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過年,公司給客戶送什麼一直讓人憂,個人給親朋好友送什麼讓人愁。
Part 1
公司從臘月初開始準備,直到臘月十一才確定好禮品。同事送完近處的一些客戶後,昨天冒著大雪驅車300公裡,去給外省的重要客戶送禮。
等他長途奔波回來,看他勞苦功高的樣子我就好奇地問:這麼遠的路去那邊給客戶帶的什麼重要的禮品啊?
同事苦笑地說,能送什麼呢?還不是那老三樣,一般的酒、購物卡還有一盒清茶。我納悶道:那東西也不是很貴重,怎麼不直接郵寄呢?現在快遞這麼方便,省時省力。
同事唉聲嘆氣地說:這差事真是費力不討好的。有些客戶提前約好了第二天過去的,可到了地方電話死活打不通,好不容易打通了看到東西就一臉嫌棄,可我又能怎麼樣呢?
禮品由公司整體採購的,也只能按要求辦事,大老遠跑過去連一口熱水都喝不上。
最重要的一點是跑到人家單位,客戶也不太方便,收吧東西一般,不收吧又覺得賞人臉面,送禮的執行人和收禮的都很尷尬,到最後索性不接電話或者找家人代收。
我賠笑說那還好,直接找人代收,不過這跟郵寄沒什麼兩樣!希望來年直接郵寄,省得你費時費力還不討好!
千裡送鵝毛,禮輕情意重!這是自古至今流傳下的一句佳話。但放在當下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行不通了!
Part 2
大家現在都這麼忙,哪有那麼多心思花在這普通卻沒什麼意義的禮節上。那我們到底怎麼給客戶送禮才能讓人不覺得尷尬又能維繫好雙方關係?
我一個張姓朋友說,別太刻意地只把春節當做一個送禮的時機,時間和機會都是自己把握的。聽其他說老張在這方面做的很好。
老張的業務量很大,業績做得很好,是因為他有一套自己的辦法。
老張平時怎麼送禮?投其所好且挑選好時間大量地送:客戶喜歡抽哪一個品牌的香菸或者白酒,那就整箱子準備好,借著某個「幌子」送給客戶;如果客戶喜歡吃喝放鬆,那就隔三差五地組局,不但能夠穩固原有客源,還能藉機認識更多的資源。
最後直接把客戶關係拉成了好友,一有什麼好處首先想到的就是老張,他平時的精力就放在這上面,業務量和收入也就自然水漲船高。
老張的這個送禮辦法看起來很土,但很受用。至於春節送什麼?老張給每一個客戶送的都是根據客戶的喜好,平時就留心挑選的,那麼多客戶不帶重樣的,送禮就要送到客戶的心坎上。
看起來他平時花了很多錢在客戶關係上,但要知道其中所帶來的價值遠遠高於他所花費的心思。這應該是值得借鑑的辦法吧!
Part 3
春節給親戚朋友送什麼?
當然不至於像老張那樣平時就花費諸多心思,如果給長輩能把禮送到心坎上,那自然更好,如果確實沒有,我倒覺得米麵油之類就挺好。
這幾樣確實很土,但很接地氣,不至於買一些包裝看起來花裡胡哨但實際上並沒有任何作用的東西。我去年給長輩買的按摩椅、茶具、智能泡腳桶這些當時就稀奇了兩次,後來就永遠躺在客廳的一個角落,看起來能用上,實則沒有什麼用。
但是像米麵油這些東西,至少是生活必需品,也不會被冷落,而且七大姑八大姨特別喜歡。
最重要的一點是不會讓長輩覺得有什麼壓力,就是很正常的過節問候。
「千裡送鵝毛,禮輕情意重」?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人家在這大雪紛飛的冬季,在暖氣房穿著背心拖鞋,或者穿著羽絨服吹著空調,你千裡送來的鵝毛有什麼用呢?
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我們連祝福簡訊都不想看,至於逢年過節怎麼送禮,要麼投其所好,要麼送點適用的,要麼不送,別給彼此壓力或尷尬。更別讓送禮成為春節的一道難過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