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為何最後卻栽了在不起眼的小國手中?

2021-02-13 無風起念

蒙古帝國最強盛時在哪裡吃過敗仗公元13世紀,蒙古鐵騎狂掃歐亞勢不可擋。亞洲各地生靈塗炭,整個歐洲也為之恐慌:英國人不敢出海,德國人為之驚懼,俄羅斯出現「黃禍」一說,蒙古鐵騎創造了戰爭的神話。然而這個徵服欲望超強的蒙古帝國,在它最為強盛的時候,也曾多次吃過敗仗。

徵安南的三次失利。安南也就是現在的越南,最早是中國的郡縣,五代時期自立為國。蒙古老帥速不臺之子兀良哈臺平定雲南後,派使者到安南招諭,讓他們納貢,當時安南國力正強,國主陳煚(音jiǒnɡ)竟將蒙古使者投入獄中。這還了得,兀良哈臺大怒,於公元1253年,發兵攻破安南都城。由於氣候溼熱,蒙古軍一時不能適應,只好收兵。

1284年,元朝派兵攻打佔城(越南南部),向安南徵兵徵糧,並假道安南國,想一併把安南收拾了。蒙古軍再次攻入安南都城,由於糧草不濟,軍中又染病疫,又只好退兵,半路卻遭到安南軍的伏擊,損失慘重。第二年,又發兵十萬徵討安南,從海道押運的糧草被安南伏擊,損失殆盡,撤兵途中再次遭到安南軍隊的伏擊,狼狽不堪。

對緬甸的兩次用兵。1271年,緬甸受元朝詔諭成為附屬。1277年,緬甸和金齒(今雲南保山)部族發生摩擦,於是元朝派兵徵伐,走到八莫(緬甸北部城鎮),天氣炎熱,士兵水土不服,只得無功而返。1287年,緬甸發生政變,緬甸王被其庶子囚禁,雲南王派兵徵討,到達蒲甘(位於緬甸中部),由於糧草供應不上,又退了回來。1300年,緬甸又起內亂,緬王被其弟殺害,緬王的兒子請求元朝發兵問罪,結果仍是不克而返。

蒙古平定朝鮮半島後,就想招撫日本島,遭到拒絕,1281年,忽必烈派大將忻都和范文虎率領15萬大軍,分兵兩路東徵日本島,到能古、志賀二島會合後,蒙古兵多受航船之苦,狼狽不堪,偏偏又遇到颶風,主將扔下軍隊就跑了,光剩當兵的在島上,慘遭日軍襲擊,殺得只剩下兩三萬人逃了回來。

戰敗於埃及。1259年秋,拖雷的第五子、伊爾汗帝國的創建者旭烈兀,橫掃西南亞,西徵至敘利亞後,傳來蒙哥的死訊。旭烈兀率軍回波斯,留下先鋒怯的不花統率二萬軍隊繼續徵進至埃及,怯的不花派使者勸告埃及蘇丹忽禿思投降,忽禿思將蒙古使臣斬首示眾,並以伊斯蘭聖戰的名義召集北非所有的穆斯林軍隊,組成了一支十二萬人的大軍,在阿音扎魯特(今天巴勒斯坦境內)與蒙古軍隊展開會戰。忽都思親自上陣,將士士氣鼓舞。蒙古軍隊又輕敵冒進,被困在山谷全軍覆沒,蒙古軍西徵之勢從此被阻止。

蒙古軍隊是極具侵略性的,而越是侵略,他們這種徵戰和徵服的欲望就越強烈,統治者的野心也越大。以上的幾次失敗,可以說都是蒙古帝國在最為強盛時期的失敗。其失敗原因大概有三點:①氣候偏差,不佔天時。蒙古人生長在北方乾旱荒漠地帶,而安南緬甸地處北回歸線和赤道之間,又瀕臨海洋,氣候溼熱,士兵水土不服,多染疾病,戰鬥力銳減。②環境所致不佔地利。蒙古軍是草原騎兵,徵戰利於平原而不利於南方的丘陵山險,其優勢在安南緬甸多山地帶得不到發揮。更不擅長海戰,東徵日本島只能是如虎落平陽,任人宰割。③狂妄自大不佔人和。蒙古軍隊經過數十年戰無不勝的輝煌,滋生驕橫狂妄,難免輕敵冒進。並且廣樹強敵,必會遭到被徵服地區的聯合抵禦反抗,對埃及的戰事就很說明問題。④四處徵討疲於戰爭。蒙古軍四處開花全線作戰,戰線太長兵力分散,後勤也不能保障,徵伐安南緬甸時就出現糧草不濟和糧草被劫的情況。

蒙古軍隊創造了攻城略地的神話,妄圖統治全世界,然而即使再強悍的軍隊,和全世界比起來也是極其渺小的,吃敗仗也在情理之中。

彭祖真的活了800歲嗎?10年間與3000男子有染的民國女作家是誰?更多歷史故事,請關注無風起念微信號:wfqn888。

相關焦點

  • 麾下人口只有100多萬的成吉思汗,為何能夠橫掃歐亞大陸?
    曾帶領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的鐵木真所在的時代,當然也是如此。 鐵木真麾下的蒙古究竟有多少人已不可考,但按照當時的生產力和史書中關於蒙古戰爭中參戰的軍隊人數來推算,統一蒙古高原後,鐵木真麾下的蒙古總人口應在150萬到170萬。而作為對比,當時被蒙古視為對手的國家,無論是金國還是南宋,人口都數以千萬甚至上億計。
  • 「開掛」的蒙古大軍如何橫掃歐亞? | 循跡曉講
    在影視劇中我們經常能看到武裝獨特的蒙古士兵,然而,歷史上的蒙古鐵騎並不是一群「非主流」士兵,熒幕上的蒙古戰士的形象顯然受刻板印象影響較大。而真實的蒙古士兵在武備上是充分發揮實用主義原則,不會玩些花裡胡哨的。
  • 唯一可以跟蒙古鐵騎對抗的國家 三大戰術讓蒙古大汗命喪黃泉
    唯一可以跟蒙古鐵騎對抗的國家 三大戰術讓蒙古大汗命喪黃泉 說起全世界比較出名的兵種,蒙古鐵騎肯定能排前十。當年成吉思汗的大軍橫掃歐亞大陸,但是他生前一直沒攻下這個國家,甚至他的孫子也在攻打這個國家的時候命喪黃泉。
  • 蒙古最強軍隊的沒落:曾橫掃歐亞,現在瀕臨消亡只在遊戲裡出現
    在人類數千年的戰爭史裡,如果要說哪個兵種的戰績最強,那一定繞不開蒙古騎兵。遙想當年,在可汗的帶領下,蒙古帝國一路橫掃歐亞大陸,甚至打到了德國的多瑙河附近,讓整個歐洲都為之震驚。但所謂地位越高,摔下來的時候就越慘。
  • 日本和越南偏小一隅,面對橫掃歐亞大陸的元軍,為何屢戰屢勝呢?
    忽必烈大怒,集結蒙古朝鮮聯軍3.25萬人,大小艦船900艘,從博多灣登陸日本本土。 戰爭的起因是蒙古為了完成對南宋的戰略包圍,消滅大理國和越南。
  • 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卻獨不敢涉入這三國!
    公元13世紀,蒙古鐵騎狂掃歐亞勢不可擋。
  • 為何蒙古帝國徵歐亞大國勢如破竹,徵日本越南等小國就屢戰屢敗
    它疆域極其廣大,幾乎達到了中國歷史巔峰,對同屬蒙古帝國的其它四大汗國擁有宗主地位,先後攻滅金朝南宋西夏等一系列當時的大國,更別提其餘汗國對中亞西亞東歐的徵伐。但是在元朝帝國漫長的徵服史上,和勝利同樣多的,其實還有失敗。面對比金朝南宋弱小的多的,越南日本甚至爪哇,元朝都輸的一塌糊塗,這到底是為何呢?我們不妨一同來分析一下。
  • 蒙古鐵騎為何能橫掃歐亞?揭秘亂世英雄成吉思汗背後的故事!
    先說他建立的蒙古帝國,您應該不陌生吧?這是世界上有史以來版圖最大的帝國,大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具體有多大呢?誒,答案還不能簡單用公裡數來計算,得用地球的經緯度來計算!據史料記載,蒙古帝國最強盛的時候,東起朝鮮半島,西抵波蘭、匈牙利,北至西伯利亞俄羅斯諸國,南達爪窪中南半島,都是他們的地盤,跨越了地球的北緯15°到60°、東經15°到130°。那麼,這之間的面積到底有多大呢?
  • 曾經夷平歐洲的蒙古騎兵,為什麼打不過清朝的八旗騎兵?
    從蒙古帝國開始,成吉思汗就組建了蒙古騎兵,在當時,蒙古騎兵是所向無敵的。成吉思汗統一草原部落後,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開始了蒙古鐵騎的大規模擴張,從此,蒙古鐵騎的數量不斷增長,最終打敗了宋朝。經過蒙古鐵騎的擴張,短短五年,蒙古鐵騎就佔領了金、高麗。由此,蒙古鐵騎的戰鬥力非同小可。
  • 明代著名「坦克部隊」,橫掃歐亞的蒙古鐵騎都要望而卻步
    從現代角度來看待明代戰車的基本特徵的話,可以發現它甚至具備了現代坦克所必須的三要素,一是良好的機動性,二是堅固的防護裝甲,最後也是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壓制敵人的強大火力。雖然明代戰車沒有達到現代坦克這樣的科技水平,但從當時它在戰爭中的意義上來講的話,明代的戰車和車營離現代的坦克及裝甲兵團也相去不遠了。▲戰國的戰車部隊,車戰可謂是當時所流行的特色戰爭。
  • 擊敗蒙古鐵騎的馬穆魯克騎兵,後來怎麼樣了?
    公元13世紀,堪稱蒙古人的世紀,幾乎整個亞歐大陸都匍匐在了蒙古鐵騎之下。不過,蒙古人的徵服也是有限度的,在東方,蒙古東徵日本失利;而在西方,則敗於馬穆魯克騎兵之手。如果說東徵日本的失敗源於「神風」作祟,那麼馬穆魯克騎兵擊敗蒙古人便是憑的實力。那麼,擊敗蒙古人的馬穆魯克王朝為何一直局限於埃及,而沒有再開疆拓土呢?接下來我們就來回顧一下馬穆魯克王朝的歷史。
  • 明朝軍隊為何能打贏蒙古騎兵,但卻輸給滿清八旗的鐵騎
    那時候強弩能夠打蒙古騎兵,可是為什麼這八旗的鐵騎進來的時候卻擋不住了呢。 成吉思汗的鐵騎是十分驃悍的,所以能橫掃全亞洲大陸,才會一度創下的橫跨歐亞的大帝國,那明朝的朱元璋為什麼有辦法打下這些蒙古鐵旗?
  • 豐富的兵種,發達的後勤通訊,徵服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有多先進?
    一、蒙古鐵騎——遊牧民族的軍事改革 蒙古鐵騎被軍事學家譽為古代世界最強大的騎兵,是地球上最強大的徵服者集團。成吉思汗作為蒙古鐵騎的締造者,在建軍之初就為這支軍隊注入了靈魂。蒙古人在歷史上是以部族為單位的,軍事組織也一樣,以部落為號,部落貴族作為將領。
  • 為何說從明清兩朝日本就不再是亞洲小國了?先看日本都做了什麼
    擁有37.8萬平方公裡,1.26億人口的日本體積確實不大(對比96萬),但作者可以很肯定地是說,從明清兩朝開始日本就已經不屬於亞洲小國了,而是屬於真正意義上的強國、大國了。日本真的是小國嗎?明朝和清朝都受到了來自日本上百年的侵擾,這兩個帝國不但沒有攻入日本,最後反而被日本給拖垮了。
  • 聖殿騎士團遭遇蒙古鐵騎,最後是什麼下場?列格卡尼戰役說明一切
    ,到明朝時期有韃靼,瓦剌,蒙古,女真,但在12世紀末到13世紀初,世界上最強的還是蒙古鐵騎。,但歐洲也有很多厲害的軍事集團,比如法國最著名的聖殿騎士團,在蒙古騎兵第2次西徵時,這兩支軍隊不可避免地碰撞在一起。
  • 為何說從明清兩朝時日本就已經不算小國了?先看日本都做出的努力
    擁有37.8萬平方公裡,1.26億人口的日本體積確實不大(對比96萬),但作者可以很肯定地是說,從明清兩朝開始日本就已經不屬於亞洲小國了,而是屬於真正意義上的強國、大國了。 日本真的是小國嗎?明朝和清朝都受到了來自日本上百年的侵擾,這兩個帝國不但沒有攻入日本,最後反而被日本給拖垮了。
  • 淺談馬背上的民族,走近中國馬都錫林郭勒,了解蒙古馬精神
    蒙古馬體形矮小,沒有汗血寶馬的高貴氣質,也沒有東洋馬高大修長的身條,然而它們頭大頸短,體魄強健,善於奔跑。曾幾何時,成吉思汗的軍隊橫掃歐亞大陸,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擁有能徵善戰、一日千裡的蒙古鐵騎。在蒙古族那達慕活動中,摔跤、賽馬和射箭是「男兒三藝」。與長時間消耗體力運動的摔跤和一輪輪選拔淘汰的射箭項目相比,賽馬更能突出馬背民族的勇氣和力量。
  • 成吉思汗有一妙招,讓蒙古鐵騎從不挨餓,日軍效仿,卻餓死5萬人
    如今的叱吒世界的俄羅斯,其建國也和蒙古鐵騎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 蒙古騎兵戰馬多為公馬,為何其長途遠徵時,卻要攜帶大量母馬隨行
    於是,南宋與金國軍隊與蒙古騎兵作戰時才發現,蒙古騎兵的戰鬥力要比金國騎兵高几個檔次。很快,金國、南宋全都倒在了蒙古騎兵的刀下,蒙元成為了時代的王者。但這並沒有結束,當他們將中原地區統一之後,並沒有停下徵服的腳步。在成吉思汗的帶領之下,蒙古鐵騎曾橫掃歐亞大陸。
  • 蒙古鐵騎的締造者是不是成吉思汗鐵木真?有什麼依據?
    應該說蒙古鐵騎這個概念是後來才有的通稱。至於也克蒙古兀魯思(大蒙古汗國)的締造者當然是成吉思汗。那麼為什麼說鐵騎是後來才有的概念?又為什麼說成吉思汗創造了蒙古呢?鐵騎的概念應該說鐵騎二字是個形容詞而不是軍隊名稱,即形容精銳部隊。這個詞多出現在明朝九邊的稱謂中,比如——宣大鐵騎,即宣化到大同一線明朝的精銳部隊。又有關寧鐵騎,即山海關到寧遠一線的明朝精銳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