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文096:七年級下冊,龔自珍《己亥雜詩》

2020-12-15 語易讀書

己亥雜詩(其五)

[清]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注釋

①選自《龔自珍全集》第十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清道光十九年(1839)是己亥年,這一年詩人辭官離京返回杭州,後又北上迎接眷屬,往返途中共寫成七絕315首,總題為《己亥雜詩》。這是第五首。龔自珍(1792—1841),字璱(sè)人,號定盦(ān),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學家。

②〔吟鞭〕詩人的馬鞭。吟,指吟詩。

③〔落紅〕落花。後兩句詩言外之意是說,自己雖然辭官,但仍會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

譯文

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 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解讀

這首詩是《己亥雜詩》的第五首,是作者剛剛離開京城時寫的。

詩的前兩句抒情敘事,在無限感慨中表現出豪放灑脫的氣概。一方面,離別是憂傷的,畢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雲,往事如煙;另一方面,離別是輕鬆愉快的,畢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籠,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裡另有一番作為。這樣,離別的愁緒就和回歸的喜悅交織在一起,既有「浩蕩離愁」,又有「吟鞭東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廣闊天涯。這兩個畫面相反相成,互為映襯,是詩人當日心境的真實寫照。

後兩句展開聯想,用比喻手法,移情於物,借「落花」自喻,掉落的花瓣並不是冷酷無情、自哀自憐的,是消融在泥土中以更好地保護盛開的鮮花,表現了詩人超凡脫俗的寬廣胸懷。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議論,自然而樸實。「化作春泥更護花」,也表現出詩人雖然脫離官場,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不忘報國之志,以此來表達他至死仍牽掛國家的一腔熱情。

相關焦點

  • 清代改良主義先驅者,龔自珍,己亥雜詩
    大家好,我是何亞萍,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龔自珍《己亥雜詩》的思想內容怎樣?龔自珍的文學理論思想如何?道光十九己亥(1839)年,龔自珍因不滿朝政而辭官出都,一路上以詩的形式記錄所見所聞、所知所感、所接友朋、所歷山川,同時對自己的生平、著述、思想發展、政治主張、官跡、交遊等作了一番檢討,遂成雜詩三百一十五首。雜詩反映了異常廣闊的生活面,體現了作者成熟的思想。雜詩表達了作者對古代文化的熱愛和接受。
  • 未來講堂|龔自珍《己亥雜詩》誦讀:原傑
    未來講堂|龔自珍《己亥雜詩》誦讀:原傑 2020-12-15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譯典 | 龔自珍《己亥雜詩》
    龔自珍(1792~1841),字璱人,號定盦。浙江臨安(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詩人、文學家和改良主義的先驅者。著名詩作《己亥雜詩》共315首。
  • 老師為何說「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出自《己亥雜詩》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出現在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的第10課《青山處處埋忠骨》。在課文的最後,有一句「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應該是課文中的「點晴之筆」。查看網絡上的一些老師發布的教案,還有一些老師的課件,最常見的說法,是出自《己亥雜詩》之一: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個說法,流傳最廣。也是最讓人感慨的事。為什麼這樣明顯錯誤的說法,竟然能夠廣為流傳?
  • 龔自珍最經典的一首《己亥雜詩》,最後兩句堪稱清朝的時代最強音
    文|丁十二再過幾天,農曆己亥豬年就要過去了。讓我們在最後時間抓住己亥年的尾巴,來讀一首《己亥雜詩》。準確來說《己亥雜詩》不能算作它的題目,因為這是一組詩,是清代詩人龔自珍寫於己亥年即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這組詩一共315首。常見的為大多數人所熟知的是第五首和第二百二十首,分別選入中學課本和小學課本。
  • 小學古詩《己亥雜詩》朗讀+知識精講+課件教案
    【背景】  龔自珍的時代是一個風雨飄搖的時代,正是這樣的時代,產生了這位近代史上啟蒙思想家。他意識到封建的閉關鎖國政策行不通了,帝國主義的侵略更加暴露出封建主義衰朽沒落的本質。他以其才華,起而議政「醫國」,宣傳變革,終因「動觸時忌」,他於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辭官南歸,在途中寫下三百一十五首《己亥雜詩》。
  • 七年級下己亥雜詩翻譯和重點問題
    己亥雜詩龔自海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一、作者簡介龔自珍(1972~1841)字璱人,號定庵,清代思想家,文學家,著有《定庵文集》二、背景透視清宣宗道光十九年(1839),即巳亥年,龔自珍辭官南歸,正值暮春時節,點點飛花忽然惹起一股濃濃的離別之情,他情不自禁揮動馬鞭,吟出這首詩。
  • 龔自珍《己亥雜詩》
    龔自珍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鴉片。48歲辭官南歸,次年卒於江蘇丹陽雲陽書院。他的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治者的腐朽,洋溢著愛國熱情,被柳亞子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著有《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餘篇,詩詞近800首,今人輯為《龔自珍全集》。著名詩作《己亥雜詩》共315首。多詠懷和諷喻之作。
  • 五年級第12課古詩三首《示兒》《題臨安邸》《己亥雜詩》筆記匯總
    《己亥雜詩》是清代的思想家、文學家龔自珍在己亥年(1839年)寫的一組詩,共315首,課文選的是其中的一首。當時清朝的國勢日衰,英國利用鴉片入侵中國,朝廷分為主戰與主和兩派,龔自珍越位言事,竭力主戰,因而「忤其長官,賦歸來」。此詩就寫於詩人辭官南歸途中。
  • 七八九年級下冊古詩文常考默寫題匯總
    七年級下冊   01   竹裡館   王維   1.王維《竹裡館》一詩中,寫夜靜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兩句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2.王維《竹裡館》一詩中,寫詩人的活動的兩句是:獨坐幽篁裡, 彈琴復長嘯。
  • 五年級上冊語文全部古詩注釋及譯文,古詩賞析,記得收藏轉孩子
    孩子在小學階段就開始學習古詩了,在教學過程中,通常老師會給學生指出一些重點,例如一些古詩詞注釋和譯文都是需要掌握的重點知識。為了幫助孩子快速掌握古詩的要點,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份部編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全部古詩注釋、譯文和古詩賞析。
  • 清朝詩人,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其九十一至一百
    善詩文,文與劉孝綽並重於世,時稱「何劉」。詩與謝朓齊名。明人輯有《何記室集》。己亥雜詩·其九十三·同年盧心農元良,時知甘泉金鑾並硯走龍蛇,無分同探閬苑花。十一年來春夢冷,南遊且吃玉川茶。己亥雜詩·其九十四·過江淮間不困戹,何亦民、盧心農兩君力也黃金脫手贈椎埋,屠狗無悰百計乖。僥倖故人仍滿眼,猖狂乞食過江淮。
  • 已亥雜詩 【清】龔自珍
    相關介紹: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號定盦(一作定庵)。漢族,浙江臨安(今杭州)人。晚年居住崑山羽琌山館,又號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文學家及改良主義的先驅者。27歲中舉人,38歲中進士。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
  • 七年級下冊《古代詩歌五首》重要知識點梳理及達標練習題分析
    己亥雜詩(其五)一、題目解說:「己亥」是我國古代幹支紀年法中的己亥,這裡指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這年四月,詩人因不滿於朝政,辭官回故鄉杭州,九月又北上迎接眷屬,往返九千多裡,歷時八九個月。在此期間,寫成七絕315首,結成集子,總題為《己亥雜詩》。這是第五首。
  • 品讀《己亥雜詩》良禽擇木,世上最不該辜負的人是自己
    龔自珍辭官南歸寫了一年的雜詩龔自珍的幾百首《己亥雜詩》中,這篇是最為出名的兩篇之一,詩的用意也很明確,明著在寫勸老天爺振作精神,為中華降下人才,其實是在隱晦的勸諫當權者重新審時度勢,破除陳舊的制度,不拘一格的為朝廷為國家選拔人才
  • 《己亥雜詩》賞析題及答案
    己亥雜詩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簡析】古詩前兩句敘事:浩蕩離愁,辭官遠行;後兩句抒情:化泥護花,比喻明志。表達詩人雖然脫離官場,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不忘報國之志,仍要為國效力的奉獻精神。1.
  • 高考語文早讀19:天淨沙·秋思 山坡羊潼關·懷古 己亥雜詩
    【情境默寫】1.龔自珍辭官後,應好友之邀來到鎮江。在丹陽雲陽書院,他嘔心瀝血,培育後生,直至病逝。他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他在《己亥雜詩》中的諾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古詩鑑賞知識點整理,逢考必出的題型
    對於七年級的同學來說,剛升入初中時間不算很長,所以,一定要重視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因為每一首詩都能夠從中得出不同的感悟。而且文言文和古詩詞鑑賞所佔分值比重非常大,同學們平時一定要多積累自己的古詩詞及文言文修養,才能達到爐火純青的熟練地步。那麼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這一塊一定要注意,其實這是一個非常細心的過程。
  • 教育部發布1-12年級中小學生必背古詩文208篇(完整版)
    根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對中小學階段所有需要背誦的古詩文,整理如下。其中,1~6年級(75篇) ,7~9年級(61篇),10~12年級(72篇)。
  • 二年級語文下冊:內容填空+重點句子+組詞+古詩,期末複習好資料
    二年級語文下冊:內容填空+重點句子+組詞+古詩,期末複習好資料最近這段時間,經常有不少家長給我留言,二年級語文期末複習的考點有哪些,以及怎麼去幫助孩子複習等相關問題。二年級語文學習的知識很基礎,自然考試的內容也很簡單,孩子的複習主要可以從下面這幾個方面入手:1、字詞部分,2、句子部分,3、課文內容填空、組詞,4、古詩以及看圖寫話等等。在孩子綜合複習時,建議應該有一個側重點,比如孩子在古詩方面比較薄弱,那麼就著重複習古詩部分。當然其他的部分也不能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