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A機器人是近幾年科技發展的集大成者,全稱為「無框架立體定向手術輔助系統」,它具有兩大特點,第一是強大的影像處理系統;第二是配備了3D六維度機械臂。所以ROSA機器人能夠準確、高效的執行手術,但ROSA機器人並不具備獨立完成手術的能力,它只是醫生的一種高級工具,仍然需要醫生採集影像資料、制定手術計劃、完成手術。
利用ROSA機器人進行DBS手術的流程為:術前患者進行詳細的影像檢查,醫生藉助ROSA機器人進行影像資料的導入和精確融合,然後制定手術計劃,包括確定靶點坐標、手術路徑和入顱點,之後進行「註冊」,最後醫生在ROSA機器人的導航輔助下,準確無誤的植入電極,完成手術。未來藉助5G技術,基層醫療中心也可以通過遠程操作,進行ROSA機器人的手術。孫希炎主任揭秘ROSA機器人如何進行DBS手術
預約孫主任
副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功能神經外科亞專業負責人。
專業擅長:從事功能神經外科臨床工作20餘年,擅長對腦立體定向術治療顱內各種疾病。在國內率先開展微電極導向立體定向手術(細胞刀)及腦深部電刺激(DBS)治療帕金森病、原發性震顫、難治性精神病;微血管減壓手術治療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舌咽神經痛;微創外科手術治療頑固性癲癇、選擇性脊神經後根切斷微創手術治療腦癱等功能神經手術。對帕金森病、三叉神經痛、難治性癲癇、難治性精神病、腦癱的診療具有非常豐富的臨床經驗。目前已開展上述手術數千例。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參編專著2部,獲軍隊醫療成果獎數項。
學會兼職:山東省醫師協會癲癇與發作性疾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疼痛醫學會神經調控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抗癲癇協會委員;山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腦神經外科委員會委員。
門診時間:星期四全天
掃碼預約
免費·諮詢
特別說明:本文內容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作科普用途,不能代替醫生面診。
專注·專業·前沿掃碼關注,科學抗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