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麼是般若?

2020-12-11 聞所成慧

《心經》很多學佛的朋友們都不陌生,一共二百六十個字,甚至還有很多朋友天天都在背誦。雖然只有短短的二百六十個字,但卻是五百多萬字《大般若經》的總持,是著名的《金剛經》的核心,真的可以說是字字千金,但就這麼一部重要的經典,在這末法時代能夠把真實義講清楚講明白的可是少之又少了。更嚴重的是現在顛倒經義到成了主流,甚至還有一些出家的師傅們四處傳播,實屬在貽害眾生。要想用短短的一篇文章就能把《心經》全部內容講明白講透徹了是不太可能的,但我們可以嘗試著聊聊其中的一些個別道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心經》裡的一個密意,一個不太容易也不太好理解的深層含義。

《心經》裡有這樣的一句話,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句話說的什麼意思呢?三世諸佛,以前、現在、未來的一起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依是依靠,般若波羅蜜多是智慧到彼岸,也可以說是到彼岸的智慧,故是原因、緣故,連起來就是無論以前、現在還是未來的一切佛,都是依靠到彼岸智慧的緣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就是佛。那這段話整個的意思就是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的佛都是因為依靠了到彼岸的智慧的緣故,得了無上正等正覺,成了佛。這段話就明明白白的直接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那就是所有的佛都是依靠般若成的佛。般若我們知道,是六度的最後一度,慧度,我們也會稱之為「智慧」,如果把這裡的智慧理解成了有思想、很聰明、反應快等我們世間人所理解的那層意思就大錯特錯了。

《心經》為什麼告訴我們說一切的佛都是依靠智慧成佛的,而不是依靠其他,比如布施、比如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成佛呢?那有人就說了,這樣挺好啊!既然是依靠般若智慧成佛,那我就不用布施了,也不用持戒了,更不用忍辱、精進、禪定了行不行啊?答案是肯定加一定的,絕對不行。如果只有種子沒有土壤、沒有陽光、沒有空氣沒有水能成長嗎?種子是因緣,土壤、陽光、空氣、水是助緣,緣緣相合才能令其發芽成長到成才。只有因緣沒有助緣或只靠助緣沒有因緣都是不行的。般若就是成佛的因緣,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都是成佛的助緣。《心經》裡面說的是因緣,因為說得少,當然就要說最重要的了。

現在我們就明白了,原來般若才是成佛的最根本原因,如果沒有般若智慧,其他做得再多也沒用。那這就涉及到另一個問題了,到底什麼是般若,怎麼能得到般若呢?般若就是正見,正確的見地,正確的見解,正確的看法。只有你有了對事情一個正確的看法後你才能會有對事情正確的見解,有了正確的見解才不會出錯,才能做對事。就好比有了種子才是根本,澆水施肥是只是方法。

那正見又是什麼呢?關於這個問題要是展開了講恐怕永遠也講不完,佛住世整整講了四十九年,還不是所有眾生聽明白的了,更何況我們都是被無明障礙的凡夫沒有佛菩薩們的智慧就更難以形容了。這就好比你進入到一個熟睡的人的夢中,你告訴他你正在做夢,如果他正在做一個噩夢或者非常不好夢的話有可能他會相信你說的話,也希望能馬上醒過來,如果他此刻正在做一個美夢,人生得意須盡歡的話,你這樣說他,他立馬會說你才做夢呢!但佛菩薩慈悲,在《般若經》告訴了我們,在《金剛經》中告訴了我們,在《心經》中告訴了我們,如果學過「唯識」的朋友就更知道了,佛菩薩們留給我們的經典時時處處都在告訴著我們,正見就是「五蘊皆空」,正見就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聽起來簡單吧,但就是有人不相信啊!他就認為那只是佛打的一個比方而已,他還認為這個世界是真實存在的,他做的所有的一切都是真實存在的。就如梁武帝問達摩祖師,說他做了那麼多對佛教有益的事有多少功能?達摩祖師回答毫無功德。

就是這樣的思想就把他害了,沒有正見就永遠得不到解脫,更別談成佛了。依然天天煩惱不斷,貪嗔痴一樣不少,都比不上那些搞科學研究的,至少人家通過量子力學的雙縫實驗證實了這個世界物質根本就不存在,唯有意識決定一切。他們雖然知道了這樣的結果,但找不到解脫出離的方法,因為沒有佛法正見。能得到佛法正見般若智慧是需要善根的,至少需要一大阿僧衹劫。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更何況正知正見。雖然難得,但並不是不可得。一大阿僧衹劫與我們無明的無始劫以來相比又算得上什麼呢?

相關焦點

  • 《金剛經》中講的「般若」到底是什麼意思?
    《金剛經》有六種版本,大同小異,最流行的就是鳩摩羅什大師所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部經講什麼呢?就是經題上的這個「般若」,般若就是智慧,但不是普通的智慧。經題的意思就是,以如金剛般銳利的大智慧到彼岸。到底什麼是「般若」呢?今天我們就專門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 般若波羅蜜中的般若,到底是什麼意思?
    佛陀在49年的傳法過程中,花了22年的時間講般若部。由此可見般若部的內容何其的龐大。後代弟子們根據佛陀講法的內容,一點一點的集結起來,然後匯集成冊,並將它們稱之為一部一部的經。其中,就有我們熟知的般若部經。
  • 什麼是般若,什麼是超人智慧
    那麼為什麼超智慧是道德而不是謀略或超聰明呢,下面看什麼是道德?到繼天地萬物變化的規律法則道,既得到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和理解,簡單的說道德就是若順應自然變化規律去發展形勢的話,就會獲得健康和諧,那麼道德到底對人有什麼用呢?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般若」講的是哪三種般若
    在佛門中有一部膾炙人口的經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其中「般若」所代表的內涵非常豐富,為了尊重般若原文的意思就沒有把般若翻譯成中文,只是同音。如果翻譯可以翻譯成智慧,但是翻譯成智慧的味道和般若的味道就不太一樣了,所以為了尊重原文意思翻譯經文時候就不翻譯,用這個音做詳細的解釋。
  • 「般若」是什麼?
    般若--是梵語,通常翻譯為「智慧」,但這不同於一般世間人所了解的智慧。為了區別起見,可以稱之為「般若智慧」,簡稱為「般若智」或「般若」。般若,是證得法界實相的自性本心之後,了解此心種種體性所得的智慧;這個智慧又名總相智,亦名根本無分別智。
  • 《金剛經》中的「般若」指的是什麼?
    但如果問他們佛是什麼,他們也許也說不明白。處處皆是佛,你知道佛是什麼嗎?我們一直在追求佛,即使我們不知道佛是什麼。我們一直在修行,那是因為我們與佛有一份緣。何為佛?為何學佛?何為佛法?何為佛教?何為佛經?這些關於佛的問題你應該知道的。首先我們先來理解「佛」這個字,「佛」是梵語的音譯,其意是「智慧、覺悟的人」。
  • 佛教的「般若波羅蜜」是什麼意思?
    《金剛經》又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心經》也稱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那麼這個「般若波羅蜜」是什麼意思呢?佛和佛法的維度空間起碼是四維以上的,比方說這個「般若波羅蜜」。般若是智慧的意思,是梵語妙智慧的音譯,意思是「通達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圓融無礙,恰到好處,是絕對的大智慧。他能把這個世界和這個世界以為的宇宙空間一切規律、法則都掌握起來,是佛菩薩神通中「宿命通 、漏盡通」最好的映射。
  • 大多數人並不知道「般若」是什麼意思
    總是見到處都有「般若二字」,各種茶室、瑜伽、會所等等,都用著「般若」二字,仿佛一加上這兩字立馬就變得意味悠長博大精深了。其實大多數人並不知道「般若」是什麼意思。通俗的說「般若」既是大智慧的意思。般若在佛教裡還包含了五個層面。一是實相般若,二是境界般若,三是文字般若,四是方便般若,五是眷屬般若。實相般若是般若中最根本的,是對於生命本源的認知,是大智慧。比如我們說的上帝、神、佛、禪、涅槃都是它。是宇宙的本源,這個般若和我們的聰明是完全不同的,聰明智慧只是源於我們的認知範疇,是經驗學習的結果,而般若可不是,它是不可思議的,無法用我們現有的思想去解釋。
  • 陰陽師:御怨般若到底有多強,看了佩戴御魂,難怪全民都在用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在陰陽師的鬥技當中有一個式神是非常火熱的,它可以針對很多陣容,並且可以起到非常好的輔助效果,他就是御怨般若那麼御怨般若到底有哪些強烈的地方這麼值得大家養成,並且拿到鬥技當中使用呢,今天聯盟君就來幫大家分析一下吧。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到底厲害在哪裡?
    般若一詞在漢語中沒有相當的詞語,勉強可以翻譯為智慧,但是佛家的智慧是大智慧,妙智慧,主要指的是二空所顯示的真理,是無為無漏的,是破除一切執著,遠離一切二元對立的真正的大智慧。波羅蜜譯為到彼岸。到彼岸就是人生的解脫,涅槃的證得。《大智度論》講:云何名為般若波羅蜜?答曰:諸菩薩從初發心求一切種智,於其中間,知諸法實相慧,是般若波羅蜜。
  • 陰陽師般若和SP般若的區別 SP般若可是鬥技場小能手
    陰陽師般若和SP般若有什麼區別嗎?般若和SP般若哪個式神好用?般若和SP般若要怎麼培養?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般若和SP般若的區別,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大智度論》中,三般若是指哪三般若?
    《大智度論》中,三般若是指哪三種般若?以《大智度論》的三般若的道理來講。般若有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文字般若。這三種般若能將此經卷中所有文字實相妙理,觀照匯悟。就是說用觀照的境界把它匯聚悟徹,然後證悟,了徹真如。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到底講述的什麼?
    引文:作為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以下簡稱《金剛經》)的研究者從來都是無計其數。由於語法的差異,一般普通人能誦讀《金剛經》地簡直是少得可憐。一方面是不信佛的緣故,另一方面卻與佛經的「神秘感」與「深奧感」也有著莫大的關係。今天,就讓我用最通俗的語言來與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 般若波羅蜜多咒是什麼意思
    般若波羅蜜多咒亦是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般若波羅蜜多咒功德甚深廣大。念誦般若波羅蜜多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念誦般若波羅蜜多咒能開啟智慧之門,從而生起大智慧,有助於修成佛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描述,觀自在菩薩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其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說什麼?
    法藏法師解釋本經經題,以「般若」為所詮之法,「心」字是能詮之喻,即大般若內統攝要妙之義。說明這部經是統攝概括整部《大般若經》,在般若經類中,它最為尊勝,是一切般若的樞紐。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觀自在菩薩可以說是觀世音菩薩。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到底是一部經文還是咒語?你知道嗎?
    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好處是非常多的,比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增長大智慧,福報,能去除貪、嗔、痴。小學生至大學生常誦增長記憶力,學業、事業、婚姻順利、心想事成,功德無量。我們平時念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時候一定要特別的認真,而且要長期念誦。但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經還是咒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
  • 為什麼說修般若才是真正的修行?怎樣才是在修般若
    在原來小乘佛法時期,僧侶們的修學內容為五度波羅蜜,隨著般若經典的出世,大乘佛法僧侶們的修學內容,變成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波羅蜜,即加入了修學般若的內容,且修學般若為六度的核心。那麼為什麼會出現般若經典呢?什麼是般若呢?為什麼說真正的修行是修般若呢?般若為梵文音譯,意思是"終極智慧″"辨識智慧″,指如實觀察認知一切法及萬有本源的智慧。
  • 《心經》中的「般若波羅蜜」,什麼意思?真懂的人並不多
    《心經》雖然只有260個字,但卻是大乘佛法當中,最重要的一部佛教典籍,《心經》的譯本很多,但流傳最廣的,還是玄奘法師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現存的《心經》譯本:第一、法月所譯的《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二、般若、利言等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三、智慧輪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四、法成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五、敦煌發現譯本《唐梵翻對字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六、宋代施護所譯的《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
  • 觀照般若破妄心,念般若禪十兩金,老和尚的前三三與後三三
    從前有位老和尚坐在路邊,身旁立一個寫著「賣般若禪」的招牌。過來一位生意人問道:「咦!般若禪是什麼呢?」老和尚回道:「你要買我的般若禪嗎?我的一首般若禪詩賣二十兩黃金,不過你是第一位有緣人,就賣十兩黃金好了。」「喔!般若禪到底是什麼呢?
  • 月光寶盒的穿越口訣為什麼是「般若波羅蜜」?|《六祖壇經》03
    打開月光寶盒,大喊「般若波羅蜜」,到底是啥意思?本期進入到《六祖壇經》第二品:般若。這一品比較長,依然分成上下兩集來說。———第二品 般若 上集———惠能大師云:第二天,韶州刺史韋他們又來上課了。我上座之後,讓他們都靜靜,把心裡放空,今天我要給他們講,究竟什麼是「摩訶般若波羅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