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說的是兩個有點相似的供彈具——彈鼓和彈盤,它們常見的形狀都是圓形,但結構是不同的。
彈鼓
按照定義,彈鼓是槍彈同向,並基本平行於中軸線排列的可卸供彈具。這話說得很拗口,說得簡單一點就是,彈鼓內的子彈排列和彈鼓中軸線平行,如果我們把一個彈鼓平放在桌上打開它,裡面的子彈都是立在那裡的。
我們最熟悉的彈鼓可能就是蘇聯PPSh-41衝鋒鎗的71發彈鼓了。這種彈鼓外觀為圓餅狀,頂蓋上有卡扣,拿掉卡扣就可打開頂蓋。彈鼓中央有扭簧,底部有螺旋形的軌道,子彈排列在螺旋形的軌道中被扭簧和託彈板頂著,沿著螺旋軌道依次向外旋轉直到供彈口。
PPSh-41衝鋒鎗的71發彈鼓,子彈沿著彈鼓內的螺旋槽排列,被一個扭簧驅動的託彈板推向彈鼓供彈口。
使用類似彈鼓的武器還不止PPsh-41一個,美國湯姆森M1921、M1928衝鋒鎗也配有50發和100發的彈鼓。在美國執行「禁酒令」的上世紀30年代,各路黑幫就端著裝彈鼓的湯姆森衝鋒鎗大殺四方。
美國湯姆森M1928衝鋒鎗和它的供彈具,分別是50發、100發彈鼓和30發、20發彈匣
中國81式班用輕機槍的75發快裝彈鼓結構比較新穎,它的彈簧帶動一個星形撥彈轉輪,裝彈時不用順著螺旋線逐發裝填,只要把子彈一把一把塞進撥彈轉輪的撥叉之間就可以了。這種快裝彈鼓在歐美民用市場上也很受歡迎。95式班用輕機槍的彈鼓也是類似的結構。不過95式班用輕機槍因為是無託結構,為了在抵肩射擊時不妨礙射手,它的75發彈鼓是歪脖的,裝在機槍上朝左側拐一個角度。
81式班用輕機槍的快裝彈鼓,彈鼓內有放射形的撥叉,裝填時不必按螺旋線排列子彈,只要把子彈塞到撥叉之間,擰緊發條蓋上後蓋就行了。供彈時撥叉轉動,會自動將子彈排列好按照螺旋軌道送到供彈口。
95式班用輕機槍的75發快裝彈鼓,結構和81式輕機槍的類似,但為了適應無託槍的結構,供彈口是歪的。
蘇聯RPK班用輕機槍也有一種75發彈鼓,但這個彈鼓和81式輕機槍的快裝彈鼓比就遜色得多了。它不能打開後蓋一把把塞子彈快速裝填,只能從彈鼓供彈口逐發壓彈,而且它的形狀是帶錐度的,攜帶不方便。蘇軍的RPK班用輕機槍基本都使用40髮長彈匣,不用這個彆扭的彈鼓。
RPK班用輕機槍的75發彈鼓
除了圓形,彈鼓也有馬鞍形的,左右對稱,典型的產品如德國MG15航空機槍的75發馬鞍形彈鼓。MG15航空機槍主要裝在轟炸機的旋轉槍架上作為自衛機槍使用。馬鞍形75發彈鼓除了給MG15航空機槍用,MG34通用機槍也可以用。MG34使用馬鞍形彈鼓時要拆掉彈鏈受彈機,裝上彈鼓插口,由於使用彈鼓沒有撥彈鏈的動作,在使用彈鼓時,MG34的理論射速會比使用彈鏈時稍高。但這個彈鼓使用並不方便,所以極少看到有MG34用。到MG42通用機槍上,乾脆把使用彈鼓的功能給取消了。
德國MG15航空機槍和75發馬鞍形彈鼓
德國BF110雙發重型戰鬥機的後座通信射擊員正在給MG15機槍裝彈鼓
現在這種馬鞍形彈鼓也有人用,比如Beta公司生產了一種馬鞍形彈鼓,有多個型號,可以用在各種武器上。
馬鞍形彈鼓有個特點,就是彈鼓裡要有一些佔位的假彈,不然無法將最後一發子彈送入槍械供彈口。
馬鞍形彈鼓內有佔位的假彈,不然無法將全部子彈推出
如果馬鞍形彈鼓去掉一半,只留下另一半,那就是蝸牛形彈鼓,典型就是德國MP18衝鋒鎗的32發彈鼓,其實這種彈鼓最初是用在盧格P08炮兵型手槍上的,裝上彈鼓和木質槍套兼做的槍託能當一支「卡賓槍」用。
德國MP18I衝鋒鎗使用的32發蝸形彈鼓
魯格P08炮兵型手槍
彈鼓的特點是彈容量大,外形尺寸比彈盤緊湊,並且彈鼓的密封性要比彈鏈好,後者是敞開式結構,對灰塵汙垢比較敏感,所以彈鼓在衝鋒鎗、輕機槍等武器上都有使用。但是彈鼓的橫向尺寸還是大,這是它的缺點。
彈盤
彈盤的特點是,子彈在盤內是垂直於彈盤軸心的,相當於彈頭對著圓盤中心圍成一個圈,供彈時子彈圍繞著彈盤軸心做圓周運動。如果把一個彈盤平放在桌上打開,裡面的子彈是彈尖對著軸心躺著圍繞成一圈的。彈盤橫向尺寸太大,過於笨重,現代自動武器已經不見使用。
使用彈盤供彈的武器最典型的就是蘇聯DP輕機槍的47發彈盤,它的中心有一圈法條盤簧,子彈逐發裝入彈盤後,盤簧逐漸卷緊儲能。在機槍上供彈時,槍機推送一發子彈入膛擊發,盤簧就帶動彈盤內的撥彈齒轉動一格,把第二發子彈推到彈盤供彈口。
DP輕機槍的47發彈盤,子彈圍繞彈盤中心排成一個圈
DP輕機槍的彈盤頂蓋是可以轉動的,裝填時要這樣拉頂蓋拉環轉到底,壓緊扭簧,再裝彈。彈盤在機槍上供彈時頂蓋會隨著射擊轉動。
DP輕機槍的彈盤橫向尺寸很大,攜行時放在這個金屬彈盤盒內
DP輕機槍的47發彈盤內部結構
DP輕機槍是給步兵使用的武器,如果作為坦克機槍、航空機槍,47發彈盤的彈容量就顯得偏少,於是DP的坦克機槍型DT和航空機槍型DA使用一種63發三層彈盤,子彈在彈盤內分上中下三層。
蘇軍坦克兵正在給DT坦克機槍裝彈盤,這種63發三層彈盤比步兵用的47發彈盤厚很多
T-34中型坦克車體右側機電員操作的DT坦克機槍
蘇聯TB-3四發重型轟炸機上的DA-2航空機槍,這是DP的航空機槍型,也使用63發彈盤。
63發三層彈盤的結構示意圖,彈鼓軸心是螺旋形的,能將上層的子彈一邊旋轉一邊往下送。
除了蘇聯,其他國家的機槍也有使用彈盤的,比如英國的維克斯K機槍。該槍是導氣式原理、槍機偏移閉鎖、氣冷槍管的自動武器,原本是作為轟炸機、攻擊機後坐自衛機槍使用的,射速很高有950-1200發/分。在二戰中該槍被英軍沙漠遠程巡邏隊裝在吉普車上,利用北非沙漠戰場地形開闊,兵力稀疏的特點頻頻滲透到德軍後方發動突襲,打了就跑。維克斯K機槍的供彈具是一種300發彈盤,體積很大,裝在機槍頂部。
維克斯K機槍
裝在轟炸機後座上的維克斯K機槍
維克斯K機槍和取下的300發彈盤
這張北非戰場英軍SAS突擊隊的照片很有名,有讀者問我這是什麼機槍,今天就解答啦
我們熟悉的布倫輕機槍大多數時候都使用30發弧形彈匣供彈,但它還可配用一種100發彈盤,該彈盤主要供高射架槍時使用。
布倫輕機槍和100發彈盤
一戰時期英國、美國都使用過路易士機槍,這種機槍也使用彈盤供彈,但和上述幾種彈盤不同,它內部沒有發條扭簧,沒有動力儲能,裝在機槍上射擊時,利用機槍自動機前後運動,帶動專門的曲臂和撥齒一格一格推著整個彈盤轉動來逐發供彈。
1917年赴歐洲參戰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在操作路易士機槍,配用的是47發彈盤,這種彈盤沒有發條,下方是敞開的,外表有一格一格的稜,需要機槍自動機帶動撥杆一格一格撥著轉。
這不是打開底蓋的彈盤,這個彈盤本來就沒有底蓋
取下彈盤的路易士機槍,彈盤座下方能看到撥彈盤轉動的槓桿
路易士機槍撥彈盤的槓桿工作原理,槍機前後運動驅動一個曲臂,帶動彈盤轉動
除了47發彈盤(這種彈盤是雙層的),還有路易士機槍還有97發四層彈盤,四層彈盤主要是給航空機槍和高射機槍使用,提高火力的持續性。
路易士航空機槍使用的是97發四層彈盤
最後介紹一個非常特別的彈盤:日本八九式雙聯航空機槍使用的彈盤。八九式雙聯航空機槍是日本陸軍轟炸機、偵察機上的後座自衛機槍,發射日本7.7x58mmSR彈,和九二式重機槍彈種通用。該機槍有左右兩個獨立的槍身,通過聯動扳機同步射擊,每個槍身上方都有一個扇形的彈盤,單個彈盤彈容量45發。這種彈盤最奇特的地方是它與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的漏鬥供彈具一樣,子彈是連橋夾一起裝進去的,裝填時打開彈盤頂蓋,把扭簧驅動的撥彈杆撥到遠離供彈口的一側,然後在撥彈杆前方空間內豎著放5發橋夾裝的子彈,共放9夾,最後蓋上蓋板,將彈盤裝上機槍。
日本八九式航空機槍,有左右兩個獨立的槍身,用聯動扳機同步擊發
此圖和下圖取自《輕兵器》雜誌的圖解兵器,八九式航空機槍左右各有一個扇形彈盤(圖中標註為彈鼓)
打開的扇形彈盤,內部有一扇形撥動的撥彈杆,裝填時把扇形撥彈杆向遠離供彈口的方向拉到底,然後把9個裝滿的橋夾(5發一夾)豎著放到撥彈杆和供彈口之間的空間裡,再蓋上頂蓋。
相關閱讀:
讀者點登:圖說彈帶、彈鏈和彈鈑
彈鏈是如何輸送進機槍的?(圖多)
圖說供彈具之彈倉、彈匣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彩雲的機械整備間。公眾號以淺顯的科普短文為主,介紹槍炮彈藥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