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日本明治時代的「軍神」,對俄戰爭一戰成名,奠定海軍盛名

2020-12-23 一個有情懷的歷史老師

在日本近代史上,有一個歷史人物。他首開東方黃種人打敗西方白種人的先例,以小小身軀獲得「軍神」榮譽。有人把他比作「東方的納爾遜」,有人卻說他是運氣好。從薩摩藩崛起的海軍少年,歷經甲午海戰的牛刀小試,再到日俄海戰的激戰旅順。一場對馬海戰的勝利,讓他的個人威望與日本海軍都達到最頂峰。他就是赫赫有名的東鄉平八郎

與海軍結緣

1848年1月27日,東鄉平八郎出生於薩摩藩鹿兒島加治屋町。幕府時代,江戶地區是支持幕府的屬地,而離江戶越遠的屬地,他們與幕府的關係也就越疏遠。薩摩藩地處日本四島的最西邊,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他們與幕府的關係。薩摩藩子弟,主張推行革新,與幕府漸行漸遠,並在之後的倒幕運動中,扮演著「廢除幕府,還政天皇」的角色。

薩摩藩與長州藩,組成日本軍界的雙雄——「長州的陸軍,薩摩的海軍」。整體環境如此,再加上他的父親東鄉吉左衛門熱衷於海軍,東鄉平八郎從小也就立志徵服汪洋大海。15歲的時候,他就參加了著名的薩英戰爭。交戰雙方是英國與薩摩藩,年幼的東鄉平八郎負責搬運炮彈,同樣的參戰人員,還有山本權兵衛——後來成長為日本海軍之父。薩英戰爭的結果,英國小勝、薩摩略輸,但是促使著雙方重新思考。英國選擇聯合薩摩倒幕,薩摩打開自己的國門

在德川幕府與明治天皇之間,東鄉平八郎堅定地站在明治一邊。1868年,他作為海軍士官開啟徵戰。在與幕府海軍的一系列作戰中,東鄉平八郎不斷成長,實戰經歷和海軍閱歷讓他很快出類拔萃。兩年後,日本兵部制定《大辦海軍方案》,特別強調要:「教育海軍軍官,是建設海軍之頭等大事。」東鄉平八郎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被派往英國留學。儘管沒能入選海軍學院,但是從商船學校的水手,踏踏實實做起,東鄉平八郎儼然已經是海軍新星

甲午海戰的「浪速」艦長

學成歸國的東鄉平八郎,先後擔任多艘軍艦的艦長,軍銜也從海軍大尉,逐漸晉升到海軍大佐。1894年的甲午海戰前,他正擔任著「浪速」號巡洋艦艦長,這艘防護巡洋艦,1884年在英國阿姆斯特朗船廠開工建造,第二年建成服役。高航速、高射速是它的特徵,主炮的炮側加裝電動擊發裝置,性能上的優勢,讓海戰伊始的「高升號」成為炮下冤魂

1894年六月,朝鮮國內動亂,清朝與日本都派出軍隊入朝。7月,日本對清不宣而戰,豐島海面上的獵獵戰旗,訴說著戰爭的殘酷。日本軍艦突襲北洋海軍的「濟遠」號和「廣乙」號,「廣乙」艦旋即重傷,「濟遠」艦向西敗逃。此時,緊追其後的日軍艦隊,正好看到運送陸軍的商船「高升」號。東鄉平八郎駕駛著「浪速」號逼近,先是勒令商船停下,之後要求清軍投降

在遭受拒絕後,「浪速」號向「高升」號發炮,一頓齊射,商船上1000多人葬身海底。除了英國籍的船長、大副和一名英國船員以外,東鄉平八郎沒有再救人。豐島海戰上的累累白骨,讓東鄉平八郎又一次晉升,已是海軍少將的他,出任日本南方艦隊司令官。之後又參加了日軍侵臺,指揮海軍以火力支援步兵。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他是日本常備艦隊司令的身份。從海軍少將到海軍中將,東鄉平八郎的每一次晉升,都是赤裸裸的侵略史。

日俄戰爭的好運氣

日本要想稱霸世界,首先徵服中國;要想徵服中國,首先佔領滿蒙。沙俄成為日本「大陸政策」的最大絆腳石。1895年的三國幹涉還遼,奇恥大辱歷歷在目,日本軍界暗自下決心,早晚與沙俄要有一戰。只是沒想到,這場戰爭最大的果實是海軍摘得,而東鄉平八郎成為最大的幸運兒。

他的運氣,如同一路開掛,仿佛這場勝利就是為他準備的。首先是日俄戰前,海軍元老山本權兵衛臨陣換將,把戰鬥力更強的日高壯之丞,換成已經準備退休的東鄉平八郎。就在大家都疑惑的時候,山本權兵衛的回答竟然是:「東鄉運氣好。」也許是看到力量懸殊,也許就是為了賭一把,只能說,山本權兵衛把寶壓對了。

1904年,日本對俄宣戰,此時俄國海軍擁有252艘艦艇,共計80餘萬噸,其中僅太平洋艦隊,就擁有60餘艘艦艇,共計19萬噸。而日本海軍總共才有138艘艦艇,共計約26萬噸。巨大的實力差距,戰爭的進程卻讓所有人驚呆。日軍同以往一樣,不宣而戰,而且集中優勢兵力,先發制人。中國戰場的日俄戰爭,東鄉平八郎顯示出大將風範。

雙方互有攻守,沙俄略佔長風,但是東鄉平八郎總能趕上好運氣。戰爭一開始,俄國兩艘戰列艦觸雷沉默,號稱俄國最優秀的海軍將領馬卡洛夫戰死。緊接著日本兩艘戰列艦也沉沒,但是東鄉平八郎依然不在艦船。運氣還在繼續,黃海激戰中,日軍一發流彈擊俄艦隊司令,直接導致沙俄艦艇投降,日本完全控制黃海。

對馬海戰,人生巔峰

戰爭從中國戰場轉移到海上,沙俄惱羞成怒,從歐洲的波羅的海抽調軍隊,支援太平洋地區。這支浩浩蕩蕩的艦隊,經過長達半年多的海上顛簸,到了日本海海域,早已是人困馬乏,甚至有點風聲鶴唳的慘狀。疲憊之師,遇到虎狼雄獅,戰爭的結局一眼望見。

素來喜出奇招的日本海軍,選擇了「敵前大回頭」的戰術,日軍與沙俄並駕齊驅,並在特定區域超過沙俄,佔據有利攻擊位置。這一違反常規的操作,得到東鄉平八郎的讚許,「百發百中的一門大炮,要勝過一百門百發一中的大炮」。以火力著稱的日本海軍,以絕對兵力,實施穿插和分割包抄。

敢於冒險,精於機動戰術的日本海軍,經過一晝夜的激戰,幾乎全殲沙俄太平洋第二分艦隊,近5000人傷亡,俘虜6000多人。而日本海軍付出的代價僅僅是3艘魚雷艇和百人戰亡。憑藉日俄戰爭的餘威,1905年9月,日俄兩國籤訂《樸茨矛斯條約》,日本正式成為中國東北和朝鮮的主宰者

這一切都離不開東鄉平八郎的功勞,這一仗,極大地提振了日本的民族精神,處於上升期間的日本,第一次戰勝了,從彼得大帝時期就開始走向強盛的沙俄。東鄉平八郎的聲望達到頂峰,明治天皇不吝多次褒獎,加官進爵,無上榮光。1913年,榮升帝國元帥封號,1934年,八十六歲高齡的東鄉平八郎,平靜地走完一生。留給世人的,出了赫赫戰功,就是那一句「一生伏首拜陽明」的佳話。

相關焦點

  • 他明明是中國人,卻在日本被封神,受到日本軍神供奉,不是孫武
    日本跟中國的淵源一直很深,在唐朝時期兩國更是交往頻繁。只是日本後來斬斷了這友好的交往,不過即使這樣,日本的國內還是有著不少來自於中國的習俗,而中國的很多人其實都被日本人崇拜者。有一個中國人在日本就算是封神的境界了,日本軍神對他崇拜不已,這個人不是孫武,也不是關羽。
  • 山本五十六:他是日本人心目中的軍神,是太平洋戰爭中美軍的噩夢
    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這場戰爭當中,日本的戰略目標也放到了世界上的許多個國家當中。在那個時候,近乎瘋狂的日本軍隊成為了許多國家的噩夢,而在日本人心中,一位軍神的出現,也使得他們擁有了十分強大的信念。雖然說在當時的社會當中,美軍的實力都是非常強大的,但是,日本軍神卻對美軍造成了沉重的打擊。
  • 二戰時的日本,人人敬他是「軍神」,戰後卻被人罵「蠢」
    1912年7月30日,領導日本完成近代化改革,並相繼打敗北極熊俄羅斯帝國以及「天朝上國」大清王朝,使日本成為全亞洲最彪悍國家的日本明治天皇結束了他60年的人生。
  • 被時代裹挾的棄子,明治維新與西南戰爭中的日本武士
    馬休·佩裡我們或許比較陌生,但是他的親哥哥就是在伊利湖戰役中一戰成名的奧利弗·哈澤德·佩裡,後世的佩裡級護衛艦就是以他哥哥的名字命名的,這兄弟倆一個擊敗了英軍,另一個成功用堅船利炮叩開了日本的大門,只是當時的馬休·佩裡或許並不知道,他這個小小的舉動直接導致統治日本兩百多年的德川幕府走向了滅亡。
  • 日本軍神全殲俄國艦隊,慶功宴上拿出7字腰牌:刻一中國人名字
    1868年,年僅15歲的明治天皇從幕府手中接管了管理日本的國家大權,在他執政期間,明治政府進行了大膽的政治、軍事、教育等改革,推動了財政統一, 掌握新式技術,實現國家工業化,生產力大幅提升,並精選日本海軍軍校學員,派往英國留學深造,其中東鄉平八郎就在此次入選之列。日本明治時期的改革,使日本國力迅速倍增。
  • 舊日本軍隊老照片,憑什麼日本能夠力挽狂瀾?圖4軍神威風赫赫
    明治維新是舊日本明治時代推行富國強兵的一個重要舉措,日本為了避免成為晚清任人宰割的局面開始發奮圖強,不斷的向西方學習,留學生一批又一批,堅持變法改革、發展經濟、招募新軍的日本人越來越多,間接的又推動了明治維新的進行,使日本力挽狂瀾擺脫了被西方人殖民的命運,這些照片均拍自明治維新時期以及二戰爆發之前
  • 唐納德·基恩和他筆下的明治天皇
    太平洋戰爭極大地改變了美國人的對日本的認識與戰略,日本學家唐納德·基恩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歷史機緣成就的。同樣是在1941年,美國海軍在夏威夷創辦了日語學校,珍珠港事件爆發後很快關閉,重新在哈佛大學和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辦了兩所日語學校,作為精英教育的一環。1942年,基恩作為二期的學生入學。據他回憶,後來僅海軍就有兩千多人在學日語,陸軍也有一千五百多人,費用不成問題。
  • 乃木希典:配得上日本軍神的稱號嗎?
    這對整個亞洲均產生了鼓舞人心的影響……從某種意義上說,日俄戰爭是近代歷史上的一個裡程碑,是非歐洲民族充分覺醒的序幕。」當時的中國人對此也深有感觸,比如胡適這樣寫道:「這一年是日俄戰爭的第一年。上海的報紙上每天都登著詳細的戰爭新聞,愛看報的少年學生都感覺絕大的興奮,這時候中國的輿論和民眾心理都表同情日本,都痛恨俄國,又都痛恨清政府的宣告中立。
  • 乃木希典配得上日本「軍神」的稱號嗎?
    讓中國的知識分子看出,東亞人不是病夫,像俄國那樣的專制國家,是打不贏立憲國家日本的。綜上所述,乃木希典參與的是這樣一場意義深遠的戰爭,不僅維護了日本的利益,還改變了東亞格局,震撼了世界。從這個角度說,給他「軍神」的頭銜不為過。02乃木希典不珍惜人命嗎?
  • 乃木希典配得上日本「軍神」的稱號嗎
    後世許多人認為稱乃木希典為「軍神」,乃名不副實,因為他的指揮很糟爛,都4091年了,還用人海衝陣地,日軍損失六萬多人,俄軍只傷亡三四萬人,真是愚不可及。那麼,乃木希典是愚將還是軍神?日軍真的是純粹靠意志力打敗了俄國人嗎?攻克203高地究竟意味著什麼?日俄戰爭有何深遠影響?筆者就來一一解釋下這些問題。
  • 王陽明:日本最敬畏的中國人,被日本軍神膜拜,卻在國內很低調
    心學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學說之一,後傳於日本,對日本及東亞都有很大的影響,所以也就成為了日本軍神——東鄉平八郎的偶像在1905年的時候,是日俄戰役中那個異軍突起的天才將領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當東鄉平八郎率領弱勢的日本海軍在日俄戰爭中全殲俄國太平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
  • 他明明是中國人,卻在日本被封神,受日本軍神膜拜,名字世人皆知
    再比如說日本,自公元603年就與中國開始有了建交。 自那時候起,日本就脫離不了中國文化的影響。如果對於日本的近代史有興趣的話,可以看到日本近代在戰後轉型經濟的過程中,有一個中國道家學者王陽明的理論幾乎是影響了日本的經濟界。許多優秀的企業家都對其理論十分崇拜,其中就有稻盛和夫以及松下幸之助這種經營之神。
  • 明治維新後,日本逐漸崛起為東方的列強,並走向了對外侵略的道路
    十九世紀中期的日本是由德川幕府掌權的時代,它是日本最後的一個幕府,歷史上把這一時期稱為德川幕府時代。德川幕府對外實行的是閉門鎖國的政策。只允許同中國、朝鮮和荷蘭等國通商,而且只準在長崎一地進行。同時還嚴禁基督教在日本的傳播。
  • 乃木希典配得上日本「軍神」的稱號嗎? | 循跡曉講
    讓中國的知識分子看出,東亞人不是病夫,像俄國那樣的專制國家,是打不贏立憲國家日本的。綜上所述,乃木希典參與的是這樣一場意義深遠的戰爭,不僅維護了日本的利益,還改變了東亞格局,震撼了世界。從這個角度說,給他「軍神」的頭銜不為過。乃木希典最大的非議,便是「輕物質重精神,不珍惜人命」。可事實真是如此嗎?
  • 能打敗拿破崙的俄國,為什麼打不過日本?因為日本全民仇俄恨俄
    他一生四次潛入俄國,在日俄戰爭前又上躥下跳,成功鼓起了民間仇俄風氣,日本大正昭和時代的史學家一致認為,日俄戰爭的勝因就是日本仇俄風氣遠高於俄國對日風氣。 日本民間聽聞此消息全都義憤填膺,表示要和俄國一戰,明治元老考慮到實在打不贏,也就忍痛放棄了遼東,勒索贖遼費3000萬兩白銀了事。 甲午戰爭善後結束,日本民間右翼內田良平敏銳地捕捉到日本的下一個目標必然是吞併朝鮮,而此過程還是會和俄國產生衝突,所以內田就親赴西伯利亞調研,考察俄國的軍事動員能力。
  • 看《決戰中途島》:明治維新後從無敗績的日本海軍是如何被打頹的
    著名導演羅蘭·艾默裡奇的新作《決戰中途島》,今日就和北美同步上映了,今天我們也借著這部戰爭電影說一說明治維新之後從無敗績的日本海軍,是如何在這一戰中輸掉褲子的。在亞洲的近代史上,日本是一個獨特的國家,它是整個亞洲唯一一個沒有淪為殖民地的國家,僅憑四大島嶼,卻在短時間內躋身列強之列,甚至一度成為超越法德、能夠和英美比肩的地區性強國。
  • 德川幕府的最大危機:日本史上「倒幕運動」與「明治政府」的建立
    19世紀中葉,隨著美國海軍佩裡艦隊登陸日本以來,一場巨大的政治衝擊在日本國內爆發,無論從政治,經濟還是其他方面來看待這場促成近代大和民族覺醒的政治變化,都是具有重大意義的。西方資本主義浪潮和世界殖民體系的衝擊,統治日本200餘年的德川幕府迎來了最大的危機。「倒幕運動」的到來加速了幕府的垮臺,倒幕派與守舊派不可避免地將在全日本為了最高權力展開死鬥。
  • 日本「明治」時代如何造就現代公民?
    在思想和文化領域,「文明開化」與「要求民權」是明治時代近代化的中心,它標誌日本近代市民精神的確立,是「人」自身的近代化。正因為實現了人自身近代社會的轉型,日本才得以實現和完成社會整體的近代轉型。 更重要的是人們懂得自我約束,自我規範,為稍後明治二十二年(1889)民選、即眾議院的選舉奠定了必要的社會及文化的重要基礎。
  • 二戰結束前的日本帝國海軍實力怎麼樣?有哪些裝備?
    日本帝國海軍(日語:だいにほんていこくかいぐん,英語:Imperial Japanese Navy,縮寫:IJN,艦艇前綴:HIJMS,His Imperial Japanese Majesty's Ship的縮寫)是日本帝國時代前後(1889年到1945年)日本帝國的海上武裝力量。
  • 日軍把一個海軍大尉塑造成軍神,他臨終寫一首詩,活活被逼死
    在日軍侵華時期,無數原本美滿的中國家庭被破壞,城市、小鎮、山村到處都是家破人亡的悲哀和哭泣,在日軍的瘋狂侵略之下,破壞的也有日本人自己的家庭。 日軍投降的前夕,他們還在做拼死掙扎,把一個海軍大尉塑造成「軍神」,其目的只是為了試驗新的戰術——自殺式襲擊,類似於人們熟知的「神風特工隊」。 這個可憐的海軍大尉叫關行男,其實他是不想死的,用他自己的話說,「我結婚才五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