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給寶寶挑選枕頭?這些誤區很多寶媽不知道

2020-12-23 寶寶評測

關於寶寶什麼時候可以用枕頭,用什麼樣的枕頭,一直有寶媽在詢問,也是一個眾說紛紜的問題。本期笨爸爸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這方面的內容。

什麼時候開始給寶寶用枕頭?

關於寶寶枕頭,我們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一些好處,比如:

1、散熱止汗

寶寶老是躺在床上,會出汗很多,特別是天熱的時候,出汗更厲害。

而寶寶枕頭透氣,可以避免寶寶流汗弄溼頭或者床單衣服等,也能讓寶寶睡得更久更安穩。

2、促進血液循環

使用寶寶枕頭能確保有足夠的血液流到大腦和身體的其他部位,這有助於寶寶大腦更好地生長和發育。

3、合適的枕頭當然也會有利於寶寶的頸椎和頭骨發育。同時使得睡覺時呼吸更順暢。

這些好處是確切的,但問題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讓寶寶睡枕頭?

6個月之前,寶寶睡覺不會亂翻,這個階段是不建議用枕頭的,一是寶寶這時候的脊柱是平直的,還沒有生理彎曲,頸部也是平直的,不像成人那樣已經頸椎前屈,所以並不需要用枕頭來支撐,用枕頭反而會壓迫頸椎。

如果擔心寶寶頭型壓迫和熱,可以有意識地調整一下寶寶睡姿,不同方向側睡就好。笨爸爸認為其實並不需要用什麼定型枕。

而且,很重要的一個問題是,太小的寶寶用枕頭,要注意窒息的風險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的安全睡眠指南,直到寶寶1歲,甚至18月齡或者更晚,寶媽們最好讓寶寶睡在穩固、平坦的床面上。寶寶初生的頭一年,嬰兒床或者搖籃裡面唯一需要的就是一張簡單的床單,不要用枕頭,因為有窒息的風險。

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PSC)也指出,寶寶18月齡大之後給用枕頭,風險要小一些。一是可以降低寶寶窒息的風險,二是也避免了寶寶用枕頭作為嘗試爬出嬰兒床的工具。

對於和大人同床睡的寶寶來說,大家可能也知道,6個月之後,寶寶睡覺就不老實了,經常滿床亂滾亂翻,備了枕頭,一晚上就沒枕多久。

綜合來講,笨爸爸的建議是,至少一歲之後,再給寶寶備枕頭

寶寶枕頭高度怎麼選?

不少寶寶枕產品會附帶枕墊或者調節柱,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可以隨時調整嬰兒枕的高度。確實,兒科醫生建議不同年齡的嬰兒使用不同高度的枕頭

目前關於嬰兒枕頭的高度只是一個粗略的計算,具體要看每個寶寶的情況。

剛出生的寶寶脊柱基本是一條直線,而且頭大、向後,和肩膀一樣寬。等寶寶4個月大以後,脊椎開始彎曲。

7-10月齡的時候,脊柱的第二生理彎曲(胸曲線)開始緩慢形成,1歲以後,脊椎發育完成,寶寶基本上可以自己走了。

根據這樣的發育規律,笨爸爸可以告訴寶媽們一個自行判斷的有用的原則:當寶寶使用枕頭時,他們的頭和身體基本上在同一直線上,那麼,這個時候的枕頭高度是適合寶寶的。

購買枕頭時,寶媽們可以簡單參考:

1歲以後,寶寶枕的適宜高度為3-4釐米。3歲以後,嬰兒枕高度為5-6釐米。寶媽們應該選擇柔軟、輕便、透氣,具有良好吸溼性的枕頭。

寶寶枕的枕芯材質怎麼選?

和大人枕頭一樣,寶寶枕頭的核心就是枕芯。目前網購平臺上銷量靠前的幾種寶寶枕頭枕芯以植物填充物、乳膠、記憶棉這三種為主。

1、植物填充物

相比乳膠和記憶棉,植物填充枕芯使用的植物原料比較複雜、不明確,有的用了蒙稷、夏枯草、草決明、菊花、淡竹葉等中草藥植物,有的則用了蕎麥殼等糧食作物副產物。

雖然植物填充物聽起來很天然、安全,但蕎麥殼和一些植物顆粒會偏硬,對寶寶來說有點糙,還不夠柔軟。加上寶寶流口水可能會弄溼枕頭,更容易滋生細菌透氣性也會差很多。這並不是一種寶寶可以長期使用的枕芯。

笨爸爸也曾經買過一個迪士尼的蕎麥枕,沒睡一個星期枕套開裂,蕎麥撒得滿床都是,比較坑爹。

2、乳膠枕

另外一種可以稱得上「天然」的枕芯就是乳膠枕芯了。這也是目前市場上最火的一種枕頭。

乳膠最初被稱為天然泡沫,是由橡膠樹的樹膠經發泡產生的無數微小氣泡做成的,所以具有很好的彈性和透氣性。

此外,乳膠具有的天然抗真菌作用,是比較適合寶寶的一種枕頭材質。

但是,合成乳膠現在越來越普遍了,它通常是用丁苯橡膠做成,具有和天然橡膠幾乎一樣的彈性和觸感,但在某些情況下牢固性和耐用性會差一些。

乳膠枕不適合水洗和日曬,否則會氧化掉屑、掉片。

加上近幾年的乳膠枕市場亂象重生,比如,2017年315就曾曝光,有部分宣稱為天然乳膠的枕芯含有合成乳膠的成分,與標稱不符。前段時間,也爆出某款公眾號熱銷的國內乳膠枕冒充泰國大牌,天然乳膠含量不符的問題。

由於真假難辨,檢測費用也比較高,所以笨爸爸對乳膠枕一直很謹慎。

(上海消保委檢測發現的假「100%天然乳膠」產品)

3、記憶棉

除了上面提到的兩種天然枕芯材料,寶寶枕芯還有一種是人工合成的材料——記憶棉。它是由聚氨酯製成的,最初是為了在外太空使用而發明的,後來是先作為輪椅座墊和術後填充物用於醫學中,然後慢慢向床上用品商業化過渡。

用了記憶棉枕芯的寶寶枕頭會十分強調自身的產品為定型枕。確實,記憶棉最大的亮點就是「慢回彈」功能,可以很好地保護脊椎。

躺在記憶枕上面,抬頭起身後,枕頭上的印跡不會馬上消失,而是慢慢得反彈回來,有一種緩衝的感覺。記憶枕更像是乳膠枕的加強版,彈回速度更慢。

但對寶寶來說,這種枕芯不適合寶寶,因為寶寶很容易陷入枕過的印跡中,導致呼吸困難。而且記憶棉更好的儲熱功能也是一個問題,特別是大熱天寶寶出汗多的時候,很容易讓寶寶感到悶熱不舒服,弄溼枕頭。

好了,本期就到這裡了,還請多多轉發支持!

如果你有任何問題想諮詢,歡迎留言,笨爸爸將為你單獨解答。

歷史回顧

1、32款國行版奶粉全面評測

2、38款國產奶粉全面評測

3、愛他美五大版本奶粉全面評測

4、美素佳兒23款奶粉全面測評

5、美贊臣33款奶粉全面測評

6、a2奶粉全面評測

7、66款奶瓶&奶嘴測評

8、寶寶防曬霜大測評

9、寶寶驅蚊產品大測評

10、22款寶寶米粉評測

11、13款寶寶維生素D評測

12、20款拉拉褲評測

.......

請在不同欄目中查看,或在後臺輸入相應關鍵字(不是數字哦)查詢。

歡迎關注「寶寶評測」。7年商品對比檢測經驗,不投機取巧,用科學理性的笨方法提供靠譜的消費建議。

相關焦點

  • 寶寶睡覺需不需要用枕頭?很多家長犯了這個錯,寶寶頸椎不好受
    使用枕頭反而會使寶寶的呼吸不通暢,和大人恰恰是相反的。寶寶什麼時候可以使用枕頭?一般來說等到寶寶3個月之後,就可以使用枕頭了,但是家長最好的不要用數據來嚴格界定寶寶使用枕頭的時間,不如通過一些寶寶的暗示來給寶寶使用枕頭。
  • 給寶寶餵藥的四大誤區,現在還有寶媽在坑裡,是時候脫坑了!
    要是說養娃過程中最糟心的一件事,那一定是寶寶生病。每次寶寶生病的時候寶媽們都心疼得不行,當然,除了心疼之外,寶媽們還有一種別的情緒,那就是崩潰。因為給寶寶餵藥實在是太難了!寶寶哭鬧是小事、亂踢亂蹬也是小事,最令人絕望的是,當寶媽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把藥餵進去了,一扭頭寶寶就能把藥吐出來。在給寶寶餵藥這件事上,寶媽們永遠都在跟寶寶鬥智鬥勇,不過無數次的敗陣也讓寶媽們有了不少給寶寶餵藥的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下面這些方式,寶媽們可別再用了!
  • 新生兒需不需要枕頭?怎麼給1歲內的寶寶挑選枕頭?
    有不少爸媽會以為寶寶需要像大人一樣使用枕頭,其實對於新生兒來說,使用枕頭反而不舒服,而且從他們身體的發育特點來看,完全沒有必要使用枕頭。剛出生的寶寶不宜睡枕頭其實新生兒身體的特點,決定了他不需要枕頭,新生兒的脊柱是直的,頸部較短,而且剛出生的時候頭部幾乎和肩膀是一樣寬的,如果把頭部墊高,會讓他感覺不舒服,肌肉緊繃,容易發生落枕,影響他的呼吸動作和吞咽的正常。
  • 一分鐘教你如何正確給孩子選枕頭!
    談到睡眠,一定會想到枕頭。往往孩子還沒出生,很多家庭已早早給寶寶準備好了各種枕頭。但實際上,關於枕頭的注意事項有很多,過早的使用枕頭會對寶寶產生很多不利影響,那寶寶多大的時候可以使用枕頭?枕頭又該怎麼選呢?
  • 寶媽們都踩了寶寶肺炎的誤區?兒科醫生:這下誤會可大發了!
    不過現在很多的家長們對於小兒肺炎理解其實是存在很多誤區的。咳嗽會咳成肺炎經常會聽寶媽們說「寶寶咳嗽得趕快治,不然咳著咳著就咳成肺炎了!」今天就得為站出來為「寶寶咳嗽」說說話,其實寶寶咳嗽是他自身的一個保護機制,可以幫助寶寶清理氣道中的刺激物和黏液。而肺炎是由於真菌、細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並不一定會出現咳嗽的症狀。
  • 寶寶「嚇著」是怎麼回事?這幾點寶媽要知道!
    文丨悠悠寶寶容易受驚嚇是什麼原因呢?不想寶寶經常受驚嚇,這幾點寶媽要多注意。一些寶媽的經歷@琪琪媽。女兒小的時候,經常「嚇著」,每次「嚇著」後,夜裡都同一個時間點哭鬧,孩子的奶奶每次都在女兒的腦門上吹氣,然後又念叨好久,寶寶夜裡哭鬧就好了。
  • 寶寶睡覺有這3個舉動,說明寶寶需要「枕頭」了,父母要了解
    寶媽因一直沒給孩子枕枕頭,導致孩子頸椎受損蘭蘭和老公都很年輕是95後,因為一次意外於是就有了現在小寶寶,本來兩個人還沒做好準備當父母,但是在看到寶寶出生的那一刻。兩個人就好像長大了一樣,於是坐月子期間蘭蘭就各種學習怎麼照顧寶寶,並且對寶寶的任何事情都非常上心,要親力親為。這天婆婆看著孩子的頭型不太好,就在網上給孩子買了一個腦型矯正枕頭,給孩子枕上之後寶寶可開心了,但是蘭蘭看到後卻一把給拿走了。
  • 新生兒需要枕頭嗎?怎樣選枕頭?給寶寶用錯枕頭後果可能很嚴重
    根據新生兒的生理特點,嬰兒睡覺是不需要枕頭的。新生兒脊柱是直的,平躺睡覺時背和後腦勺在同一平平面。頸背部肌肉自然鬆弛,舒適加上寶寶頭大,幾乎與肩同寬,側臥時頭與身體也在同一平面,比較自然,因此沒有必要使用枕頭。
  • 如何給寶寶挑選合適的鞋子,這8個選鞋注意事項寶媽們要知道!
    很多媽媽小時候都有這樣的經歷,因為家庭條件不太好,每次買鞋子父母都會特意買大一碼,這樣明年還可以穿,但是這樣真的利於寶寶學走路嗎?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孩子,正是活蹦亂跳的年紀,幾乎一刻也不消停。而為了讓孩子能盡情地玩耍,媽媽給孩子挑選一雙好鞋,關係到孩子的安全、良好走路姿勢的養成以及腳部的健康發育。那麼,怎麼給寶寶選鞋子呢?今天小恩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給寶寶挑選鞋子,希望對給各位寶媽們有用~1、選擇鞋底防滑的鞋子鞋底柔軟靈活很重要,同時防滑也很重要。
  • 又到中秋佳節,寶寶如何正確吃月餅?寶媽應該了解的常識!
    很多家長覺得寶寶吃一小塊月餅也沒問題,但是寶寶吃的月餅一定是仔細挑選的,最好是自己家裡做的月餅。經常會有小寶寶在中秋的時候吃了月餅之後,身體出現不適導致去醫院,甚至有的小寶寶被月餅餡裡的堅果卡到喉嚨導致呼吸困難。為了讓寶寶能夠開心健康地過中秋,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寶寶應該怎麼過中秋,中秋怎麼給寶寶吃月餅。
  • 冬天如何給寶寶洗個暖暖的澡?一周幾次?常見的4大誤區要避開!
    於是寶媽給寶寶洗澡也成了一個難題,畢竟小寶寶身體嬌嫩,免疫力低下,很容易著涼感冒。但是不給小寶寶洗澡也會使得寶寶身上不舒服,所以冬天要不要給寶寶洗澡,又該怎麼洗,才能讓寶寶洗的又乾淨又不生病呢?今天我們就來和各位寶媽一起說一下寶寶冬天洗澡要怎麼辦。冬天要每天都洗澡嗎?
  • 寶寶晚上睡覺總是不停出汗,枕頭經常被打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相信對於所有寶媽來說,照顧寶寶在耗費體力的同時,也是對耐力的一種考驗。新手寶媽由於沒有豐富經驗,因此在帶娃的時候可能一不小心會讓寶寶受到磕碰,而且可能照顧的不到位,導致寶寶經常生病。事實上寶寶在生病之前身體都會出現異常變化,只有及時發現才可以對症下藥。
  • 三大誤區還有寶媽在犯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生娃後方知產假不夠長,寶寶還在嗷嗷待哺,媽媽卻不得不按時回歸職場。脫離了母乳親喂,職場寶媽們只能無奈地成為「背奶一族」。吸奶器的使用誤區,你中了嗎?吸奶器是職場寶媽必備的寶貝,可是有很多使用誤區,一不留神,媽媽們就把自己給坑了。
  • 「嬰兒健身架」對寶寶真的有用嗎?這5點好處,寶媽們需要知道
    1歲左右的寶寶是感知能力發展最為快速的時期,他們通過眼睛、耳朵和小手等方式開始認知世界,寶媽們抓住這個時機培養寶寶的感知能力尤為重要。很多寶媽都會在寶寶小時候就開始買各種各樣的玩具,伴隨著孩子一天天的成長,越來越多的早教產品也堆滿了寶寶的床鋪。然而在這其中「嬰兒健身架」是寶媽們都會買的。
  • 寶寶的睡姿能有多「超綱」?寶媽:掀開被子的瞬間,就像在開盲盒
    編輯:邱寫寫  新生兒的睡姿,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小傢伙們擺出「睡夢羅漢」實在是再常見不過了,一千個寶寶就有一千種奇葩睡姿,每一種都超可愛!  當白天調皮搗蛋的小傢伙,終於安安靜靜地睡著了,不知寶媽們有沒有偷偷掀開被子看過?那一瞬間,真是頗有種開盲盒的感覺!
  • 寶寶的頭睡偏了怎麼辦?寶媽別著急,找準原因才能「圓」回來
    因此,寶寶一有點風吹草動,寶媽就緊張得不行。就比如寶寶「頭偏」的問題,寶媽們就很擔心。鄰居寶媽上周剛生完寶寶,現在還在坐月子。昨天我去陪她說話,她問我:「你看,我家寶寶的頭型怎麼忽然偏了?左邊鼓起來,右邊又跟少了一巴掌似的,這以後頭偏得厲害,長太醜可怎麼辦啊?我們還是女孩……我要不要趕緊給她用定型枕?」
  • 寶爸寶媽都想知道的,寶寶到底需要葡萄糖嗎-Realcare乳澳力
    >寶爸寶媽都想知道的,寶寶到底需要葡萄糖嗎-Realcare乳澳力2020-06-17 12:41:3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然而,當這些孕媽媽成功升級為寶媽之後,對糖的態度卻來了個180°大轉彎,不少寶媽不僅認為葡萄糖營養豐富,甚至將葡糖糖奉為萬能「補品」,不管自家寶寶吃什麼、喝什麼,都想往裡加點葡萄糖。
  • 有種「錯覺」叫奶水不足,3成寶媽中招,4大追奶誤區你中了幾個?
    實際奶水不足的寶媽並沒有那麼多,很多寶媽都陷入了誤區。而「追奶」這件事也需要客觀看待。孩子經常哭鬧,到底要不要「追奶」?昨天跟群裡聊天,聊到給孩子哺乳的問題,新手寶媽玲玲就十分苦惱。她現在一直在糾結要不要追奶,總覺得自己的孩子缺奶吃不飽。
  • 寶媽求助,孩子12歲還在「吸母乳」,不給就發火,網友:活該
    說到斷奶,對於很多新手寶媽來說,都是件很令人頭疼的事情。尤其是當寶寶因為斷奶而哭鬧不止的時候,當媽的看在眼裡更是難受,以至於不少寶媽雖然屢屢下定決心給寶寶斷奶,但卻也屢屢斷奶失敗。前不久曾在網上看到這麼一件令人有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一名12歲的男孩竟然還未斷奶,每天依舊是一天三次地喝著母乳。
  • 寶媽看過來!產後康復,這些項目不能錯過
    長壽新聞網 記者 駱英        隨著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產後康復越來越受到重視,這也成為寶媽們很關心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