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7 14: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於曉中醫 ,作者Scratchant
曉中醫
王曉鳴,浙江省中醫藥學會副會長、秘書長、兒科分會主任委員、體質分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中醫院兒科主任中醫師、教授,浙江省名中醫。臨床專業方向為中醫兒童保健學,主要病種為兒童營養性疾病、多動症、抽動症、複雜性高熱驚厥、哮喘、易感兒等。
《中國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以下簡稱「素養」)中的中醫養生四大基石,就是源於幾千年前的《黃帝內經》所主張的情志,飲食,起居,運動等養生法則,下面就聊聊運動養生。
★運動養生:通過練習中醫傳統保健項目的方式來維護健康、增強體質、延長壽命、延緩衰老的養生方法。常見的養生保健項目有: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六字訣等(「素養」第29條)。
人類很早就知道通過運動來健身和養生,早在先秦時期人們就以舞蹈來舒筋活絡,流通氣血,防病祛病。《黃帝內經》認為養生防病應「和於術數」,「術數」主要是指「導引按蹺」之術,即現今氣功之類的保健法。導,指導氣,在意念的配合下,通過調節呼吸而養生防病;引,指引體,通過肢體的運動或自我按摩而增強體質;兩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繫,前者強調意念的運用,後者側重肢體的運動,兩者是不可分割的自身運動方法。「按蹺」為按摩的古稱。「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敞天地,無有終時」,精、氣、神三者合一,是《黃帝內經》對運動養生之道的概括。
「素養」中推薦的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六字訣等是中國傳統健身術,也是國家體育總局推出的健身運動。太極拳的知名度很高,現就介紹一下八段錦、五禽戲和六字訣吧。
八段錦
我國民間廣泛流傳的一種健身術,由八種不同動作組成。八段錦專為保健而設,動作簡單易行,不受場地限制,且每一段動作都有運動重點,對頭頸、軀幹、四肢、腰、腹等全身各個部位都進行了鍛鍊,是全面調養機體的健身法,也特別適合年老體弱者。
五禽戲
東漢名醫華佗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創編出一套模仿虎、鹿、猿、熊、鳥五種動物的動作和姿態的拳法。五禽戲是一種外動內靜、剛柔相濟的功法,五種戲法分別可以調養五臟:虎戲主肝、鹿戲主腎、猿戲主心、熊戲主脾、鳥戲主肺。通過這一系列動作,形神俱養,達到暢通經絡、調和氣血、清利頭目、滑利關節、增強體質的作用。
六字訣
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養生方法,為吐納法。它是通過呬、呵、呼、噓、吹、嘻六個字的不同發音口型,唇齒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牽動不同的臟腑經絡氣血的運行。明代《壽世保元》中談到六字訣治病:「以呵字治心氣,以呼字治脾氣,以呬字治肺氣,以噓字治肝氣,以吹字治腎氣,以嘻字治膽氣。此六字訣,分主五臟六腑也。」六字訣最大特點是通過呼吸導引,充分誘發和調動臟腑的潛在能力,吐故納新,強身防病。
運動養生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0
1
持之以恆
「三天打漁,兩天曬網」式的鍛鍊是達不到健身之目的的。還有,年輕時缺乏鍛鍊,年長了拼命運動,也是不可取的。
0
2
因人而異,勞逸結合
「不妄作勞....而盡終其天年」。在運動時要提倡「能者多勞」,年紀輕體質好的人可以適當增加運動強度,年紀大體質弱的人可適當減少運動強度,不能一概而論。過度的運動,會欲速則不達。每周運動至少三次,每次半小時到一小時,是不能累計一次完成的。《黃帝內經》中闡述的「勞則喘息汗出,外內皆越,故氣耗矣。」說的是大量出汗,津液耗散,氣隨津耗,而耗氣傷津:「久視傷血....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久臥傷氣,久坐傷肉」,這些都是告誡我們切勿勞逸失度。
0
3
運動養生更講究
動靜結合以調形養神
形宜動,要運動形體;神宜靜,恬淡虛無,調養神氣。「素養」所推薦的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六字訣就是形神皆養的運動,使氣血和順,「形與神俱」,以達到健身延壽的目的。
讓我們來看看百歲老人是怎麼運動的呢?根據我們的調查顯示,近八成的百歲老人選擇最多的鍛鍊方式是散步。
散步是最簡單易行的運動方法。歷來養生家多主張在食後或睡前散步,如清代養生家曹庭棟在《老老恆言·散步》中說「步主筋,步則筋舒而四肢健」,飯後散步可「散其氣與輸其食,則磨胃而易腐化」;閒時散步可「養其神」;睡前散步是「以動求靜」,有助於睡眠。闡述了散步具有幫助消化、舒利關節、流通氣血等作用。還有,在調研中發現,六成以上的百歲老人自己料理生活,說明家務也是這些百歲老人鍛鍊方法之一。
溫嶺百歲老人張桂香,已經106周歲了,膝下有2兒2女,丈夫英年早逝,30歲就守寡的她,一人拉扯著幾個孩子,實屬不易。「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她比一般人更為豁達看淡,善待他人,受到鄰裡家人的尊敬。念經拜觀音是每天的必修課,她也把自己的起居料理的井井有條,動靜有度,形神俱養,是張桂香老人生活的真實寫照。
好了,中醫養生四大基石都講了,一言以蔽之:心胸有量最重要,飲食有節七分飽,起居有常順四時,動靜有度不妄勞。
原標題:《【學會中醫】源於《黃帝內經》的智慧:中醫養生四大基石之運動養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