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民一庭負責人答記者問,談《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

2020-12-22 騰訊網

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新修訂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民一庭負責人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1:為什麼將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確定為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4倍」?

答:這次修訂民間借貸司法解釋,我們將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由年利率24%-36%調整為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每月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4倍」。這樣規定,主要考慮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狀況、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的歷史沿革、市場需求以及域外國家和地區的有關規定等因素。現在能夠查到的最早的關於民間借貸的規定,是1952年11月27日我院答覆最高人民法院東北分院《關於城市借貸超過幾分為高利貸的解答》,其主要內容為「關於城市借貸利率以多少為宜的問題,根據目前國家銀行放款利率以及市場物價情況私人借貸利率一般不應超過三分。」1991年8月13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6條規定,民間借貸利率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4倍。長期以來,這一規定為社會各界所知悉、所接受,各級人民法院依據這一司法解釋審理了大量民間借貸案件。2015年9月1日施行的《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也是將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4倍作為考慮利率保護上限的一個重要因素。從行業主管部門來看,2001年4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於以高利貸形式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出藉資金行為法律性質問題的批覆》再次明確高利貸的認定標準為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4倍。剛才賀小榮專委在新聞通稿中也提到,2002年1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下發並於同日施行的《關於取締地下錢莊及打擊高利貸行為的通知》第2條規定,民間個人借貸利率不得超過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同期同檔次貸款利率的4倍。由此可以看出,我院司法解釋和中國人民銀行有關批覆規定的利率保護上限基本是一致的,即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4倍。因此,確定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4倍作為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有助於人民群眾對此標準的理解和接受,也體現了司法政策的延續性,同時,這一標準也接近多數國家和地區的有關規定。

問2:此次司法解釋的修訂對認可企業間借貸行為的態度較前是否有變化?

答:民間借貸主體近幾十年來發生了很大變化。在計劃經濟時代,民間借貸的主體幾乎都是自然人。改革開放之後,借貸的主體逐漸從自然人之間、自然人與企業之間發展到企業與企業之間。2015年《規定》施行前,我國長期實行企業間借貸無效的司法政策,這對整頓金融市場秩序、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產生過積極的影響。但在我國市場經濟不斷深入發展完善的背景下,這種「一刀切」的做法,明顯不適應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形勢。2015年制定的民間借貸司法解釋,有限制條件地承認了企業之間借貸合同的效力,從價值取向和處理思路上來講是積極的,效果也是好的。為了更好地促進中小微企業的發展,有效緩解「融資難」「融資貴」難題,對於利益相關企業之間基於友好合作、戰略發展需要等目的,以自有閒置資金開展的非經常性、非經營性借貸,因有利於企業自身經營和市場經濟發展,亦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擾亂金融秩序,還是應當確認其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但企業之間拆藉資金的條件和範圍過寬,又可能影響金融市場及金融體系的穩定和安全。此次修訂司法解釋,總的指導思想是縮小民間借貸範圍,突出民間借貸以自有資金和禁止吸收他人資金轉手放款這一特點,針對審判實踐中有關企業套取銀行貸款又轉貸、企業向單位員工集資後又轉貸等情況,第十四條將此作為「民間借貸合同無效」的一種情形,這樣規定便於促進民間借貸平穩健康發展。

問3:此次修訂增加了對「職業放貸人」的規定,能作一下具體介紹嗎?

答:近幾年,隨著民間借貸的迅速發展,放貸人的職業化傾向越來越明顯,出現了所謂「職業放貸人」,就是出借人的出借行為具有反覆性、經常性,借款目的也具有營業性。2018年4月銀保監會、公安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人民銀行聯合下發了《關於規範民間借貸行為維護經濟金融秩序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未經有權機關依法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設立從事或者主要從事發放貸款業務的機構或以發放貸款為日常經營活動。」職業放貸人的行為,實際上變相違反了該規定,屬於從事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如果數量、金額過大,可能會對正常金融秩序產生危害。2019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與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制定了《關於辦理非法放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其中規定,「一、違反國家規定,未經監管部門批准,或者超越經營範圍,以營利為目的,經常性地向社會不特定對象發放貸款,擾亂金融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四)項的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前款規定中的『經常性地向社會不特定對象發放貸款』,是指2年內向不特定多人(包括單位和個人)以借款或其他名義出藉資金10次以上。貸款到期後延長還款期限的,發放貸款次數按照1次計算」。該規定是有關「職業放貸人」犯罪行為的認定標準。2019年11月,《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第53條規定:「未依法取得放貸資格的以民間借貸為業的法人,以及以民間借貸為業的非法人組織或者自然人從事的民間借貸行為,應當依法認定無效。同一出借人在一定期間內多次反覆從事有償民間借貸行為的,一般可以認定為是職業放貸人。民間借貸比較活躍的地方的高級人民法院或者經其授權的中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認定標準」。依據上述司法解釋和司法政策性文件的規定,這次修訂司法解釋時,在第十四條「認定民間借貸合同無效」條款中,增加了第(三)項「未依法取得放貸資格的出借人,以營利為目的向社會不特定對象提供借款的」,就是對職業放貸行為作出的限定。

問4:這次修訂民間借貸司法解釋,是如何處理與民法典的關係的?

答:大家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施行。民法典頒布後,我院已經開始全面清理與民法典有關的司法解釋。這次修訂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必然涉及與民法典的關係。考慮到民法典還有一段時間才能實施,與民法典有關的法律還屬於現行有效的法律,我們在處理民間借貸司法解釋與民法典的關係問題時,主要採取了以下方式:一是在內容上,民法典有明確規定或者民間借貸司法解釋與民法典的規定不一致的,修改司法解釋的規定,確保司法解釋與民法典的規定保持一致。比如,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條第二款規定,「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的,視為沒有利息」。我們就將司法解釋第25條第1款修改為「借貸雙方沒有約定利息,出借人主張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二是在文字表述上,與民法典的表述完全一致,把與民法典不一致或者不規範的表述全部修改。比如,將原司法解釋中使用的「其他組織」改為「非法人組織」,將「有關條款」改為「相關條款」,將「根據」改為「依據」等等。三是對於與民法典的內容沒有實質衝突的內容,予以保留,等將來民法典實施後再進行修訂。比如,在司法解釋的引言部分,我們仍然保留了原來的內容,即「為正確審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之規定,結合審判實踐,制定本規定」。因為,在民法典實施之前,民法通則、合同法、擔保法等法律都還是現行有效的法律,仍然應當作為制定司法解釋的依據。只有等待民法典實施後,有關法律才失去效力,到時候,我們將再進行統一的修改。

來源: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

記者:孫航丨編輯:陳政

更多精彩 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新修訂的民間借貸案件司法解釋(答記者問+全文)
    關注我們↑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新修訂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民一庭負責人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1991年8月13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6條規定,民間借貸利率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4倍。長期以來,這一規定為社會各界所知悉、所接受,各級人民法院依據這一司法解釋審理了大量民間借貸案件。2015年9月1日施行的《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也是將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4倍作為考慮利率保護上限的一個重要因素。
  • 【專家解讀】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負責人就《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
    【專家解讀】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負責人就《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二)》答記者問為正確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依法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建築市場秩序,促進建築市場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
  • ——最高法民四庭負責人就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
    6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三)》(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三》)。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負責人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 最高法民三庭負責人就《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智慧財產權民事訴訟證據的...
    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負責人就《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智慧財產權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答記者問2020年1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15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智慧財產權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知產證據規定》)。
  •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負責人就《婚姻法解釋(三)》相關問題答記者問
    為正確審理婚姻家庭糾紛案件,最高人民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規定,結合民事審判實踐經驗,制定了《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以下簡稱《婚姻法解釋(三)》),經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25次會議討論,通過了該司法解釋。
  •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評析最高法院對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的修改
    2020年8月20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下稱最高法院)發布《關於修改的決定》(下稱《修改決定》),對《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15]18號)(下稱《民間借貸司法解釋》)作出多處修改。尤其是關於民間借貸利率上限、民間借貸合同效力認定這兩大問題的修改變化,影響重大深遠。
  • 最高法研究室負責人就司法解釋清理工作答記者問
    最高法研究室負責人就司法解釋清理工作答記者問 將對標民法典條文內容全面清理民事類司法解釋□ 記者 張晨司法解釋清理是保證法律統一正確適用的重要制度,是最高人民法院審判權的重要內容。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進步和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不斷完善,有些司法解釋條文已經不適應社會形勢發展需求,有些司法解釋條文已經與新出臺的法律規定不盡一致。在此背景下,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繼2011年司法解釋集中清理工作後,再次集中清理解決有些司法解釋與現行法律、後出臺的司法解釋不一致、不協調的問題。就此次集中清理工作,最高法研究室相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
  • 最高法明確: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附全文)
    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新修訂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並回答記者提問。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賀小榮,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民一庭庭長鄭學林,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長劉敏出席發布會並介紹相關情況。
  • 一圖讀懂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
    一圖讀懂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中的幾大亮點 2020-12-10 15: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高法院修改規定:民間借貸多少利息受法律保護?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簡稱「規定」)是於2015年8月6日發布的,5年後,2020年8月20日下午15時,最高法發布關於修改決定(簡稱「決定」)。這次修改焦點,集中在民間借貸領域受法律保護的利率上。
  • 類案裁判方法(九):自然人之間民間借貸案件的審理思路與裁判要點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第16條和第17條對當事人舉證責任的分配作了原則性規定,但仍未臻明確,如被告「抗辯」的性質以及當事人相應的舉證責任等未予明確規定,實踐中存在不少爭議。實踐中存在由其他非借貸法律關係通過結算形成的借貸關係,以及由原借貸關係通過結算形成的新借貸關係。
  • 最高法:大幅降低民間借貸利率保護上限 消金平臺或迎...
    7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為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抓緊修改完善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司法解釋,大幅度降低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
  • 最高法: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調整為15.4%
    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明確將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修改為4倍LPR,大幅降低了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今日(8月20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廳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新修訂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
  •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相關負責人就審理食品安全民事案件司法解釋(一...
    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負責人及司法解釋起草人員就《解釋》回答記者提問。1.問:《解釋》對打擊製售食品的「黑作坊」採取了哪些有針對性的舉措?
  •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有關擔保制度的解釋》答記者問
    民二庭負責人就《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有關擔保制度的解釋》答記者問《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有關擔保制度的解釋》(以下簡稱「擔保制度司法解釋」)於2020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4次會議通過, 2020年12月31日公告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統一法律適用加強類案檢索的指導意見(試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統一法律適用加強類案檢索的指導意見(試行)為統一法律適用,提升司法公信力,結合審判工作實際,就人民法院類案檢索工作提出如下意見。一、本意見所稱類案,是指與待決案件在基本事實、爭議焦點、法律適用問題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且已經人民法院裁判生效的案件。
  • 最高法民間借貸利率上限不約束持牌金融機構?法院:金融機構的貸款...
    借貸利率規定對金融機構約束更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最早是於2015年6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55次會議通,並於2015年8月首次發布。今年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頒布了新修訂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對利率上限進行了重大調整,規定以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4倍為標準,作為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這一規定自2020年8月20日起施行。按最新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計算,當前這一上限為15.4%。
  • 民間借貸案件 有借條即勝訴嗎?
    民間借貸合同具有實踐性特徵,出借人行使債權請求權要求借款人償還借款本息的,人民法院除對雙方是否形成借貸合意進行審查以外,還應對款項是否實際交付給借款人等事實進行審查。宣判後,原告羅某提起上訴,二審法院經審理認為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法官提示近年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呈大幅上漲趨勢,該類糾紛在影響當事人財產利益的同時對穩定社會金融秩序有著重要影響。
  • 日常經驗法則在民間借貸案件中的應用
    ,而其代理人不能講清當時給付現金的具體細節過程,在庭上,原告代理人表示庭後五日內由原告本人出具書面材料陳述相應事實,但原告未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交,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
  • 最高法:民間借貸最高只能3分利,不能再高了
    不過,這種高利息的借貸行為將隨著最高法的一紙文件而宣告終結了。  2015年8月6日10時,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杜萬華代表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並回答記者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