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ROSA機器人是如何進行DBS手術的

2021-02-28 帕金森病友會

ROSA機器人是近幾年科技發展的集大成者,全稱為「無框架立體定向手術輔助系統」,它具有兩大特點,第一是強大的影像處理系統;第二是配備了3D六維度機械臂。所以ROSA機器人能夠準確、高效的執行手術,但ROSA機器人並不具備獨立完成手術的能力,它只是醫生的一種高級工具,仍然需要醫生採集影像資料、制定手術計劃、完成手術。

利用ROSA機器人進行DBS手術的流程為:術前患者進行詳細的影像檢查,醫生藉助ROSA機器人進行影像資料的導入和精確融合,然後制定手術計劃,包括確定靶點坐標、手術路徑和入顱點,之後進行「註冊」,最後醫生在ROSA機器人的導航輔助下,準確無誤的植入電極,完成手術。未來藉助5G技術,基層醫療中心也可以通過遠程操作,進行ROSA機器人的手術。

孫希炎主任揭秘ROSA機器人如何進行DBS手術

預約孫主任

副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功能神經外科亞專業負責人。

專業擅長:從事功能神經外科臨床工作20餘年,擅長對腦立體定向術治療顱內各種疾病。在國內率先開展微電極導向立體定向手術(細胞刀)及腦深部電刺激(DBS)治療帕金森病、原發性震顫、難治性精神病;微血管減壓手術治療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舌咽神經痛;微創外科手術治療頑固性癲癇、選擇性脊神經後根切斷微創手術治療腦癱等功能神經手術。對帕金森病、三叉神經痛、難治性癲癇、難治性精神病、腦癱的診療具有非常豐富的臨床經驗。目前已開展上述手術數千例。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參編專著2部,獲軍隊醫療成果獎數項。

學會兼職:山東省醫師協會癲癇與發作性疾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疼痛醫學會神經調控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抗癲癇協會委員;山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腦神經外科委員會委員。

門診時間:星期四全天

掃碼預約

免費·諮詢

特別說明:本文內容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作科普用途,不能代替醫生面診。

專注·專業·前沿掃碼關注,科學抗帕

相關焦點

  • ROSA手術機器人系統:幫醫生減少4小時的手術時間
    ,其精密、穩定的特性也逐漸得到了醫療行業的認可,手術機器人在醫療領域變得也尤為重要,目前已經有多家醫院開始大批引進機器人來輔助醫生進行一些疑難雜症的手術治療。 機器人腦部手術 今年2月份,在澳大利亞布裡斯班市的Mater Hospital進行了一次腦部手術,該手術由布裡斯班臨床精神外科專家Jason Papacostas主刀,接受手術的是一名47歲的耐藥性癲癇患者。
  • ROSA手術機器人之父BertinNahum:夢想定會照進現實!
    功成名就後,他反而激流勇進,繼續探索微創手術機器人技術。不知道他現在正在開發的新一代介入腫瘤手術機器人會不會也成為下一個爆款?他,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Bertin Nahum。ROSA One Brain在癲癇手術領域有非常大的應用潛力,機器人的準確性使其非常適合於腦部手術。2019年2月11日,Zimmer Biomet宣布ROSA One Brain通過了FDA的審批,用於腦部外科手術。而能同時擁有能夠進行大腦和脊柱手術的機器人,無疑將顯著提高Zimmer Biomet在機器人外科領域的地位。
  • 上海德濟醫院龔德山:機器人輔助DBS手術治療難治性癲癇的經驗
    當時用leksell頭架做一些比較簡單的患者,定位沒那麼複雜,術中也發現一些問題,如用頭架做癲癇手術,有很多死角,前額或後枕很難插入電極等等。2017年,我們醫院從廣州三九醫院引進劉興洲教授、張偉主任等團隊,同時引進了ROSA機器人,這是華東地區首家引進ROSA機器人。2017年5月8日我們做了第一臺ROSA機器人輔助手術。
  • 看機器人如何完成關節置換手術
    也正因如此,為了給患者提供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更先進醫療技術,Mako骨科手術機器人(全稱為RIO機器人手臂骨科手術系統),於2019年1月正式入駐北京和睦家醫院。 Mako骨科機器人適用於患有非炎性或炎性退行性關節病的成年人。 適應症包含全髖關節置換、全膝關節置換和膝關節單髁置換。
  • 行研|神外手術機器人,手術機器人專科化趨勢的重要賽道!
    外科醫師根據顱內病變的術前影像,將病變的坐標輸入機器人,應用機器人引導穿刺針進行活檢等操作。1985年,Kwoh等人首次利用PUMA206機器人從圖像中獲得的位置信息,對患者進行立體定位並實施活檢手術[3]。外科醫師根據顱內病變的術前影像,將病變的坐標輸入機器人,應用機器人引導穿刺針進行活檢等操作。這是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在臨床上的首次應用。
  • 「達文西機器人」主刀肝癌手術
    第一例患者是今年51歲的老程,在體檢中發現肝臟的左右兩葉均有腫瘤,還伴有嚴重的肝硬化,王志偉教授與肝膽胰脾外科主任陸玉華教授經過詳細檢查與討論,決定先對其肝右葉約2釐米的腫瘤實施射頻消融術,對肝左葉5釐米的腫瘤實施手術切除。  如何在手術成功的前提下,將創傷降到最小?微創的達文西手術機器人派上了用場。
  • 《健康生活》|手術機器人:醫生的好幫手
    《健康生活》|手術機器人:醫生的好幫手 2020-08-31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山醫大一院開展ROSA機器人輔助腦活檢術
    機器人輔助,手術更精準安全。4月20日從山醫大一院傳來消息:該院神經外科在多科室的配合下,成功開展ROSA機器人立體定向腦深部腫瘤穿刺活檢術和腦室腹腔分流術,給腦部病變患者擬定下一步診療方案提供了重要診斷依據。
  • 機器人輔助食管癌根治手術的應用|達文西機器人|食管癌|機器人|...
    醫用機器人已在前列腺手術中被廣泛應用且大有取代傳統微創手術和開放手術的趨勢[5],在食管外科領域,雖然已有文獻報導機器人輔助食管癌切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6-7],相對於傳統腔鏡,既往研究提示圍手術期的效果類似[8],遠期治療效果還有待進一步研究[9]。本研究將分析我院胸外科 148 例機器人輔助下 McKeown 和 Ivor-Lewis 食管癌根治手術的圍手術期治療效果及應用經驗。
  • 神經外科開顱手術機器人研究進展
    開顱手術機器人雖然屬於神經外科機器人的範疇,但它主要的任務是精準鑽孔與銑削。在早期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的基礎上,國外的一些開顱機器人的研究應運而生。   德國研發的RobaCKa和CRANIO system可以進行顱骨表面腫瘤的切除以及顱骨的塑形重建。
  • 專訪 | 青島市立醫院李洛團隊完成ROSA輔助手術超150臺 填補膠東半島空白
    手術共分三部分:第一步在手術室進行,我們根據術前解剖和功能影像融合精準確定致癇灶位置,數據輸入機器人電腦中,電腦設計三維針道路線及多處靶點,術中機器人機械臂輔助下將電極通過微創小孔植入靶點;第二步,回到癲癇觀察病房,深不電極外接視頻腦電圖機,持續不間斷描記,輔以視頻記錄臨床發作情況。
  • 全國首家眼耳鼻喉專科醫院裝備達文西機器人進行口咽癌手術
    央廣網上海7月30日消息(記者楊靜 通訊員沈愛琴 胡靜)73歲的徐老先生口咽癌放化療後不幸復發,在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頭頸外科診治,成為首例達文西機器人手術患者。令人欣慰的是,手術非常成功,術後僅三天,他就順利出院。
  • 港中文教授Samuel Au:軟體機器人是手術機器人的終極
    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手術機器人,他告訴雷鋒網,現在自己的研究興趣主要是在軟體機器人(Soft Robotics)上,這也是未來手術機器人的方向。上次見到Au教授則是在去年的世界機器人醫療大會上,當時他剛加入港中文任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的副教授不久。更早前,他在開發了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的公司直覺外科(Intuitive Surgical)工作了八年,主導了多個產品的開發。
  • ROSA機器人輔助植入腦起搏器 精準治療造福帕金森病患者
    天津北方網訊:近日,市第一中心醫院神經外科在ROSA手術機器人輔助下,成功為一名帕金森病患者植入腦起搏器。在ROSA機器人輔助下,手術定位精準、創傷更小,精準的治療為帕金森病患者帶來福音。
  • 「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完成330例手術啦!
    自2019年6月,哈醫大四院在省內率先引進首臺達文西XI手術機器人以來,這個手術機器人成為患者心中當之無愧的「大明星」!不到一年時間,哈醫大四院已累計完成「達文西」機器人手術330餘例,涉及胸外科、泌尿外科、婦科、甲狀腺外科、肝膽外科、結直腸外科等學科。
  • 協和醫院完成國內首例機器人胸腔鏡食道閉鎖手術
    最終,湯紹濤教授決定,派出達文西機器人,它在三維成像、機器手穩定上有很大優勢。但專家也擔心,達文西機器人用於成人手術很成熟,很少用於幼兒,尤其是剛出生只有16天的寶寶,要在他巴掌大胸部打小洞,通過達文西機器人進行微創,麻醉、手術難度大。5月20日,手術緊張有序進行。
  • 「成都造」手術機器人解放醫生雙手
    在2017創交會上亮相的手術機器人,是他們朝向目標邁出的第一步。讓醫生坐著做手術  在一些大熱的醫療劇中,已經可以看到類似手術機器人的「身影」:在手術臺前,一臺機器以微創的方式進入人體,醫生在人體外操作這臺機器,最終完成手術。
  • 全球首創 湘雅醫院機器人手術搭配日間手術切除肺腫瘤
    人民網長沙12月12日電 12月12日上午,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分別接受了肺腫瘤切除手術和縱膈腫瘤不到12小時的兩位患者就順利康復出院了,而兩位患者的住院時間也還不到24小時,這一切都有賴於該院胸外科團隊將達文西手術機器人與日間手術的優勢相結合,產生了1+1>2的效果。 據悉,其中一臺肺腫瘤手術是全球首例胸外科機器人輔助肺腫瘤切除日間手術。
  • 帕金森DBS手術40問
    深部腦刺激(DBS)是一種治療帕金森病,肌張力障礙或者震顫的手術方法。這種方法主要是在大腦特定位置植入微小的電極。這個電極與鎖骨下的電池(即神經刺激器)連接。這個神經刺激器與心臟起搏器類似,一旦開機,刺激器會給特定的大腦區域發送連續的電脈衝以改善症狀。 2、DBS是如何工作的?關於DBS是如何改善症狀的機制目前仍然是未知的。
  • 「妙手」機器人上崗,實現亞毫米級手術精度
    1月6日,醫院為胡某實施手術,本次手術首次採用「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精準「操刀」輔助手術,手術獲得圓滿成功。據悉,這是珠海首例骨科機器人輔助手術,也是珠海首次引進「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該機器人能夠完成脊柱、創傷等骨科手術,實現亞毫米級手術精度。珠海首例骨科手術機器人「上崗」進行了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