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榔頭」郎平集榮譽於一身背後的故事

2020-12-11 娛圈漫步

最近大家期待已久的《奪冠》終於上映,熱映三天票房就突破了2億,這部作品被視為今年勵志影片中的重磅口碑電影。

《奪冠》這部作品在導演陳可辛的重新塑造後,再次燃起了我們隊中國女排的最難忘的歷史奪冠時刻。

故事源自生活,這部作品照應的是現實中的"排壇巨星"郎平的榮耀一生背後的勵志故事。

作品在上映後,就不斷湧現出作品背後的花絮,郎平的女兒白浪成為了母親年輕時期的最佳人選,白浪不僅繼承了母親的修長身高,連帶運動天賦也一併繼承。

如今的白浪在換裝後,和年輕時期的郎平確實非常相像,白浪深知母親郎平是大家心中的英雄,為了還原媽媽的榮光,白浪不惜為角色瘦身30斤,不敢有絲毫鬆懈。

郎平號稱多年的"鐵榔頭",她的鐵締造了一個中國女排巨星的誕生。

12歲之前,郎平還只是和普通女孩一樣正常發育,在家中被父母催著幹家務,直到13歲這年,她的身高肉眼可見的一天天的猛長,一下子瘋長了1米74.

13歲身高就超出了預想,這樣體育迷的父親對女兒這樣的身高優勢有了想法。

本身就非常愛好體育的她,先後在籃球、跳高、排球中才確定自己適合排球。

就這樣開啟了排球運動員生涯,一練就是3年基本功,從起初的替補到自己能夠真正上場,代替北京一個對裡去參加了全國聯賽。

也就是這次上場的機會讓她一眼被袁偉民看上被調進了國家隊, 從此她的人生和話題就無法再離開女排。

從1981年作為主攻手打比賽開始,郎平就率先在中國女排中奪得了世界冠軍,這一刻掀起了中國女排榮譽時刻的颶風。

然而中國女排這條路坎坷又曲折,她在扣下了第一枚金牌起,就成為了中國家喻戶曉的紅人,但她當時的勵志已經不單單是她一個人的奮鬥,她擔起了一整個女排姑娘們的硬核女排精神。

郎平當年帶領著姑娘們拿下了實力五連冠之後,宣布了退役。

正如黃渤在《奪冠》的影片中所說:

"郎平脖子以下,沒有一塊骨頭是好的。"

但大家在熒幕中看到這一句話時,引發了無數觀眾的淚點,之所以熱淚盈眶是因為我們感觸到一代紅人背後的付出。

她為了給過億中國人展現對她的期待,這背後是她無數反覆訓練,血和淚的交織,呈現給國人們驕傲的一面。

但誰會知道這背後的心酸與苦楚,不過是骨子裡的韌勁驅使著自己永不服輸。

而當年退役後的郎平,回歸生活有了女兒白浪,那時候她在美國成為了職業教練,因為這個職業,她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在美國執教幾年後,又因為一句"中國女排真的很需要你。"

她又臨危受命,毅然辭去了美國年薪20萬美元的薪資,回到了中國女排最危難的時刻,她又一次用她多年的專業,讓中國女排起死回生,她用實力再現女排精神,而她也成為了中國女排中的最佳教練。

回到中國女排後的郎平,為了中國女排的成績,她日夜顛倒的工作,身心俱疲但沒人知道。

鞏俐在收到出演郎平時,就曾對她有所了解,鞏俐還因為模仿背影相像被不少人誇讚"鞏俐背影式表演"。

原來,鞏俐為了扮演好這個角色,她知道郎平當年做運動員時就落下了一身傷,全身不下20次的手術,所以在形態上有一些細節化的功課要了解。

郎平這一生光輝榮耀,盡在《奪冠》的小細節中,她的勵志才是被人永遠瞻望的驕傲。

相關焦點

  • "鐵榔頭"郎平集榮譽於一身背後的故事
    故事源自生活,這部作品照應的是現實中的"排壇巨星"郎平的榮耀一生背後的勵志故事。作品在上映後,就不斷湧現出作品背後的花絮,郎平的女兒白浪成為了母親年輕時期的最佳人選,如今的白浪在換裝後,和年輕時期的郎平確實非常相像,白浪深知母親郎平是大家心中的英雄,為了還原媽媽的榮光,白浪不惜為角色瘦身30斤,不敢有絲毫鬆懈。郎平號稱多年的"鐵榔頭",她的鐵締造了一個中國女排巨星的誕生。
  • 《鐵榔頭》臨時失約,但其背後的故事同樣精彩
    《鐵榔頭》究竟是如何立項的?為什麼是陳衝來導演這部紀錄片?這部片子為什麼3年後才公開相關消息?《鐵榔頭》這部紀錄片拍攝的意義是什麼?在正片延期與大家暫時「失約」後,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今天先聊一聊《鐵榔頭》背後的創作故事。3位優秀女性孕育出的偉大作品
  • 「鐵榔頭」郎平,最長最全的人生故事
    「最有含金量金牌」的背後,是賽後人人讚頌的女排精神。五連冠後,一身傷病,疲憊不堪的郎平正式退役。年幼的女兒不懂越洋電話的昂貴,總喜歡在電話裡唱歌或者講故事給媽媽聽。而這一通電話下來,往往就要花掉她一整個月的工資。但她卻甘願如此,作為一名母親,自己虧欠女兒實在太多太多。
  • 累累傷痕鑄就「鐵榔頭」,頑強拼搏,郎平真正詮釋了「女排精神」
    距離東京奧運會開幕只有幾個月的時間了,目前中國女排正在主教練郎平的率領下進行著全封閉集訓,爭取成功衛冕奧運會冠軍,為祖國再一次爭得榮譽。郎平1960年出生,今年已經60歲了,她已不再年輕。她是「女排精神」的締造者,按說可以功成身退了。
  • 中國女排能《奪冠》,「鐵榔頭」郎平在背後付出了多少
    《奪冠》講述了中國女排幾代人熱血拼搏的故事而對郎平本人來說,無論在賽場內外,都接受過無數次比這更重大的挑戰。從八十年代到今天,中國女排能一次次奪冠,這背後,郎平究竟付出了多少呢?,叫「鐵榔頭」。說起這個綽號,還有個故事。1981年11月16日,中國女排經過七輪鏖戰,最終戰勝東道主日本隊,奪得世界盃賽冠軍。這是中國女排第一次榮獲世界冠軍稱號。比賽中,郎平的扣殺兇狠有力,是奪冠的重要保障。每當她扣殺時,解說員宋世雄都會大喊 「鐵榔頭」。久而久之,「鐵榔頭」 便成了郎平的綽號。
  • 從「鐵榔頭」到「鐵教頭」,60歲的郎平,人生故事比電影更感人
    1年後,當人們看完電影《奪冠》,或許才會真正理解,當年郎平哽咽說出的那句:「一點一點拼吧」,到底蘊含著多少艱辛與不易!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郎平的人生,看一看從「鐵榔頭」到「鐵教頭」這麼多年裡,她的人生傳奇!
  • 鐵榔頭郎平:世人看到的只是無限榮光,但無人了解榮光背後的苦難
    這部影片是我一直關注的,原因有二:喜歡中國女排;喜歡鐵榔頭郎平。中國女排戰勝巴西隊獲得冠軍三、郎平憑藉扣殺精確而被稱為「鐵榔頭」稱號,招牌式的彈跳、扣殺,至今她人無法模仿曾經作為中國女排的核心隊員,綽號「鐵榔頭」的郎平幫助中國女排拿到了多個世界冠軍;現在作為主教練,又帶領中國女排重回世界之巔,連續兩年拿到了兩個世界冠軍。郎平的一生是偉大而輝煌的,在國人眼中,她就是一個英雄,但是,她的一生卻始終在奔波。郎平放棄享受體制內的待遇,一直從事女排教練事業,輾轉於中國、義大利、美國,這是為什麼呢?
  • 郎平與專家丈夫的愛情:「滿堂唯有燭花紅」融化「鐵榔頭」
    鐵榔頭」。2016年1月16日,郎平和王育成教授在北京舉行了婚禮,在王教授的「柴扉輕叩」下,終於讓郎導在56歲的時候,關上了其心裡「一直敞開著的那扇窗」。作為國人心中「鐵榔頭」,帶領中國女排屢建奇功,書寫中國女排世界統治地位的郎導。事業上的霸氣側漏,為何在人生的下半程才找到家庭上的歸宿呢?
  • 鐵榔頭郎平:世人看到的只是無限榮光,但無人了解榮光背後的苦難
    這部影片是我一直關注的,原因有二:喜歡中國女排;喜歡鐵榔頭郎平。三、郎平憑藉扣殺精確而被稱為「鐵榔頭」稱號,招牌式的彈跳、扣殺,至今她人無法模仿郎平與中國排協的續約問題,受到社會極大關注。而郎平已經表態,如果繼續執教生涯,她只會執教中國女排,這是對全國球迷的一個承諾,也說明了她對中國女排的熱愛。郎平在運動員生涯和教練生涯都為中國女排奉獻了太多。曾經作為中國女排的核心隊員,綽號「鐵榔頭」的郎平幫助中國女排拿到了多個世界冠軍;現在作為主教練,又帶領中國女排重回世界之巔,連續兩年拿到了兩個世界冠軍。
  • 「鐵榔頭」郎平,從圓夢洛杉磯到劍指東京,力爭執教第四冠
    鐵榔頭郎平,一如既往的強硬,從圓夢洛杉磯到劍指東京,郎平也只是換了個角色,她做的還是同樣的事,為中國拿到奧運會金牌,排球作為中國的強項,東京奧運會女排姑娘們必須全力以赴。這一刻,郎平是中國女排的主教練,更是中國女排的代表!本文將講述郎平奧運會的故事,結局雖然都很完美,但過程其實很艱難。
  • 女排傳奇:中國女排第四任隊長郎平,人稱「鐵榔頭」
    在其中,若要說到參與度最高的,小編認為就是我們今天主要要提的,「鐵榔頭」郎平。我們不能說,郎平是為中國女排付出最多的人,因為實在是有太多的人為中國女排默默付出,我們也不敢說郎平是中國女排的最大功臣,但若要說到參與度最高,實實在在就是我們的郎平總教練。為大家所熟知、銘記的中國女排五連冠,郎平一共參加了四次,並且三次收穫了MVP。
  • 一場《奪冠》,揭秘「鐵榔頭」郎平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一場《奪冠》在大熒幕上拉開,讓我們在次看到了中國女排的風採和女排背後不為人知的血與淚,而郎平的故事從未離我們遠去。在北京朝陽區出生,郎平家裡跟本沒有從事體育運動的運動員,但是家裡確有一位十足的體育迷,就是郎平的父親,郎平的父親經常帶郎平去北京工體看球類比賽,耳濡目染的也讓郎平受到了影響。
  • 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為何被稱為「鐵榔頭」?其實郎導開始不喜歡
    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為何被稱為「鐵榔頭」?其實郎導開始不喜歡郎平作為中國女排的主教練,帶領球隊以11戰全勝的優異成績力壓群雄,奪得女排世界盃冠軍。大家都知道郎平有一個響噹噹的綽號「鐵榔頭」,但你知道這背後有什麼來頭嗎?
  • 《鐵榔頭》6月7日首映,這些背後的故事你知道麼?
    由著名華人影星陳衝執導,以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為原型拍攝的紀錄片《鐵榔頭》將在6月7日,在國際視頻網站Youtube上推出的「同一個世界:一個環球電影節」上首映。提起郎平,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年輕時的郎平作為女排主力,中國女排在1981年的世界盃比賽中以七戰七捷的優異成績,勇奪冠軍。以此為起點,在1982年世錦賽、1984年奧運會、1985年世界盃取得了四連冠,郎平作為中國女排的頭號得分手,立下了汗馬功勞。1986年郎平作為助理教練,幫助中國女排第五次奪取世界冠軍。
  • 為什麼郎平紀錄片《鐵榔頭》無緣內地?
    而這100多部電影,其中最令內地影迷關注的,非《鐵榔頭》莫屬。  《鐵榔頭》是陳衝導演的一部紀錄片,視角主要聚焦在郎平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帶領中國國家隊奪得歷史性的金牌後郎平移居國外,以自己的方式發展事業的時光,聚焦郎平這個體育迷熟悉的傳奇女排運動員&教練的職業生涯、心路歷程
  • 改美國國籍,帶美國女排戰敗中國,「鐵榔頭」背後另有隱情
    引言一說到中國女排,那群姑娘們在場上揮汗如雨的身影中,總能看到當年叱吒風雲的「鐵榔頭」的身影。有很多人說,郎平遠赴美國加入美國國籍,還帶領美國女排戰勝我國,是讓人不齒的,其實這樣的說法是對她有誤解的,說「鐵榔頭」背叛祖國,倒不如說她是鞠躬盡瘁。貧民姑娘撐起中國女排的希望1960年,這對於老一輩的人來說,一定是很有感觸的。
  • 拍攝《鐵榔頭》的陳衝,與郎平有著驚人相似的人生經歷
    由於郎平在排球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她從成功球員到著名教練,從中國到美國又回到中國的特殊歷程,她成為了影視、文字界的重要創作題材。身居美國的陳衝選擇用紀錄片的形式,拍攝了《鐵榔頭》。昨天,陳衝宣布,《鐵榔頭》將選擇適當平臺在中國首映。
  • 退隱倒計時1年,「鐵榔頭」郎平也有不為人知的溫柔一面
    她就是「鐵榔頭」郎平,中國排壇的神話!但郎平並不是神, 背後有太多被忽視的努力。拋開頭上的光環,她的運動員生涯充滿了血與淚。那是女排的黃金時代,也是郎平作為球員的巔峰時期。因為扣球又狠又準,球命中率48.6%,有了「鐵榔頭」之稱。她奮起扣球的姿態,甚至被印在郵票上,被人津津樂道。當時,全民興起向女排學習,郎平是無數人的偶像。甚至到了現在,她依然是無數人的女神,鞏俐以扮演她為榮。
  • 重磅預告:6月7日,運動保邀您看《鐵榔頭》,重溫女排精神
    根據國際奧委會(IOC)的奧林匹克頻道消息,講述中國體壇傳奇人物郎平的紀錄片《鐵榔頭》,將於6月7日在視頻網站Youtube舉辦的全球在線電影節上首映。該部紀錄片由華裔知名演員兼導演陳衝執導,陳衝表示這部《鐵榔頭》講述了郎平鼓舞人心的職業生涯與人生故事。
  • 除了「鐵榔頭」,郎平還有知性的一面
    今天故事的主題是「郎平隱退」1郎平要離開了。郎平在採訪中證實,自己決定在東京奧運會之後隱退,這個想法「沒有改變」。離開的時間得到了順延,但沒有得到改變,郎平要隱退了。郎平是中國體育的一個現象級符號,《華盛頓郵報》曾評價:「沒有哪個體育明星會超越郎平在這個13億人口的國家的地位。」「她不僅是個排球運動員或教練,她被寫進了歷史。」我們習慣從專業的視角來看郎平,這理所當然,她是80年代的排球女神,曾經當之無愧的世界頂級主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