中有7位是1955年少將,他們都是誰?誰的成就最大
    1988年授予上將軍銜的解放軍高級將領中,有這麼幾位將領在1955年的時候授予少將軍銜,他們是開國少將,他們都是誰呢
  • 這3位原國軍將領,受邀擔任南京軍事教員,後來還被授予軍銜
    這3位原國軍將領,受邀擔任南京軍事教員,後來還被授予軍銜新中國成立後,為加強中國人民解放軍正規化、現代化建設,培養適應現代戰爭要求的指揮員,經中央批准,在原華北、華東軍事政治大學的基礎上,創辦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1951年1月15日,軍事學院在南京成立,劉伯承領導了創建工作,並任院長兼政委。
  • 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時,將領被授予什麼軍銜?
    月—1938年間,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授予第十八集團軍(八路軍)中高級將領相應軍銜——【中將】1、朱德 於1937年9月,就任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加上將銜)。1955年,被新中國授予元帥軍銜。2、彭德懷 於1937年9月,就任第十八集團軍副總司令。1955年,被新中國授予元帥軍銜。3、周恩來 於1937年9月,就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未授銜。
  • 參加湘南起義的將帥有哪些?五五授銜時授予啥軍銜
    朱總和陳老總指揮了湘南起義。革命歲月中,兩位老總也是一直身居重要崗位,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做出了傑出的貢獻,1955年,兩位老總毫無懸念的成為開國元帥,實至名歸。 林帥在湘南起義時,只是一位連長,並不十分引人注意。
  • 1955年授軍銜時,鬧得最兇的三位將軍是誰,都獲得了什麼軍銜?
    新中國成立後,我軍在1955年正式開始實行軍銜制度,表示我國的軍隊已經走向了正規化。那些曾經在戰場上立下過赫赫戰功的將士們,各自都被授予了相應的軍銜。但是,在1955年大授軍銜時,由於參與授軍銜的將領非常多,所以很難達到百分之百的平衡標準。
  • 起義將領3人被授予上將,傅作義功勳卓著卻未獲授銜,這是為何?
    1955年大授銜時,有3098位起義軍官被授予了軍銜。在這3098位被授予軍銜的軍官中,被授予將官的有10人,其中有三位將領被授予上將軍銜,這在當時反映很大,彰顯了新中國領袖們廣闊的胸襟。被授予上將軍銜的三位將領是陶峙嶽、陳明仁和董其武。
  • 國軍起義名將有哪些?後來授予什麼軍銜?有一位足可授元帥!
    上個世紀,一大批國民黨將領看清了蔣氏政權的反動本質,厭倦了無休止的內戰,義無反顧地和國民黨政府決裂,投入了人民的懷抱,從而獲得了新生。1955年解放軍大授銜,有多位棄暗投明的國民黨將領被授予了軍銜。其中有三位名將被授予解放軍上將軍銜,他們分別是:畢業於黃埔一期的抗戰名將陳明仁、堅持綏遠抗戰的董其武、為和平解放新疆作出重大貢獻的陶峙嶽。
  • 《亮劍》如果楚雲飛帶著89師起義,那麼在1955年時他會授什麼銜?
    這種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主要是因為他們有著不同的政治信仰,這種矛盾是無法調和的,但是如果一旦拋開政治觀念,他們倆絕對又會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  李雲龍在1950年時傷愈歸隊,同時被任命為C軍代理軍長,之後沒多久就去了南京軍事學院高級指揮系參加學習,1955年時,被授予少將軍銜。
  • 1955年授銜之後,有兩位將領被補授為中將軍銜?他們都是誰?
    1955年,我軍在此前評定軍隊幹部級別的基礎上,開始實行軍銜制度。不過,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有少數將領沒有參加1955年授軍銜,而是在不久之後被補授了軍銜。就拿177位開國中將來說,在1955年共有175位將領被授予中將軍銜,後來到了1956年和1958年,分別有2位將領被補授中將軍銜,加起來就一共有177位開國中將。
  • 四野十八個軍的首任軍長都是誰?五五授銜時都是啥軍銜
    其實第38軍首任軍長並不是梁興初,而是李天佑,李天佑是四野一員戰功赫赫的上將,曾經指揮過解放四平、解放天津等戰役,於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39軍軍長劉震,出身於鄂豫皖根據地,成名於紅25軍,是從政工幹部轉任軍事幹部後獲得成功的典型將領。
  • 東野八縱司令員段蘇權,1955年僅授少將軍銜,後來擔任什麼職務?
    在解放戰爭時期,東北野戰軍的12位縱隊司令員,後來在1955年授軍銜的時候,有3位僅被授予了少將軍銜,其中就有之前曾擔任東北野戰軍第八縱隊司令員的段蘇權。段蘇權是湖南茶陵人,出生於1916年,他很早就在家鄉參加了革命,經歷過湘贛根據地系列軍事鬥爭。
  • 開國第一任司令員中,被授予大將軍銜的有3人,他們都是誰?
    相繼產生了開國第一任司令員、開國第一任省長、開國第一任省委書記、開國第一任部長等等(小編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詳細的介紹),他們中不僅僅有征戰沙場的鐵血將領,還有各行各業頂尖的領軍人物。但開國第一任司令員,都是我軍的高級將領,授銜時都被授予中將以上軍銜。並且在開國第一任司令員中,被授予大將軍銜的有3人,他們都是誰?我們接著往下看。
  • 通信院長黎東漢:師級幹部,55年大授銜時,因何被授予少將軍銜?
    1955年9月27日,秋陽高照,微風拂面,解放軍將領齊聚北京中南海,這裡正在舉行規模宏大、莊嚴肅穆的解放軍海陸空三軍首次授銜儀式;餘老——餘心青主持,毛主席、周總理等人親自為這些在戰爭年代中衝鋒陷陣、血染疆場、立下赫赫戰功的共和國將領們頒發將帥任命狀和勳章;到授銜結束,我軍一共誕生了1048名開國將帥
  • 1988年5位女中豪傑被授予少將軍銜,她們是誰?有什麼樣的成就?
    1955年,新中國舉行了首次授銜儀式,有1000多名將領獲得了軍銜,成為了共和國的開國將軍。然而,在這1000多名開國將軍中,只有一位女性將軍,她就是開國女少將李貞將軍。但時隔33年後的1988年,我軍又重新恢復了軍銜制度。又先後有5位女性將軍,因功被授予了軍銜。
  • 1955年,看守倉庫的老人正在工作,突然被接到北京,授予少將軍銜
    中國曾經經歷了很多難以想像的磨難,在同惡勢力奮力抗爭的期間,出現了很多傑出的領導人和將領。很多英雄人物雖然為國家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不求任何回報。今天要介紹的就是一位默默無聞的英雄,他就是蘇魯,在1955年,原本在看守倉庫,突然被接到北京授予了少將軍銜。這是怎麼回事呢?蘇魯生在湖南瀏陽,家裡很窮,小小年紀就要下地幹活,長大後為了多賺點錢去過很多地方,蘇魯在外面看到了很多新鮮事物,接觸到了很多新思想,當時的年輕人大多充滿熱血和愛國情懷,蘇魯也萌生了參軍的想法。
  • 他是國民黨起義將領,曾親率軍隊攻入漢城,1955年授中將軍銜
    為爭取曾澤生的起義,避免更多無畏的犧牲,組織調來十幾名雲南籍的幹部,朱德總司令更是親自寫信給曾澤生等人。在我軍工作人員的不斷努力下,曾澤生於1948年10月17日率部起義。自1946年6月底,國民黨全面撕毀《雙十協定》,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統治集團違背了全國人民迫切要求休養生息、和平建國的意願,因此許多反對內戰的國民黨將領和士兵紛紛起義,脫離國民黨陣營參加解放軍,著名愛國將領高樹勳就是其中之一,他就曾在1945年10月率部在邯鄲前線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