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法)
文章分類|歷史奇聞
文章字數|1004字,閱讀約3分鐘
1947年7月,我軍由戰略防禦轉為戰略進攻。隨著三大戰役的勝利,兩軍在實力對比上早已發生變化。渡江戰役打響後,人民解放軍渡江南下,長驅直入。大勢所趨,國軍將領紛紛叛變或率兵造反。
更難得的是,他們加入解放軍營區後,表現都非常出色,為祖國的解放事業立下了不朽的功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這些將軍都成為開國將軍。其中4人被授予少將軍銜。他們是誰?
張世珍
張世貞,1905年生,山西聞喜人,北方陸軍軍官學校畢業,畢業後參加晉綏軍。晉綏軍分裂後,張世珍任傅作義第73師連長。抗日戰爭時期,他從中校團副師長晉升為新32師少將副師長。抗戰勝利後,升任第七師少將師長。1949年跟隨董其武參加綏遠起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志願軍第37軍軍長赴朝作戰。回國後升任第69軍副軍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維真
魏震,1895年生於湖南邵東,先後畢業於保定軍校第三期,陸軍大學第三期。北伐戰爭結束後,他升任國民革命軍第19師第4團團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31軍135師副師長,參加了臺兒莊戰役,崑崙戰役。
解放戰爭爆發後,他不想和同事們一起打仗。回到邵陽任寶永警備司令部司令。任職期間,他多次向地下黨提供情報。1949年在邵陽起義,建國後任21兵團副司令員。後赴廣西參加剿匪作戰,1955年被任命為少將。
鄧兆祥
鄧兆祥,1903年生於廣東高要。11歲入黃埔海軍學校,在中國各海軍學校學習11年。1930年赴英國,先後進入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和英國海軍魚雷學校學習。畢業回國後,他成為當時中國最優秀的海軍人才。
像他這樣的人才不在要職,真可惜。1949年發動「重慶」起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安東海軍學校校長,青島海軍快艇學校校長,海軍第一學校副校長,1981年任海軍副司令員。
林遵
林遵,1905年生於福建福州。他19歲進入煙臺海軍學校,畢業後考入英國皇家海軍學院。回國後,他擔任海軍艦長。抗戰爆發前,他赴德國學習潛艇技術。回國後成為國軍海軍參謀總長辦公室參謀。抗戰勝利後,任海防第二艦隊司令。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三日,他率領第二艦隊全體官兵在南京八鬥山江面起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華東軍區海軍副司令員,海軍學院副院長,東海艦隊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這裡是《玲秀那的紀實》,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