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陽花鼓、千裡送鵝毛的故事,竟然都和朱元璋有關

2020-12-14 文藏

在安徽省鳳陽縣明皇陵有一塊形制巨大的皇陵碑,碑文為朱元璋御製《皇陵碑》。碑文內容中有朱元璋在孤莊村及於皇寺的悲慘經歷。在這個時期,3戶村民劉繼祖、汪氏老母、趙氏乾娘曾給予他無私幫助。

朱元璋 網絡圖片

待朱元璋稱帝,給予了劉、汪、趙三家六種方式的豐厚報答。而實際還不止這「六報」,他還召見他們赴京。

洪武十六年(1383年)八月初二,朱元璋忽然想念孤莊村的親鄰,便下旨遣內官張林,將孤莊村二十家親鄰請至南京相見。

數日後,張林上奏:「鳳陽二十家親鄰已接至京城,因衣服襤褸,不能朝見。」朱元璋遂命尚衣監發給每人衣服一襲,靴、帽各一件。第二天早朝後,張林將親鄰們引入謹身殿內,朱元璋一見,喜出望外:「朕與諸父老久不相見!」

鳳陽皇陵

於是共敘往年布衣故舊之情,然後在奉天殿左廡下宴請親鄰們。宴會豐盛,頗有剩餘,令禮部每人送「黃龍袱」一個以盛食物。宴後送至會同館內安歇。次日早朝後,宣二十家親鄰入宮,朱元璋親自帶他們遊覽宮殿,並朝見了「皇太后」(時馬皇后已故,當為主政後廷的皇妃),「太后」降旨,賜每人蘇木胡椒各一斤,路費五十貫。朱元璋再次賜宴,亦賜每人五十貫。臨別時,朱元璋親自送至西長安門,依依不捨。

趙氏乾娘應該參加了這次赴京朝見,據《鳳陽新書趙母傳》載:「洪武初,三召母赴京,慰勞倍至。遣中官問饋稠,疊賜田宅器具。」這「三召母赴京」大約包括上述這次。

皇陵碑

數日後,即八月十八日,朱元璋降旨曰:

鳳陽親鄰二十家,老的們路途遙遠,江河雨雪不便,今後不必來了。都他家裡逢著時節,買炷好香燒,獻天地。教訓子孫讀書上,休惜課錢,遵奉鄉飲酒禮。東魯山、西魯山、馬鞍山、萬歲山,都與他,教兒孫鞍馬出入,行鷹放犬,採獵打圍,弓箭我都不禁他們的。(《鳳陽新書》卷五)

孤莊村20戶赴京一事,後被野史描寫成趣聞。嘉靖年間,王文祿《龍興慈記》云:「季巴巴、王媽媽者,聖祖微時有恩鄰人也。登極後召至,命工部造房與居,官其子。攜入宮燕之。二人直呼御名而疑曰:『如何哄我到古廟中來!』 聖祖笑而不較。蓋不知宮殿之高廣而帝王之尊嚴也。」文中的季巴巴、王媽媽者,不知何人;有人疑王媽媽即汪氏老母,季巴巴即汪氏老母之夫曹均。

20世紀70年代初,筆者前往鳳陽縣燃燈公社金橋村(即朱元璋出生地)採訪,聽到一位花鼓藝人講述了如下民間傳說:燃燈金橋一帶的父老鄉親到南京看望曾在這裡放牛的朱皇帝,朱元璋在宴請過親鄰們後說,我要叫你們做官享福,你們去大殿裡挑選官服,挑到什麼樣的衣裳就當什麼官。親鄰們見有一套衣裳緊身貼體,袖口窄小,穿起來不誤幹農活,於是紛紛挑選這套衣裳。等他們穿好後來到朱元璋面前時,朱元璋笑道:「這是喇叭響手穿的衣服,好吧,你們以後就唱著過吧。」誰知朱皇帝是金口玉言,從此,我們就打花鼓小鑼賣藝為生——唱著過了,鳳陽花鼓就這樣產生了。

鳳陽花鼓

講述民間傳說的人還對筆者說:當初應該挑選那些肥身長袖的衣裳,原來那些都是官服。我們打花鼓賣唱600年,是朱皇帝「封」的,也是命中注定的。

還有一個民間傳說:汪氏老母前往南京看望乾兒子朱皇帝,臨行時從家中帶了兩瓶白酒、一隻白鵝作見面禮。不料過長江時因風浪大,兩瓶酒打翻,白鵝也乘機逃走。汪氏老母只掙下一根鵝毛,用空酒瓶裝了兩瓶江水,來到了南京城,向乾兒子皇帝敘述這段經過,朱元璋接過禮物,說了兩句話:以水代酒;千裡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內容整編自:夏玉潤《 洪武皇帝朱元璋與孤莊村三戶農民》《紫禁城》2011年7月刊 ,感謝作者及雜誌提供資料,如有問題私信聯繫

相關焦點

  • 中華成語,「千裡送鵝毛」的故事
    看到「千裡送鵝毛」這條成語,我們心中不禁會生出許多疑問:為什麼要送鵝毛?而且不辭勞苦,跋涉「千裡」去送?難道這「鵝毛」有什麼非同尋常嗎?這「鵝毛」是送給誰的?是誰去送的?禮輕情意重,千裡送鵝毛!」然後,他用這塊白綢布小心翼翼地把鵝毛包好,出發了,繼續北上。緬伯高一行人披星戴月,終於來到了唐朝京城長安,也就是現在的陝西省西安市。
  • 我校成功舉辦首屆明文化(鳳陽花鼓)研習營
    7月9日下午,黨委委員、副校長郭亮在圖書館第一報告廳主持研習營開幕式,32位臺灣師生和我校鳳陽花鼓藝術團、大學生傳媒中心等40多名學生志願者,以及黨委宣傳部、校辦、學生處、保衛處、港澳臺事務辦公室和校團委負責同志及其工作人員參加開幕式。
  • 傳承非遺技藝 傳播花鼓鄉音 — —記鳳陽花鼓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肖慶紅
    【摘要】 由鳳陽縣委宣傳部和安徽科技學院聯合主辦的以鳳陽花鼓為主題的原創演出《中都鼓韻》在安徽大劇院精彩上演。
  • 燃燈行——2017國慶鳳陽遠足之一
    大家都知道,鳳陽是著名的「帝王之鄉」和「花鼓之鄉」,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這「兩鄉」的所在地都集中在縣城東南的一個小集鎮——燃燈。這裡有朱元璋的出生地金橋壩,有土生土長的花鼓女,還有一座古老的寺廟燃燈寺。關於燃燈寺,筆者查閱資料,看到乾隆《鳳陽縣誌》三卷《市集》有記載:「燃燈寺距縣東南六十裡。」
  • 專輯7:《鳳陽花鼓》李谷一演唱中國民歌精選
    點擊藍字獲取更多精彩信息《鳳陽花鼓》李谷一演唱中國民歌精選這是李谷一在太平洋影音公司錄製的第二張個人專輯,收錄全國各地的民歌小調。發行很廣,遠到香港東南亞。李谷一保存下來的民歌基本除了《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專輯中有幾首外,都集中在這張專輯裡。專輯中最值得推薦的是李老師演唱的幾首雲南民歌,特別是《小河淌水》,李老師唱得很空靈、很縹緲的感覺,被很多歌迷贊為最好的版本,另外還有哈薩克民歌《燕子》、陝北民歌《送大哥》也非常不錯。對其中的幾首民歌,李老師後來在上海群星璀璨電視歌會中重新編曲配器後演唱過,感覺就特別好。
  • 千裡送鵝毛,禮不算輕!王羲之曾賣天價書法換白鵝
    人常說:「千裡送鵝毛,禮輕人意重」,可要是認真說起來,「鵝毛」之禮,著實不輕呢!天鵝「千裡送鵝毛.禮輕人意重」.這句話是怎麼來的呢?明代文學家徐渭在《路史》一書中記載說,俗傳唐代有雲南土官派一個叫緬伯高的使者,帶了一隻很珍貴的白天鵝作為禮物,送給皇帝唐玄宗。
  • 朱元璋稱帝後,對自己的家鄉鳳陽是一種什麼樣的政策?
    人們對於自己家鄉的感情也是無比眷戀,無比懷念,尤其是發達後,都想讓家鄉變得更好。前幾年,廣東湛江一富豪蓋了258套別墅送村民,竟然送不出去,劉強東後來在微博發話說,這富豪初衷是好的,但農村路滑,人心複雜,一不小心就釀成大錯了。其實這種粗暴回報家鄉的舉動,在明代就有一個很鮮明的例子,那就是農民皇帝朱元璋。
  • 「千裡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別傻了,這是春節送禮的正確方式
    還沒有老三樣,普通葡萄酒,購物卡和一盒茶。我想知道:那麼東西不是很貴,為什麼不直接發送呢?現在快遞非常方便,可以節省時間和精力。同事感嘆道:這份工作真的很難讓人滿意。有些顧客提前第二天預約,但到了地方,電話打不通,當他們看到東西時,他們感到厭惡,但我能做什麼呢?
  • 每日漢語 |【千裡送鵝毛】長者の萬燈より貧者の一燈
    生粋きっすいの中國語表現ちゅうごくごひょうげんで言いうと、「千裡送鵝毛,禮輕情誼重(遠方えんぽうからガチョウの羽根はねのような取とるに足たらないものを送おくってくれる。贈おくり物ものは高価こうかではないが気持きもちは十分じゅうぶん。)」です。贈おくり物ものはささやかでも、深ふかい友情ゆうじょうが込こめられていることのたとえ。
  • 我和親戚共「戰疫」——疫情之下,千裡送鵝毛的那些情意
    我們常說:「千裡送鵝毛,禮輕情意重」,而在疫情面前,一個口罩、一瓶消毒酒精、一通電話,這些都是誠摯心意的最好體現。馬文豪說:「他給我們送來了口罩、消毒酒精,在這個時候,他還能時刻惦記我們,把家裡沒有想到的、沒有準備的,都替我們考慮到了,只有真正的親人才會做到這樣。」  一場疫情隔斷了結對親戚間相互走動的腳步,但隔不斷親戚之間的那份親情,電話、微信視頻,大家通過各種方式相互關心,互致問候,在增進彼此感情的同時,共同為抗擊疫情凝聚堅定力量。
  • 說一說,道一道我的老家--- 鳳陽
    追溯鳳陽,乃至滁州,江淮之地,有史記載的源頭,就必須說到臨淮關鎮,這座斑駁陸離的千年古鎮,距今已有2600年歷史,人文薈萃,是鳳陽文化的搖籃,早在堯舜時期,這裡即為塗山氏國,春秋時期為鍾離子國,秦朝設鍾離縣。隋唐至元代為濠州州府所在地。如今,飽經了千年歷史的洗禮和淮河水的衝滌,這座古城留給我們的只剩下滿城的滄桑和隨風的故事。
  • 河北省為大學畢業生開闢新崗位,實為政府「千裡送鵝毛」
    【河北省為大學畢業生開闢新崗位,實為政府「千裡送鵝毛」。希望大學生「笑納」,當下先就業,未來再發展。包括設置城鄉社區等基層管理、服務崗位,包括高校科研助理崗位,包括公辦幼兒園幼教崗位,都不是「高大上」的崗位,可能跟一些同學理想中的就業地區、就業崗位,有很大差距。但要看到,這些崗位有利於增強基層力量,也有利於吸納、安置一部分大學畢業生。
  • 十年倒有九年荒的鳳陽,怎是他的故鄉?洪武皇帝是反認他鄉為故鄉
    莫說民歌所唱都是實情,聽聽鳳陽花鼓,唱道:「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個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從歌詞好像是朱皇帝家佔盡了鳳陽的好風水,所以出了皇帝因而世代得福;而鳳陽人民卻賣田賣子,饑荒不斷遭殃不迭了;
  • 聲張·評疫千裡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我們認為,幾百塊錢的慰問金,雖然並不算多,但體現的是學校對湖北同學滿滿的關懷,充滿了人情味,讓人特別暖心,正所謂:「千裡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值得一提的是,高校關愛湖北籍學生,四川農業大學並不是第一個。此前,四川已有多所高校出臺了相關措施,向湖北學生伸出援助之手。
  • ...送孫堅三根鴨舌怎麼回事? 祖兒這波逗趣的操作像極了千裡送鵝毛
    宋祖兒送孫堅三根鴨舌怎麼回事? 祖兒這波逗趣的操作像極了千裡送鵝毛時間:2020-08-17 14:27   來源:中華管理在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宋祖兒送孫堅三根鴨舌怎麼回事?
  • 「千裡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別傻了,這才是春節送禮是正確方式
    千裡送鵝毛,禮輕情意重!這是自古至今流傳下的一句佳話。但放在當下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行不通了!Part 2大家現在都這麼忙,哪有那麼多心思花在這普通卻沒什麼意義的禮節上。那我們到底怎麼給客戶送禮才能讓人不覺得尷尬又能維繫好雙方關係?
  • 【薦讀】鳳陽十大廟會
    這還得從汪氏乾娘千裡送鵝毛說起:  話說朱元璋在南京做了皇帝,四鄉八鄰都來看望朱元璋的乾娘汪老婦人,勸說:汪大娘到京城去找他乾兒子朱元璋。汪大娘說:「人家現在貴為皇上,我這個窮婆子去找他,不丟他的人嗎,況且人家也不一定能看的起我,到那裡去怕不會再像以前那樣喊乾娘了,萬一不認怎麼辦?」
  • 滴水恩,湧泉報,感謝千裡送鵝毛的朋友
    這就是真實的現實世界,也是最實際的人間現狀,無論人們明白與否,都必須要適應這傳統的風俗習慣。沒有人會無條件地主動對別人好,除非此人有求於人。為何父母多會有所偏愛,想想身邊事都能夠給以理解。大愛無疆的父母都有喜歡的偏好和特別的疼愛,何況俗世中其他的人呢。人們對他人不友好本就是應該的,這才算是最真正的現實,沒有人肯無私地關照你、寵愛你。所以我們必須要承載這些不可逃避的真實,千萬不能因此而怨恨他人。
  • 這個小縣城十年有九年荒,劉伯溫斷定它為中原最後一條龍脈,差一點就被朱元璋設為明朝首都
    ,不為人知的是歷史上的鳳陽,竟然是中原最後一處「龍眼」這條龍脈最難判斷,最後是賽諸葛劉伯溫發現了它。果不其然,鳳陽一對乞丐夫婦生下一子,便是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他曾說過「鳳陽,朕故鄉,黃陵在焉」為了衣錦還鄉、光宗耀祖朱元璋一直想把鳳陽作為首都,當時還派了百萬工匠前去修建中都,後來卻被劉伯溫阻止了。鳳陽也就成曇花一現的「廢都」。
  • 雖然不值錢,但符合仙桃「千裡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的傳統
    聽說前幾天我的老家仙桃市送山西醫療隊員時,給他們送了「兩蛋一雞」:沙湖皮蛋、鹽蛋,毛嘴滷雞。雖然不值錢,但符合仙桃人「千裡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的傳統。贈送仙桃微薄土特產,我沒印證,也不必印證。因為新加坡陳先生給我發來視頻,內容是「美國加州醫護人員街頭抗議物資短缺,護士直言羨慕中國醫護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