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常談,日系車到底安不安全?

2021-01-08 木倉買車網

[車友頭條-車友號-車業雜談]  隨著國內汽車市場的日漸成熟,汽車安全性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重視。而在坊間,有一個爭議了很久卻遲遲沒有確切答案的問題:日系車到底安不安全?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得知道,什麼是汽車安全。

汽車安全分為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主動安全是指保持汽車駕駛的穩定性,從而避免交通事故;被動安全是指汽車在發生事故以後對車內乘員的保護。汽車的安全性由多種因素決定,除了最為重要的人的因素外,基於車輛本身最主要的因素有如下三個:車身用料、車身整體結構、主被動安全系統。

首先說到車身用料,必須要明確一點的是,「鋼板越厚汽車越安全」的說法並不科學。鋼板的主要作用是吸能,鋼板太厚,即使能減小汽車碰撞時的形變,但會把碰撞時產生的力傳遞給車內乘客,致使乘客受到更大的撞擊;當然,鋼板太薄,可能連最基本的防護都做不到,也不可取。因此,在車身用料方面,必須剛柔並濟,既要有軟性材料吸能,也要有剛性材料抵抗一定的衝擊力。

客觀來講,日系車的「皮」並沒有想像中的薄。據了解,日系車的平均鋼材強度介於國產車和德系車之間(三者比較),在減輕車身自重與安全保護性之間做到了較好的平衡。而減輕自重也有利於汽車輕量化,眾所周知,汽車輕量化是當今汽車發展趨勢,輕量化的車身設計能夠減小剎車產生的慣性,縮短制動距離,提高車輛行駛的安全性。因此,從這一方面來看,「日系車皮薄不安全」說法的依據並不充分。

車身結構是車輛的骨骼,是汽車安全的頂梁柱。

在車身結構方面,日系車都有一套獨特的安全設計理念,豐田的GOA技術、本田的G-CON技術及馬自達的3H車身等,都可以作為代表。

以馬自達6的3H車身結構為例,3H車身結構為加強車身結構,它能保證在車輛發動機前倉和其它部位變形後,乘員倉室不變形,是一種最大程度保護室內乘員的人性化安全設計。此外,3H高鋼性車身在局部鋼板厚度、塑性變形效果、吸收衝撞能力和乘客艙要求的硬度指標上具有優勢,能有效的提高汽車吸收碰撞能量的能力。

而許多日系車在碰撞測試中都獲得五星安全標準的成績,也說明了一些問題。

最後說到主被動安全系統,被動安全配置方面主要有氣囊、安全帶、兒童座椅等;主動安全配置包括ABS防抱死系統、制動力分配系統、牽引力控制系統、剎車輔助系統、車身穩定系統、上坡輔助系統等。

日系車中很多車型都沒有ASR、ESP等配置。以日產軒逸為例,全系沒有ESP、ASR;同樣,豐田卡羅拉、雷凌1.6L全系也不配備ESP、ASR。可以說,相比於歐美系車型,日系車在安全配置方面也確有不盡如人意之處。

應該來講,日系車在輕量化設計上做得不錯,當然,在追求經濟性的同時,也應該豐富車身安全配置,為消費者提供更為全面的安全保障。然而,在駕駛時,汽車本身的安全性能雖然重要,但安全駕駛意識更為關鍵。不管車輛本身能提供多高的安全保障,都無法確保萬無一失。因此,遵守交通規則,文明禮讓,緩慢行駛,是每一個駕駛員的責任。

(版權歸車業雜談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和作者)(文/車友號 車業雜談)

相關焦點

  • 「德國香腸」VS「日系薄餅」,到底哪家車型更安全?
    要說那什麼食物比喻日系汽車,我想用「日系薄餅」來冠名日系車是再好不過了。在中國不知道從何時起,日系車就被大肆批判為偷工減料,採用鋼材明顯薄於其他車系,一旦發生車禍日系車的零件就破碎不堪,所以日系車皮薄便「家喻戶曉」。
  • 日系車的重量其實並不輕,安全方面也絲毫不差
    在很多朋友的思維中、日系車在安全方面是短板,就像慣性思維中日系車皮薄、車輕、從而省油、但不安全;可這僅僅是一種找不到出處的說法,實際上日系車的皮不薄(蒙皮薄厚是有範圍標準的,幾大車系都有薄有厚)、車子也不輕(至少不比同級別的歐系車輕)、安全方面不差、當然也不省油(除混動外
  • 中國公正的碰撞測試「鐵面無私」,日本車安不安全一撞便知
    比如日本車輕,跑高速飄啊!說日本車低速碰撞潰縮明顯,不安全。這就相當於你去看房子,你扣了下牆說:白水泥掉了,這樓質量不好!道理很相似,房子安全穩固全靠鋼筋水泥框架,車安不安全,關鍵看車架!大家都知道在中美兩國都有兩個非常有信服力的安全碰撞測試機構,分別是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中國新車評價規程和IIHS!
  • 堵了車後才知道,日系車和美系車到底有什麼差距,後悔現在才知道
    在國內的汽車市場上,國產品牌、日系車、美系車、德國系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在很多用戶眼裡,日裔車和德國車是天生的競爭對手,兩個陣營的競爭也非常激烈,特別是豐田和大眾的鬥爭一直沒有停止過,今天要和大家討論的是日系車和美系車到底有什麼差距,有車主表示,堵了車後才知道兩家的差距,後悔現在才知道
  • 日系車到底飄不飄,馬自達和阿特茲怎麼樣,你怎麼評價
    前後平衡對汽車操縱性的影響, 正如很多朋友對前後權重都知道的那樣,50:50的概念每個人都很清楚,但做起來不容易,至少要學會取捨, 用後車平衡50:50左右比較簡單,用前車追求這個是不現實的,馬自達真的是這麼做了。
  • 為什麼日系車主出事故,車都撞爛了,下一輛車還要選日系車
    如果有很多日系品牌和品牌共同開發的話,還是會選擇日系品牌,日系車適合國內的汽車環境,但是,現在很多人說日本的車皮很薄,但是,根據車種的不同,即使很多日系車在事故發生後,車輛遭遇事故,這些日系車的車主依然選擇日系車,這到底是為什麼?
  • 高速公路上德系車和日系車相撞,誰會損失更慘重?
    最近,大家在後臺看了網民的提問,在高速公路上德國車和日本車相撞了,很多網友也很好奇,據說日本車一直皮薄,如果德國車和日本車在速度快的情況下相撞的話,會是什麼樣的結果呢?首先大家必須改變一個觀點,所謂的日本車的皮薄而不安全,美國IIIHS機構進行的衝突測試被認為是最權威、難度最高、最嚴格的,在IIIHS安全碰撞測試中,很多日系車的成績都很優秀,所以比起相信謠言,看權威機構發布的信息更可靠。汽車的安全性不是看引擎艙口和車身的鐵皮的硬度來下結論,而是看框架使用的鋼材的種類,發生碰撞時可以保證車輛嗎?還是保證人?
  • 日系居然比豪車安全?別不信 歐洲權威都給我們測試了!
    提到碰撞這個問題,似乎很多用戶對於這些數據都非常的敏感,哪怕有時候確實不太明白數據指標,但也希望可以為自己的選車作一個參考。或許我們在路上駕駛這些指標對我們來說並不需要太過於緊張,但用戶則希望在發生碰撞的那一瞬間,可以讓自己在車內安然無恙。最近,即將在國內進行上市的全新奧迪A3就在歐洲完成了E-NACP的碰撞測試,並且拿下了五星的優秀成績。
  • 日系車偷工減料,防撞梁泡沫填充,這不兒戲嗎?
    引言日本車向來是質量的保證,在國內也是有口皆碑的,但有人卻質疑:日本車偷工減料嚴重,連防撞梁也是泡沫造的,這不兒戲嗎?1. 日本車的防撞梁真是用泡沫造的嗎?首先,日系車防撞梁用泡沫填充並非假事,不信你自己可以找臺日系車拆拆就知道了。
  • 日系A級車中的安全之王,中保研測試滿分,碰撞成績一點不輸3系
    一直以來在國內消費者的心目中,德系車的安全性始終高於日系車,很多人在購車時也是衝著德系車的安全性去的,然而,在2019年年底,碰撞測試結果公布後,可以說在國內消費者的慣性認知下,日系車的整體安全性能幾乎對德系車形成了碾壓之勢,而出乎大家意料的是。
  • 車輕、皮薄、高速飄,日系車安全性真的堪憂嗎
    我想現在對車的安全有了新的認識,人們已經看不到鐵皮的厚度,或是聽到關門的聲音來判斷安全性了,但是,也不能否定有人相信這些傳言,今天咱們就來討論一下車輕、皮薄、高速飄到底對安全有什麼影響。由物理學原理重量大的物體的動能更大,在發生碰撞時動能更難阻擋,例如一輛兩噸皮卡的迎頭撞上一噸前頂轎車,必然是小汽車損失更大,皮卡丘由於重,其運行狀態更難改變,但是,超越車型進行比較顯然沒有意義,放在同一類型的車上的話,車的重量沒有很大的差別,這個影響不會產生足夠的差距,而且從數據來看,每輛車都是同一類型的車輛,在日系並不是最輕的。
  • 車皮薄,出事故還被撞爛,為什麼下一輛車還選日系車?
    眾所周知,日本車的車皮很薄,而且減配也很嚴重,如果發生什麼事故的話,安全方面的保障也非常低,但是即使如此,還是有很多車的車主買日系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眾所周知,日本車的皮很薄,而且撞車的安全性不高,但是日本車在撞車測試中,安全係數總是以前的,而且比其他品牌高,有人在買車的時候也在關注這個撞車測試,知道這個測試的人每年都會有日本車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上榜,這是因為碰撞測試並不是測試車輛有多強的撞擊力,而是通過相同的撞擊來決定車輛的受傷程度,也有意見認為,日本車的車皮很薄,所以車架越硬越好。
  • 日系車質量榜單重磅更新:只有30個車型及格,日系車不用囂張了...
    【本文導讀】由於許多年前眾多周知的原因,很多車主不喜歡日系車,俗話說得好「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足見日系車的過硬質量,但是時至今日,日系車的質量到底如何呢?日系車質量榜單重磅更新:只有30個車型及格,日系車不用囂張了!
  • 奧迪A7撞上本田思域,車損下車臉都黑了:這就是日系車的實力?
    奧迪A7撞上思域,德系車和日系車安全差距高下立見,車主差點自閉!德系車和日系車在我國是非常龐大的兩個陣營,它們也用多年的競爭詮釋了互相成就。從現場的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出,這輛思域的車尾出現了非常明顯的損傷,整個車尾的多個部件都嚴重凹陷,車主瞬間感到慶幸,若不是安全氣囊及時彈出,自己還有機會下車觀望嗎?但是他看到奧迪車損的時候,表情卻有些僵硬了,剛剛還覺得自己的思域不錯,但一比較卻有些抬不起頭了。
  • 公認安全性能好的5大汽車品牌,日系車、美系車上榜,國產車呢?
    第1個沃爾沃,雖說現在沃爾沃已經成為了吉利旗下的一個汽車品牌,早在2010年的時候已經被吉利給收購,但是它的安全性能一直持續了下來。沃爾沃是以生產轎車起家,它的創始人對汽車一直有著一股衝勁以及自己獨特的熱情,造車這麼多年來一直不忘初心,使得沃爾沃成為了安全品牌的代名詞。
  • 日系、法系、德系、美系,哪個車系的車安全係數最高?
    日系、法系、德系、美系,哪個車系的車安全係數最高?估計有很多車主都會說「德系車、美系車是最耐撞的」、「法系車、日系車是最不耐撞的,安全係數最低的」。核對的標準在哪裡?以車重來衡量汽車的安全係數嗎?一直以來,消費者對安全這個概念總會混淆,所謂的德系車美系車車身重,肯定安全,而日系車皮薄,輕飄飄肯定不安全,這是最常見的說法,但事實並非如此。汽車的安全係數高低跟車身的重量沒有多大的關係。無論是德系還是日系,近年來不乏都出現過斷軸事件,車的安全是跟車的結果設計有很大關係,重量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因素。
  • 一些安全生產問題怎麼成了「老生常談」
    國務院安委辦的通報指出,事故暴露出的突出問題:一是違法組織生產,二是採用落後淘汰的以掘代採採煤工藝違規生產,三是逃避安全監管,四是安全管理混亂,五是違規越界生產區域恢復生產沒有驗收。2015年5月15日15時27分,陝西省西安相伴商貿有限公司租賃一輛私人大客車,行駛至鹹陽市淳化縣一處下坡轉彎路段時衝出路面,墜下右側35米深崖,造成35人死亡、11人受傷。
  • 發生重大車禍,德系車日系車,誰能保命?
    我們是怎麼帶著刻板印象看待各車系的?日系車:省油輕便,但車身薄經不起碰撞國產車:價格低但不耐用,三大件不行德系車:皮實耐用,但比較費油那麼問題來了,高速上不幸發生車禍:日系車德系車,誰保命?來看看德系日系車的「安全原理」。日系車,採用「吸能」設計,除了人坐的地方都當做緩衝空間減小碰撞產生的衝擊,從而保護車內人員。德系車採用加強硬度保險槓,在發生碰撞後保持車身的完整性。這能得出德系車比日系車存活率高的結論嗎?小編翻閱事故資料,發現車輛前後、碰撞位置、車型不同,德系車日系車各有勝負,不能一概而論。
  • 都說德系車皮厚安全,日系車皮薄不耐撞,車禍告訴你答案別被騙
    日系車和德國系車在我們眼裡有很大的差別,例如,日本車的油耗很好,很結實,但是車皮很薄,德國車在我們眼裡是動力強、品質好、車皮厚的車,至少皮厚,碰撞時可以減輕一點傷害,車主和乘客的安全真的是由皮厚還是薄決定的?皮薄的話不一定安全嗎?車皮的厚度一定很安全,今天詳細調查一下這輛車的耐衝擊度。
  • 很多日系車沒有倒車雷達,是不是偷工減料?內行人說出心裡話
    因為人們買車基本都是在十萬級別的家用車,性能方面是沒有很大的差別的,有細微的差別也感受不出來,於是就只能在配置享受上面下功夫。日系車是合資車中的大頭,省油耐用也是消費者喜歡的優點,但是有車主就發現,不少日系車上沒有雷達。倒車雷達是幫助車主停車的好幫手,與倒車影像相互配合將會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