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 有助養生的其他呼吸法

2020-12-23 騰訊網

常聽中醫,增長健康

(114)《黃帝內經》收斂神氣,使肺氣清

有助養生的其他呼吸法

我們人的進化過程中,最開始同其他生物一樣是水裡邊生的,然後兩棲,然後陸生出來。最早的時候我們呼吸不是用肺的,靠什麼呢?靠皮膚的這些單細胞。人自從到了陸地以後,一站起來以後,肺擴張了,沒水了,就靠肺呼吸了,所以,皮膚逐漸就退化了。

為什麼呢?如果我們把一個埋在土裡邊,埋在土裡以後,你給他露著鼻子 結果他還是受不了。為什麼?雖然他的鼻孔開著,但他全身的氣孔都閉住了,不透氣。所以我們要時常要洗澡,保持皮膚的透氣性。

我們養生要調動皮膚,怎麼調動呢?《山海經》裡邊記載這麼一個故事,有一種動物,它不吃不喝,也不吸氣,不食不寐,還長生。那這個的養生啟示是什麼呢?就是身體的呼吸之法。這個養生方法後來就在道家得到了發展。

我們有一個著名的中醫叫葛洪,寫了一本《肘後方》,就是放在袖子裡面幫我們急救的。他還有一本著作《抱樸子》,就是寫了這就呼吸方法。這種呼吸方法就是把氣吸進來以後,不從鼻子呼出來,進行閉氣,然後意念與這個氣從人體的千千萬萬的毛孔出來。

這個閉氣功,可以說成我們現在的無氧運動,現代人提倡有氧運動,但是我們古代的人最強調無氧運動,就是你在沒有氧吸的時候,在缺氧的情況下,你怎麼調動自己的身體。我們看到,在低氧的地方的人壽命反而長,他氧氣少了,但是能刺激他的呼吸,全身系統調動起來,所以他反而壽命長。

這種呼吸功,我們也可以一試,就是把氣吸進來以後,用意念儘量把氣往周身的千千萬萬的毛孔去調動。這樣就可以打通微循環。我們人體的血管只用了一部分,還有大量的血管還是處女狀態,是封閉著的,不動的,如果我們能夠把這些微血管都打通,和周圍的氣管相連接,那麼我們的呼吸的氧氣將會更多。

葛洪把這個叫做胎息功,為什麼叫胎息呢?因為小胎兒在肚子裡是不呼吸的,他也一天一天地長。不過我們說他有臍帶,有母體供給他營養,所以他叫胎息功其實也不是很確切。

接下來介紹三種呼吸的方法,有助於我們的養生:

大雁的胸式呼吸

飛雁的呼吸它是用肺的,它是心肺擴張。所以十禽戲裡面,第二個就是做擴胸,做飛翔狀,像有翅膀一樣飛翔。我們把這種叫做大雁功或者仙鶴功。

青蛙的腹式呼吸

第二種呼吸方式呢,就是小青蛙的腹式呼吸。我們看小青蛙在呼吸的時候肚子一膨一松,像個皮球嘭咚嘭咚的,這是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有什麼好處呢?我們每個人,稍微上點年紀的話,肚子就容易變大。我們看很多四十歲以上的人肚子都大了。肚子裡面要麼就是水,要麼就是脂肪在裡面,它擠壓我們的正常組織。肚子裡面很多臟器,本來空間就很小,大家擠在一起,又把水,脂肪堆在那裡,臟腑的功能就受到影響。

腹式呼吸就可以鍛鍊腹中的臟器,腹式呼吸很簡單,我們就像青蛙一樣,把氣吸進去以後,除了肺,把肚子也鼓起來就行了;呼氣的時候,除了肺縮小,把肚子也癟了。雖然很簡單,但它就練我們肚子裡面所有的臟器。蛇的腹式功做得也很好,蛇是用肚子爬行,它的壽命也很長。

烏龜的龜吸功

第三種功就是龜吸功,烏龜要怎樣呼吸,它沒有肋間肌和肋間骨,只有頭頸和肚子相結合,就只能做胸式加腹式的呼吸。它這個功有一個什麼好處就是肚子也動了,胸部也動了,心腦血管也動了,所以烏龜不得腦梗,所以它的壽命最長。

實際上我們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各式各樣的養生奧秘和方法,我們在實踐當中可以淺入深,結合自己進行運用,那麼我們的身體將會更好。

【一日一言】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素問·評熱病論》

相關焦點

  • 【學會中醫】源於《黃帝內經》的智慧:中醫養生四大基石之運動養生
    【學會中醫】源於《黃帝內經》的智慧:中醫養生四大基石之運動養生 2020-04-27 14: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拓展中醫保健,促進大眾養生丨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中醫保健...
    (2020年9月6日 中國重慶)在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的指導和支持下,中醫保健養生產業發展專業委員會籌備組,經過5個月精心籌備,9月6日,中醫保健養生產業發展專業委員會在重慶正式成立。
  • 50歲後用運動和喝水養生?再戒掉3個壞習慣,或會更有助血管健康
    導語: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裡泡枸杞,這句話足以形容人到了一定的年紀之後,養生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情。根據研究發現人到了50歲之後,身體的機能就會下降,而這個時候想要身體健康,多喝水和多運動已經不再是決定身體是否健康的先決條件,因為你的壞習慣對身體的危害很大。
  • 青春永駐之逆腹式呼吸法
    逆腹式呼吸法在呼吸時改變腹腔容積,逆腹式呼吸法在名稱上是一種呼吸空氣的「方式」,實質上則是內氣的「呼吸」(升降、鼓蕩)。在中醫上胸膈為肺經之位,而為諸髒之華蓋。故肺經動而諸髒不能靜。這胸膈即為肺經運動之源,胸膈一動,諸髒無有不動,所以呼吸就是求得先天一氣的法門,利用呼吸的胸膈之動,調動五臟之動,所以必須要用逆腹式呼吸法。隨著逆腹式呼吸練習的深入,我們能夠打通帶脈,連接氣海,有效地調節人體內在的能量,把內在能量變得更加飽滿充實,從而達到固本培元的效果。身體健康了,面色自然也會變得紅潤有光澤的。
  • 漫說中醫|中醫養生精要:順應自然 健行健遠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由關注疾病向重視養生轉變。「養生」一詞最早見於《孟子·離婁下》,但講的是奉養父母。《孟子·盡心下》中「養心莫善於寡慾」,已經談到養生的原則和方法。《莊子》的《養生主》一文,專談養生的要領,強調要順應自然,忘卻情志,不為外物所滯。中醫養生,強調「治未病」。
  • 中醫旅遊大有可為,中醫養生旅遊交流研討會在河南省中醫院舉行
    為落實全省文化旅遊大會關於把康養等元素融入旅遊的指示精神,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傳承弘揚黃河文化中的獨特作用,滿足入境遊客關於養生產品的需求,省文化和旅遊廳組織主要入境遊旅行社負責人於2020年5月22日上午在河南省中醫院召開中醫養生旅遊交流研討會。
  • 中醫養生必將成為現代人的「標準健康方式」
    人民網北京5月8日電 由北京中醫藥文化傳播重點研究室、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首部中醫文化藍皮書《北京中醫藥文化傳播發展報告(2015)》發布會今日在京舉行。
  • 中醫養生之——小雪養生
    此時的養生重點是補脾補腎。NO.1小雪容易生「內火」,降火是關鍵氣溫漸降,人們常常在室內用取暖器取暖,室外寒冷,大家都穿得嚴實,體內的熱氣散發不出去,就容易生「內火」。表現為口舌生瘡、大便乾結、小便短赤、舌苔黃膩或舌紅無苔、鼻腔乾燥,嚴重者可能出現發熱、咳嗽(乾咳或陣咳痰多)、咽喉腫痛,引起支氣管炎或肺炎。
  • 沒有練過呼吸法,別說你學過瑜珈!10種呼吸法讓你一次輕鬆學會
    >1、活化心肺機能,提高肺活量,大量提供身體與各器官的氧氣,加速體內累積的專素排出,使皮膚光滑有彈性2、透過呼吸啟動橫膈膜,腹部器官獲得按摩,有助消化並改善便秘3、提高大腦、血管、神經、人體組織與器官含氧量,並使人腦袋清醒,精神飽滿4、促進體液與淋巴液循環,加強 身體新陳代謝,提高基礎代謝率,強化免疫系統 , 讓身體免於疾病幹5、
  • 中醫養生 │ 明朝太醫劉純的養生之道
    "最中國,樂生活",點上方藍字 熙華國學堂 加關注劉純是中醫歷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劉完素的九世孫,明朝太醫,他歷經60多年的實踐,落實「治未病」的理論,總結出一套預防疾病的養生十大要訣,他在《短命條辨》裡說:「經曰,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夫正氣衰者有三:過飽,氣惱,不勞。故爾養生者以十條克之。」他健康高壽,享年126歲。他的養生之道值得借鑑。
  • 國醫大師石仰山:中醫絕不只是養生!不要丟了中醫的「魂」!
    解放周末:中醫發展中的哪些問題讓您憂慮?石仰山:這幾年打著「中醫養生」旗號的偽大師一個接著一個,再加上一些商業廣告的誤導,讓老百姓對中醫產生了一些誤解,比如,總把中醫和養生聯繫在一起,以為中醫就是用來養生的。《黃帝內經》上說:「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
  • 利德治療儀 開展中醫養生活動
    以此為契機,近日由天津利德治療儀公司組織開展的健康利德2020-中醫養生健康活動啟動。利德治療儀的生產企業德中利德(天津)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部設立於天津市華苑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經過26年的不懈努力,利德公司已經發展成為一家集技術開發、生產銷售和國內外貿易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1993年成立以來,致力於從事利德治療儀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服務。
  • 中醫節氣養生:今日冬至
    一、冬至養生要點冬至有「冬至一陽生」之說,意思就是冬至過後,陽氣將慢慢地回升。冬至養生,不僅要講究冬「藏」、注重養陰,更應該講求陰陽的平衡。正如《千金要方 · 道林養性》提到「冬時天地氣閉,血氣伏藏,人不可作勞汗出,發洩陽氣。」因此,冬至到來之際,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更不可過度運動。平日注意防寒保暖,及時增添衣服。
  • 為您推介12條中醫文化與養生旅遊路線
    我市也特別遞出「中醫藥養生」名片,推介六大主題共12條中醫文化與養生旅遊線路,邀請遊客來惠州旅遊觀光、養生納福。今年4月29日,市旅遊局與惠州報業傳媒集團聯合舉辦的 「最受歡迎的惠州中醫文化與養生旅遊線路網絡徵集評選」活動正式啟動,吸引了不少網友參與。「在此基礎上,我們將線路進一步深化和豐富,根據不同的養生主題細分成12條線路。」市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 市中醫醫院第六屆膏方養生文化節開幕
    本網訊(記者曉艾 通訊員郭麗萍)為弘揚中醫藥文化,服務大眾健康,治未病服膏方,固本培元,調理亞健康,普及和傳播中醫藥健康養生知識,打造「冬令膏方進補」中醫品牌,11月29日,市中醫醫院舉行以「傳承國醫精髓  共享健康生活」為主題的第六屆膏方暨健康養生文化節。  市衛健委黨組主要負責人指出,2020年,對於中醫藥人來說,是浴火重生的一年。
  • 中醫防病養生的關鍵是什麼?(附語音)
    文中所涉及的藥物、藥方、針灸以及其他各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自行應用。如因不當使用所產生的問題,概不負責。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關注「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公眾微信號,回複數字 2019,查看熱門閱讀集結 .
  • 中醫養生不注重「營養」是真的嗎?
    這樣看來,中醫上對於飲食,完全是講吸收的問題,而不在乎食物本身有什麼,所以現在很多人說吃青菜是沒有營養的,在中醫來說,這是沒有根據的。 如果身體健康,吸收好,清茶淡飯也足夠養生;假如身體本身不好,吸收不了,那麼補什麼營養都沒用,有些甚至可能會有反效果。 這也正好驗證了中醫有說「虛不受補」的說法。
  • 【傳統中醫養生篇】春日養生全攻略(精華)
    疫病當前,不懂點中醫真可怕。因為不懂,你可能會心中恐慌;可能會跟風吃雙黃連、連花清瘟膠囊、板藍根等等寒涼傷陽藥物;可能會海吃海喝各種營養品和補品,認為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 當我們學了些中醫養生知識,面對疫情就會淡定安然,平時就注意清淡飲食、強體健身,當然絕不會濫吃苦寒藥物。
  • 梓山湖恆大養生谷戰略籤約鹹寧市中醫醫院
    2020年6月9日上午,鹹寧市中醫醫院與梓山湖恆大養生谷戰略合作籤約暨三甲醫院綠色就診通道發布儀式舉行。除此之外,項目還打造居家養老、機構養老、社區養老構建多元化養老體系; 攜手知名保險機構,提供保障全、周期長、賠付快的重疾保險等海量級專業健康養生養老服務。
  • 常按兩穴,有助防痴呆!
    點上面「脈脈養生」關注疾病查詢、健康指導、養生經典、有病不求人剛說過的話就忘了、事情重複說、東西放在哪裡想不起來、出門容易落東西,嚴重者甚至不認識家人……這是常見的老年痴呆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