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慈鯛魚繁殖以及魚苗飼養的一些閒話

2020-12-22 元野自然

關注元野自然,了解更多自然

當我們專注於飼養一種觀賞魚時,到了最後,往往都會,或者說是情不自禁的將目標指向繁殖,看著自己飼養的觀賞魚孕育出新的生命,是一種極大的樂趣,同時也是一個極具成就感的事情。而在所有的觀賞魚種,慈鯛應該算是繁殖難度並不是很高,其親魚的交配和繁殖往往在不經意間就會發生,而不需要去刻意的引導。

繁殖前的準備工作

慈鯛的繁殖雖然不是很難,但是如果我們想把魚苗的損耗降到最低,且能夠順利帶大的話,還是需要提前做一些準備的。

獨立的繁殖缸通常,我們飼養慈鯛魚除了一些個別的品種,一般都是多品種混養的,而慈鯛魚基本上都是肉食性觀賞魚,如果就任其在原缸中繁殖的話,那麼我估計其餘的慈鯛並不介意這些送到嘴邊上的魚子醬,而且有些沒有完全發育成熟沒有繁育經驗的慈鯛親魚也會吃掉它們自己的後代。

所以我們一般都需要額外準備一個繁殖缸,缸中底沙可鋪可不鋪,但是需要放一些陶罐或者沉木之類的,便於慈鯛產卵在其上面,當然有些種類的慈鯛是口孵的,但是放一些陶罐和沉木進去總要比不放要好一些,可以提供給親魚躲藏的地方。另外我們的繁殖缸一般不會很大,養的魚也比較少,所以綜合考慮,過濾我們一般選擇水妖精過濾器,不會造成太大的水流,以影響剛孵化的幼魚。

繁殖缸中的水我們一般直接取原缸中的水就可以了,這樣做是為了儘量的減少水質的變化,減弱移缸後親魚可能發生的應激反應。

親魚的準備繁殖肯定是要親魚的,這裡就不詳細說怎麼去區分雄性魚和雌性魚,因為不同的慈鯛的區分也是不盡一樣的,但是總的一條,雄性魚一般體型較為修長,雌性魚體型一般較為圓潤。

至於如何去挑選合適的處於發情期的親魚,這需要一定的經驗,首先自然是要挑選健康的個體,其次自然是要正處在發情期的,這個可以通過體色來分辨,接近成熟或者已經成熟的親魚,在發情期,體色一般都會變得格外的鮮豔,有過一次繁殖經驗的玩家,基本大致上就能分辨清楚了。

親魚的移缸親魚的移缸應該以儘可能的輕柔穩定為前提,儘量的減少打擾,如果原缸足夠大的話,可以用類似魚籠之類的捕魚工具將親魚引誘至魚籠中,再小心移到繁殖缸中,就是比較麻煩。所以一般情況下,直接用魚撈撈就行了,動作儘量放輕柔一點就可以了,養定的慈鯛一般都比較穩定,就算受到一些驚擾,待進了繁殖缸,靜養一段時間也就恢復了。

魚卵的孵化以及幼苗的照顧

魚卵的孵化照顧以及孵化魚卵的天性是銘刻在慈鯛的遺傳基因裡的,所以一般而言魚卵的孵化我們都交給親魚自行處理就可以了。在孵化期間,親魚會全心全意的守護在卵的周圍,會用魚鰭煽動水流給魚卵帶去充足的氧,同時還會挑起那些發育不良或者未受精的廢卵。需要注意的是,在親魚孵化魚卵的時候,尤其是口孵習性的慈鯛,一般而言親魚是會停食的,而我們也要避免在孵化期間餵食,這是為了保證不會勾起親魚尤其是首次進行繁殖的親魚的饞意,導致吃卵的現象發生。同時也儘量不要去驚擾,要到驚嚇的親魚也有可能會發生吃卵的現象。

幼苗的照顧口孵習性的慈鯛,當孵化後,一般還會含在親魚嘴裡一段時間後才會吐出來,我們可以選擇依舊由親魚自己帶幼,如果想要保證存活率的話,或者基於其他的一些原因,也可以選擇人工將幼苗掏出來隔離照顧。從親魚嘴裡掏幼苗需要一定的經驗和手法,沒有一定信心和能力的建議還是任由親魚自己帶就可以了。

非口孵習性慈鯛的幼苗在剛孵化出來的時候,一般都會群聚趴在缸底或者其他介質上,且肚子上會拖著卵黃,卵黃會逐漸被幼苗吸收,為幼苗破殼初期提供充足的營養。待過一段時間後,幼苗會開始脫離缸底,圍繞著親魚,跟隨著親魚在水中遊動。

在這個時候,我們通常也會有兩種選擇,一種是依舊任由親魚自己帶崽子,由親魚帶大的魚苗通常體質都較為健壯,但是親魚在帶崽子的過程中可能會淘汰一些弱苗,所以一般存活率會低一些。另一種則是分離親魚和幼苗,將幼苗單獨進行飼養,一般的做法都是將親魚撈回原缸,將繁殖缸作為育苗缸來使用。

幼苗的開口和飼料慈鯛幼苗基本上都喜食活餌,所以用水蝨,微蟲,豐年蝦等來進行馴食開口。如果一時手頭沒有這些活餌,可以嘗試著用蛋黃水。將煮熟的蛋黃碾碎,用水調和,在用紗布進行過濾,所得的即為蛋黃水,將制的的蛋黃水用滴管滴進缸中即可。需要注意的是,蛋黃水應該即配即用,用新鮮的,另外蛋黃水特別容易壞水,所以在餵食蛋黃水後應該適當的換一部分水。

關注元野自然,了解更多自然

本文由元野自然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繁殖熱帶魚苗請注意,總結一下,我是如何把幾窩魚苗給成功養死的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輕鬆養水,快樂養魚!今天一位魚友私信養魚老道,問我是如何把這些迷你鸚鵡魚苗、金魚苗,還有孔雀魚苗給養活的?對於這個問題,我也做了適度的回答,突然間我就想起來一個話題,那就是,其實還有幾窩魚苗,被我徹底給玩完的呢,與其告訴大家如何把魚苗給養活了,還不如告訴大家一些關於魚苗死亡的教訓。
  • 飼養錦鯉魚苗如何餵食
    ↑ 點擊上方「花旺魚」關注我們飼養錦鯉的新手常常都會先飼養錦鯉魚苗或是錦鯉土炮,由於有很多錦鯉魚苗較小,比較脆弱,餵食很講究,那錦鯉魚苗如何餵食
  • 孔雀魚苗經常出現在魚缸水面正常嗎,多大的魚苗不會被水泵吸附?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前幾個月,養魚老道寫過一篇關於栽種竹節草繁殖孔雀魚的文章,對於這個事情,有些魚友存在一定的疑問,一個是說,為什麼大魚不吃小魚,再一個就是為什麼小魚苗不會被水泵給吸附呢?
  • 飼養孔雀魚大量繁殖要注意優勝劣汰,什麼情況可以淘汰種魚?
    前幾天晚上做了一次簡單的清理,順便也淘汰了幾條成魚,這個工作是一定要做的,否則的話,像我這種大小魚混養在一起的模式,剩下來的不能繁殖的種魚,也會出現攝食小魚的行為。由於不同批次魚苗都在這個魚缸裡生長,肯定會出現一種情況,那就是小魚苗越生越少,前幾批魚苗不斷長大,最後能夠攝食魚苗的就會越來越多了。
  • 最容易飼養的水草,可以用來繁殖多種觀賞魚,效果一定不錯
    根據我對竹節草的飼養觀察,它具有很多水草所不具有的一些特點:在飼養過程中,竹節草的一些優點一、很容易獲得,不用再去野外撈取因為之前繁殖一些小型觀賞魚,我們需要的水草大部分都是金魚藻或者是金絲草、蜈蚣草等
  • 很多孔雀魚的魚苗死在了隔離盒裡,原因到底會在哪裡?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小魚苗縮鰭、小魚苗針尾、小魚苗開始不斷死亡,這是很多魚友繁殖觀賞魚遇到的諸多問題,最近有不少魚友來詢問關於這方面的問題,無論是卵生魚還是胎生魚都有可能出現這種問題。
  • 黃石爬鮡的人工繁殖及魚苗培育初探
    曾有多家水產研究所和企業開展了石爬鮡的人工馴養及人工繁殖技術研究,但進展緩慢,未取得實質性成果,鮡科魚類的人工繁殖技術已是業界公認的難題。目前關於黃石爬鮡的研究報導較少,主要是關於系統分類、生物學特徵、生態學和基因方面 ,關於繁殖領域,僅有繁殖生物學、個體繁殖力及繁殖行為相關的研究報導 。
  • 金魚的繁殖與飼養
    金魚的繁殖季節南方為3~4月,北方為4月底至6月底。金魚一年即可成熟產卵,如果飼養管理得好,冬季水溫提高,金魚可以提前產卵繁殖。金魚也可多次產卵,約隔1~2周產1次,可產2~3次。金魚的雌雄識別金魚的雌雄在繁殖季節很易區別,雄魚的鰓蓋和胸鰭的第一根鰭條上有許多白色小突起,即星(圖1-31)追星的出現表示雄魚的生殖腺已經成熟,雌魚腹部膨大,比較鬆軟。2怎樣挑選親魚金魚1齡魚即可繁殖產卵,但2~4齡魚繁殖效果最好,其產卵量、受精率和孵化率都較高。雌雄魚配比為1:3至1:1都可。
  • 【名家專欄】錦鯉繁殖與魚苗鑑選(上)
    其食性較廣,是雜食性魚類;它的繁殖與普通鯉魚相似,可以自然繁殖。但為了能獲得更多的優質品,常對錦鯉的繁殖使用人工繁殖。 一.親魚的選擇作為種用的親魚,一般選三歲以上,個體在60釐米以上,血統純正,色質優秀,體質健壯者。
  • 最適合新手飼養的熱帶魚——月光魚
    其實這種選魚的過程只是對於新手來說有一些影響,對於大神玩家來說,養什麼魚結果都是一樣的。新手因為在之前沒有養過魚,如果入手的魚是那種飼養起來比較麻煩的魚,那結果將會使非常的悽慘,答案就是一整缸的魚無一存活。所以,在選魚方面一些萌新玩家還是需要注意的。
  • 錦鯉繁殖親魚如何選?魚苗如何淘汰?
    時下正值繁殖的季節,選別是錦鯉繁殖中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選別進行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下半年池揚的收成。說起選別,那自然要從繁殖說起了。錦鯉的繁殖是一項十分複雜的工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用於繁殖的親魚要經過嚴格的選擇和精心的培育,特別是選擇親魚時,首先應確定親魚的血統,也就是親魚的父母是否有良好的體型、優良的質地,以及抗病力的強弱等。
  • 飼養觀賞魚繁殖魚蟲很簡單,我們可利用家中很多的容器來搞繁殖!
    很多飼養金魚或者繁殖小型觀賞魚的魚友,越來越注重對於觀賞魚的魚蟲餵養,經過科學家們專業的測定,我們口中所說的魚蟲,也就是水蚤之類的水中小生物,它們所富含的多種營養成分和胺基酸、蛋白質等,都是最適合觀賞魚食用的,比起任何的魚飼料都要強很多、很多。
  • 自己魚塘的鯉魚,繁殖魚苗,養不大是什麼原因?
    在魚塘養魚的過程中,魚塘裡的任何魚種,都有可能繁殖魚苗。而,這些在魚塘裡繁殖的魚苗。一部分會出現養不大,或養不活。在這當中,也包括了鯉魚繁殖的魚苗。鯉魚繁殖的魚苗,在通常的情況下。都是吃其它魚吃剩的食物。或,吃雜食。
  • 家庭飼養孔雀魚繁殖後代不退化的方法
    今天我要和大家聊的是飼養孔雀魚該怎麼樣防止孔雀魚的退化問題。最近我的百家號後臺有好幾位網友私信諮詢我關於孔雀魚維繫的問題。大家的問題似乎都很統一,那就是在水族市場或者是一些玩家大神們手裡淘來的漂亮孔雀魚,可是養在自己的水族箱中繁殖出來的子代的品相和表現卻和它們的父母相差甚遠。
  • 繁殖季將近,這些金魚繁殖的知識,送給蠢蠢欲動的你
    家裡面的金魚上個星期開始追尾產卵了看著它們在缸裡歡快的追逐讓老王不由得感慨:啊~又一年繁殖期來了對於養金魚的朋友們來說繁殖金魚是飼養金魚時最大的願望但是每當到繁殖季的時候,很多人卻開始束手無措了所以,今天老王就給大家說說金魚繁殖時的那些經驗~讓想繁殖的朋友們也可以飼育愛魚的下一代
  • 分析孔雀魚飼養和繁殖中的三個常見問題,新手養魚要知道
    前言:今天我注意到,有很多魚友留言或是私信,諮詢我孔雀魚的飼養和繁殖問題,經過歸納,大致有以下幾個相對集中的問題:孔雀魚的公母區別?孔雀魚的繁殖需要注意什麼?為什麼一窩小孔雀魚長不大就死掉了?孔雀魚的繁殖確實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我來給大家順序分析一下。配對才能繁殖,這是毫無疑問的。理論上,群居的的孔雀魚不是「一夫一妻」制,因此,同一個水體裡只要有公魚有母魚就能繁殖。(成年、魚和水都正常的情況下)孔雀魚是卵胎生的小體型魚,也就是大魚直接生小魚。在孔雀魚的生產前,我們要確定是不是要生了?
  • 劍尾蠑螈的飼養繁殖教學
    ,當中有損失過不少精品,已繁殖了3年。小編自家飼養的劍尾蠑螈衝繩亞種劍尾蠑螈能在各種水體中棲息,包括水池,溪流以及人造環境(例如路邊水溝)。繁殖季節劍尾蠑螈在這些水體中會大量出現,成體和幼體都能在森林區域陸棲。
  • 使用蛋黃、魚飼料投餵魚苗,水質渾濁怎麼辦,幾個小妙招搞定
    肯定小魚苗的飼養密度和水體是第一位的前文說到,即使是我們使用了蛋黃水或者飼料碎末來投餵小魚苗,我們也可能遭遇到水質渾濁的問題,由於魚苗太小,特別是金魚、鬥魚苗等,也不建議大家去開什麼水妖精,過濾器那是想也別想,那麼這個魚缸的水質如果想要調理,唯一的方式就是水體足夠大。
  • 適合新手飼養幾種的小型觀賞魚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在家中養上一些觀賞魚,既可以培養耐性還能增加室內的溼度,在觀賞過程中看著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地遊動還能有效地釋放自己的壓力。雖說一般的常見的觀賞魚都是比較容易上手飼養的,但不同的品種還是有一些區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