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驍勇善戰的內蒙古騎兵第一師(一)
騎兵第1師是在蘇聯出兵東北、抗日戰爭取得勝利、偽滿洲國垮臺、內蒙古各族人民求解放和我軍大舉進軍東北的形勢下誕生,在戰鬥中成長起來的。它既同蒙古民族民族民主革命要求和我黨的民族區域自治政策以及統一的內蒙古自治運動血肉關聯,又同我黨我軍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的總方針和奪取解放全東北的勝利這一戰略決策密不可分。
-
請看中國騎兵的馬上雄風
在內蒙古騎兵第一營,使我重溫了世界古老騎兵的歷史:早在冷兵器時代,騎兵就是各國軍隊的主要兵種,騎兵的多少是一個國家武力強盛的標誌,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古代戰爭很難找到沒有騎兵參戰的戰例。英國的皇家騎士、俄羅斯哥薩克騎兵和美國的騎兵第一師都是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騎兵部隊。
-
尋找記憶中的戰馬奔騰—中國最後的騎兵部隊
午後的陽光下,刀光熠熠,衝在最前面的一名戰士手擎一面紅旗——這就是我軍最後的騎兵。 在「百萬大裁軍」中,我軍開始精簡整編,騎兵作為一個兵種被取消,軍馬從一座座軍營消失。全軍僅象徵性地在內蒙古陰山腳下和錫林郭勒草原保留了兩個騎兵營和幾個騎兵連,以適應西部邊防特殊自然環境的戍邊需要。
-
五大野戰軍都有騎兵將軍身影
(二)陳 輝1928年4月,我軍第一支騎兵部隊——西北工農革命軍騎兵大隊正式成立,當時劉志丹任西北工農革命軍軍委會主席,許權中任騎兵大隊隊長。果然,第二天清晨,軍團參謀長左權來到偵察連,傳達毛主席的命令,把偵察連正式改編為騎兵偵察連。從此紅軍有了第一支自已的騎兵偵察部隊。梁興初便成為紅軍第一任騎兵偵察連連長。以上是紅軍時期,我軍僅有的四支騎兵部隊。
-
馬家軍殘部有多囂張,一度攻佔多座縣城,我軍騎兵營吃了大虧
由於參加暴亂的許多土匪本身是敵正規軍出身,戰鬥力頗強,而且多是騎兵,機動性很強。我第1軍第3師第9團、第3師騎兵營等部隊,因對敵情估計不足,幾乎沒有進行戰前準備,這種輕敵思想最終導致遭受了嚴重損失,門源縣城也一度被土匪攻佔;副縣長翟鴻儒等20多人犧牲;大通縣城、橋頭鎮和部分區政府所在地也被土匪包圍。
-
作為軍事大國 我國為何還保留著騎兵這一兵種?原來邊疆環境是關鍵
而在紅色政權領導下的騎兵部隊,早在紅軍時代就曾經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到了解放戰爭時期 ,可以說正是解放軍的騎兵部隊發展最為的鼎盛時期,在遼瀋、淮海、平津等著名戰役中解放軍騎兵戰士的身影隨處可見。單單是在1948年1月1日成立的,以蒙古族戰士為主,包括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回、滿、漢各族士兵組成的內蒙古人民解放軍騎兵部隊,先後參加了解放東北的一系列戰役。一個參加大小戰鬥656次,取得殲敵2.2萬多人,繳獲戰馬2.2萬多匹、各種武器1.1萬多件,敵我傷亡為34∶1的戰績,為共和國的誕生建立了赫赫戰功,成為我軍歷史上無法磨滅的光輝戰績。
-
1955年授銜的開國將帥,騎兵出身的多少?
從此,第四師的騎兵團威震淮北地區,令敵人聞風喪膽!據資料記載,紅四方面軍的騎兵部隊在長徵時期是作出過大貢獻的。當時為了對付國民黨馬步芳和馬步青的騎兵部隊,紅四方面軍決定單獨組建騎兵師,由許世友將軍擔任司令員。這應該是我軍第一支正規化的騎兵部隊。騎兵部隊組建後,就進行了一次檢閱。
-
鼎足山下的敖漢蒙古騎兵
敖漢蒙古騎兵是1945年「8?15」日本投降後,由敖漢蒙民自衛隊改編為八路軍冀察熱遼軍區熱東分區二十五旅一O三團蒙古騎兵第二營,1946年10月擴編為內蒙古軍區卓盟縱隊蒙古騎兵第六支隊。同年,按烏蘭夫主席指示,敖漢蒙古騎兵第六支隊改編為內蒙古自衛軍第十二支隊,並頒發了套馬杆子交叉一支步槍五角星帽徽。1947年3月改編為熱遼軍分區蒙民騎兵第六團。
-
馳騁疆場38個春秋 英雄的解放軍騎兵第一師 (2)
7月14日,在魯西南戰役圍殲敵32師、70師共3個半旅的六營集戰鬥中,僅騎兵團2營便全殲敵70師1個團,俘敵團長李金成以下550餘人,再次顯示了我騎兵部隊的戰鬥威力。8月11日,根據中央軍委指示,劉伯承、鄧小平以左、中、右三路大軍開始千裡躍進大別山的壯舉,騎兵團編為右路軍後衛。
-
馳騁疆場38個春秋 英雄的解放軍騎兵第一師
因此,騎兵第一師的創建、發展、整編及在我軍建設中的歷史地位、作用及功績,作為騎兵部隊一個縮影,具有一定的代表意義。 騎兵第1師創建於1932年2月12日,當時的名稱是「中國工農紅軍陝甘遊擊隊騎兵大隊」。根據中央軍委編制,1952年5月,騎兵部隊整編為騎兵第1師,1969年9月,騎兵第1師整編為陸軍第8師。
-
彭總透露敵軍弱點:我軍百挺機槍擊敗馬步芳騎兵隊
為了在關中戰場重新奪回主動權,敵軍集中第190師、第248師、第100師等步兵師和大量騎兵向將鹹陽城包圍起來。面對敵人的突然進攻,181師從西安出發奔赴鹹陽參戰。在臨行前,彭老總親自對181師的師首長做戰前動員。彭老總指出:只要181師能打好鹹陽阻擊戰,我軍就能順利掩護華北野戰軍主力部隊進入陝西,為解放大西北創造條件。
-
時至今日為什麼馬匹依然在我軍佔據一席之地?
從漢武帝時期依靠強大的騎兵兵團趕跑北方遊牧民族匈奴,創立北擊匈奴,封狼居胥的不世之功,到大唐李世民三千玄甲騎兵,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再到蒙古騎兵,橫掃歐亞,直到最後一個王朝,清朝也是靠一支強大的八旗鐵騎進軍關內,統一中國。
-
策應平型關大捷,斬首日軍指揮部,八路軍的騎兵隊還有哪些傳奇?
影視劇中的獨立團靠繳獲戰馬組建起的騎兵連,跟真實歷史上,八路軍組建的第一支騎兵連非常相似。在真實的抗日戰爭裡,八路軍騎兵部隊也曾跟日軍騎兵多次交手,取得不錯的戰果。
-
八路軍成立的第一支騎兵支隊,司令和政委授中將,參謀長未授軍銜
騎馬一奔子,走路兩三天」這是抗日戰爭時期在內蒙大青山地區廣為流傳的一句順口溜,這幾句話反映了大青山的地形特點,也就是地勢開闊,適合騎兵作戰,而抗戰初期我軍以步兵為主,說明了我以步兵與敵人騎兵作戰的困難。
-
蒙古騎兵簡介 蒙古騎兵創建者 蒙古騎兵裝備
63歲的法軍司令蒙託邦曾經在北非以率領騎兵作戰而著稱。他獲得過12次嘉獎。其中最突出的戰功,是在摩洛哥邊界俘獲反抗法軍的埃米爾阿卜杜勒-卡德爾。 整個法軍有5600人,組成第1旅的4個步兵營,第101步兵團,2個工兵連,第2旅的4個步兵營,4個炮兵中隊和50名騎兵護衛小隊。最後法國人還準備了40名軍醫和8位藥劑師。英軍統帥是霍普·格蘭特中將。
-
世界上僅存的騎兵部隊
很多的國家都已經放棄騎兵這一兵種了,好比美國雖然保存著騎兵的番號,美國的第一騎兵師,名字叫騎兵,打仗都是上坦克。 正真騎著馬用於作戰的騎兵部隊也只有我國有了,我國還保留了幾個騎兵營和騎兵連。大草原和高原地區非常廣闊,地形複雜,車輛比較容易受到複雜地形和天氣影響,騎兵還有用武之地。
-
現代化已成全球共識,中國為何還保留一些騎兵部隊?
圖為中國騎兵部隊近日,據媒體報導,在嫦娥五號返回器著陸關鍵時刻,內蒙古高原現身一支特殊部隊,它就是中國騎兵部隊,印度網友看後當場在該領域向中國認輸,對此有網友疑惑,軍隊現代化已成全球共識圖為中國騎兵部隊在此前準備迎接嫦娥五號歸來的過程中,內蒙古自治區一支民兵騎兵連開始在著陸場區進行巡邏,對於這一消息最讓人好奇的莫過於這支騎兵部隊,騎兵這一兵種,是冷兵器時代唯一可以實現快速機動的作戰力量
-
仰望高原,騎兵在衝鋒!
「騎兵連,進攻!」隨著連長尼都塔生的一聲令下,官兵們駕馭戰馬全線出擊。陽光下,戰刀揮舞,馬蹄生風,鬃毛飛揚,鋥亮的戰刀折射出一道道寒光,騎手的殺喊聲、疾馳的馬蹄聲如黑雲般壓了過來,看得人血脈僨張……那磅礴的氣勢,仿佛再一次提醒人們:在祖國的西北高原,最後的騎兵仍在奮勇衝鋒!這個騎兵連隸屬陸軍第76集團軍某旅獨立騎兵營,該騎兵營是全軍現在僅有的幾支騎兵部隊之一。
-
美騎兵第1師差點被我軍團滅,美軍士兵:這簡直是一場中國式葬禮
志願軍進入朝鮮後,南朝鮮軍第一師受到志願軍的猛烈打擊,志願軍成為適應朝鮮戰場練習手的活靶子,南朝鮮軍第一師差點殘廢,沃克命令美軍騎兵第一師代替南朝鮮軍繼續向鴨綠江進攻。關於騎兵第一師,曾經流傳著許多輝煌的傳說。被稱為美國陸軍部隊中最古老的部隊之一,這位王牌隊員一直傲慢跋扈。這支軍隊曾跟隨華盛頓南徵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