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工作繁忙,吃飯既講求快捷,也著重經濟實惠,外出用膳一星期可能最少有一頓是進食碟頭粉麵飯。消費者委員會會與食物安全中心合作,測試來自數十間食肆的10種常見及受歡迎的碟頭粉麵飯的鈉含量,包括叉燒飯、乾炒牛肉河粉、咖喱牛腩飯、焗豬扒飯、肉醬意粉等。
結果發現,味菜排骨炒麵的平均鈉含量最高,其次是幹燒伊麵,而平均鈉含量最低的是枝竹火腩飯。令人吃驚的是多達45款樣本的鈉含量超出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每日2,000毫克鈉的攝取限量,而且全部100款樣本的鈉含量都超逾建議的每日鈉攝取限量三分之一。研究亦檢視了8款預先包裝碟頭粉麵飯樣本營養標籤所標示的鈉含量,發現預先包裝肉醬意粉樣本每100克的平均鈉含量比同類非預先包裝樣本的還要高。
食安中心在2016年7至9月從中式食肆、西式食肆、亞洲食肆、港式茶餐廳及快餐店搜集了10種共100款非預先包裝碟頭粉麵飯樣本進行化驗,種類包括咖喱牛腩飯、焗豬扒飯、枝竹火腩飯、叉燒飯、福建炒飯、日式滑蛋雞飯(親子丼)、肉醬意粉、乾炒牛肉河粉、幹燒伊麵和味菜排骨炒麵。
此外,亦在超市及便利店搜集了8款預先包裝碟頭粉麵飯樣本,檢視其營養標籤上的鈉含量,由於市面上的相關產品不多,因此是次研究只涵蓋3種預先包裝的碟頭粉麵飯。由於某些碟頭粉麵飯(如叉燒飯)會在進食前添加醬汁,為瞭解添加醬汁對這些碟頭粉麵飯的鈉含量的影響,採樣時另搜集了3個沒有醬汁的叉燒飯樣本進行測試以作比較。
味菜排骨炒麵平均鈉含量最高
100款樣本每100克可食用部分的平均鈉含量為320毫克。10種碟頭粉麵飯中,以味菜排骨炒麵的平均鈉含量最高,平均每100克含470毫克鈉。鈉含量最高的味菜排骨炒麵樣本來自「金城餐廳」(#10),檢出每100克含600毫克鈉,接近英國指引下「高鈉」食物的水平〔每100克食物含超過1.5克鹽(600毫克鈉)〕。味菜是醃製食物,含有高鹽分,再加上在烹調時添加鹽和含鹽/鈉的調味料,可預期食物的鈉含量普遍較高。但10款同種類樣本中鈉含量最少的樣本(#1)每100克只有350毫克鈉,最高和最低相差250毫克鈉(42%),反映食肆烹調鈉含量較低的味菜排骨炒麵是可行的。
幹燒伊麵鈉含量第二高
10款幹燒伊麵樣本平均每100克含410毫克鈉,為是次研究中平均鈉含量第二高的種類。含量最高的樣本來自「永樂園餐廳」(#19)及「御苑」(#20),同樣檢出每100克含500毫克鈉。這類樣本中鈉含量最高和最低(#11,每100克含250毫克鈉)的樣本差距更大,達50%。
肉醬意粉、乾炒牛肉河粉、焗豬扒飯、福建炒飯鈉含量相對高
這四種碟頭粉麵飯樣本的平均鈉含量亦相對高。10款肉醬意粉樣本平均每100克含350毫克鈉,含量最高的樣本來自「必勝客」(#30),每100克檢出430毫克鈉,反觀鈉含量最低的樣本(#21)每100克只含210毫克鈉。10款乾炒牛肉河粉及10款焗豬扒飯樣本平均每100克都檢出340毫克鈉;含量最高的乾炒牛肉河粉樣本來自「何洪記」(#40),每100克含440毫克鈉,而最高鈉的焗豬扒飯樣本則來自「澳門茶餐廳」(#50),每100克含460毫克鈉。至於10款福建炒飯樣本平均每100克含310毫克鈉,含量最高的樣本來自「太興」(#60),每100克含420毫克鈉,鈉含量最低的樣本(#51)每100克含180毫克鈉,比樣本#60的鈉含量低接近60%。
咖喱牛腩飯、叉燒飯、日式滑蛋雞飯、枝竹火腩飯鈉含量略低
雖然這四種碟頭飯樣本平均每100克的鈉含量都低於300毫克,但當中有些樣本的鈉含量亦不容忽視。鈉含量最高的咖喱牛腩飯樣本來自「椰林閣餐廳」(#70),每100克含390毫克鈉。鈉含量最高的叉燒飯樣本來自「美心MX」(#79)及「太興」(#80),同樣檢出每100克含320毫克鈉。鈉含量最高的日式滑蛋雞飯樣本來自「橫綱日本麵店」(#90),檢出每100克含320毫克鈉,這4款樣本每100克的鈉含量較其所屬種類樣本的平均每100克鈉含量高出23%至44%不等。
10種樣本中以枝竹火腩飯的平均鈉含量最低,平均每100克含230毫克鈉。鈉含量最低的樣本來自「青葉海鮮酒家」(#91),每100克只含110毫克鈉,屬營養標籤規例下的「低鈉」水平;而鈉含量最高的樣本來自「榮昌茶座」(#100),檢出每100克含310毫克鈉;這兩款樣本的鈉含量相差接近兩倍,可見改良食譜及烹調方法能減少樣本的鈉含量。
45款樣本進食一碟 鈉含量已超出世衞的一日攝取限量
測試反映,即使每100克平均鈉含量相對較低的叉燒飯、日式滑蛋雞飯和枝竹火腩飯,平均進食一碟亦已達每日鈉攝取限量約三分之二。而其餘種類的碟頭粉麵飯樣本,平均一碟的鈉攝取量已接近甚至超過每日攝取限量。個別樣本而言,100款樣本中,有45款樣本只要進食一碟的鈉含量已超出每日攝取限量。全部100款樣本每碟的鈉含量皆超出每餐限量(667毫克)。
每碟碟頭粉麵飯的鈉含量除視乎食品的鈉含量水平外,亦受每碟的食用分量所影響。多種非預先包裝碟頭粉麵飯樣本的食用分量差異很大,以幹燒伊麵為例,一碟的分量由438至893克不等,大小相差超過一倍。是次研究中,每碟鈉含量最高的樣本是來自「鳳城酒家」(#9)的味菜排骨炒麵,其食用分量是876克,而每100克含560毫克鈉,以致一碟的鈉含量高達4,900毫克,達到每日鈉攝取限量的250%。同樣地,來自「青葉海鮮酒家」(#91)的枝竹火腩飯樣本每100克含110毫克鈉,雖屬「低鈉」水平,但由於其食用分量是625克,一碟的鈉含量為690毫克,超出每餐限量。
3種預先包裝vs非預先包裝樣本的鈉含量
8款預先包裝碟頭粉麵飯樣本,每100克的平均鈉含量為333毫克。依種類看每100克的平均鈉含量,肉醬意粉樣本為443毫克,焗豬扒飯樣本為343毫克,而咖喱牛腩飯為153毫克。預先包裝肉醬意粉樣本的平均鈉含量高於非預先包裝樣本(350毫克),預先包裝焗豬扒飯樣本與非預先包裝樣本的平均鈉含量(340毫克)十分接近,至於咖喱牛腩飯,則以預先包裝樣本的平均鈉含量較非預先包裝樣本的(270毫克)為低。
市民外出食用碟頭粉麵飯時,應反映想盡量少鹽以及留意每碟粉麵飯的分量。點餐時,要求食肆不要或減少添加醬汁、豉油,及把餸菜與粉麵飯分開送上,試味後才添加適量的餸汁。同時亦應保持均衡和多元化的飲食,限制進食其他高鹽分的食品。
資料來源:消費者委員會、食物安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