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式班用機槍:75式彈鼓使用不便,機槍手更願意用30發彈匣

2020-12-23 騰訊網

軍隊裝備5.8mm95系列槍械,有20餘年歷史了,與蘇俄5.45mm、北約5.56mm形成了全球三大著名的小口徑槍械,三大口徑中,中方居其一,可謂有自己的特色。

其中,95式步槍和短突擊步槍(卡賓槍)裝備30發彈匣,有效射程400米,95式班用機槍,則採用75發彈鼓供彈,有效射程600米,也能使用95式步槍的30發彈匣。

由於95式班用機槍未採用當下流行的彈鏈供彈,而採用了全球許多軍隊已經捨棄的彈鼓供彈,顯然軍方考慮到了班用機槍的便攜性,以及步兵班已普遍裝備30發彈匣供彈的步槍以後,實際上對於班用機槍的依賴性已經下降了,將95式班用機槍設計成彈鼓供彈也是未嘗不可的。

在軍隊實際使用過程中,95式班用機槍射手,更願意攜帶30發步槍彈匣,而不是75發彈鼓,原因是彈鼓不僅重量死沉,而且裝填子彈麻煩,故障率也比彈匣高。

此外,95式班用機槍手,在攜帶兩隻彈鼓行軍,特別是跑步時,顯得非常不方便,彈鼓會不停地啪啪啪敲打腰間或是屁股,視兩隻彈鼓的掛載高低不同程度而言,真的讓95式班用機槍手非常難受,這兩個玩意掛在身上就是不舒服。

因此,95式班用機槍手,在行軍或軍演時,攜帶的是30發彈匣,而不是75發彈鼓,平常彈鼓基本上被槍手捨棄了,當然,75發彈鼓按軍方規定,仍然是95式班用機槍的標配。

但是制度是死的,人卻是活的,對於95式班用機槍手來說,75發彈鼓使用時,確實不方便,不如30發步槍彈匣,用起來稱心如意。

因此,不乏有95式班用機槍射手,平常使用時採用的就是30發步槍彈匣,在軍事類刊物、或是網絡圖片上,經常能看到軍方在演習時,95式班用機槍上頂著的是那隻30發步槍彈匣,而不是標配的75發彈鼓。

一般人很難從外觀上區別95式步槍和95式班用機槍,兩者75發彈鼓和30發彈匣是通用的,如果將95式步槍換上75發彈鼓,不仔細辨認的話,就以為是95式班用機槍;同樣將95式班用機槍裝上30發彈匣,就認為是95式步槍。

95式步槍和95式班用機槍,兩者實際上是同一把槍械,只不過95式班用機槍採用的是重槍管,且在槍管前方下端裝有可收攏的兩腳架。

而95式步槍是不裝兩腳架的,但是為了提高射擊穩定性,是可以裝兩腳架的,但容易和95式班用機槍混淆,就不再裝兩腳架了。

軍方代表有一年,去澳大利亞參加射擊比賽,95式班用機槍被拒絕以機槍的身份參賽,原因澳大利亞等國的軍事規範,使用彈鏈的才算機槍,此後,參與機槍射擊比賽時,就用裝上兩腳架的88式5.8mm通用機槍當班用機槍參賽了。

軍方在參與國外步槍比賽中,就使用了槍管加厚,取掉了兩腳架的95式班用機槍,裝上30發步槍彈參賽,由於95式班用機槍射擊穩定性和精度可靠性更好,參賽成績自然要比原先95式步槍要強,那年的比賽中,我軍方代表用95式班用機槍作為95式步槍射擊,取得了包攬前三名的好成績。

相關焦點

  • 班公湖我軍人手一挺輕機槍,把機槍當步槍用:75發大彈鼓很過癮
    比如,我們的56槍族,95式槍族等等。這次,我們從公開照片看,班公湖附近邊防戰士都已經是一水的95式輕機槍。 因為,高海拔山區非常空曠,普通200-300米有效射程就顯得不夠了,95輕機槍600米射程,就顯得非常關鍵。射程遠,彈匣子彈多,射擊精確,這就是95輕機槍的優點,而且,重量才比95步槍重量2瓶礦泉水,也是可以接受的。
  • 關於56式輕機槍:我軍歷史上火力最猛的輕機槍
    因此,有許多不明就裡的人,就以為56式輕機槍採用彈鼓供彈,非軍迷不仔細的話,與此後服役我軍的81式和95式班用機槍的彈鼓非常相似的。56式輕機槍,是我軍歷史上裝備時間最久的一挺輕機槍,迄今為止,仍然有軍隊在使用,原因就是此後取代56式輕機槍的81班用機槍,取代81式班用機槍的95式班用機槍,火力持續性能、有效射程等輕機槍的硬性指標,都大大遜於56式輕機槍,可謂一挺不如一挺,這在全世界軍界都是獨一味,讓軍迷感到莫名其妙。
  • 班公湖畔的解放軍,人手一挺95式輕機槍?這是個美麗的誤會!
    95式輕機槍的 主要結構和95式步槍相同,都是無託結構,短活塞導氣式自動方式,機頭迴轉式閉鎖,可單、連發射擊,供彈具有30發彈匣或75發快裝彈鼓兩種。 95式班用機槍與95式自動步槍的主要區別,是安裝了1根重型槍管,其他基本上零部件通用,彈藥通用,後勤簡便,便於快速進行補給。
  • 95班機又被嫌棄!中國維和部隊遠徵異域,手裡端的還是81式輕機槍
    (95班機)95式班用機槍基本結構和95突擊步槍相近。在95突的基礎上95班用機槍使用的槍管更粗更長,膛壓較大,並且使用的彈藥也是5.8mm小口徑機槍彈,因此95班機更像一款重型的突擊步槍。這樣的設計能讓95班機在需要的時候當作突擊步槍使用。
  • 圖說供彈具之彈鼓、彈盤
    美國湯姆森M1928衝鋒鎗和它的供彈具,分別是50發、100發彈鼓和30發、20發彈匣中國81式班用輕機槍的75發快裝彈鼓結構比較新穎,它的彈簧帶動一個星形撥彈轉輪,裝彈時不用順著螺旋線逐發裝填,只要把子彈一把一把塞進撥彈轉輪的撥叉之間就可以了
  • 武器縱橫:國產95式5.8mm與99式5.56mm槍族區別詳解
    95式5.8mm自動步槍的彈匣扣位於彈匣的後方,向下前方按壓彈匣扣即可解脫彈匣。但是根據部隊使用情況的反饋意見,這種解脫彈匣的方式並不是很方便,操作時有點礙手。99式5.56mm自動步槍的彈匣扣是按鈕式,只要從槍身右側按壓彈匣扣即可解脫彈匣。採用這種彈匣扣有兩個原因:一是操作方便,二是這種結構可以使用北約制式彈匣,通用性好。
  • 班用機槍上戰場,需要準備多少子彈?從56式班用輕機槍說起
    很多軍迷好奇,班用機槍上戰場,到底需要準備多少子彈?其實這得看分什麼機槍了,機槍很多種,每個國家的彈藥配置也不同,以56式班用輕機槍為例,由兩名機槍手組成機槍戰鬥小組,正手負責操控機槍,副手負責背負彈藥。
  • 95式自動步槍
    由於95式班用機槍自身結構的特殊性,決定了它與56式、81式輕機槍相比,對射擊要領的掌握存在著一定的難度,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
  • 圖說:俄軍RPK-16班用機槍遭遇尷尬「槍族化」在新時代遇到新問題
    這次換裝最大程度地統一了蘇軍步兵班內的輕武器型號,與大量配發、充當標準步槍的AKM突擊步槍保持統一,RPK-47機槍(左)成為一種重要的班組支援火力。從結構上看,RPK-47比AKM的槍管更長、更重,槍託和機械瞄準具有所有改進,使用40發加長彈匣或75發彈鼓供彈。在零件通用性方面,RPK-47比RPD(右)的優勢更為明顯。
  • 澳大利亞軍方稱95班機算不上機槍:缺乏彈鏈供彈,火力持續不足
    在國內和美軍等不少西方軍隊的步兵班一級火力對比中,機槍火力上要處於劣勢。原因是國內的班用機槍採用的是彈匣或者彈鼓設計,需要頻繁的更換供彈;而且不能更換槍管,槍管容易過熱,火力持續性差。圖:中國軍隊去澳大利亞比賽的時候,95家族的班用機槍甚至被拒絕以機槍的身份參賽——因為按照澳大利亞等國的軍事規範,用彈鏈的才算機槍,所以最後配發了88通機去比賽。不過95家族的班用步槍由於製造工藝和質量控制比95步槍好,而且槍管壁厚更大,射擊穩定性和精度可靠性更好,因此國內又索性拿95家族班用機槍當步槍去比賽了。
  • 詳解RPK-16輕機槍,新款「大盤雞」,一個彈鼓清掃一棟樓
    它基本上繼承了AK-12的外觀,但是卻擁有一根更重,更厚的精鍛槍管,和一個彈容量95發的大彈鼓,絕對的近戰利器。 它的理論射速700發每分鐘,除了一個標配的95發大菠蘿彈鼓,還有35發和30彈匣供射手選用。 外觀上繼續保持AK-12和AK-15的偏西式風格,頂部兩段皮卡丁尼導軌,被中間的固定基座分開,機匣蓋可像美式M4卡賓槍那樣向上翻折,或抽去軸銷直接取下進行分解。內部機構依然是AK系列經典的活塞長行程自動原理,以及槍機迴轉閉鎖方式。
  • 世界最輕的88式通用機槍,為什麼僅十幾年就被我軍迅速作廢?
    但在2018年有雜誌採訪朵英賢院士討論輕武器發展趨勢時,朵院士已經證實,軍方作廢了已經作廢87式雙基球扁發射藥,讓10式通用彈名存實亡,接著又作廢了88式通用機槍和95式步槍彈,全行業進入低谷。這意味88式通用機槍的確是我軍被放棄了。88式通用機槍全槍重11.8千克,槍架重4.2千克,理論射速每分鐘1000發,有效射程1000米。
  • 班公湖畔,解放軍人手一挺機槍?其實,這兩種槍械更適合他們
    最近,央視報導了位於班公湖湖畔的部隊,其中有一個細節引起軍迷注意,那就是視頻中位於猛士裝甲車上的幾名戰士,全都手持95式班用機槍,而不是95式自動步槍。那麼,解放軍在高原上真的配發了大量95式輕機槍嗎?
  • 誰來幫95班用機槍?美軍採購中口徑機槍,我們也需要中口徑機槍了
    在2020年第一個月份即將結束的時候,美軍終於敲定了輕武器採購訂單,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將向西格紹爾公司採購.338中口徑機槍,也就是MG-338機槍,用以逐步替換目前美軍特種部隊使用的一大票使用5.56小口徑彈藥的機槍。
  • 單手換彈匣不是夢?未來戰場,一個彈匣到底有多重
    確切地說,從彈匣的歷史演進過程來看,它的重量一直是變量,但其演進的方向大致相同,那就是:更輕巧便攜、更結實好用、裝彈量更多。總之一句話:更貼合實戰需要。彈匣?彈夾?這是不少軍事愛好者極易混淆的兩個詞。二者雖然關係緊密,卻有所不同。我們最為熟悉的盒狀供彈器叫作彈匣,而彈夾是彈匣的前身,也被稱為橋夾、條夾、快速裝彈器等。
  • 一個彈匣有多「重」
    確切地說,從彈匣的歷史演進過程來看,它的重量一直是變量,但其演進的方向大致相同,那就是:更輕巧便攜、更結實好用、裝彈量更多。總之一句話:更貼合實戰需要。彈匣?彈夾?這是不少軍事愛好者極易混淆的兩個詞。二者雖然關係緊密,卻有所不同。我們最為熟悉的盒狀供彈器叫作彈匣,而彈夾是彈匣的前身,也被稱為橋夾、條夾、快速裝彈器等。
  • 印度山地部隊新添上萬挺機槍,企圖全面碾壓95式,卻打錯了算盤
    為了獲得戰場上的優勢,印度不惜花費重金為他們採購先進武器,最近的一項採購就是新型通用機槍,試圖在火力上超越北方鄰國的95式班用機槍。據印度媒體報導,印度國防部近日對外宣布了一項新的武器採購合約,從以色列進口16479挺內格夫NG7機槍,合同總價值約1.17億美元。
  • 關於56式輕機槍:這可能是我軍歷史上火力最猛的輕機槍
    56型輕機槍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它已經使用了不止一次。這是一挺輕機槍,帶有100枚子彈鏈。有一個金屬彈藥盒(如磁碟)與彈藥鏈一起存放。
  • 「直彈匣」or「彎彈匣」,捷克式輕機槍彈匣,怎樣才算合理?
    他們能從槍械的型號上,就能看出來這部劇究竟用不用心。 而我們今天主要探討一下,捷克式輕機槍的彈匣問題。 土地革命時期,在蘇區作戰的紅軍就繳獲了很多的捷克式,也形成了我軍之中使用捷克式的傳統,早期亮劍中,魏和尚就曾提到,光是聽到捷克式輕機槍的聲音,就能判斷是敵是友。
  • 「惡搞機槍」真相:德國造法國改羅馬尼亞專用 胖子戈林暴殄天物
    在歐洲某拍賣行的網站找到了這樣一挺機槍的照片,大家會不會覺得這挺機槍就是惡搞出來的?這挺機槍有較細的管形機匣,單薄的簡易型槍託,卻有一個粗大的水冷套筒,最惡搞的是居然採用25發彈匣供彈。儘管這挺機槍看上去有那麼多違反常識的特點,但它確實是真實存在的型號,而且還是德國製造的。這款機槍是德國空軍MG15機槍的水冷版ST61,如此改裝是為了提供給當時的僕從國羅馬尼亞。這是ST61的原型MG15航空機槍,是德國轟炸機和重型戰鬥機的自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