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榔頭"郎平集榮譽於一身背後的故事

2020-10-03 琰琰世界觀

最近大家期待已久的《奪冠》終於上映,熱映三天票房就突破了2億,這部作品被視為今年勵志影片中的重磅口碑電影。

《奪冠》這部作品在導演陳可辛的重新塑造後,再次燃起了我們隊中國女排的最難忘的歷史奪冠時刻。

故事源自生活,這部作品照應的是現實中的"排壇巨星"郎平的榮耀一生背後的勵志故事。

作品在上映後,就不斷湧現出作品背後的花絮,郎平的女兒白浪成為了母親年輕時期的最佳人選,白浪不僅繼承了母親的修長身高,連帶運動天賦也一併繼承。

如今的白浪在換裝後,和年輕時期的郎平確實非常相像,白浪深知母親郎平是大家心中的英雄,為了還原媽媽的榮光,白浪不惜為角色瘦身30斤,不敢有絲毫鬆懈。

郎平號稱多年的"鐵榔頭",她的鐵締造了一個中國女排巨星的誕生。


12歲之前,郎平還只是和普通女孩一樣正常發育,在家中被父母催著幹家務,直到13歲這年,她的身高肉眼可見的一天天的猛長,一下子瘋長了1米74.

13歲身高就超出了預想,這樣體育迷的父親對女兒這樣的身高優勢有了想法。

本身就非常愛好體育的她,先後在籃球、跳高、排球中才確定自己適合排球。

就這樣開啟了排球運動員生涯,一練就是3年基本功,從起初的替補到自己能夠真正上場,代替北京一個對裡去參加了全國聯賽。

也就是這次上場的機會讓她一眼被袁偉民看上被調進了國家隊, 從此她的人生和話題就無法再離開女排。

從1981年作為主攻手打比賽開始,郎平就率先在中國女排中奪得了世界冠軍,這一刻掀起了中國女排榮譽時刻的颶風。

然而中國女排這條路坎坷又曲折,她在扣下了第一枚金牌起,就成為了中國家喻戶曉的紅人,但她當時的勵志已經不單單是她一個人的奮鬥,她擔起了一整個女排姑娘們的硬核女排精神。

郎平當年帶領著姑娘們拿下了實力五連冠之後,宣布了退役。

正如黃渤在《奪冠》的影片中所說:

"郎平脖子以下,沒有一塊骨頭是好的。"

但大家在熒幕中看到這一句話時,引發了無數觀眾的淚點,之所以熱淚盈眶是因為我們感觸到一代紅人背後的付出。

她為了給過億中國人展現對她的期待,這背後是她無數反覆訓練,血和淚的交織,呈現給國人們驕傲的一面。

但誰會知道這背後的心酸與苦楚,不過是骨子裡的韌勁驅使著自己永不服輸。

而當年退役後的郎平,回歸生活有了女兒白浪,那時候她在美國成為了職業教練,因為這個職業,她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在美國執教幾年後,又因為一句"中國女排真的很需要你。"

她又臨危受命,毅然辭去了美國年薪20萬美元的薪資,回到了中國女排最危難的時刻,她又一次用她多年的專業,讓中國女排起死回生,她用實力再現女排精神,而她也成為了中國女排中的最佳教練。

回到中國女排後的郎平,為了中國女排的成績,她日夜顛倒的工作,身心俱疲但沒人知道。

鞏俐在收到出演郎平時,就曾對她有所了解,鞏俐還因為模仿背影相像被不少人誇讚"鞏俐背影式表演"。

原來,鞏俐為了扮演好這個角色,她知道郎平當年做運動員時就落下了一身傷,全身不下20次的手術,所以在形態上有一些細節化的功課要了解。

郎平這一生光輝榮耀,盡在《奪冠》的小細節中,她的勵志才是被人永遠瞻望的驕傲。


——END——

作者:琰琰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鐵榔頭」郎平集榮譽於一身背後的故事
    故事源自生活,這部作品照應的是現實中的"排壇巨星"郎平的榮耀一生背後的勵志故事。作品在上映後,就不斷湧現出作品背後的花絮,郎平的女兒白浪成為了母親年輕時期的最佳人選,白浪不僅繼承了母親的修長身高,連帶運動天賦也一併繼承。
  • 《鐵榔頭》臨時失約,但其背後的故事同樣精彩
    《鐵榔頭》究竟是如何立項的?為什麼是陳衝來導演這部紀錄片?這部片子為什麼3年後才公開相關消息?《鐵榔頭》這部紀錄片拍攝的意義是什麼?在正片延期與大家暫時「失約」後,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今天先聊一聊《鐵榔頭》背後的創作故事。3位優秀女性孕育出的偉大作品
  • 榮譽背後的故事
    「榮譽是什麼?對於軍人來說,是一種驚天動地的氣勢,是一部彪炳的史詩;是一首無言的詩,是一幅壯麗的畫;是身體裡沸騰的血液,是生命中鮮活的靈魂。它屬於昨天,使命在身,責任在肩,這次的榮譽對我來說不是終點,而是鼓足幹勁開展新工作的起點。」
  • 《鐵榔頭》6月7日首映,這些背後的故事你知道麼?
    由著名華人影星陳衝執導,以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為原型拍攝的紀錄片《鐵榔頭》將在6月7日,在國際視頻網站Youtube上推出的「同一個世界:一個環球電影節」上首映。正是有了這些相似點,陳衝執導的這部紀錄片《鐵榔頭》才更加令人期待。紀錄片將呈現郎平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帶領中國女排獲得歷史性的金牌之後,如何出國學習、生活,後來又如何執教美國女排、中國女排國家隊,開創性地展開工作。電影以郎平為主角,以女性視角細膩的分析她成長的心路歷程,將會為我們展示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 改美國國籍,帶美國女排戰敗中國,「鐵榔頭」背後另有隱情
    引言一說到中國女排,那群姑娘們在場上揮汗如雨的身影中,總能看到當年叱吒風雲的「鐵榔頭」的身影。有很多人說,郎平遠赴美國加入美國國籍,還帶領美國女排戰勝我國,是讓人不齒的,其實這樣的說法是對她有誤解的,說「鐵榔頭」背叛祖國,倒不如說她是鞠躬盡瘁。貧民姑娘撐起中國女排的希望1960年,這對於老一輩的人來說,一定是很有感觸的。
  • 重磅預告:6月7日,運動保邀您看《鐵榔頭》,重溫女排精神
    根據國際奧委會(IOC)的奧林匹克頻道消息,講述中國體壇傳奇人物郎平的紀錄片《鐵榔頭》,將於6月7日在視頻網站Youtube舉辦的全球在線電影節上首映。該部紀錄片由華裔知名演員兼導演陳衝執導,陳衝表示這部《鐵榔頭》講述了郎平鼓舞人心的職業生涯與人生故事。
  • 累累傷痕鑄就「鐵榔頭」,頑強拼搏,郎平真正詮釋了「女排精神」
    距離東京奧運會開幕只有幾個月的時間了,目前中國女排正在主教練郎平的率領下進行著全封閉集訓,爭取成功衛冕奧運會冠軍,為祖國再一次爭得榮譽。郎平1960年出生,今年已經60歲了,她已不再年輕。她是「女排精神」的締造者,按說可以功成身退了。
  • 「鐵榔頭」郎平,最長最全的人生故事
    在你們為中國了不起的女排姑娘們歡呼喝彩的時候,請不要忘記站在女排背後那個居功至偉的郎平郎指導,中國女排欠她太多太多太多。「最有含金量金牌」的背後,是賽後人人讚頌的女排精神。五連冠後,一身傷病,疲憊不堪的郎平正式退役。
  • 從「鐵榔頭」到「鐵教頭」,60歲的郎平,人生故事比電影更感人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郎平的人生,看一看從「鐵榔頭」到「鐵教頭」這麼多年裡,她的人生傳奇!憑藉著賽場上,又快又狠的扣球,國人給郎平起了個外號叫「鐵榔頭」,當時的球迷們看排球比賽,只要看到郎平上場,立馬都會起身歡呼,期待「鐵榔頭」狠狠「教訓」國外運動員。
  • 一個普通人的奪冠觀後感——我們都不能成為鐵榔頭!
    圖文無關哈哈~上學時候的課本習題宣傳的品德教育都是鐵榔頭在情感上,人們覺得鐵榔頭是我們中國的鐵榔頭,因為她執教美國女排和義大利女排,都激起了中國人民對這兩支隊伍的關切,這也可以理解為啥NBA喜歡引進中國球員(這意味著收視率)。但是,如果打贏中國隊,那就是真真的「叛徒」了。情感上可以理解,但這恰恰說明了,郎平的執教水平。
  • 中國女排能《奪冠》,「鐵榔頭」郎平在背後付出了多少
    《奪冠》講述了中國女排幾代人熱血拼搏的故事從八十年代到今天,中國女排能一次次奪冠,這背後,郎平究竟付出了多少呢?一、‍‍身份幾經轉換,一路有得有失‍郎平的綽號,叫「鐵榔頭說起這個綽號,還有個故事。1981年11月16日,中國女排經過七輪鏖戰,最終戰勝東道主日本隊,奪得世界盃賽冠軍。這是中國女排第一次榮獲世界冠軍稱號。比賽中,郎平的扣殺兇狠有力,是奪冠的重要保障。每當她扣殺時,解說員宋世雄都會大喊 「鐵榔頭」。久而久之,「鐵榔頭」 便成了郎平的綽號。
  • 中國的鐵榔頭
    中國的鐵榔頭 說起鐵榔頭想必大家都知道這是郎平的專屬詞彙。
  • 天童美語:榮譽背後的故事
    可能很多家長會好奇,為什麼相同的年紀,自己家的孩子卻相差甚遠,黃雯熙同學榮譽的背後到底是什麼在驅使著她不斷向前?紮實的學習基礎黃雯熙就讀於西安高新一小五年級,3歲就來到天童美語學習英語,如今已經有7年了,可以說已經遙遙領先很多孩子。
  • 融化「鐵榔頭」的王育成,甘做郎平背後的煙火男人
    作為國人心中「鐵榔頭」,帶領中國女排屢建奇功,書寫中國女排世界統治地位的郎導。事業上的霸氣側漏,為何在人生的下半程才找到家庭上的歸宿呢?郎平與王育成榮譽背後郎導人生的上半場,樹立了中國女排形象,支撐著女排精神,從而樹立了自己「鐵榔頭」般鋼鐵強人,然榮譽背後,是事業和家庭的負重前行。生於1960年的郎平,1978年入選國家隊,開啟了其賽場生涯。
  • 鐵榔頭郎平:世人看到的只是無限榮光,但無人了解榮光背後的苦難
    這部影片是我一直關注的,原因有二:喜歡中國女排;喜歡鐵榔頭郎平。在女排一路升級打怪中,有很多位非常優秀的主教練,但是我真正了解得多的就兩位:陳忠和教練和有鐵榔頭之稱的郎平教練。因為郎平更早的進入到中國女排,咱們就先從這個頑強的女性開始走進中國女排的日常吧。
  • 鐵榔頭郎平:世人看到的只是無限榮光,但無人了解榮光背後的苦難
    這部影片是我一直關注的,原因有二:喜歡中國女排;喜歡鐵榔頭郎平。中國女排戰勝巴西隊獲得冠軍三、郎平憑藉扣殺精確而被稱為「鐵榔頭」稱號,招牌式的彈跳、扣殺,至今她人無法模仿曾經作為中國女排的核心隊員,綽號「鐵榔頭」的郎平幫助中國女排拿到了多個世界冠軍;現在作為主教練,又帶領中國女排重回世界之巔,連續兩年拿到了兩個世界冠軍。郎平的一生是偉大而輝煌的,在國人眼中,她就是一個英雄,但是,她的一生卻始終在奔波。郎平放棄享受體制內的待遇,一直從事女排教練事業,輾轉於中國、義大利、美國,這是為什麼呢?
  • 有多少傳奇故事,才能配這一身獎章!
    有多少傳奇故事,才能配這一身獎章!這張照片被@中國警察網 發布後,點讚超過3萬!把槍口扳到了上方,避免一槍一彈危及群眾……2017年5月19日,公安部召開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範立功集體表彰大會,程鵬被授予全國優秀人民警察榮譽稱號。但是,程鵬始終淡泊個人得失,他說:榮譽是集體的,他只是做了自己應做的工作。
  • 郎平與專家丈夫的愛情:「滿堂唯有燭花紅」融化「鐵榔頭」
    作為國人心中「鐵榔頭」,帶領中國女排屢建奇功,書寫中國女排世界統治地位的郎導。事業上的霸氣側漏,為何在人生的下半程才找到家庭上的歸宿呢?郎平與王育成榮譽背後,是事業和家庭的負重前行。郎導人生的上半場,樹立了中國女排形象,支撐著女排精神,從而樹立了自己「鐵榔頭」般鋼鐵強人,然榮譽背後,是事業和家庭的負重前行。生於1960年的郎平,1978年入選國家隊,開啟了其賽場生涯。1981年,21歲的郎平,同中國女排以亞洲冠軍的身份,在第三次世界盃排球賽中,經過7輪28場激烈的比賽,最終以7戰全勝的成績,首次獲得世界盃冠軍。
  • 女排傳奇:中國女排第四任隊長郎平,人稱「鐵榔頭」
    在其中,若要說到參與度最高的,小編認為就是我們今天主要要提的,「鐵榔頭」郎平。我們不能說,郎平是為中國女排付出最多的人,因為實在是有太多的人為中國女排默默付出,我們也不敢說郎平是中國女排的最大功臣,但若要說到參與度最高,實實在在就是我們的郎平總教練。為大家所熟知、銘記的中國女排五連冠,郎平一共參加了四次,並且三次收穫了MVP。
  • 「鐵榔頭」郎平,從圓夢洛杉磯到劍指東京,力爭執教第四冠
    鐵榔頭郎平,一如既往的強硬,從圓夢洛杉磯到劍指東京,郎平也只是換了個角色,她做的還是同樣的事,為中國拿到奧運會金牌,排球作為中國的強項,東京奧運會女排姑娘們必須全力以赴。本文將講述郎平奧運會的故事,結局雖然都很完美,但過程其實很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