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點領域布局一批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 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

2021-01-10 市商網

除了頭版內容,今天《人民日報》涉及財經的主要內容還包括:1、在重點領域布局一批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 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權威發布);2、明年一月一日起調整部分商品進口關稅 改善生活品質 支持產業發展(政策解讀);3、國家森林草原火災應急預案印發;4、堅持走團結合作之路(2020·年終專稿);5、國辦印發通知 建設第三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6、堅持深化改革開放,持續注入新動力(人民觀點)——用好「十三五」發展寶貴經驗④;7、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高地(人民時評);8、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 在貫徹實施民法典中全面履職盡責;9、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阿里巴巴集團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10、加強反壟斷監管是為了更好發展;11、1小時直達 成渝實現高鐵公交化運營;12、2019年超11億人次參加科普活動;13、數位化賦能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縱橫談)。

* 指導僅供參考,不作為交易依據

相關焦點

  • 重點領域布局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 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在重點領域布局一批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權威發布)本報記者 韓 鑫《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25日 第在應用推廣上,推動5G與製造、能源、交通、農業等實體經濟各個領域融合發展,加快推進傳統產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在可持續發展上,強化技術創新,持續推進5G技術研發試驗,同時開展6G願景研究。在新興產業創新發展方面,「當前,我國在5G、新能源汽車和工業網際網路等部分關鍵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並跑,甚至領跑,成為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 國新辦發布會:「十四五」時期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將重點...
    王志軍在回答上遊新聞記者關於工信部圍繞產業鏈、供應鏈開展工作情況及「十四五」期間將採取的措施等問題時指出,產業鏈、供應鏈概念是2018年以來國內外都非常熱點的詞彙。應該說,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水平是經濟發展到一定時期必然提出的要求,也是我們國家提出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內在要求。
  • 深圳布局9家製造業創新中心,我國唯一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
    他指出,在「雙區驅動」的發展機遇下,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在深圳創建有著重大的意義。「這是廣東省第2家、深圳首家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也是我國唯一的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
  • 既不「卡脖子」也不「掉鏈子」 創新產業鏈供應鏈這麼幹
    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十四五」開局之年,如何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解決「卡脖子」問題,確保不「掉鏈子」呢?來看本臺記者對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的專訪。但我國產業鏈、供應鏈仍然存在著基礎不牢、水平不高的問題,某些關鍵環節還存在著「卡脖子」風險,「補短板、鍛長板」勢在必行。 工信部部長 肖亞慶:一是要補短板,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強關鍵的核心技術攻關,然後布局建設一批國家製造業的創新中心。第二是要鍛造長板,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來打造新型的產業鏈。
  • 「十四五」工業和信息化領域聚焦三大重點
    同時將編制好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十四五」規劃,實施產業基礎再造、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在強化創新驅動發展,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方面,王志軍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是技術創新的主戰場,將進一步完善製造業創新體系,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進產業基礎再造,打牢基礎零部件、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關鍵工業軟體等基礎,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加快解決重點領域「卡脖子」和產業基礎薄弱問題。
  • 工信部:培養一批產業鏈...
    工信部門要完善製造業創新體系,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進產業基礎再造,打牢基礎零部件、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還有關鍵工業軟體等基礎,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加快解決重點領域「卡脖子」和產業基礎薄弱問題。分行業做好產業鏈供應鏈戰略設計和精準施策,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打造新興產業鏈,推動先進位造業集群發展,優化區域產業鏈布局,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
  • 補短板鍛長板 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以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為總攬,統籌布局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化重大科技項目的長遠布局,構建體系化、高效率、高質量的省級科技創新體系,實現重要領域自主可控,推動我省產品由「以價取勝」邁向「以質取勝」。積極推動長株潭躋身國際/區域科創中心序列。
  • 西安市現代產業布局規劃出爐
    西安市現代產業布局規劃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發展,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現就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優化產業布局制定規劃如下。
  • 經濟雙循環發展格局下孕育新機,怡亞通探尋產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新...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年初圍繞中國經濟、構建新發展格局、宏觀政策等話題答記者問時指出,2021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將著力做好五方面工作,首先就是著力提升供給體系質量。打造自主安全可控產業鏈供應鏈,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儘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
  • 圓桌丨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確保「十四五」開好局
    推動這一趨勢的主要因素有三個:一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使不少國家都經歷了生產中斷、供應鏈停擺的問題,引起了各國對目前全球產業鏈布局模式風險的擔憂。一些國家和跨國公司開始警惕「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的供應鏈風險,各大經濟主體對產業鏈的配置將從以前主要考慮生產效率轉向兼顧效率和產業安全,產業鏈布局的背後邏輯將發生重大改變。
  • 以工業網際網路為關鍵抓手推動製造業產業鏈現代化
    在缺乏製造業有力支撐的前提下,單一依靠完善的創新與產權保護體系,也無法真正提升巴西的綜合創新實力——在一系列政策、法規與資金實施後,以ICT產品出口指數、WIPO創新指標為代表的巴西創新綜合實力仍呈現出了顯著的下降趨勢(詳見圖3)。發展實踐表明,製造業是提高生產率和創造財富的最大推動力,實現製造業產業鏈現代化應成為全面推進產業鏈現代化的重點工作。
  • 山東將全面推行「鏈長制」,35條關鍵產業鏈每條形成「1個圖譜」「N...
    工業和信息化戰線是山東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主戰場、主力軍,記者從1月8日召開的全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十四五」開局之年山東將在工業和信息化領域重點推動七方面工作,而加快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居於首位:我省將全面推行「鏈長制」,聚焦10個重點產業、35條關鍵產業鏈展開深度解剖梳理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提產業鏈供應鏈 要求補短板、鍛長板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要統籌推進補齊短板和鍛造長板,針對產業薄弱環節,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儘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在產業優勢領域精耕細作,搞出更多獨門絕技。
  • 肖亞慶:把製造業做實做強做優 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_滾動新聞...
    改革開放40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製造業創新能力顯著提升,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湧現,一些前沿領域開始進入並跑、領跑階段,科技實力正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但也要清醒看到,我國製造業創新能力還不強,特別是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從「0」到「1」的重大原創性成果缺乏,加快提升創新能力十分迫切。
  • 工信部部長肖亞慶:把製造業做實做強做優 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
    改革開放40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製造業創新能力顯著提升,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湧現,一些前沿領域開始進入並跑、領跑階段,科技實力正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但也要清醒看到,我國製造業創新能力還不強,特別是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從「0」到「1」的重大原創性成果缺乏,加快提升創新能力十分迫切。
  • 全力打造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的佛山路徑
    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佛山是一座有著深厚改革開放基因的城市,改革和創新是這座城市的鮮明底色。市委書記魯毅近期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佛山將努力為產業發展注入創新動力,推動製造業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推動製造業大市向製造業強市轉變,朝著建設面向全球的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這個目標穩步前進。
  • 肖亞慶部長《學習時報》撰文:把製造業做實做強做優 堅定不移建設...
    改革開放40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製造業創新能力顯著提升,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湧現,一些前沿領域開始進入並跑、領跑階段,科技實力正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但也要清醒看到,我國製造業創新能力還不強,特別是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從「0」到「1」的重大原創性成果缺乏,加快提升創新能力十分迫切。
  • 培優做強重點產業 推進「十四五」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
    當前民營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建議吸引好企業,推動更多優質民企紮根福建精耕主業;強化新平臺,促進現代服務業和先進位造業深度融合;優化軟環境,為提升全要素生產率提供體制機制保障。做全「本土」鏈條,塑造以福建製造為主的國際生產體系;做精「鏈主」企業,建立健全全球研發、生產和營銷體系,提升合規競爭力;做大「優勢」集群,形成一批供應鏈體系完整、國際競爭力強的產業集群。實施供給「高端化」再造工程。打造國家級製造業創新平臺,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推出市場競爭力強、質量效益好的製造精品,發展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製造領域名品、名企、名家,打造「福建製造」金字招牌。
  • 聚焦四大發力點 打好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健全體制機制,打造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位造業集群,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在國際競爭加劇、國內部分製造業產業鏈外遷速度加快的背景下,中央做出這一決策部署,具有鮮明的時代背景和很強的針對性,為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標。
  • 江蘇兩家「國」字號創新中心,怎樣驅動產業鏈攀升?
    近日,工信部正式批覆國家集成電路特色工藝及封裝測試創新中心落戶無錫,這是繼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後,全省第2家、全國第16個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  「國」字號製造業創新中心「新」在哪裡?將如何引領我省製造業創新發展,拉動產業鏈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