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鑑賞】白雲千裡萬裡,明月前溪後溪

2020-12-23 騰訊網

走進詩摘詞選,品味詩意人生

唐代劉長卿《謫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晴川落日初低,惆悵孤舟解攜。鳥向平蕪遠近,人隨流水東西。

白雲千裡萬裡,明月前溪後溪。獨恨長沙謫去,江潭春草萋萋。

譯文

一個晴朗的日子,斜陽低掛在天邊,一葉孤舟載著友人離去,此刻是何等令人惆悵!鳥兒在平曠的原野上遠近地飛翔,好似人隨流水各奔東西。

願白雲將自己的思念帶給千裡萬裡之外的友人,願那一輪明月載著我的愁思隨著溪水帶到友人的身邊。友人貶謫去的苦恨讓人難以言狀,就如那江邊繁茂的春草一樣雜亂而無際。

注釋

晴川:指在陽光照耀下的江水。

平蕪:指草木繁茂的原野。

長沙:這裡用漢代賈誼謫遷長沙的典故。

萋萋:草盛貌。

賞析

上片是回憶之語,再現當時送別梁耿的情景。在一個晴朗的傍晚,夕陽低垂,斜暉映照著河水,一派晴明色彩,然而友人卻要在此時遠去了。

「晴川」歷歷可見,但見那一葉孤舟載著濃重的離愁徐徐離去,他們從此天各一方,這怎不使人萬分惆悵!「攜」,離開。開頭兩句點明送別時間及自然景象,流露出不堪分別的沉重心情。第二句與第三、四句之間,有一段目送孤舟的過程的跳躍,留下了引人想像的空白。這中間沒有寫如何佇立岸邊久久凝望,沒有類似「孤帆遠影碧空盡」的展現,而實際上正是目隨孤舟,漸望漸遠,才把平野吸入眼底。這時只見野地平闊,春草綿延,暮歸的飛鳥在曠野上忽遠忽近地飛旋。鳥兒歸飛,既是所見,亦是觸物起興,引起送別傷情——鳥兒尚能自由飛翔,傍晚聚歸,而人卻在這薄暮中隨著流水漂移而各分東西了。這其中透露著對友人飄零天涯的感慨和自己被謫的痛楚。在送別之際,極目望高鳥,那無限怨悵真難以抑制;回憶那送別情景,又是多麼蒼茫悲愴!

下片寫別後情景,抒發了對友人的深切思念和被謫的遺恨。「白雲」「明月」兩句寫思情的綿長悠遠,自己常望著雲和月懷想梁耿。「千裡萬裡」狀關山之阻隔難越,「前溪後溪」狀自己所處之境地——苕溪有東苕溪與西苕溪之分。放眼能見的只是飄浮在萬裡長空的白雲,而友人在何方呢?白雲是否也能把自己的思念帶給天邊的友人呢?皎潔的月光照著溪流,它也該同樣照著隨流水遠去的友人。謝莊《月賦》云:「隔千裡兮共明月」。望月懷人,明月也似有情,把自己的思念捎向遠方。對月望雲,雲和月在這裡都是切切思情的寄託物。最後兩句抒寫自己與友人被貶謫的悲恨,進一步點露別情之深長是由於兩人有共同的命運。「長沙謫去」,用西漢賈誼因遭權貴中傷而被貶為長沙王太傅一事(賈誼因此被後人稱為「賈長沙」),表達了鬱結於心頭的悵恨。這「恨」既為梁耿被謫而發,亦交織著作者自己遭貶的痛苦。對梁耿的深切思念,正是基於這被謫的共同遭遇,謫中的別恨愈見深沉,令人心碎。在這次友人聚於苕溪的宴集上,獨不見梁耿,此「恨」更長。這因謫而加濃的思情可視為貫穿此詞的感情主線,這句也可視為點明離別的感情內容的「詞眼」所在。這種關於送別的回憶及別後的思念,不是一般的兒女別離之意、親人分隔之情,而恰恰是謫客之別情。謫中之別,愈見悲恨相續。末句用江邊澤畔春草萋萋的形象,來暗示這種分別的遺恨的深長。《楚辭·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後人就常以春草綿綿來象徵別離的不斷思今。想念遠謫的友人,望著蔓延的春草,更令人黯然銷魂。

劉長卿

劉長卿(709—789),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後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唐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蘇州長洲縣尉,代宗大曆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嶽轉運留後,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因剛而犯上,兩度遷謫。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本文轉載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讀些有雲的詩詞,看天邊雲捲雲舒
    雲,是詩詞中常見的意象。有時是障目的浮雲,「不畏浮雲遮望眼」是也;有時是慘澹的愁雲,「愁雲慘澹萬裡凝」是也;有時是讓人透不過來氣的濃重黑雲,「俄頃風定雲墨色」是也。但更多的時候,是閒雲,是孤獨的雲,是思念的雲。
  • 月到中秋分外圓:明天就是中秋了,送你50句關於月的經典詩詞名句
    月到中秋分外明,月色照亮了詩詞,更催生了無數佳作!秋天一到,天高氣爽,月色更增百倍美麗。古人常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八月十五的傳統中秋佳節,又稱為「團圓節」,一旦中秋的圓月與詩人遇上,便能引發無限的遐想。
  • 豫警文苑 | 明月千裡寄祖國
    豫警文苑 | 明月千裡寄祖國 2020-09-25 15: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詩詞鑑賞」紅葉忽驚秋,古詩詞裡的紅葉,到底有多美?
    那些隱藏在詩詞中的紅葉,在詩人的筆下充滿韻味,我們一起欣賞詩詞之美,共賞秋天的紅葉。山行唐-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山中唐-王維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
  • 腹有詩書氣自華,飛花令裡讀詩詞——100句(溪)篇
    —— 宋 · 蘇軾《浣溪沙·縹緲紅妝照淺溪》33、 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臥少休 —— 宋 · 蘇軾《西江月·頃在黃州》34、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 —— 宋 · 蘇軾《西江月·頃在黃州》35、 清淺小溪如練,問玉堂何似,茅舍疏籬 —— 宋 · 晁衝之《漢宮春·梅》36、 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 —— 唐 · 柳宗元《溪居》
  • 【詩詞鑑賞】寒露觀紅葉,一起欣賞古詩詞裡的紅葉吧!
    水上多白雲,人家白雲外。 紅葉 清-王夫之 照醒荒寒,夕陽天萬裡。 飛霞小遊看新秋紅葉 近代-吳灝
  • 109 詩人趙曉東走進【中華杯】詩詞大賽暨《中華詩詞選集》《中華詩詞鑑賞》兩書
    溪畔柳絲柔。一汪碧瀲,桃花依舊,夙願難酬。       飛紅儘是纏綿意,春夢逐波流。相思只在,微風水面,欲皺還休。10蝶戀花•鄉愁        漠漠青煙開遠道。碧水潺潺,流到孤村繞。溪畔柳絲藏嫋嫋。小亭笛韻西風掃。       芳草萋萋無意報。
  • 中秋節詩詞佳句鑑賞十首最美的中秋節詩詞
    詩歌意境雄渾闊大,骨力剛健,但又情感真摯,特別是前兩句早已成為千古名句。二、最寂寥的中秋詩詞——《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點評:這首詩先寫中秋月色,再寫望月懷人,展現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靜的中秋之夜的圖畫。
  • 杜牧的一首絕句,尺幅之間,萬裡之遙,卻深情無限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詩詞曲賦精彩紛呈。談起絕句,大家必然異口同聲地讚美杜甫的不凡功底,「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生機充盈著整個大自然;「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沁人心脾,充滿動感。不過我們也別忘了,除了盛唐的老杜,還有晚唐的小杜,你看,「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含不盡之意,在於言外;你聽,「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鶯歌燕舞,桃紅柳綠,一派春意盎然。下面分享的依然是杜牧的一首絕句,尺幅之間,萬裡之遙,卻深情無限。有寄唐代: 杜牧雲闊煙深樹,江澄水浴秋。美人何處在,明月萬山頭。
  • 【詩詞鑑賞】十首早梅的詩詞,看梅花凌寒綻放、凌寒獨開!
    十首早梅的詩詞,看梅花凌寒綻放、凌寒獨開! 早梅 唐-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林村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春雪未銷。
  •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鑑賞
    賞析名家詩詞,聆聽名家心聲,領略名家風採。
  • 50首優美詩詞: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滿滿詩情畫意!
    今天,詩詞君要介紹50首優美的詩詞,每一首都如畫般優美。《鳥鳴澗》唐·王維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竹裡館》唐·王維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鹿柴》唐·王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 詩詞裡最微妙的兩個字,看著很樸素,卻妙到極點!
    詩詞裡最微妙的兩個字,看著很樸素,卻妙到極點! 詩詞裡總有些固定的詞語 只一眼,便能攝住你我的心魂 白雲,是一個悠然的夢境 明月,是一段澄澈的思念
  • 【詩詞鑑賞】 大暑將至 大雨時行 一場山雨 一份詩意 一路前行
    溪興 唐-杜荀鶴 醉來睡著無人喚,流到前溪也不知。 得山雨 宋-梅堯臣
  • 王維最愛:山中故人、白雲青山、落日明月
    王維最愛:山中故人、白雲青山、落日明月 2020-04-21 18: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日秋分,念最美的節氣詩詞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這是寫中秋的詩詞,今年中秋就在秋分這個節氣裡。詩歌的前面兩句寫中秋的環境,「中庭地白樹棲鴉」,庭院之中,月光把地面照白了,這是視覺;樹上棲息著烏鴉,這應該是聽到的。「冷露無聲溼桂花」,清冷的露水打溼了桂花,這應該是觸覺或者想像到的,桂花的香味肯定是聞到的,這所有的感官,匯聚的都是一個寂寞、清冷的形象。
  •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鑑賞
    詩詞名家,與你一起品讀名家詩詞!本文來源於:古詩文賞析gswsx.cn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 詩詞丨人民日報推薦36首絕美詩詞,原來古人這樣描寫天氣
    人民日報根據「風、雲、雨、雪、霜、露、虹、霧、雷」8個角度總結了36首描寫天氣的經典詩詞。今天,讓我們一起來領略古人筆下的氣象萬千吧!1.風來源:人民日報微博《如夢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 【詩詞鑑賞】十一首詠雲的詩詞,看雲捲雲舒,​靜看流年!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 "。自古以來雲就是文人墨客吟的對象,歌詠雲的文賦不勝枚舉,多有精粹之作。十一首詠雲的詩詞,看雲捲雲舒,靜看流年! 詠雲詩-其二 南北朝-吳均