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吾蜜,作者蜜蜜
吾蜜:新中產的時尚閨蜜,讓生活更有趣甜蜜。
賽前並不被看好的中國女排,
完美逆襲打敗冕冠軍東道主巴西隊。
然後戰勝荷蘭隊,一路兇險,挺進了決賽,
艱難戰勝曾經贏了中國隊的塞爾維亞隊。
回首12年前,
雅典奧運會,
中國女排0:2落後俄羅斯。
最後卻以3:2完美逆轉贏得冠軍。
12年後,
中國女排以3:1戰勝塞爾維亞隊奪得冠軍。
重返奧運女排半決賽,
中國女排用了8年;
重返奧運女排決賽並贏得冠軍,
中國女排用了12年。
在你們為中國了不起的女排姑娘們
歡呼喝彩的時候,
請不要忘記站在女排背後
那個居功至偉的郎平郎指導,
中國女排欠她太多太多太多。
中國女排,贏了。
也意味著,郎平贏了。
賽後郎平擁吻每一個隊員,
喜極而泣,
哭花了眼線,
沒有一個人能讀懂這一刻
郎平的眼淚包含著多少不容易。
接手這支年輕的隊伍,
郎平大膽啟用新人,
由於小組賽發揮失利,
中國隊連吃敗戰,
女排姑娘們屢屢遭到了質疑,
郎平更是飽受「用兵不當」的各種指責。
她默默地承受著各種壓力,
並堅信自己能創造一支強大的女排隊伍。
可想而知,
冠軍對於郎平、對於女排姑娘們來說,
有多麼地重要。
「最有含金量金牌」的背後,
是賽後人人讚頌的女排精神。
但56歲的郎平說:
「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明知不會贏,也要竭盡全力,是一路哪怕艱難險阻,也不忘在絕境中揮拳和怒吼,無論結果,都要把殺氣和猙獰留給對手」。
而郎平,
永遠是女排精神的代表。
出生在1960年的郎平,
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
卻長到184cm高,擁有健壯的體魄。
13歲,進入少年體校練習排球;
18歲,順理成章進入國家隊。
此後,郎平開始在女排帝國的道路上起起伏伏。
1981年11月16日傍晚,日本。
第三屆女排世界盃決賽正在進行中,
各家各戶都守在了黑白電視機和收音機前。
在突然間爆發出來的震耳欲聾的掌聲中,
原來是一個叫郎平的北京女孩扣下了世界冠軍,
以3:2比分艱難獲勝。
全國人民在天安門廣場上舉國歡呼,
「中國萬歲!女排萬歲!」
3萬餘件賀信、賀電和紀念品送達中國女排,
其中很多都是點名要送給郎平的。
次日,
國內報紙的頭版頭條都是在報導女排奪冠。
《人民日報》頭版:
《學習女排,振興中華——中國贏了》,
評論員寫道:
「用中國女排的這種精神去搞現代化建設,何愁現代化不能實現?」郎平扣球瞬間的英姿和拿獎盃被印在了郵票上
1982年,秘魯。
第九屆女排錦標賽,
中國女排奪冠。
1984年,
洛杉磯奧運會,
儘管小組賽不敵東道主美國隊,
承受著巨大壓力,
郎平依然率領著中國女排在決賽中以3:0勇奪冠軍。
奪冠的這一刻,
全國人民都沸騰了!
她成了家喻戶曉的紅人,
受到了民族英雄般的追捧和熱愛。
郎平的神話到達了巔峰!
她背負著13億人民的期盼,
猶如一面旗幟,
她不再是屬於她自己。
1985年,日本。
第四屆女排世界盃,
世界矚目的中古大戰中,
中國女排再次勝出。
1986年,捷克。
第九屆女排錦標賽,
郎平帶領大家實現了五連冠。
所向披靡,史上第一,
至今仍無人超越。
中國女排的拼搏精神鼓舞了整整一個年代的人,
當年各個地方都掀起了學習」中國女排精神」的熱潮。
回顧30年前郎平的一殺扣球技,擲地有聲。
那時候,
郎平是風靡世界排壇的「鐵榔頭」,
被譽為「世界女排三大扣球手之一」,
與她的夥伴們在世界排壇叱吒風雲。
五連冠後,
一身傷病,
疲憊不堪的郎平正式退役。
80年代中國女排冠軍隊全體成員合影
原本她能像其他隊友一樣留在國家當個高官,
但一次替領導背黑鍋的經歷,
讓她耿耿於懷,誓不為官。
於是郎平決定另謀出路,
在北師大學了半年英語後,
揣著僅有的90美金,
就與第一任丈夫白帆去了美國留學。
這個曾經戰場上的鋼鐵俠,
受人敬仰的世界冠軍,
在美國成了一個一無所有的國際農民。
因為她選擇的是公派自費的籤證,
所以不能工作,沒有生活來源。
她住著朋友的家裡,借朋友的汽車
沒錢買衣服只能穿著中國女排比賽的統一服裝,
每天吃著自己做的三文治吃到吐。
為了微薄的薪水,
「哄」著一群完全不會打球的孩子打排球。
一個世界五連冠排球冠軍,
在這一刻一步步把自己踩在地下,
踩得很踏實。
不想生活在朋友的庇護下,
郎平移居到新墨西哥州,
幸好在大學排球隊謀得助教一職,
以扣除學費。
為了經濟獨立,
郎平還第一次為了錢打球,
帶傷比賽。
最窮途末路的時候,
還試過中途休學去賺學費。
她曾這樣回應當時的選擇:
「世界冠軍」只說明我的過去,而一旦從女排的隊伍中退下來,我什麼都不是,我得重新學習本領,我得重新開始生活,必須把自己看成「一無所有」。
後來,
郎平硬是憑藉著自己的實力和能力,
在美國成為了職業教練,
年薪就有20萬美元。
全家的經濟狀況由於郎平的工作迎來了新的曙光,
她開始在美國、義大利、日本甚至土耳其各地輾轉做排球教練,
而此時,
正處於低谷的中國女排從1986年的世錦賽冠軍,
跌落為1994年世界排名第八。
郎平就因為一句「祖國真的很需要你!」,
不聽朋友勸告,
「臨危受命」接手了這個燙手山芋,
離家別女回國執教,
放棄國外20萬美元年薪,
回來拿著一年只有6000元的工資,
傳奇延續!
為了這一天的到來,
她傾盡了所有。
由於與丈夫長期分居兩地,
這對共患難的「排球界金童玉女」,
走到了婚姻的盡頭。
令郎平最放心不下的,
是年僅三歲的女兒白浪。
之後母女二人多年來長期分隔在兩個半球,
只能依靠電話聯絡。
年幼的女兒不懂越洋電話的昂貴,
總喜歡在電話裡唱歌或者講故事給媽媽聽。
而這一通電話下來,
往往就要花掉她一整個月的工資。
但她卻甘願如此,
作為一名母親,
自己虧欠女兒實在太多太多。
而因為她的回歸,
再次把中國女排殺進世界頂級賽事的決賽場。
郎平帶隊的1995--1998年這個時期,
中國女排獲得了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銀牌、
98年世錦賽銀牌,
兩次大賽闖入決賽,
惜敗正處於白金一代時期的古巴隊,
獲得了奧委頒發的最佳教練。
那幾年,
郎平把中國女排重新帶回到世界前三。
誰都知道,
她就是來給中國女排收拾爛攤子的。
她為中國女排不懈努力。
每天24小時幾乎不間斷工作,
心力交瘁,曾在賽場上好幾次暈厥,
不到四十歲的身體幾乎崩潰。
加上女兒已經到了青春期,
她害怕再不陪伴女兒,
女兒長大後就不需要她了。
於是出於健康、女兒的考慮,
她辭職了,
去做她想要做的事。
1999年,郎平休養了一段時間,
來到離女兒比較近的義大利。
在排球氛圍濃厚的摩德納執教。
成立27年都沒有拿過冠軍的摩德納女排,
在郎平帶領不到一年的時間內,
獲得義大利聯賽冠軍;
一年後,
又獲得了歐洲聯賽冠軍,
2002年成就聯賽和杯賽雙冠王。
從此,
Jenny(郎平)成為了摩德納英雄。
2002-2003賽季開始郎平轉執教義大利諾瓦臘俱樂部,
率領諾瓦臘女排奪得義大利超級盃
和2004年義大利聯賽冠軍。
2005年,郎平受邀去到美國,
執掌美國女排。
短短兩年,
美國女排就獲得2007年世界盃第三名。
在2008北京奧運會上,
美國隊震驚世界首次獲得銀牌,
平了該隊歷史最好成績。
她說:
能夠執教美國的球隊,我感到非常驕傲。美國是一個體育強國,如果我對排球的理解能夠幫助美國隊提高自己的水平,那將是非常美妙的事情。
這個時候,
幾乎全國人民都在咒罵郎平是:
「祖國的叛徒」、「漢奸」,
她背負罵名,冷暖自知。
於是她向美國隊提出辭呈。
她回應:
我執教美國隊,絕對不是為了擊敗中國隊。我是作為一名職業教練才接受這份工作的,希望能為排球事業作出一點貢獻。
可惜,
這幾句話在國人鋪天蓋地的罵聲上毫無作用。
2012年,倫敦奧運會,
郎平擔任央視的特約解說。
中國女排在1:4決賽對陣日本女排輸掉比賽時,
這個人們當時口中的「賣國賊」淚灑休息室。
2013年,中國女排再次陷入低谷,
國際排聯公布的世界排名,
中國僅列第五位。
倫敦奧運會未能躋身四強,
更是令國人扼腕嘆息。
在中國女排為難之際,
郎平再一次不聽無數人的勸告,
又回國執教青黃不接的中國女排。
她說:
「接!為何不接!三十年前我可以,三十年後依然沒問題!」
這個已經皮膚鬆弛,
眼瞳已經稍露滄桑疲憊的53歲「鐵榔頭」,
霸氣依然,
仿佛還是當年那個戰場上帥氣逼人、
豪情四射的年輕女孩。
在郎平的帶領下,
沒有人知道她們流了多少汗水,
只知道,
中國女排好像慢慢回來了。
2014年世錦賽,
中國隊對戰東道主義大利隊。
因多次受到裁判不公判罰,
郎平賽後偷偷在洗手間哭泣。
她選擇承擔所有壓力,
把空間留給年輕的隊員。
郎指導說:
眼淚可以調節情緒,但她希望和隊員們分享最快樂的眼淚。
2014年世錦賽,
中國女排得了亞軍。
2015年世錦賽冠軍
2015年女排世界盃冠軍
如今,
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冠軍。
郎平終於可以和她帶領的隊員們流下喜悅的眼淚。
郎平真的做到了:
「失去的一切,我都要拿回來!」
多少一言難盡都在梗咽的這一刻。
國際奧委會官微寫道:
在中國體育史上,
幾乎從來沒有一個人能連續30年受萬眾鼎禮的膜拜,
只有郎平做到了。
中國人欠郎平太多了。
從2009-2016年,
郎平再次回國執教期間,
女排贏了功勞不是郎平的,
女排輸了,
一言不合就開罵,
把所有的錯都歸咎於郎平的執教出了問題。
但她平靜地回應道:
「從我決定帶女排的時候我就沒有考慮應該得到什麼。隊伍是主教練責任制,不管是好還是不好,我都應該承擔責任。」
從中國輾轉歐洲、美國,最終回到中國,
歷經驚濤駭浪的郎平卻有著最波瀾不驚的心,
選擇與進退,自有邏輯,
只是功名與成敗,都不在考慮之列。
不過我們來試想一下,
如果這一屆裡約奧運會上,
中國女排輸了呢?
我們還會如此鋪天蓋地地為郎平和女排姑娘們歡呼喝彩嗎?
我們還會大呼「女排精神」嗎?
恐怕在今日的女排隊員們回國時,
機場裡死寂一般,只有幾個寥落的接機粉絲。
也許,
網絡上鋪天蓋地的,
是對郎平執教錯誤的指責。
所以,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女排贏了,
意味著郎平也贏了。
郎平真的不是刀槍不入的鋼鐵俠,
因為長時間的高強度工作,
新傷舊傷一起,
50歲的身體,
心臟已經到了60年,
膝蓋關節已經老化成70歲了。
因為腰椎問題,
郎平走路有些蹣跚,
但為了實現更有效的訓練,
每一次訓練課上她都親自上場示範,
儘管結束後她都需要接受半個小時以上的理療。
這些年來,
她已經經歷了不下十場手術,
僅膝關節便做過七次清理手術,
雙胯和頸椎也都做過手術。
這個曾經在世界戰場上一招扣殺對手的主攻手,
也有自己敵不過的東西。
郎平的父親也曾為她心疼落淚。
對她來說,
最遺憾莫過於還來不及欣賞女兒成長的片段,
卻發現女兒已經長大。
她曾在自傳提到:
「我努力做個賢妻良母,我熱愛生活,我對生活盡到責任了。但生活實在不是一個簡單的對和錯所能概括的。你盡力了,也未必能使生活美滿如意,這比打球難多了。」
她也曾犧牲過自己的愛情。
離婚後,她談過一個美國男朋友,
因為要回國執教中國女排而拒絕了求婚,
希望男方能等她兩年,
但男方不理解她對中國女排的那種熱愛與執著,
不堪壓力提出了分手。
哪是什麼打不敗的「鐵榔頭」,
只不過是把一腔柔情都傾注給中國女排罷了。
這個一生心繫中國女排的郎指導,
對待年輕的隊員像自己的女兒一樣。
總是對她們強調:「飯前要洗手,小心病從口入」;
會在節日給大家準備小禮物;
為家裡貧困的隊員自己貼錢買蛋白粉給她去打比賽喝;
不讓她們成為國家賽場的機器人,
取消沒收手機的軍規;
告訴她們身為排球健將的同時
也要買化妝品把自己打扮漂亮。
總是由於打比賽緊張,
每天晚上只吃方便麵的「鐵榔頭」說:
還要什麼營養呀,
先別餓著肚子就行。
哪還有什麼訓練場上的硬氣郎教練,
也不過是一個喜歡卡通圖案的普通女人。
幸而,
她有個優秀的女兒,
自律自強,
史丹福大學畢業,
就職於傑富瑞投行。
還總是在閒暇時候飛去看母親打比賽,
給予她鼓勵。
如今也有一直支持她體育事業的丈夫王育成,
他是中國社科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郎平欣賞他的才學淵博,
兩人恩愛有加。
如果有一座排球名人堂,
郎平的名字一定會被永遠鐫刻其中。
裡約奧運中國女排得冠軍了,
終於,
」鐵榔頭「郎平可以長籲一口氣了。
她把一生都獻給了中國女排,
如今她已經56歲了,
我們已經不能再貪心了。
真心祝願郎平能從此享受幸福生活,
不用再操心了。
但「鐵榔頭」從80年代就給予世界的雄偉形象、
女排的拼搏精神,
我們必將牢牢記住。
如需參與,請公眾號內回復 V1 報名
公益課堂:
8/29:公益微課 | 世界很大,你不知道的華德福教育
特色藝術課堂:
8/23:讓藝術成為你的生活方式 | 第二期藝術營 之 溼水彩
8/25:這樣講繪本,孩子準愛聽!| 特色繪本主題課堂
9/1:好的教育是點燃,好的藝術是勾引【水墨藝術精品班第3期】
主題陪伴/深度課堂:
8月~10月:主題陪伴 | 父母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幫助到孩子的健康成長?@雲香
8/29:走出原生家庭的桎梏,成就孩子新的幸福人生
8/31:減肥不能靠餓,更不能靠拉 | 中醫大講堂女性健康系列
8/22-26,8/29-9/2:凱特王妃那麼美好的分娩,你也可以在家學!| 催眠分娩實操課程
線下工作坊
9/23-25:孩子,怎樣愛你才對? | 成都▪落地式培訓
8/30-9/4,塔卡老師藝術治療教育:發展身心靈的五感 | 北京
8月、9月:廣州/上海,【線下工作坊】家長如何突破人生設限,活出孩子榜樣?
8月、9月:廣州/上海,凱特王妃那麼美好的分娩,你也可以在家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