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季的到來,心腦血管疾病進入高發。唐山市心血管科四病區副主任馮偉介紹:心血管疾病主要常見病為冠心病心絞痛,冠心病心絞痛是以胸部疼痛、憋悶、壓迫、沉重感,可向頸部、頜部、肩部或手臂部放射,遇寒、勞累加重為主要表現的一組臨床症候群,其病理基礎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導致管腔固定狹窄或痙攣,當心肌耗氧量增加的因素存在時,可加重心肌缺血缺氧,所引發的心絞痛。因此如何預防心血管疾病成為關注的話題。
冬季誘發心血管疾病的因素
▲低溫。室內外溫差大低溫刺激血管收縮,增大血流阻力,使心臟負荷增加;寒冷刺激機體兒茶酚胺分泌增多,血管痙攣,易致斑塊破裂,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導致心絞痛發作,甚至急性心肌梗死發生。
▲氣候乾燥。寒冬時節空氣溼度較全年相對偏低,氣候乾燥,且北部地區自11月中旬後城市供暖系統開放,大多數人長於暖氣供應室內,加速機體水液丟失,血液粘度升高,可能誘發心腦血管血栓性疾病的發生。
▲運動減少。寒冷季節戶外有氧運動減少及冬季高熱高脂飲食特點均不利於心腦血管病患者的疾病調護。
冬季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進行調護
●注意保暖:注意日常保暖,避免寒氣入侵,由於氣溫驟降,身體容易被寒氣入侵而導致冠狀動脈收縮,進而引發心肌缺血導致心臟負擔加重,引發一系列心血管疾病。因此關注天氣變化預防氣溫驟變,氣溫零度以下及雨雪天儘量避免戶外運動。
●適度鍛鍊:起床宜和緩,晨起後不宣立即劇烈運動,應循序漸進,儘量在太出來後進行室外活動,不宜在氣溫較低情況下開展戶外運動,運動以快走,慢跑為宜,根據自身身體狀況,不引起身體不適為度。定期規律運動有助於改善心功能。
●飲食睡眠:戒菸酒、低鹽低脂低糖飲食,多吃蔬菜水果,補充膳食纖維等。冬季應按時休息,注意在醒後不能馬上起床,先平臥3分鐘,在靜坐3分鐘,最後再起身走動,若一下子起床容易導致血液供應不足而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睡前可溫水泡腳暖身。
●控制好洗澡水溫:在冬季因為天氣比較冷,所以很多人洗澡時水溫比較高,但對老年人要注意,因為水溫過高會產生大量水蒸氣,這些水蒸氣會導致浴室含氧量不足,心臟供血供氧容易出現問題,因此洗澡時間要注意控制在十分鐘左右。
●規律用藥:對於合併高血壓、糖尿病、腦血管疾病等多種基礎疾病的個人應規律遵醫囑服藥,日常監測血壓、心率等情況。
●身體不適及時就醫:患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尤宜注意,若突發心慌、胸悶、氣短,伴肩背部放射痛、大量汗出等及時就醫接受專業治療。
唐山市中醫醫院心血管科四病區馮偉副主任介紹:中醫在預防及調護心血管疾病上有著特有優勢,並提出:冬季是心血管疾病多發季節,中醫提出「治未病」、「天人合一」的理論,在冬季應當順應自然、順應天地、力求天人合。《黃帝內經》云:「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冬季應當保養體內陰精,當氣候變冷時正是人體陽氣收斂、陰精潛藏於內之時故應以保養陰精為主,從而達到陰陽相對平衡。根據內經理論,提出中醫養生、食療及代茶飲可以協助調護心血管疾病患者穩定病情,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中醫養生原則
關於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冬季養生《內經》提出:「冬三月,此為閉藏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根據上述理論,冬養生有四宜,即宜早臥晚起,宜心靜,宜背部保暖,宜進補。一宜:慎起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冬季應當減少活動,應早睡晚起,冬季是閉藏的季節,應安寧平靜,以免陽氣浮動引起疾病。二宜:調情致,從中醫的角度講,「心藏神,主神明」,因此情志活動與心血管等的功能有密切的關係,為了讓我們的血管更健康,就要主動調節好自己的情緒,讓良性情緒佔據我們生活的全部,而負性情緒少發生或不發生。三宜:防寒邪,保暖,背為陽中之陽,起著防邪入侵的作用,故應預防背部寒涼。四宜:和陰陽,進補冬季人體陽氣收藏,易吸收營養,增加抵抗力,因此應適當進補。中醫在心血管疾病的調護上具有其他優勢例如:
三九貼
三九貼是一種穴位貼藥療法,即在「三九」天裡每「九」的第一天,選用具有溫經通絡活血、益氣助陽的藥物,進行中藥穴位貼敷治療,發揮藥物效果,達到增強體質,預防發病的目的。通常選穴:羶中、心腧、內關、神門等。貼敷藥物經穴位由表入裡,循經絡內達臟腑,以激發人體的正氣及抗病能力,扶正祛邪、調整陰陽,調節氣血,不僅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而且還能調節機體免疫,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中醫食療
中醫食療保健基本原則是結合患者體質,辨證施食,中醫食療重視飲食的個體特異性,強調必須根據體質、年齡、性別等不同特點來配製膳食。人的體質各有不同,應遵循《內經》提出的「虛者補之」、「寒者熱之」等原則。如素體虛寒之人,日常飲食應偏於溫補且易消化的食物,可用紅棗粥、桂圓粥、山藥粥、麥冬粥、仙人粥等;氣虛之體宜補血,可選用人參粥、黃芪粥等;血虛之體宜補血,可食當歸生薑羊肉湯、雞血藤雞蛋湯等。
代茶飲
生脈散茶:人參8g,麥冬10g,味子15g,沸水衝泡,代茶飲服。【適用於氣陰兩虛證】胸悶,氣短,口乾,乏力。
三七紅景天茶:三七粉3g,紅景天6g,丹參10g,生黃芪20g,沸水衝泡,頻飲代茶。【適用於氣虛血瘀證】胸部隱痛,氣短乏力,口舌色暗。
紅花降香茶:紅花10g,降香6g,綠茶10g,沸水衝泡,頻飲代茶。【適用於氣滯血瘀證】心胸悶痛,刺痛舌紫暗,瘀斑
首烏荷葉茶:何首烏10g,荷葉8g,決明子15g,絞股藍6g,代茶飲服。【適用於痰溼內阻證】形體肥胖,嗜食油膩,胸悶,大便乾結。
馮偉,唐山市中醫醫院心血管科四病區副主任,中西醫結合副主任醫師,醫學碩士,中華中醫藥學會心病分會委員,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心血管分會理事,首屆河北省百名傑出青年醫師,河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血管疾病專業委員會委員,河北省中醫藥學會理事,唐山市醫師協會理事,河北省第三批名老中醫學術繼承人,全國第六批名老中醫學術繼承人,師從楊寶元教授,楊寶元全國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負責人,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5篇,主編及參編論著4部,完成課題研究2項,在研課題2項。其中《壓寧方治療高血壓左室重構的臨床研究》獲河北省中醫藥學會二等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及心絞痛發作中醫藥防治規律研究》獲中華中醫藥學會三等獎。《楊寶元論醫集》、《冠心病中西醫診療學》副主編,《心力衰竭中西醫診療學》、《冠心病中西醫結合診療與典型病例薈萃》主編。
唐山市中醫醫院心血管科四病區地址:唐山市中醫醫院西院區正和樓2層
唐山市中醫醫院西院區市內乘坐公交車路線:
國防道21號(國防道與衛國路交叉口東行100米路北)市內乘坐4路、26路、54路、69路烈士陵園站(唐山市中醫醫院西院區)(通訊員:史愛華、韓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