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竹聲聲辭舊歲,鑼鼓陣陣迎新春」。進入臘月,聽到鞭炮聲就感受到了年的到來。放鞭炮,曾經是我們兒時最快樂的時光,土堆旁、冰面上、連牛糞上都留下過鞭炮綻放的時刻…
小時候玩過鞭炮的品種很多,有五分錢一個的「摔炮」、有兩毛錢一盒的「擦炮」、還有一塊錢一個的「雷鳴」、還有「二踢腳」,砰的一聲到天空又砰的一聲震耳欲聾41。放鞭炮帶給我們太多太多的歡樂,從年前到正月十五每天都能聽到鞭炮的響聲,給過年增添了濃濃的年味。
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家對大氣汙染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視,同時鞭炮帶來的火災安全事故也讓政府下決心制定了禁止燃放鞭炮的政策。城區範圍內禁止燃放,遠離城區的農村還能聽到鞭炮的聲音。可是,有專家建議農村也禁止燃放鞭炮,大家感覺合適嗎?
一,放鞭炮是過年的傳統習俗,增添了節日氛圍。在電子產品普及的今天,人們的娛樂生活被網絡所霸佔。傳統文化民間技藝逐漸流失,放鞭炮成為春節文化中僅有的少數活動之一,禁止了放炮失去了年味樂趣。
二,大氣汙染主要的汙染物來源於汽車尾氣和化工氣體,鞭炮僅僅是慶祝節日的附加物品對於環境來說汙染是很小的。盲目的取消放炮,春節聽不到慶賀的動靜是不合適的。
三,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製作鞭炮的標準越來越環保、安全。正確使用帶來的後果是可控的,對環境來說汙染也是最小的。
經濟發展的今天,年味越來越淡,人情冷暖逐漸冷漠。放鞭炮已經成為春節符號的一種象徵,當放炮被禁止,春節對我們來說就是平常的一天。更代表著一種文化的消失,記憶的消失,這未免是種遺憾…
馬上過年了,少了鞭炮的響聲你會習慣嗎?對於禁止燃放鞭炮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評論,我是嗨嘍農村娃,關注三農,喜歡我的文章動動小手關注一下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