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讀書日,想和朋友們分享一下我的讀書故事。
我從小喜歡讀書,無論是兒童讀物還是長篇小說,都能讓我愛不釋手,廢寢忘食。每當捧著厚厚的一本本書籍,浸潤於從內而外散發的書香,我總會想作者是什麼模樣?他們是多麼了不起,才會用文字表達那麼豐富的內容,闡述那麼深刻的哲理。
在小學畢業前,我就已經讀過好幾遍《西遊記》、《紅樓夢》了。那是純粹的自由閱讀,沒有人要求你必須讀或者推薦你讀,父母也沒有幹涉阻攔我去讀。家裡的書不少,就那麼隨意地放在書櫃裡。作業不多,學習也不累,閒下來我就去翻翻,喜歡哪本就看哪本,興之所至,目之所及,隨心而閱。書讀多了,慢慢地人就靜了,心裡裝的事就多了,無用的話就越來越少。
讀書帶給我最大的益處是:寫作文不發愁,語言詞彙積累的很充裕。還記得在小學畢業考試時寫的作文,要求以《路》為題,寫一篇作文,內容體裁自由。同學中大部分都是寫生活中的道路,大路小路,山路公路,泥路水路等,我寫的是張海迪的人生路。當時全國正掀起學習張海迪的熱潮,我有感而發,寫了海迪的感人事跡和成長之路,進而引發每個人都應奮發圖強,不能自甘墮落等。那次作文得了全校唯一一個滿分。後來的學習工作中,讀書帶給我的積累和底蘊,成了我不斷成長,完善自我,克服挫折不斷向前的精神助力。我想:讀書將會是我一生最大的愛好和摯友,有了它生活才充實而有意義。
現在不少孩子不願讀書,覺得沒有遊戲刺激,沒有動畫故事片有趣,可是大家不知道,這些遊戲、故事的起源都來自書中的文字和創意。讀書會使人沉靜,在閱讀中去領悟和思考。讀完無論思想認識還是分析邏輯能力都會得到提高。古今中外取得大成就者,都是愛讀書的人。飽學之士,腹有詩書氣自華,文韜武略自在心胸;再回顧那些遊戲故事,玩時熱熱鬧鬧轟轟烈烈,可是結束時又會留下些什麼?多少聰明伶俐的孩子貽誤其中,甚至走火入魔,步入歧途。
北大才女盧新寧在北大中文系畢業典禮上,做過一次演講《在懷疑的時代依舊需要信仰》,她說:你們不缺前輩大師的庇蔭,更不少歷史文化的薰染。《詩經》《楚辭》的世界,老莊孔孟的思想,李白杜甫的詞章,構成了你們生命中最為激蕩的青春時光。我不需要提醒你們,未來將如何以具體瑣碎消磨這份浪漫與絢爛;也不需要提醒你們,人生將以怎樣的平庸世故,消解你們的萬丈雄心;更不需要提醒你們,走入社會,要如何變得務實與現實,因為你們終將以一生浸淫其中。因此,在你們走向社會之際,我想說的只是,請看護好你曾經的激情和理想。在這個懷疑的時代,我們依然需要信仰。
這裡我想告訴同學們:在身邊浮躁喧囂的時候,我們依然需要成長,浸潤書香,去探求人生價值的取捨和真諦吧!
小學中高階段,是孩子提升閱讀能力的黃金時期,加大閱讀量,從閱讀經典史籍開始。青少年讀史記,班上的孩子們正在閱讀,推薦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