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00萬年前,青藏高原擁有亞熱帶森林
你們能想像素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極」之稱的青藏高原在幾千萬年前竟然擁有過茂密的森林、豐美的水草?甚至曾擁有亞熱帶森林植被?我國古生物學家研究發現:4700萬年前的青藏高原曾擁有亞熱帶森林植被。該成果於北京時間8日發表在了國際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上。
-
研究發現4700萬年前的青藏高原擁有亞熱帶森林
新華社昆明12月8日電(記者嶽冉冉)我國古生物學家研究發現:4700萬年前的青藏高原曾擁有亞熱帶森林植被。該成果於北京時間8日發表在了國際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上。自我國「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啟動以來,由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組成的團隊在海拔近5000米的青藏高原班戈盆地發現了大量古生物化石。
-
高冷的青藏高原中部 4700萬年前是一片亞熱帶森林?
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中部,現在是一片高寒荒蕪之地。青藏高原如何抬升到現有高度,許多演化細節仍不清楚。我科學家最近發現的蔣浪植物化石群,刷新了人們對青藏高原的認知——高冷的青藏高原中部 4700萬年前是一片亞熱帶森林?↑視覺中國供圖↑青藏高原中部班戈縣中始新世種類豐富的化石植物類群。
-
研究利用植物化石揭示青藏高原中部4700萬年前存在亞熱帶森林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古生態研究組、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共同組織「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古生物科考隊,聯合國內外多家科研院所,經過5年的大量野外工作及相關研究,揭示青藏高原中部4700萬年前存在亞熱帶森林。此次發現的化石點位於地處班戈縣海拔4850米的古新統至始新統牛堡組,地處青藏高原中部班公湖-怒江縫合帶。
-
4700萬年前,青藏高原竟是一片亞熱帶森林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據報導,近日,我國科學家通過化石研究發現,大約4700萬年之前,青藏高原曾經是一片亞熱帶森林,而且當時它也沒有如今這麼「高冷」,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彌補了此前青藏高原研究過程中的空白
-
4700萬年前的青藏高原什麼樣?科考團隊新發現:曾擁有亞熱帶森林植被
來自中科院科考團隊的消息,經多年研究發現,4700萬年前的青藏高原中部,曾擁有亞熱帶森林植被。這一成果,為認識青藏高原的生物多樣性演化歷史和地形地貌協同演變過程,提供了全新證據。目前研究成果已經在權威科學刊物發表。
-
4700萬年前,青藏高原竟是 「香格裡拉」 | 每周科技
撰文 | 蛋炒飯 鄭 頤 楊 梟● ● ●青藏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高原腹地年平均溫度在0℃以下。但是在大約4700萬年前的始新世中期,這裡卻有著一片亞熱帶森林。2020年12月7日,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一篇學術論文表明,在距今約4700萬年前,青藏高原曾是一個森林茂盛、水草豐富的遠古「香格裡拉」。科考隊在海拔4850米的班戈盆地採集到大量植物化石,包括葉片、果實、種子、花、地下塊莖等,這是迄今青藏高原發現的物種最為豐富的新生代植物群。
-
4700萬年前,青藏高原在屬於熱帶森林氣候,為何會變成高原?
我國有很多高原山峰得到了科學家們的青睞,2020年年初青藏高原發現了30種古老病毒,此後高原上竟然再一次發現了海洋化石,正是這一種狀況,讓大家猜測,究竟是什麼情況在高海拔的高原上發現海洋化石呢?最近一段時間根據科學家們對化石的研究得出了一個新理論,大約在4700萬年前青藏高原並不是高海拔地區,而是屬於亞熱帶森林氣候,是什麼原因讓他變成了現在這般模樣呢?高原氣候變化青藏高原作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它的平均海拔都在4400米以上,我國超過4個城市都屬於青藏高原地帶,所以青藏高原備受全世界人民矚目,它不僅僅對我國很重要,同時在全世界內都飽受其他科學家們的注意。
-
伴隨青藏高原隆起的遠古巨獸
說明3000多萬年前的青藏高原隆起的高度並不高,還不足以阻擋印度洋南來暖溼氣流,這時的青藏高原一帶氣候溫暖溼潤,有森林,有湖泊,水源充沛,食物充足,足夠養育體型如此巨大的動物。▲和政在甘肅省的位置。說明當時和政地區的氣候也是溫暖潮溼的,有森林,也有好多湖泊,和3000多萬年前巨犀的生活環境差不多。但古生物學家們只在青藏高原的北側發現了鏟齒象化石,在青藏高原南側卻沒發現鏟齒象化石,證明到了1600萬年前,動物們已經不能在青藏高原的南北兩側來回遷移,說明這時青藏高原的高度升高,它們不能再穿越。
-
中國科學家「還原」4400萬年前青藏高原東南部變化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4400萬年前的青藏高原是什麼樣,有何重大環境變化?在這個問題上,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丁林團隊近日有了重要發現。丁林院士團隊通過科學研究「還原」了4400萬年前青藏高原東南部變化:4400萬年前,青藏高原東南部貢覺盆地還是一片沙漠,海拔只有700米。在印度大陸向北俯衝作用下,這裡快速隆升為海拔3800米的高山森林。這一學術成果,已於近日發表在國際地學期刊《地球與行星科學通訊》上。
-
藏北高原,從大海到陸地的滄桑變遷
在距今約7000萬年以前,以至3000萬年前的漫長時間裡,藏北高原海拔不到幾百米,南部喜馬拉雅山脈還沒有隆起,印度洋的溼潤季風可以毫無阻擋地長驅直入。那時的氣候溼潤炎熱,在廣闊的河谷平原遍布桉樹、榕樹、樹蕨等熱帶和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各種哺乳動物大量出現,呈現著一派植物繁茂、動物興旺的景象。
-
推翻達爾文猜想:冰期動物竟起源於青藏高原 | 鄧濤
那這一片冰天雪地和我的專業、工作有什麼關係?第一次去西藏,我是要研究生物的進化過程、地球的變遷和青藏高原的滄桑變化,因此我們需要找到青藏高原隆升過程的證據。下圖是典型的冰河世紀動物——猛獁象、劍齒虎、野馬、大角鹿、披毛犀。
-
科學家首獲青藏高原中南部新生代地層年代序列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彭韻佳、董瑞豐)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該所新生代環境團隊聯合國內外研究機構和大學,精確測定和建立了青藏高原中南部倫坡拉盆地約4100萬年到2150萬年期間的新生代地層年代序列,修正該區域古高度年代為4000萬年前小於2300米,2600萬年到2100萬年前才可能達到3500米至4500米
-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是何時超過4600米的?
身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其「身高」是何時超過4600米的?國際學術界過去的主流觀點認為,早在4000萬年前其中南部就已達到此高度。我國科學家根據首次精確測定的青藏高原中南部新生代地層年代序列發現,該區域4000萬年前「身高」尚不足2300米,直到2600萬年至2100萬年前,才可能達到3500米至4500米。
-
科學家首獲青藏高原中南部新生代地層年代序列 _ 中國發展門戶網...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彭韻佳、董瑞豐)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該所新生代環境團隊聯合國內外研究機構和大學,精確測定和建立了青藏高原中南部倫坡拉盆地約4100萬年到2150萬年期間的新生代地層年代序列,修正該區域古高度年代為4000萬年前小於2300米,2600萬年到2100萬年前才可能達到3500米至4500米。
-
森林經營┃亟待研究--青藏高原上的櫟類常綠矮林
有一個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卻又司空見慣的事實是,我國的青藏高原,到處都分布著櫟類硬葉常綠矮林。國內的科學文獻也講過,對於我國的青藏高原櫟類,國內外都十分缺乏認識,除了少數的幾個專家,好像大家都忘了一樣。對於這樣的一個大事實,我們向國際櫟類專家們求教,他們也都毫不知情。我們不敢說,這是否是我國林學的一個空缺?
-
【科技日報】科學家首獲青藏高原中南部地層年代序列
青藏高原中南部隆升到現代高度的實際歷史比國際主流看法要晚。 12月10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來自該所等國內外單位的研究人員首獲青藏高原中南部新生代地層年代序列,他們測定青藏高原中南部倫坡拉盆地古高度年代為4000萬年前小於2300米,2600萬年至2100萬年前才可能達到3500米至4500米。
-
大麥:在青藏高原拓荒的混血兒
徐廷文因此開展了青藏高原野大麥和以色列野大麥的雜交實驗,發現前者的春性(種子不需要經歷低溫就可以萌發)、小穗軸有長毛、籽粒顯深色等性狀都是顯性,而後者的半冬性(種子需要經歷較低的溫度才能萌發)、小穗軸有短毛、籽粒顯淺色等性狀卻是隱性。徐廷文因此大膽斷言,青藏高原才是野大麥基因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我們寧可說西亞的大麥由中國傳去,也絕不能說中國的大麥由西亞傳來。
-
青藏高原中南部4000萬年前古高度低於2300米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新生代環境團隊方小敏研究員等聯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王成善院士和蘭州大學等國內外單位的研究人員首獲青藏高原中南部新生代地層高精度年代序列。此前,國際學界認為,約4000萬年前青藏高原中南部就已隆升到4600米的現代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