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戳連結
老外從來不這麼寫?誰說英語一定要學老外?
大家好,歡迎來到葉老師小課堂,我是葉老師。在英語的書寫教學中,許多地區都有規定的字體要求。許多家長都對這些字體規範嗤之以鼻:字體不是看得懂就好了嗎?/老外從來不這麼寫字/我覺得xx體比較好看……第九期節目,我想跟大家聊一聊,國內常用的英語字體,我們應該練什麼字體,為什麼要練這種字體。
先說結論,斜體是現今環境最好的選擇。
首先給大家看看最常用的幾種字體。全國範圍內義務教育階段普遍採用的是斜體,也就是就是這種字體。全國通用教材人教版PEP教材採用的就是這種字體。部分學校選擇其他的教材,比如上海版牛津教材,配套使用的是木棍體,也就是這樣。這兩種都是我們國內最常使用的「規範字體」。被稱為「高考工廠」的衡水中學流傳出來酷似印刷的「衡水體」因為其清晰、整齊也非常富有競爭力。還有藝術感更強的花體等藝術字體,也因其美觀而受人喜愛。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選斜體而不用木棍體或者其他母語國家常用的「自由體」呢?字體的選擇會對英語學習產生影響嗎?實際上,影響並沒有那麼大,但是,我還是建議大家以斜體為規範練習字母書寫。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區分字母。木棍體中大寫I和小寫的l是完全一樣的。花體類似行書,辨認字母比較困難。衡水體練習難度較大,需要大量的專項訓練,不適合小學生。而斜體中的每個字母都是清晰且完全不同的,並且練習難度不大,小學生也能掌握。據我了解,溫州在初中確實統一要求使用斜體作為規範字體,在大環境不發生改變的情況下,還是建議大家將其作為一項技能掌握好。
第二:區分拼音。小學生需要長期接觸拼音和英文兩套相似卻又不同的字母體系。斜體相比木棍體,和拼音字母的區分度更高。同樣的字母x,如果寫成這樣,那就是拼音,就應該讀「xi」,而寫成這樣,那就是英語,應該讀「ks」。使用斜體,能幫助孩子更好地區分拼音和英語。
第三:方便連筆。斜體的許多字母,都會有起筆和小尾巴。使用斜體書寫,筆勢更加地順暢。在保證美觀的前提下,斜體比木棍體書寫速度要快得多。而且斜體熟練了之後,會自然運用這些筆勢形成連筆,進一步加快書寫速度。隨著孩子的成長,書寫內容也會越來越多,書寫速度在未來的學習中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另外還有一點是我的個人看法,有待考證。很多家長說老外從來不這麼寫,我們就不該這麼寫。誰說學英語一定要學老外呢?就算要學,你是學英國老外還是美國老外?印度老外你什麼不學呢?我在之前的視頻中講過,中國現在的英語教育,目的是以英語為載體傳播中華文化,而非一味地學習西方文化,具體討論可以看《英式?美式?口音真的重要嗎?》這一期視頻。我們以英語作為載體傳播的過程中,給文字帶上一點中國特色也是無可厚非。而斜體既不像木棍體過於剛直,又不像花體難以辨認,進可連筆加速度,退可端正似印刷,不正符合中華文化兼收並蓄、中庸之道的內核嗎?
大家現在明白我們為什麼學習斜體了嗎?下期視頻我會給大家具體講講斜體的書寫規範,今天的內容就講到這裡,覺得有幫助的請幫我把關注轉發在看都點上哦!今天的內容就講到這裡,下期我們一起來練字,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