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史前文明第一戰,坂泉之戰發生在哪裡?洛陽說:我不服

2020-12-14 邙山馬鈴薯

眾人皆知炎黃二帝有『阪泉之戰』,而坂泉今址在那裡?典籍記載含糊或有誤筆。

南京大學歷史系1982年編撰出版的《中國歷代名人辭典》載:【黃帝】 軒轅氏﹙一作有熊氏﹚部落首領,後為炎黃部落聯盟的組織者。姬姓,以云為官。,與炎帝同出少典氏。後分路東進,在坂泉﹙今河北涿鹿東南﹚一戰,打敗炎帝,遂合併為一。後又並肩合力,在涿鹿﹙今河北涿鹿東南﹚之野擊敗九黎族,擒殺蚩尤,被推為炎黃部落聯盟首領。又載:【炎帝】姜姓部落首領,原定居西北高原,與黃帝同出少典氏。後分路東進,在坂泉﹙今河北涿鹿東南﹚一戰,被黃帝擊敗,又轉而合作,戰勝其共同的敵人蚩尤,結成強大的炎黃部落聯盟。此後在聯盟內部,炎黃兩系勢力繼續爭奪領導權。一說炎帝即神農氏。關於蚩尤,該典這樣記載:【蚩尤】東方九黎族首領,『兩皞』集團重要成員。其活動中心在今山東、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地帶。據傳他有兄弟八十一人,個個獸身人語、銅頭鐵額,常興兵作亂。炎黃二帝聯合徵討,戰於涿鹿﹙今河北涿鹿東南﹚之野。他戰時能作大霧,使炎黃軍迷失方向。後來黃帝發明指南車,才把他戰敗擒殺。

以上是《中國歷代名人辭典》對這三個遠古名人的記載。記載中『坂泉之戰』的坂泉均在括號中註明是『今河北涿鹿東南。』而炎黃聯手擒殺蚩尤之地也均在括號中註明是『今河北涿鹿東南。』筆者認為兩次大戰役均在一地不太可能,疑為辭典收錄誤筆。

《中國歷代名人辭典》中說,蚩尤是『兩皞集團』重要成員。『兩皞』何許人也?上古部落首領太皞、少皞是也。據考古學家徐旭生所著《中國古史的傳說》考證,黃河流域下遊是太皞、少皞聯盟部落的活動區域;黃河流域上遊是炎、黃二帝聯盟部落的活動區域。那麼此種區域格局是如何形成的呢?筆者認為應該是摩擦、殺戮、爭奪的結果。炎黃聯手擒殺『蚩尤』之戰,應為兩個聯盟部落之間無數次爭鬥中的一個戰例,因為典型所以被記載了下來。因為『蚩尤』先期在此生存,熟知當地自然氣候,利用天氣變化演義出了『風師、雨師』『能做大霧』;因為先期粗知金屬冶煉,研製盔甲,便演義出了『銅頭鐵額』『獸神人語』。因『蚩尤』部落根據地在山東、河南、河北;蚩尤屢敗屢退,炎黃乘勝緊追,最後逐至河北張家口的涿鹿,將其圍剿擒殺。本人認為炎黃剿滅蚩尤的戰場在涿鹿符合邏輯,值得相信。而『坂泉之戰』的戰場也在涿鹿,筆者不能苟同。

據網絡百度示,炎黃由西北高原分路沿黃河東進,黃帝曾駐足今陝北一帶。炎帝部落先期入駐中原;主要活動在三個片區,即關中平原、汾河谷地、河洛地區,均在黃河流域。黃帝部落的加入,先來與後到之間對生活資料的爭奪、摩擦、乃之戰爭在所必然。戰者,為糧草、水源、食鹽、地盤之爭也﹗那麼,雙方共同放棄這些資源、共同放棄黃河流域,各帶部落,長途跋涉跑到桑乾河畔的涿鹿去打一仗,然後再千裡回奔,合力追剿蚩尤,將其復趕涿鹿進行剿殺。有悖常理不能信服。

那麼,古坂泉究在何處﹖筆者認為應在今孟津縣橫水水窪。理由有六:

⑴坂者斜坡,泉者水源。水窪地貌與其相符。水窪所依宜蘇山脈,當地人稱『分水嶺』;嶺北之水便是纏河源頭,纏河向東南流淌,經今寒亮、會纏、馬屯、班溝、九泉、寺河南、牛步、纏溝、劉寨、前李、後李、於洛陽下園併入洛河。嶺南之水順斜坡泉湧流淌,先滲成窪而後呈橫水河向西北數裡匯入黃河。橫水最初或稱坂泉,有待考證。

⑵水窪在河洛地區,是炎帝部落先期活動的三個區域之一。此地水源充足,糧草豐盛,應為部落必爭之地;況地勢寬闊適於大規模爭戰。

⑶水窪緊靠宜蘇山炎帝神廟﹙今橫水鎮寒亮村側﹚,自古而今香火連綿。此地應該是遠古時期炎帝部落活動中心。炎帝先來,黃帝後到。爭資源、佔地盤,一攻一守爆發戰爭;符合情理。

④橫水之名與阪泉之戰有直接關聯。據【孟津縣誌】軍爭篇.城堡條目記載,唐代宗寶應二年﹙762年﹚平定安史之亂時,史朝義率兵數萬在橫水寨外立柵自固,後被殲滅。橫水在1257年前已成城堡,但堡起何時,名來何處,已無文字記載。民間口口相傳,橫水初本無名,坂泉之戰鮮血染河,水呈赤紅故名紅水。後來隨著人文素質提升,認為紅水源自殺戮血腥,悽慘晦氣;加上橫水河南北橫流,橫水方言又是『紅』、『橫』同音,所以便改『紅』為『橫』;所改一字兼雙層含意,同時也彰顯當地居民厭惡戰爭嚮往和平的美好心願。時至今日,橫水及橫水左近百姓仍稱『橫水』為『紅水』。

⑤橫水原產綠豆和橫水綠豆不凡均與阪泉之戰有直接關係。相傳阪泉之戰血雨腥風,死傷遍野;瘟疫蔓延,吟哭動天。上天為了拯救一方生靈,便使北邙山野遍生綠豆。綠豆亦藥亦糧、亦生亦熟、亦人亦畜、亦旱亦澇;此地百姓恢復生機之後的很長一個時期仍然以綠豆賴以生存,所以又創研了橫水綠豆不凡。此橫水特色小吃雅俗共適,老少皆宜,古今不衰,眼下,仍使人們樂吃不厭。

(6)已故韓德運老先生在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孟津文化大觀-地名》148頁,稱橫水古戰場曾叫「濁陸」,並說「有專家研究認為史冊記載的『涿鹿』之戰即此」。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炎、黃的確在河北涿鹿有一次戰役,但那是剿殺蚩尤的戰役,而不是炎、黃之間的坂泉之戰。坂泉今址就在孟津縣橫水鎮東南之水窪。但因本人才疏學淺,孤陋寡聞,狃誤難免。懇請各位方家批評指正。

相關焦點

  • 嚴文明:發現中國史前文明的結構美
    嚴文明:發現中國史前文明的結構美(文明之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縱觀歷史,中華文明具有獨特文化基因和自身發展歷程,植根於中華大地,同世界其他文明相互交流,與時代共進步,有著旺盛生命力。
  • 瑞典專家在甘肅發掘一把史前青銅刀,中華文明5000年的確不容置疑
    按照西方公認的說法,人類進入文明,必須有三大標誌:城市、文字、青銅器。而西方之所以不承認中國夏王朝,則主要是因為夏王朝考古遺址有問題。因為學者在甲骨文裡並沒有找到「夏」字。當然,現在浙江也有大型的史前遺址,比夏王朝還要早,可能叫禹王朝。
  • 探尋中華文明記憶,從這裡說起——欒豐實教授談中華文明探索的幾個...
    但從古至今,人類對早期文明的探索從未停止。我是誰?我從哪裡來?那個神秘又遙遠的早期文明是什麼?這些疑問,既是每個人生而有之的文化自覺,也是值得不懈探索的科學命題。在史書之外,在文字之前,文明的起源隱藏在一件件文物和一處處遺蹟中,這是考古學給我們呈上的一份答案。 探索中華文明應從哪些方面著手,判斷「文明社會」的標準是什麼?
  • 從雙槐樹仰望黃河文化聳入中華文明的城樓
    這些古城正處於黃河文化邁向中華文明的進程中,尤以雙槐樹古城的時代最早,其城樓可以說最早聳入了文明時代的天空,中華民族擁有5000年文明史的命題得到了考古發現的有力支撐。三、黃河是中華文明的搖籃中華文明起源一元論,即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搖籃的觀點原本深入人心、根深蒂固。
  • 史前文明的證據!這些事實讓人不得不相信史前文明的存在
    從照片中我們就可以很直觀的看到,這項工程的難度極其之大,所以直到今天這個城牆到底是如何修建成的依然是個謎。有一種猜測說是史前文明。這種猜測也不是毫無根據,有個詞叫「人體工學」,大概的意思就是說,有一些產品會必然地朝著更適合人體的契合度去改進。比如蘋果手機在iPhone5S之後,iPhone6的圓邊框就更符合人體工學。
  • 神話密碼解譯之六:史前文明
    每當發生大面積災難時,整個人類的文明和生產工具等幾乎都被毀掉,倖存下來的少數人類,不得不回歸到原始狀態,開始住山洞、穿樹皮、打造石器工具,重新發展新的文明。但幾乎每次劫難都會留下一點史前文明,有時候倖存的人類比較多,留下的史前文明就比較多。比如遠古留下的周易、八卦、河圖、洛書等等,現在人類的智慧根本研究不透,成為解不開的謎,這些都是從遠古的史前遺留下來的。
  • 為什麼說山海經記載的並非神話,而是真有一段遺失的史前文明?
    現在人們普遍認同了地球是在「砰」的一聲爆炸中產生的,從奇點大爆炸開始到現在,地球已經在宇宙中存在了46億年了,所以說人類在地球上出現的時間是非常短暫的,因此我們對史前世界可以說是完全處於一片空白的狀態,那麼這個世界上有沒有《山海經》中描述的場景存在過呢?
  • 仰韶文化與黃河史前文明探索
    演講時間:2020年6月  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  我認為,由於豫晉陝交界地區仰韶中期廟底溝期是在當地仰韶初期、早期文化基礎上發展而來,在整個仰韶文化中最為發達,也最早出現社會複雜化現象,因此發生的文明化現象應是中原早期文明的中心、源頭和最重要代表。這一時期仰韶文化對外產生強力輻射,其與周邊其他史前文化之間主要是影響與接受的關係。
  • 史前文明真的存在:人類的存在是地球的第幾次文明
    對於我們現在的文明是讓我們人類驕傲的,但是有這樣一些證據似乎能夠證明在我們現有人類文明之前真的存在過比我們更加讓人震驚的文明。    在1972年,考古學家們在非洲加彭共和國發現一個讓人震驚的東西,在這個地方他們發現了一個大約20億年以前的鈾礦——奧克洛鈾礦,不僅如此,在這個鈾礦裡還發現了一個古老的核反應堆,這個核反應堆竟然還保存完好,由六個區域的大約500噸鈾礦組成,運轉時間長達50萬年之久
  • 紅山文化: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曙光
    紅山文化玉龍, 1971年內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塔拉出土  紅山文化因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後遺址的發掘而得名,是中國東北地區最著名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之一,在中華文明起源和早期社會發展進程中佔據重要地位,對東北亞地區同期或稍晚階段的史前文化曾經產生過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 人類並不是地球上的第一個文明,5個史前文明存在的證據被曝光!
    ,人類才出現在這個地球上,而且人類是毫無預兆、突然就出現在地球上的,地球用了30億年的時間才進化出人類一個文明而已,這似乎有點說不過。亞特蘭蒂斯文明被評為人類十大失落文明之首,因為它是最有可能存在的一個史前文明,而考古學家在帕拉圖描述亞特蘭蒂斯文明位置的附近海底發現了海底金字塔和海底城市,似乎更加印證亞特蘭蒂斯文明不是傳說,而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史前文明,而亞特蘭蒂斯文明也成為地球存在史前文明的一個重要證據。
  • 5000年前的那場​「涿鹿之戰」到底發生在哪裡?
    涿鹿之戰對於古代華夏族由遠古時代向文明時代的轉變產生過重大的影響。阪泉之戰以後,《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杜大俠:《涿鹿之戰,就是五千年前淮海戰役,發生於徐州,(不在河北張家口)》涿鹿,各方面的資料看,應不是今天的張家口。這樣的話,就太靠北,接近紅山文化區了。 最大的可能,或者一定就是今天的江蘇徐州。
  • 河南考古舒展中華文明恢宏畫卷
    鄭州商城遺址的發現,讓人們第一次領略了殷墟文明的源頭和濫觴。偃師二里頭遺址的發現,讓人們第一次看到夏王朝不是傳說。登封王城崗遺址的發現,讓人們第一次遙望了早期夏王朝的曙光。鞏義雙槐樹遺址的發現,讓人們第一次感受中華文明誕生前夜的涅槃璀璨。澠池仰韶村遺址的發現,讓人們第一次驚嘆中華民族開始邁向文明的精彩氣象。新鄭裴李崗遺址的發現,讓人們第一次認識到中國史前文明史比仰韶文化還要早兩千年。
  • 古代有許多發達事物,真的無法解釋,預示史前文明存在嗎?
    時間久了人們認為有是史前文明的存在,其實這個世界有很多東西是未知的,後人的認識能力有限,將這些不能合理解釋的文明現象歸結為史前文明也情有可原,但是史前文明真的存在嗎?人們觀點不一。古埃及文明人們覺得古埃及文明是史前文明,其實不然。在古埃及,最難以解釋的就是金字塔,其中胡夫金字塔最著名。
  • 萬字符號文明,史前一萬年的思想大爆發
    在印度史前一萬年的石洞裡也發現了「萬」字紋,它的形狀與現在我們能夠看到的,別無二般。這個符號是世界各地遠古文化中常見的圖像,是世界共同的象徵神秘性的原始符號,發展到人為宗教出現後,在南亞次大陸、在中國、在中亞等地則成為苯教、佛教和梵天派以及景教等專用的視為最神聖、最神秘莊嚴的圖像,以表示超凡瑞象、永恆常在、堅固不變之意。
  • 崑崙山發現萬年巖畫,畫有「飛機」,是否能證明史前文明的存在?
    而隨著在崑崙山北麓的洞窟裡發現類似飛機的巖畫記載,它的神秘性可以再往前追溯到上萬年之久了。說起崑崙山,一些人不免會想到我國民間的傳說,比如西王母就居住在崑崙宮中,傳言崑崙宮高達一萬一千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城池的下面是連羽毛都不能浮起來的弱水三千,還說外面有持續燃燒的炎火山;相傳,崑崙山是天帝的下都,號曰天柱。
  • 史前文明真的存在?科學發現,地球文明在反覆輪迴!
    科學家為什麼會這麼說呢?主要是因為科學家在地球上也發現了很多有關史前文明的痕跡,而這些痕跡似乎就是史前文明的證據。曾經考古學家在研究動物的化石的時候,意外發現了在三葉蟲的化石上出現了人類的腳印,可是三葉蟲出現的年代距離我們如今的生活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了,況且在三葉蟲出現的時候,人類並沒有誕生,那麼這三葉蟲化石上人類的腳印又如何解釋呢?
  • 史前文明真實存在?這些證據表明,地球文明在反覆輪迴
    科學家為什麼會這麼說呢?主要是因為科學家在地球上也發現了很多有關史前文明的痕跡,而這些痕跡似乎就是史前文明的證據。後來法國科學家發現非洲的加彭鈾礦的核反應堆,這批鈾礦的同位素發生了變化,因此必然是有人利用了鈾礦發生了核反應,據科學家的測算,這個核反應的時間最終被確定為20億年前。
  • 史前文明出現過嗎?人類文明排第幾名?答案誰也沒想到!
    地球誕生40億年的時間,這個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其他文明,甚至還有人大膽聲稱,人類還沒有出現以前,地球已經有高智慧文明身影,這些高智慧文明被稱作為史前文明,越來越多的證據指出,史前文明有可能是一場人類精心策劃的騙局,根據考古學家發現的證據,似乎不能證明史前文明出現過。
  • 在非洲發現一座20億年的核反應堆,人們驚呼:終於找到史前文明!
    地球之上是否存在著人們所未知的史前文明?在當今網絡化時代,人們可以接觸到各種各樣關於地外文明的信息,對外星人和史前文明的幻想更是不斷地出現在各種各樣科幻的作品之上。只不過在現實中,考古學界對於史前文明的認識是一致的,即使時至今日,始終還是沒有足夠強有力的證據證明在人類的歷史之前,曾經存在過另一個高度發達的史前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