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不爭,自在人間

2021-02-23 人民網江西頻道

江西遂川高山梯田(肖遠泮/攝)

  鷸和蚌互相咬住對方,誰也不肯抽身讓步,久久相持不下,最終漁翁將它們一起捉走了。

  許多紛擾,都源於一個「爭」字,為了渴求的名與利,爭得面紅耳赤,爭得遍體鱗傷。

  爭到最後,原本闊大渺遠的世界,只剩下一顆自私狹隘的心。

  紅塵多事,諸多困擾,唯有不爭,自在人間。

不爭,以退為進

  在很多人看來,不爭是懦弱、消極、不思進取的生活態度。

  曾國藩深諳善退之道。梁啓超曾評價曾國藩:「文正深守知止知足之戒,常以急流勇退為心。」

  當時,曾國藩鎮壓了太平天國運動,居天下第一功,權勢、富貴唾手可得。

  曾國藩卻遞交辭呈,急流勇退,從而打消了朝廷猜忌與群臣的嫉妒,免於「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場。

  「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看似退,何嘗不是一種進?

  處世不爭,避去事端;待人不爭,免去糾紛。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事到末端,留一尺青山在。

  很多時候,退,是進的另一種姿態,是一種低調的智慧,懂得取捨,急流勇退,寧靜致遠。

  聰明人有三不鬥:勿與君子鬥名,勿與小人鬥利,勿與天地鬥巧。

  不爭,就不會陷入爾虞我詐的是非旋渦,不會樹立過多的敵人,避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煩。

  張之洞初任湖廣總督時,長得不帥,個子也很矮,很多人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

  當地的一名畫家拿他開涮,以他的形象畫了一幅「三矮奇聞」的水彩畫,此畫一經展出,立即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

  張之洞的屬下請求把這個畫家抓起來。可是,張之洞沒那樣做,反而自己掏腰包,把那幅畫給買了下來。

  此舉讓輕視他的人佩服不已,對他畢恭畢敬,也再沒有詆毀之作傳出。

  世間紛擾,不爭則寧。行走於世間,心存大格局,不爭一時之氣,不爭瑣碎之事,把時間、精力留來追逐心中廣闊的朗朗世界。

  人活一世,不爭不搶,不為雞毛蒜皮與人斤斤計較,不為浮華之名而刀兵相向,凡事留一分餘地,皆寬心以待,贏得雲淡風輕。

  名利徒有其表,人們卻常為名利所囚。古人言:「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

  上世紀80年代,錢鍾書先生的《圍城》被拍成電視劇,其中的金句:「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家喻戶曉,引起了一股「圍城熱」。

  錢鍾書也因《圍城》的熱播而聲名大噪,許多人慕名從遠地而來,只為一睹錢鍾書的風採。

  但錢鍾書不願成為動物園裡的稀奇怪獸,楊絳只好守住門,謝絕來訪的客人。

  錢鍾書不求名,他對楊絳說:「假如我沒有名,我們該多麼清靜!」

  不爭,不是不思進取,而是明白內心真正所求,忠於自己,不被虛名浮華所裹挾,不被名聲利慾所薰心,專注於過好自己的一生。

  水不爭,自由自在;天不爭,百鳥盡歸,處世不爭,得一片清淨天地,自在人間。

  年輕時,誰不曾夢想仗劍走天涯,爭得一番好天地?

  經歷多了,才越來越明白,原來生命中最曼妙的風景,是歷經繁華後的平淡是真,是內心洗滌後的淡定與從容。

  人赤條條的來,赤條條的去,能爭得什麼,又帶得走什麼呢。

  也許我們每個人在經歷過人生起伏,風起雲湧之後,才能淡淡的說一句:「人就這麼一生,我和誰都不爭, 和誰爭我都不屑。」

有一種格局,叫「沉得住氣」

太較真,你就輸了

珍惜敢和你說真話的人

心若年輕,歲月不老

吃不了自律的苦,就得吃平庸的苦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哪有什麼人生得意,不過是多多努力

出身不能選擇,但要去的地方可以

來源:渡蘭(ID:dulantea)| 作者:渡蘭君

封面圖設計:毛思遠

音頻剪輯:張志斌

責編:張志斌

相關焦點

  • 人生三不爭:不爭對錯,不爭輸贏,不爭得失
    不爭,是人生大智慧!01不爭對錯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非黑即白,非對即錯。人生最簡單的活法,就是不爭。心簡單,人才能簡單;人簡單,日子才能簡單;而日子簡單,人才能活得輕鬆自在。楊絳在《我們仨》裡分享過這樣的故事:「我和鍾書在出國的輪船上曾吵過一架,原因只為一個法文的讀音。」
  • 豆瓣熱門書籍:《自在人間》這是周迅的個人成長記錄
    豆瓣熱門書籍:《自在人間》這是周迅的個人成長記錄編輯:蘿蔔豆瓣熱門書籍出爐了,我看了這期的公布榜單還是很激動的,這次榜單上有周迅的 《自在人間》這本書我就果斷入手了,其中有周迅對自己成長的記錄還有《清單》一本關於愛和奇思妙想的書籍等3本我入手的書籍,接下來我就來推薦一下入手的這幾本書籍
  • 夜讀|人間值得,你更值得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不管是鐵爐裡香氣四溢的紅薯,還是廚房裡熱氣騰騰的煲湯,都讓人饞涎欲滴。人生在世,唯美食與愛不可辜負。愛自己,從好好吃飯開始。人間值得,你更值得。你雖然決定不了今天是晴天還是陰天,但你能決定用什麼樣的心情度過這一天。往事不可追,未來尚未來,我們能把握的,唯有現在。過去的事,不要再困擾。過去的人,不要再糾纏。忘掉那些不愉快的事,跟自己握手言和。原諒那些不厚道的人,跟執念說聲再見。
  • 夜讀丨錢鍾書:人越乾淨,越高貴
    全民夜讀來自民生周刊00:0010:04點擊上方綠標收聽朗讀音頻文/洞見錢鍾書曾說:「洗一個澡,看一朵花,吃一頓飯,假使你覺得快活,並非全因為澡洗得乾淨,花開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為你心上沒有掛礙。」
  • 不爭:才是人生最大的智慧
    在《甄嬛傳》裡有一句臺詞:其實,越是智慧的人,越「不爭」。所謂的不爭,不是懦弱,不是認輸,恰恰是懂得自己要什麼的人,他才越放得下,也越捨得下。不去爭那些無用的理,無用的情緒,無用的功利,才能得人生真正的坦然、自在和心安。
  • 導演劉競:步伐堅定,自在人間
    劉競的怡然自得不被任何身份的轉換而改變,從一個高峰到下一個起點,她堅定卻又不慌不忙地往前走著,步伐堅定,自在人間。被藝術選中的孩子劉競的童年和很多孩子一樣,在校園中汲取知識、認識世界,但與大多數人不同的是,她從孩提時代就開始跟藝術纏上了解不開的結。幼兒園文藝晚會的匯報演出是她和舞臺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 英文夜讀|Ode to the West Wind
    哦,請聽從這一篇符咒似的詩歌,就把我的話語,像是灰燼和火星從還未熄滅的爐火向人間播散!讓預言的喇叭通過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喚醒吧!西風啊,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徵集★《夜讀》欄目每周將定期推出「閩南夜話」、「詩歌之夜」、「英文朗讀」等,用多元化的節目,滿足聽眾們多樣化的需求。★如果您有適合欄目朗讀的文章,中英文皆可,歡迎推薦或投稿給我們。★如果有適合夜讀欄目的好聲音,也歡迎自薦或推薦,讓好聲音為平淡的生活添彩。
  • 不爭、不理、不解釋
    等你走過半生,便會慢慢看淡看輕人情世故,便會明白,人啊,只有學會不爭,不理,不解釋,才會活得更舒心更從容自在。不爭,是一種格局,是我們胸襟寬廣的體現,是為人的大境界。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不去與人爭論,不去計較,不是因為我們懦弱無能,更不是怕事,而是不想與人結怨,不想惹太多是非,只想安靜舒心地活。
  • 全真道長說不爭,不是不爭
    前些天聽了全真龍門派道長說《道德經》中不爭的講座,怎麼樣才能克服不爭之心?老子說我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爭天下先。」這其中說的不爭,就成了我們很多人探討的一個問題。當有人提起「不爭」,有人會說:「它是一種消極的,對社會沒有任何意義的。」
  • 夜讀丨席慕蓉:如水的時光
    主播讀經典,陪您說晚安,大家好,這裡是閃電夜讀,我是武城融媒主播邵立偉,人生一世,總有一個追求,有一個盼望,有個讓自己珍視,讓自己嚮往,讓自己護衛,願意為之活一遭,乃至願意為之獻身的東西,今天,和您分享的文章是席慕蓉的《如水的時光》。
  • 世道無常,越「爭」越失:不爭,才是你的「天命」
    凡是「水」,利萬物而不爭,因為它自己就是萬物之源。凡是「茶」,淡雅宜人而不爭,因為它本就是「香韻」的源頭。無論是茶也好,水也罷,都以「不爭「成就它們的雅量和美好。要知道,水發於山谷而細流動,茶長於山樹而自留香。它們生來便擁有這一切,無論爭與不爭,都不會改變這種局面。
  • 老子:不爭,是一種高級素養;不爭,反而更容易成事
    老子說的不爭,不是消極態度。不爭,是一種高級素養。真正做到「不爭」的人,反而更容易成事。下面從3個方面,告訴大家怎麼實踐「不爭」而成。1、不自以為高,心胸寬廣,不爭是一種高級素養。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水滋潤萬物,而不爭功勞;人若是缺水,也無法存活。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眾人喜歡高高在上,厭惡處下,水卻在低處匯集成小溪、江河,奔流到海,終成百穀之王。水處下不爭,不自以為大,卻終能成其大,成百穀之王。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四不爭」,別等到中年才知道
    正所謂「上善若水,水善利而不爭」,明代「陽明心學」創始人,心學大師王陽明認為,人生有「四不爭」,真正的聰明人才懂得。一、不爭口舌真正聰明的人,不會在與人爭口舌上浪費時間,畢竟是非成敗轉頭空,公道自在人心。這個世界上有人喜歡你,就有人討厭你。為什麼要和不喜歡你的人浪費時間爭論他們誹謗你的話呢?
  • 夜讀| 明日祀灶送神,大掃除迎新年
    灶君公負責掌管各家的灶火,是司飲食之神,晉以後演變為是玉皇大帝派駐人間百姓家中監察善惡的神,每年上天述職一次,匯報該家每人的善惡情況。乃一家之主。道光《廈門志》提到送神祭灶的時間:「二十四日,祀灶送神」。民間俗語說:「官三民四疍家五」,傳說每年十二月二十四,人們通過祭灶,為灶王爺上天餞行。
  • 閒適之下,自在飲茶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閒適之下,自在飲茶 「閒事」跟「閒適」,拼音相同,但一字之差,意思也差太多。無閒事是閒適的前提吧,適,更多在於感覺。閒著合適了,才會生閒適之心,無事在心頭,才是好時節。
  • 不驚不擾,靜而不爭的女人,很強大
    而當下無助迷茫的你,只是被現實生活的艱難引發了慌亂,才會讓你絕望的認為幸福離你非常遙遠,而實際上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你只需要不驚不擾,做個靜而不爭的女人,那麼自然會找尋到屬於自己的幸福。儘管身為女人,在力量上與男人有著巨大的懸殊,但並不代表女人沒有自我強大的能力。
  • 楊絳:我和誰都不爭,誰和我爭我都不屑
    楊絳先生的人生哲理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其中最偉大的是他的「不爭哲學」。他說: 我和誰都不爭,誰和我爭我都不屑!這句話貫穿了她的一生。經歷了那麼多的風雨,楊絳先生對於愛情的態度、對文學的態度、亦或對於社會的態度都始終如一。帶著不爭的哲學,他平靜從容地活到了105歲高齡。
  • 英文夜讀 | Distance
    徵集★《夜讀》欄目每周定期推出「閩南夜話」、「詩歌之夜」、「英文朗讀」等,用多元化的節目,滿足聽眾們多樣化的需求。★如果您有適合欄目朗讀的文章,中英文皆可,歡迎推薦或投稿給我們。★如果有適合夜讀欄目的好聲音,也歡迎自薦或推薦,讓好聲音為平淡的生活添彩。
  • 燈下漫筆|重拾「夜讀」
    據報導,為響應首屆「上海夜生活節」的開展,上海市黃浦區、靜安區、徐匯區和楊浦區四個中心城區的近30家實體書店,以「閱生活·夜讀時光」為主題,推出「上海書展 閱讀的力量」深夜書店節。說起「夜讀」,不禁讓我們想到歷史上讀書大家的「夜讀」。袁宏道一天晚上閱讀一帙名為《闕編》的詩集,未讀幾首,便驚叫起來,問道:這部詩集是何人所作?是古人還是今人?友人告訴他,是徐文長。袁中郎異常興奮,內心有一種相知恨晚的喜悅。這個故事,也曾打動過林語堂,讓他慨嘆讀書人心靈和情感的相似性。
  • 新華FM·夜讀:練出彈性
    新華FM·夜讀:練出彈性 05:50 主播:張大鑫柔軟的東西,都是有彈性的。它們不容易被傷害,因為能夠適應各種變故。內心柔軟,就是要把生活過得有彈性。過于堅硬,容易損傷。有柔軟度地活著,適時感受當下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