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榔頭郎平:世人看到的只是無限榮光,但無人了解榮光背後的苦難

2020-10-10 聽雨說名人

《奪冠》9月30日在全國上映了。這部影片是我一直關注的,原因有二:喜歡中國女排;喜歡鐵榔頭郎平。

一直以來喜歡的體育比賽並不多,其中中國女排比賽、跳水、遊泳等是比較喜歡的。但有中國女排是必看的,剛開始了解中國女排是在陳忠和主教練的時候,十多年前了,女排經歷過很多,大家對她們也不是非常關注。

一、

在此先來了解一下中國女排的輝煌歷史吧:

曾在1981年和1985年世界盃、1982年和1986年世錦賽、1984年奧運會上奪得冠軍,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五連冠」,並又在2003年世界盃,2004年奧運會,2015年世界盃三度奪冠,共八度成為世界冠軍(包括世界盃、世錦賽和奧運會三大賽)。

中國女排是中國三大球中唯一一個拿

到冠軍獎盃的隊伍。

在女排一路升級打怪中,有很多位非常優秀的主教練但是我真正了解得多的就兩位:陳忠和教練和有鐵榔頭之稱的郎平教練。

因為郎平更早的進入到中國女排,咱們就先從這個頑強的女性開始走進中國女排的日常吧。

郎平出生在1960年的北京,那時候全國屬於自然災害鬧饑荒時期,大家都沒飯吃,條件非常艱苦,唯一有營養的就是小米粥了。

也許是遺傳基因,她的個子非常高,13歲時被選入北京少體校練排球。從1973到1986的13年間獲獎無數,從陪練到成為主攻手,經歷過無數次的訓練,為了增強機體免疫力,她每天要舉著50公斤的舉重器材幾個小時,然後看著其他隊友在練球,那時候她連替補運動員都不算。

教練每天都要求不停地要求她們進行體能、拍球、傳球等訓練。因為打球是一個綜合素質的體現,還要集體配合的合作默契度。

都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姑娘們每天同一個動作、同一個姿勢都要練上無數遍,影片中有個場景講述一面用來練習的牆上到處都是斑駁凹陷的小坑,真正做到了「滴水穿石」的地步。

中國女排為了能夠站在世界的舞臺上,在條件非常艱苦的情況下,教練和隊員們拼盡全力,高強度的訓練,終於迎來了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一次勝利,因為每個人心中有夢,更有愛國情懷。

二、

每天都要重複同一個動作成千上萬次,有的隊員難免會心浮氣躁,但作為替補隊員的郎平來說,連和大伙兒一起練習的機會都少,每天就是重複著舉重的動作訓練自己的耐力和爆發力。下來自己和教練單獨練習扣球。

郎平自己也說當時看不到希望,因為隊友們在練習,她卻只能在旁邊練舉重,連摸球的機會都少,但經費少,每個隊員都要上,她們克服困難,終於迎來了難得的比賽。而且必須贏得冠軍,否則以後中國女排再無機會登上國際賽壇。

1984年除夕夜全國人民都沉浸在歡度春節的喜慶氣氛中,姑娘們完成了那天的最後一次訓練後,教練把她們安排在食堂裡吃飯,但並沒有告訴她們每個隊員的親人都來了,在給她們包餃子。當推開食堂門那種瞬間,除了驚訝之外更多的高興,終於可以和父母親人團聚了,委屈又幸福的淚水爬掛在每個人臉上。

事實上,高強度的練習會拉傷韌帶,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傷,有的是腰部,有的是膝蓋,新傷舊傷層層疊加,了解過後讓人動容和心疼。為了贏得世界冠軍,她們獻出了健康。有的甚至終身無法治癒。

能夠參加決賽的每個國家隊實力都是非常強大的,都是通過層層選拔,優中選優的隊員,每個隊員有自己最擅長得動作,隊友們要非常有默契的配合完成,缺一不可。

84年中國剛剛改革開放,經濟剛剛復甦,女排的條件非常艱苦,身體素質低;但巴西,美國等國家的隊員身體素質較好,教練都是見多識廣的有豐富經驗的,就是在這樣各方面都處於劣勢的情況下,中國女排頑強拼搏,最終中國女排站在了領獎臺中央,伴隨著國歌,五星紅旗飄揚在領獎臺的上空。

三、

郎平憑藉扣殺精確而被稱為「鐵榔頭」稱號,招牌式的彈跳、扣殺,至今她人無法模仿。

郎平與中國排協的續約問題,受到社會極大關注。而郎平已經表態,如果繼續執教生涯,她只會執教中國女排,這是對全國球迷的一個承諾,也說明了她對中國女排的熱愛。

郎平在運動員生涯和教練生涯都為中國女排奉獻了太多。曾經作為中國女排的核心隊員,綽號「鐵榔頭」的郎平幫助中國女排拿到了多個世界冠軍;現在作為主教練,又帶領中國女排重回世界之巔,連續兩年拿到了兩個世界冠軍。

郎平的一生是偉大而輝煌的,在國人眼中,她就是一個英雄,但是,她的一生卻始終在奔波。郎平放棄享受體制內的待遇,一直從事女排教練事業,輾轉於中國、義大利、美國,這是為什麼呢?

大家都知道,郎平去執教美國女排這件事,郎平在世界排壇的地位相當高,美國排協在她去美國探望家人的時候,邀請她執教美國女排,並提供了優厚的薪水待遇,但被郎平拒絕了。

她去美國的另一個原因是去美國治療自己的腿部老傷,這傷是骨傷,郎平在中國治療多年一直沒有治好,所以去美國,美國也沒有能力治療,她就只身前往加拿大。這個老傷是郎平當年為國爭光時候犯下的老病,當時中國方面沒有及時診治,郎平去加拿大的時候基本已經一瘸一拐,郎平在加拿大期間認識了一位同樣在一家醫院療養的美國佬排球隊員,當時是美國國家隊助理教練員。她們聊的很投機,並成了朋友。

之後,郎平因為運動員時期留下的嚴重傷病到美國治療,後被推薦到一家加拿大醫院治療。

經過專業的治療和數月康復修養,郎平的這種傷病總算痊癒了。不過,郎平回國後排協拒絕報銷她的醫療費,因為她出國治療屬於違反規定,醫療費只能她自己承擔。

郎平有苦難言,她從運動員時期留下的傷病可不少,還有非常嚴重的膝傷和腰傷,腰傷經常痛得讓她晚上睡不著覺,而膝傷讓她上下樓梯都困難,更別提劇烈運動了,如果所有治療費用都要她獨自承擔,她實在是無力承受。後來,和一個美國排球名宿談起這件事,對方建議她考慮去美國,如果不願意做主教練,也可以只做一個技術指導,待遇上肯定不會虧待她。

考慮到能陪在家人身邊,又能更方便的治療傷病,郎平徵求了排協的意見,終於決定前往美國執教。後來,郎平將美國女排帶到了世界一流水平,證明了自己的執教能力。不過,因為在北京奧運會上美國女排戰勝了中國女排,很多網友罵她是「叛徒」。面對批評和質疑,郎平始終保持沉默。

郎平一直堅定的做無愧於心的事情,她是一名專業的教練,帶領團隊比賽,她尊重每一個對手,包括她最愛的中國女排。她不想被任何東西綁住,這一點可以從她放棄進入體制內工作看出來,她的很多隊友都步入政壇當上了領導,而她卻甘於到處奔波,做一個職業排球教練,自力更生。

做人最重要的是無愧於心,不管因為什麼原因受到不公正待遇,始終不忘初心。

四、

不管郎平作為哪個國家的教練,她都盡心盡力,她依然是熱愛排球,她無論身在何處心中依然記掛著中國女排的命運。她作為外國教練,能得到他們的認可並帶領她們走上巔峰。

郎平可以說得上是女排史上的奇蹟人物之一,她用自己不折不扣、勇於拼搏,塑造了"女排精神"。

她在女排最困難時期,帶領著女排走向巔峰,獲得了多項的體育冠軍。她的執教經驗也比較豐富,曾多次受邀各國的女排教練,屢次獲得各項賽事的冠軍。在各項賽事中一口流利的英語,言談舉止優雅落落大方,以及臨場發揮的淡定從容,在國際女排中是一位最耀眼的國籍主帥!

每一個成功的背後,都經歷過無數的挫折才會走向輝煌,每一屆的女排姑娘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女排精神」。

有人問郎平卸任女排教練之後有什麼計劃?她說既不赴美也不去日本,她做出了這樣一個決定:

郎平教練有談到過第一件事,好好享受跟家人的生活,多陪陪家人,然後一起去旅遊。第二件事是靜下心來,寫一本關於自己的一本自傳書籍,把自己的排球經驗分享給大家,為排球事業發揮自己的一些餘熱。

她們這樣一直為國家的體育事業奮鬥半輩子的人,每天除了訓練還是訓練,落下一身的疾病,需要不停地做身體修復,所以接下來的人生中需要停下快節奏的生活,每天陪陪生命中重要的家人,享受天倫也是人生中重要組成部分。

人生在世,需要不斷地學習,她們也不例外。雖然她曾經受過大學教育,在國外執教的這些年英語表達非常流利,但郎平是對自己要求非常嚴苛的人來說,學習是終身的事業,她會讀書,寫自傳把自己在排球比賽上的經驗分享出來,為祖國的體育事業發揮餘熱。

郎平即將步入花甲之年,但她在國際排聯的聲望是相當高的。日本、國際聯排高薪受邀,希望能夠去任職教練,但她不為高薪所動。郎平可以說的上是叱吒國際女排的人物,在國際女排中有很高的地位。

至於郎平為何選擇退役呢?有她的心願還沒完成,畢竟身體實力也是不允許的。希望郎平教練再次帶領我們的隊再次奪冠,還有郎平教練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相關焦點

  • 鐵榔頭郎平:世人看到的只是無限榮光,但無人了解榮光背後的苦難
    這部影片是我一直關注的,原因有二:喜歡中國女排;喜歡鐵榔頭郎平。但有中國女排是必看的,剛開始了解中國女排是在陳忠和主教練的時候,十多年前了,女排經歷過很多,大家對她們也不是非常關注。主教練郎平和中國女排隊長朱婷領獎在女排一路升級打怪中,有很多位非常優秀的主教練,但是我真正了解得多的就兩位:陳忠和教練和有鐵榔頭之稱的郎平教練
  • 「鐵榔頭」郎平集榮譽於一身背後的故事
    故事源自生活,這部作品照應的是現實中的"排壇巨星"郎平的榮耀一生背後的勵志故事。作品在上映後,就不斷湧現出作品背後的花絮,郎平的女兒白浪成為了母親年輕時期的最佳人選,白浪不僅繼承了母親的修長身高,連帶運動天賦也一併繼承。
  • 退隱倒計時1年,「鐵榔頭」郎平也有不為人知的溫柔一面
    她就是「鐵榔頭」郎平,中國排壇的神話!但郎平並不是神, 背後有太多被忽視的努力。拋開頭上的光環,她的運動員生涯充滿了血與淚。那是女排的黃金時代,也是郎平作為球員的巔峰時期。因為扣球又狠又準,球命中率48.6%,有了「鐵榔頭」之稱。她奮起扣球的姿態,甚至被印在郵票上,被人津津樂道。當時,全民興起向女排學習,郎平是無數人的偶像。甚至到了現在,她依然是無數人的女神,鞏俐以扮演她為榮。
  • "鐵榔頭"郎平集榮譽於一身背後的故事
    故事源自生活,這部作品照應的是現實中的"排壇巨星"郎平的榮耀一生背後的勵志故事。如今的白浪在換裝後,和年輕時期的郎平確實非常相像,白浪深知母親郎平是大家心中的英雄,為了還原媽媽的榮光,白浪不惜為角色瘦身30斤,不敢有絲毫鬆懈。郎平號稱多年的"鐵榔頭",她的鐵締造了一個中國女排巨星的誕生。
  • 女排傳奇:中國女排第四任隊長郎平,人稱「鐵榔頭」
    可以說,在郎平的那個時代,她是女排界最優秀的主攻手之一,每次在她扣球的時候,所有人都會覺得,這球穩了!在1984年的奧運會上,當時的體育解說看到郎平扣球的時候,脫口而出一句:「一錘一個雷霆,真是鐵榔頭啊!」從那以後,大家就都喜歡稱呼郎平為「鐵榔頭」,不過這樣的稱呼,確實也可以看得出,郎平的扣球有多麼大的進攻力。
  • 《鐵榔頭》臨時失約,但其背後的故事同樣精彩
    《鐵榔頭》究竟是如何立項的?為什麼是陳衝來導演這部紀錄片?這部片子為什麼3年後才公開相關消息?《鐵榔頭》這部紀錄片拍攝的意義是什麼?在正片延期與大家暫時「失約」後,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今天先聊一聊《鐵榔頭》背後的創作故事。3位優秀女性孕育出的偉大作品
  • 中國女排能《奪冠》,「鐵榔頭」郎平在背後付出了多少
    而對郎平本人來說,無論在賽場內外,都接受過無數次比這更重大的挑戰。從八十年代到今天,中國女排能一次次奪冠,這背後,郎平究竟付出了多少呢?,叫「鐵榔頭」。比賽中,郎平的扣殺兇狠有力,是奪冠的重要保障。每當她扣殺時,解說員宋世雄都會大喊 「鐵榔頭」。久而久之,「鐵榔頭」 便成了郎平的綽號。
  • 陳衝和郎平聯合打造的《鐵榔頭》,意外撤檔
    《鐵榔頭》導演、美籍華裔著名演員和導演陳衝在她的微博中向世人宣告,「觀影預期遠超想像!《鐵榔頭》今夜失約,火速打造中國式全球首映!」疫情打亂了太多人的計劃,例如由陳可辛執導的中國女排題材電影《奪冠》究竟何時才會在影院裡與觀眾們見面,還沒有定論。
  • 郎平紀錄片《鐵榔頭》改為中國首映 導演陳衝官宣
    郎平紀錄片《鐵榔頭》改為中國首映 導演陳衝官宣 時間:2020.06.0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Esther
  • 《崩壞3》榮光特點分析 榮光值得培養嗎
    導 讀 崩壞3中榮光是很多玩家喜歡的女武神,本次就為大家帶來了崩壞3榮光培養建議,告訴大家榮光值得培養嗎
  • 「鐵榔頭」郎平的俠骨柔情:我其實只是愛情裡的小女人
    她,就是「鐵榔頭」郎平。白巖松說:有郎平的地方,就有奇蹟發生。然而,走下賽場,褪下了光環之後,郎平,只是一個普通的渴望愛與被愛的女人。談及郎平,白帆說:「我非常敬重郎平,也非常感謝郎平,現在我們仍然經常交流,她依然是我非常好的朋友……她是一位非常偉大的女性,她當年的球技現在也無人可以超越,我非常欣賞她。而談及白帆,郎平說:「白帆是一位好父親,做得非常好,女兒也很喜歡跟他在一起生活。」
  • 拍攝《鐵榔頭》的陳衝,與郎平有著驚人相似的人生經歷
    由於郎平在排球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她從成功球員到著名教練,從中國到美國又回到中國的特殊歷程,她成為了影視、文字界的重要創作題材。身居美國的陳衝選擇用紀錄片的形式,拍攝了《鐵榔頭》。昨天,陳衝宣布,《鐵榔頭》將選擇適當平臺在中國首映。
  • 從「鐵榔頭」到「鐵教頭」,60歲的郎平,人生故事比電影更感人
    憑藉著賽場上,又快又狠的扣球,國人給郎平起了個外號叫「鐵榔頭」,當時的球迷們看排球比賽,只要看到郎平上場,立馬都會起身歡呼,期待「鐵榔頭」狠狠「教訓」國外運動員。只是,人們看到的只有「鐵榔頭」賽場上的所向披靡
  • 郎平與專家丈夫的愛情:「滿堂唯有燭花紅」融化「鐵榔頭」
    鐵榔頭」。郎平與王育成榮譽背後,是事業和家庭的負重前行。郎導人生的上半場,樹立了中國女排形象,支撐著女排精神,從而樹立了自己「鐵榔頭」般鋼鐵強人,然榮譽背後,是事業和家庭的負重前行。生於1960年的郎平,1978年入選國家隊,開啟了其賽場生涯。1981年,21歲的郎平,同中國女排以亞洲冠軍的身份,在第三次世界盃排球賽中,經過7輪28場激烈的比賽,最終以7戰全勝的成績,首次獲得世界盃冠軍。
  • 「鐵榔頭」郎平,從圓夢洛杉磯到劍指東京,力爭執教第四冠
    鐵榔頭郎平,一如既往的強硬,從圓夢洛杉磯到劍指東京,郎平也只是換了個角色,她做的還是同樣的事,為中國拿到奧運會金牌,排球作為中國的強項,東京奧運會女排姑娘們必須全力以赴。決賽又遭遇美國,中國女排平靜地面對這一切,因為她們明白這一戰必須全力以赴,比賽中「鐵榔頭」郎平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但郎平依舊帶領中國女排頂著巨大的壓力3比0,力克美國女排,勇奪奧運會金牌,那也是中國女排的第一枚奧運金牌!那個年代女排精神成為了全民學習的對象,郎平奮起扣球的姿勢甚至被印在郵票上。
  • 「鐵榔頭」郎平,最長最全的人生故事
    「最有含金量金牌」的背後,是賽後人人讚頌的女排精神。第九屆女排錦標賽,郎平帶領大家實現了五連冠。所向披靡,史上第一,至今仍無人超越。從中國輾轉歐洲、美國,最終回到中國,歷經驚濤駭浪的郎平卻有著最波瀾不驚的心,選擇與進退,自有邏輯,只是功名與成敗,都不在考慮之列。
  • 郎平指導球員時期為什麼叫「鐵榔頭」,誰給起的這個綽號?
    「鐵榔頭」是中國體育界家喻戶曉的大名,提起郎平,大多數人都知道她的「鐵榔頭」頭銜。一位著名的體育評論家宋世雄給郎平起的「拳頭產品」的綽號,就是他在執教郎平時所賦予的,他對郎平的球技十分欽佩,常見郎平一扣,結合郎平的姓,想到一個生動貼切的名字。
  • 郎平曾收到範曾書法:鐵榔頭!但郎導笑稱:這個稱號不好找男朋友
    郎平:我並不喜歡「鐵榔頭」這個稱號,男朋友都找不到!因為姓「郎」,打球又特別頑強,扣球的力度,就像榔頭砸釘子一樣,於是有了「鐵榔頭」的稱號。這個稱號是誰給的呢?是德高望重的解說老師宋世雄。作為球隊主攻手,郎平稱為當時世界三大主攻手之一,也被宋老稱為「鐵榔頭」。鐵榔頭這個稱號,非常威武。不過在郎導看來,她其實早先並不特別喜歡這個稱號,因為有點「太鋼了」。畢竟對於一個女人來說,這種很霸氣的稱號,有點讓人尷尬。郎導一度笑稱:這個稱號,讓我找不到男朋友啊!生活中的郎平,是個非常愛美愛打扮的人。
  • 郎平曾收到範曾書法:鐵榔頭!但郎導笑稱:這個稱號不好找男朋友
    郎平:我並不喜歡「鐵榔頭」這個稱號,男朋友都找不到!作為球隊主攻手,郎平稱為當時世界三大主攻手之一,也被宋老稱為「鐵榔頭」。1995年在中國女排苦難時期臨危受命,帶領中國女排走出低谷,拿到奧運會銀牌。2013年再次臨危受命,又帶領中國女排創造輝煌。這其中的艱辛和付出,只有郎導知道。
  • 累累傷痕鑄就「鐵榔頭」,頑強拼搏,郎平真正詮釋了「女排精神」
    距離東京奧運會開幕只有幾個月的時間了,目前中國女排正在主教練郎平的率領下進行著全封閉集訓,爭取成功衛冕奧運會冠軍,為祖國再一次爭得榮譽。郎平1960年出生,今年已經60歲了,她已不再年輕。她是「女排精神」的締造者,按說可以功成身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