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中醫關注:冬季如何做好心血管養生調護

2020-12-23 網易新聞

隨著冬季的到來,心腦血管疾病進入高發。唐山市心血管科四病區副主任馮偉介紹:心血管疾病主要常見病為冠心病心絞痛,冠心病心絞痛是以胸部疼痛、憋悶、壓迫、沉重感,可向頸部、頜部、肩部或手臂部放射,遇寒、勞累加重為主要表現的一組臨床症候群,其病理基礎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導致管腔固定狹窄或痙攣,當心肌耗氧量增加的因素存在時,可加重心肌缺血缺氧,所引發的心絞痛。因此如何預防心血管疾病成為關注的話題。

冬季誘發心血管疾病的因素

▲低溫。室內外溫差大低溫刺激血管收縮,增大血流阻力,使心臟負荷增加;寒冷刺激機體兒茶酚胺分泌增多,血管痙攣,易致斑塊破裂,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導致心絞痛發作,甚至急性心肌梗死發生。

▲氣候乾燥。寒冬時節空氣溼度較全年相對偏低,氣候乾燥,且北部地區自11月中旬後城市供暖系統開放,大多數人長於暖氣供應室內,加速機體水液丟失,血液粘度升高,可能誘發心腦血管血栓性疾病的發生。

▲運動減少。寒冷季節戶外有氧運動減少及冬季高熱高脂飲食特點均不利於心腦血管病患者的疾病調護。

冬季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進行調護

●注意保暖:注意日常保暖,避免寒氣入侵,由於氣溫驟降,身體容易被寒氣入侵而導致冠狀動脈收縮,進而引發心肌缺血導致心臟負擔加重,引發一系列心血管疾病。因此關注天氣變化預防氣溫驟變,氣溫零度以下及雨雪天儘量避免戶外運動。

●適度鍛鍊:起床宜和緩,晨起後不宣立即劇烈運動,應循序漸進,儘量在太出來後進行室外活動,不宜在氣溫較低情況下開展戶外運動,運動以快走,慢跑為宜,根據自身身體狀況,不引起身體不適為度。定期規律運動有助於改善心功能。

●飲食睡眠:戒菸酒、低鹽低脂低糖飲食,多吃蔬菜水果,補充膳食纖維等。冬季應按時休息,注意在醒後不能馬上起床,先平臥3分鐘,在靜坐3分鐘,最後再起身走動,若一下子起床容易導致血液供應不足而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睡前可溫水泡腳暖身。

●控制好洗澡水溫:在冬季因為天氣比較冷,所以很多人洗澡時水溫比較高,但對老年人要注意,因為水溫過高會產生大量水蒸氣,這些水蒸氣會導致浴室含氧量不足,心臟供血供氧容易出現問題,因此洗澡時間要注意控制在十分鐘左右。

●規律用藥:對於合併高血壓、糖尿病、腦血管疾病等多種基礎疾病的個人應規律遵醫囑服藥,日常監測血壓、心率等情況。

●身體不適及時就醫:患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尤宜注意,若突發心慌、胸悶、氣短,伴肩背部放射痛、大量汗出等及時就醫接受專業治療。

唐山市中醫醫院心血管科四病區馮偉副主任介紹:中醫在預防及調護心血管疾病上有著特有優勢,並提出:冬季是心血管疾病多發季節,中醫提出「治未病」、「天人合一」的理論,在冬季應當順應自然、順應天地、力求天人合。《黃帝內經》云:「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冬季應當保養體內陰精,當氣候變冷時正是人體陽氣收斂、陰精潛藏於內之時故應以保養陰精為主,從而達到陰陽相對平衡。根據內經理論,提出中醫養生、食療及代茶飲可以協助調護心血管疾病患者穩定病情,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中醫養生原則

關於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冬季養生《內經》提出:「冬三月,此為閉藏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根據上述理論,冬養生有四宜,即宜早臥晚起,宜心靜,宜背部保暖,宜進補。一宜:慎起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冬季應當減少活動,應早睡晚起,冬季是閉藏的季節,應安寧平靜,以免陽氣浮動引起疾病。二宜:調情致,從中醫的角度講,「心藏神,主神明」,因此情志活動與心血管等的功能有密切的關係,為了讓我們的血管更健康,就要主動調節好自己的情緒,讓良性情緒佔據我們生活的全部,而負性情緒少發生或不發生。三宜:防寒邪,保暖,背為陽中之陽,起著防邪入侵的作用,故應預防背部寒涼。四宜:和陰陽,進補冬季人體陽氣收藏,易吸收營養,增加抵抗力,因此應適當進補。中醫在心血管疾病的調護上具有其他優勢例如:

三九貼

三九貼是一種穴位貼藥療法,即在「三九」天裡每「九」的第一天,選用具有溫經通絡活血、益氣助陽的藥物,進行中藥穴位貼敷治療,發揮藥物效果,達到增強體質,預防發病的目的。通常選穴:羶中、心腧、內關、神門等。貼敷藥物經穴位由表入裡,循經絡內達臟腑,以激發人體的正氣及抗病能力,扶正祛邪、調整陰陽,調節氣血,不僅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而且還能調節機體免疫,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中醫食療

中醫食療保健基本原則是結合患者體質,辨證施食,中醫食療重視飲食的個體特異性,強調必須根據體質、年齡、性別等不同特點來配製膳食。人的體質各有不同,應遵循《內經》提出的「虛者補之」、「寒者熱之」等原則。如素體虛寒之人,日常飲食應偏於溫補且易消化的食物,可用紅棗粥、桂圓粥、山藥粥、麥冬粥、仙人粥等;氣虛之體宜補血,可選用人參粥、黃芪粥等;血虛之體宜補血,可食當歸生薑羊肉湯、雞血藤雞蛋湯等。

代茶飲

生脈散茶:人參8g,麥冬10g,味子15g,沸水衝泡,代茶飲服。【適用於氣陰兩虛證】胸悶,氣短,口乾,乏力。

三七紅景天茶:三七粉3g,紅景天6g,丹參10g,生黃芪20g,沸水衝泡,頻飲代茶。【適用於氣虛血瘀證】胸部隱痛,氣短乏力,口舌色暗。

紅花降香茶:紅花10g,降香6g,綠茶10g,沸水衝泡,頻飲代茶。【適用於氣滯血瘀證】心胸悶痛,刺痛舌紫暗,瘀斑

首烏荷葉茶:何首烏10g,荷葉8g,決明子15g,絞股藍6g,代茶飲服。【適用於痰溼內阻證】形體肥胖,嗜食油膩,胸悶,大便乾結。

馮偉,唐山市中醫醫院心血管科四病區副主任,中西醫結合副主任醫師,醫學碩士,中華中醫藥學會心病分會委員,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心血管分會理事,首屆河北省百名傑出青年醫師,河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血管疾病專業委員會委員,河北省中醫藥學會理事,唐山市醫師協會理事,河北省第三批名老中醫學術繼承人,全國第六批名老中醫學術繼承人,師從楊寶元教授,楊寶元全國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負責人,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5篇,主編及參編論著4部,完成課題研究2項,在研課題2項。其中《壓寧方治療高血壓左室重構的臨床研究》獲河北省中醫藥學會二等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及心絞痛發作中醫藥防治規律研究》獲中華中醫藥學會三等獎。《楊寶元論醫集》、《冠心病中西醫診療學》副主編,《心力衰竭中西醫診療學》、《冠心病中西醫結合診療與典型病例薈萃》主編。

唐山市中醫醫院心血管科四病區地址:唐山市中醫醫院西院區正和樓2層

唐山市中醫醫院西院區市內乘坐公交車路線:

國防道21號(國防道與衛國路交叉口東行100米路北)市內乘坐4路、26路、54路、69路烈士陵園站(唐山市中醫醫院西院區)(通訊員:史愛華、韓佳)

相關焦點

  • 冬季老年人如何養生養心?名老中醫提供「私房」妙招
    66歲的重慶名中醫張嗣蘭是知名心血管病和內科雜症專家。最近在合道堂名醫館坐診時,她發現老年病人數量明顯增加,如何在相對陰冷的冬季養生養心?張嗣蘭特意向上遊新聞讀者提供了自己獨有的健身方式和「私房菜譜」。民間說的「笑背氣」原來是真的張嗣蘭經常對病人說,醫生只醫三分,七分在自我調節,包括身心兩方面。「冬季養生,必須養心,這兩者緊密相關。」
  • 冬季老年人如何養生養心? 名老中醫提供「私房」妙招
    66歲的重慶名中醫張嗣蘭是知名心血管病和內科雜症專家。最近在坐診時,她發現老年病人數量明顯增加,如何在相對陰冷的冬季養生養心?近日,張嗣蘭特意向讀者提供了自己獨有的健身方式和「私房菜譜」。
  • 冬季老年人如何養生養心?名老中醫建議不妨常發呆!
    66歲的重慶名中醫張嗣蘭是知名心血管病和內科雜症專家。最近在合道堂名醫館坐診時,她發現老年病人數量明顯增加,如何在相對陰冷的冬季養生養心?張嗣蘭特意向上遊新聞讀者提供了自己獨有的健身方式和「私房菜譜」。
  • 冬季老年人如何養生養心?名老中醫建議不妨常發呆 !
    66歲的重慶名中醫張嗣蘭是知名心血管病和內科雜症專家。最近在合道堂名醫館坐診時,她發現老年病人數量明顯增加,如何在相對陰冷的冬季養生養心?張嗣蘭特意向上遊新聞讀者提供了自己獨有的健身方式和「私房菜譜」。
  • 冬季養生先養心
    冬季心血管疾病高發。冬季寒氣偏盛,陽氣相對不足,寒氣凝滯,易導致人體氣機、血運不暢,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引起心肌缺血,使心血管疾病如心梗、心衰、腦梗、腦出血等發病率明顯增高,而且病死率亦急劇上升。在中醫五行對應關係中,心為火、主陽,腎為水、主陰,腎陰需要心火溫煦,冬季養生事關每個人,先從養心開始,顧護心陽、暢通血脈以預防心血管疾病。■ 重在保暖冬天早晚是最冷的時候,避免出門。如果非要出門,要穿得厚實些,口罩、圍巾、手套、帽子都要戴好。每天用熱水浴足,可促進肢體血液循環,刺激足部的六條經絡及穴位,具有調節臟腑氣血,促進睡眠等作用。
  • 恆天然安佳:面對冬季寒冷的「無差別攻擊」做好養生很有必要!
    恆天然新年《冬季養生攻略》上線 為你與家人們的新年健康「佳」油助力! 你是否已經立好flag,準備開啟新一年的健康生活?不管是學生黨、打工人,還是要照顧全家老小的全能媽媽,面對冬季寒冷的「無差別攻擊」做好養生很有必要! 恆天然安佳聯手南方健康7位專家準備了一份貼心的《冬季養生攻略》。
  • 鄔雲斌:冬季如何運動才能養生呢?
    俗話說夏練三伏冬練三九,可見在冬季進行合理的運動也可以起到養生功效,那麼冬季如何運動才能養生呢今天就跟著吉首鄔雲斌一起來淺談一下冬季如何運動才能養生吧。冬季運動要適宜,不宜做過於劇烈的對抗運動。在運動之前要做好充分的熱身動作,避免因運動劇烈而導致身體拉傷。在進行戶外運動時,要做好保暖,避免凍傷。
  • 【雲飛雜記】冬季運動與養生
    【雲飛雜記】冬季運動與養生 2020年12月14日18:07 來源:中國網-體育頻道 作者:雲飛
  • 大雪如何養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一候鶡鴠不鳴,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故養生要遵循「去寒就溫,養陽固表」的原則。俗話說「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大雪節氣天寒地凍,此時人體最易傷寒傷陽。因此,要避早晚嚴冬之寒氣,固體內潛藏之陽氣。要適當增添衣物,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不可露腹、露腰、露腳,這也是遵從《黃帝內經》中「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之意。
  • 市圖書館19日有冬季養生公益講座
    如何預防冬日易發病,合理養生?12月19日,市圖書館特邀江蘇省名中醫王靖,做冬季養生和防未病公益講座,感興趣的市民可免費報名參加。王靖,主任中醫師,江蘇省名中醫,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擅長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等,對一些內科疑難雜症的中醫治療頗有心得。
  • 失眠的中醫治療及調護
    中醫認為,失眠多為臟腑失和,氣血失調所為,調理臟腑,使氣血調和、陰陽平衡,臟腑功能歸於正常為本病治療原則,中醫辨證施治,一般分為以下幾型。家庭調護失眠雖不是危急重症,但常妨礙人們正常生活、工作、學習和健康,並能加重或誘發心悸、胸痺、眩暈、頭痛、中風病等病證。頑固性的失眠,常使患者寢食難安,痛苦異常,甚至形成對安眠藥物的依賴,而長期服用安眠藥物又可引起醫源性疾病。
  • 吉首鄔雲斌表示冬季也要運動養生
    吉首鄔雲斌表示冬季也要運動養生,要健康的你可不能乘機偷懶,運動養生是一種健康的方式。那麼冬季在運動中應該注意哪些,才能更好的體會運動養生帶來的樂趣呢現代研究發現,長跑鍛鍊可以促進脂肪代謝,使脂肪轉化為熱能而消耗掉,起到減肥、降低血脂和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長跑鍛鍊還可以調解大腦神經和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和興奮、抑制的過程,以消除神經和血管的緊張狀態,從而使一些高血壓患者從長跑中恢復健康。長跑可使骨骼堅韌,支持力量增加,使肌肉的韌性增強。
  • 冬季養生,斂陰護陽很重要,切記:多吃兩大「根菜」,做好三件事
    現在正處於寒冷的冬季,天氣越來越冷,讓很多人感覺身體不舒服。冬天是萬物休養生息的季節,也是我們身體儲存能量的好時機。中醫養生講究順應「四時陰陽」,人與自然都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特點。冬季養生應該注重斂陰護陽。
  • 請備好這份「冬季養生說明書」
    冬季是心絞痛、心梗等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再加上情緒波動,就相當於「雪上加霜」。每年冬季,都是南京市心血管病醫院急診接收各類突發心臟疾病患者的高峰期。    那麼,冬季如何降低風險?此時養生應做好「2個三」,不然長壽基本和你無緣!  (一)多吃「三種」食物  1.桂圓——暖心  寒冷的天氣特別容易傷陽氣,因此冬季期間應養陽,通過節氣養陽暖心,促進血液循環。桂圓是暖心補血的佳品,小寒到大寒期間天氣冷,建議經常在家燉些桂圓粥。
  • 「雲飛雜記」冬季運動與養生
    冬季有六個節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黃帝內經》講順時養生。冬三月,此謂閉藏。健客:閉藏是什麼意思?冬眠嗎?雲飛:你覺得冬與春夏秋三季相比最明顯的不同是什麼?健客:冷啊!中醫認為陽氣為生命之根,「陽強則壽,陽衰則夭」。我們常說「人活一口氣」,這口氣也就是指的我們體內的陽氣。中醫將其稱為「真陽」。真陽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卻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明代醫家張景嶽在描述陽氣時曾經說過:「天之陽氣,惟日為本,天無此日,則晝夜無分,四時失序,萬物不彰矣。……人而無陽,猶天之無日,欲保天年,其可得乎!」
  • 搬好小板凳 聽中醫大家告訴你怎麼辦
    出門戴口罩,回家勤洗手,做好防護和消殺,一點折扣不能打。 可是面對強勢而來的疫情,咱們不能過於退縮和恐懼,要想辦法共同努力戰勝它。 今天就為大家放送一波福利,我們本溪交通廣播今天很有幸在節目當中,為大家請到了來自咱們本溪市中醫院的主任中醫師、醫學博士、院長張霄峰,做客直播間從中醫的角度為大家梳理一下,我們老百姓在家裡應該做好哪些方面預防疫情的工作。 提到本溪市中醫院的張霄峰院長,俺小編不得不多說幾句。
  • 端午話養生系列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端午話養生系列 2020-07-03 18: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青島市北合肥路街道勁松三路社區開展冬季養生健康講座
    冬季是流感肆虐、疾病高發的季節,為踐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結合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要求,增強轄區居民保健意識與疫情防控常識,2020年12月5日下午青島市北合肥路街道勁松三路社區聯合青島惠民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邀請「紅色合伙人」永新中醫院專家在社區第五網格黨群服務站為居民開展冬季養生講座
  • 冬季如何預防心血管意外?醫生說不能忽視這三點,為家人收藏了!
    有文獻報導,冬季心腦血管疾病急性發作時間多在凌晨2點~上午10點、下午四點~晚上十點,尤其是晨練時間段最多見。為何冬季會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呢?因為冬季天氣寒冷,體內多種激素水平變化,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老人更為明顯。
  • 60歲郭大爺被慢阻肺折磨10年,中醫1個方劑,3個月恢復正常!
    冬季慢阻肺患者如何做好正確防護?中醫認為肺主氣,司呼吸。肺為人體內外氣體交換之主要場所。其所主之氣包括自然界的「清氣」即空氣,還包括水谷精微化生的「精氣」。秋冬天氣寒冷,患者易發生感冒,一次普通感冒都可能使病情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